植絨機植絨室之間的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植絨機植絨室之間的連接結構,其使得植絨過程中絨毛不會亂飛,使得車間工作環境好,且其使得兩個植絨室之間的輸布管的得到利用,導致植絨車間的長度短,植絨的效率高。其包括輸布管、植絨室,所述輸布管上均布有植絨室,其特征在于:相鄰的所述植絨室之間的輸布管上方布置有金屬板、玻璃板的整體結構,所述金屬板的一端連接其中一個所述植絨室的一側立板,所述金屬板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玻璃板的一端,所述玻璃板的另一端連接另一個所述植絨室的對應側立板。
【專利說明】 植絨機植絨室之間的連接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植絨機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植絨機植絨室之間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植絨機的植絨室,兩者之間獨立布置于輸布管的前、后方位置,兩者之間的輸布管暴露于空氣中,在植絨過程中,由于輸布管暴露在空氣中,其使得浮毛易飄散到空氣中,使得植絨車間內絨毛亂飛,車間工作環境差,且兩個植絨室之間的輸布管的利用率低,導致植絨車間的長度長,植絨的效率低。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植絨機植絨室之間的連接結構,其使得植絨過程中絨毛不會亂飛,使得車間工作環境好,且其使得兩個植絨室之間的輸布管的得到利用,導致植絨車間的長度短,植絨的效率高。
[0004]植絨機植絨室之間的連接結構,其技術方案是這樣的:其包括輸布管、植絨室,所述輸布管上均布有植絨室,其特征在于:相鄰的所述植絨室之間的輸布管上方布置有金屬板、玻璃板的整體結構,所述金屬板的一端連接其中一個所述植絨室的一側立板,所述金屬板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玻璃板的一端,所述玻璃板的另一端連接另一個所述植絨室的對應側立板。
[0005]其進一步特征在于:所述金屬板延伸至距離另一個所述植絨室的對應側立板的20CM?30CM長度處,所述玻璃板的對應長度為20CM?30CM。
[0006]采用本發明的上述結構后,相鄰的所述植絨室之間的輸布管上方布置有金屬板、玻璃板的整體結構,其使得輸布管封閉,使得植絨過程中絨毛不會亂飛,使得車間工作環境好;金屬板通電,使得相鄰的植絨室之間的輸布管存在電場,使得相鄰的植絨室之間的輸布管也可以進行植絨,且由于玻璃板的存在,其使得相鄰的植絨室之間的電場被相互隔離開,由于相鄰的植絨室之間的輸布管也可以進行植絨,其使得兩個植絨室之間的輸布管的得到利用,導致植絨車間的長度短,植絨的效率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見圖1,其包括輸布管1、植絨室2,輸布管I上均布有植絨室2,相鄰的植絨室2之間的輸布管上方布置有金屬板3、玻璃板4的整體結構,金屬板3的一端連接其中一個植絨室2的一側立板,金屬板3的另一端連接玻璃板4的一端,玻璃板4的另一端連接另一個植絨室2的對應側立板。金屬板3延伸至距離另一個植絨室2的對應側立板的20CM?30CM長度處,玻璃板4的對應長度為20CM?30CM。
【權利要求】
1.植絨機植絨室之間的連接結構,其包括輸布管、植絨室,所述輸布管上均布有植絨室,其特征在于:相鄰的所述植絨室之間的輸布管上方布置有金屬板、玻璃板的整體結構,所述金屬板的一端連接其中一個所述植絨室的一側立板,所述金屬板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玻璃板的一端,所述玻璃板的另一端連接另一個所述植絨室的對應側立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絨機植絨室之間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板延伸至距離另一個所述植絨室的對應側立板的20CM?30CM長度處,所述玻璃板的對應長度為 20CM ?30CM。
【文檔編號】B05D1/06GK103567126SQ201310400902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6日
【發明者】張裕良 申請人:無錫市全順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