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氰基銅熒光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功能分子材料領域,涉及一種具有熒光功能的氰基銅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將Cu(NO3)2·6H2O、4,5-二氮芴-9-酮和六氰合鐵(III)酸鉀混合物的水溶液于140℃的條件下反應72小時,制得分子式為C54H24Cu10N18O4的銅配合物,與現有銅配合物相比,本發明提供的銅配合物的熒光性能的stokes位移更長,且該合成方法,工藝簡單、原料廉價、易于實施,適于大規模工業生產。
【專利說明】-種霞基銅巧光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功能分子材料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英光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英光探針是能與英光較弱或不發英光的物質相結合,使其結合后能發出可測英光 的一種試劑,因其功用與探針類似,所W叫做英光探針。英光探針技術是在英光探針上發展 起來的一種分析方法,它能夠在分子量級上研究物質,靈敏度很高,英光探針技術的理論基 礎就是利用物質在光物理和光化學方面的所表現出來的某些特性。
[0003] 目前英光探針根據發色集團的性質可分為有機英光探針和無機英光探針,其中無 機英光探針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英光探針,主要是由金屬離子與有機配體結合生成的金 屬配合物。金屬離子主要是指過渡金屬離子和稀±金屬離子,因為它們電子層排布較多,容 易吸收電子。
[0004] 相對于有機英光探針,無機英光探針具有的優勢有: ① 英光壽命較長,非常適用于時間分辨英光測量技術; ② 由于是無機物,水溶性較好; ③ 發光譜帶較窄,能量更為集中,穩定性更好; ④ Stokes位移較大。
[0005] 基于W上優點,無機英光探針在生物化學、藥物分析和環境監測等領域的應用受 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0006] 銅原子配合物是其中常見的一類,但目前大多數該配合物存在W下缺點: ① 該類配合物中的銅大多是正二價,而二價銅原子的英光較容易渾滅,使配合物喪失 英光性能; ② 該些配合物的配體大多是馨合連接,該種配體只能連接一個銅原子,使得配合物的 英光性能較差; ③ 在使用氯根的配合物中采用的氯根的來源大多是易于分離的氯化物,該類配合物英 光性能相對較差,主要體現在其stokes位移較小。
【發明內容】
[0007] 基于上述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的銅原子配合物,本銅原子配合物具有合成 簡單,且stokes位移長的優點。
[0008] 本發明公開的銅原子配合物分子式為C54H24化1術8〇4,其元素分析理論值(%)為: C (40%) ;H (1. 5%) ;Cu (39%) ;N (15. 5%) ;0 (4%)。實驗值(%)為:C (38%) ;H (2. 5%) ;Cu (40%) ;N (16. 5) ;0 (3%);英光發射波長范圍是(360?480) nm. 其晶體結構參數為:
【權利要求】
1. 一種氰基銅熒光配合物,即一種銅原子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分子式為 C54H24Cu1(lN1804,其元素分析結果為 C :38% ;H :2. 5% ;Cu :40% ;N :16. 5 ;0 :3%。
2. 權利要求1所述的氰基銅熒光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為溶劑熱法,其特征在于,其具體 方法為:取一定比例的二價銅金屬鹽放入高壓反應釜中,然后加入4, 5-二氮芴-9-酮和六 氰合鐵(III)酸鉀,一共三種試劑,在水溶液中在140度的條件下反應72小時,在烘箱里自 然降溫到室溫,得到黃色塊狀晶體,最后收集,洗滌,真空干燥,即得產品。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氰基銅熒光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價銅 金屬鹽為(:11(吣3)2*61120,(:11(吣3) 2*61120且4,5-二氮芴-9-酮和六氰合鐵(111)酸鉀的 物質的量比為1 :2?3mmol :lmmol。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氰基銅熒光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種試 劑總物質的量與水體積比為1 :2~3。
【文檔編號】C09K11/06GK104447806SQ201410760968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13日
【發明者】趙炯鵬, 馬鋒 申請人:天津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