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提高環氧樹脂底涂復合物粘接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是在環氧樹脂底涂復合物中添加有機硅改性環氧化合物;所述有機硅改性環氧化合物中含有1個以上的環氧基、1個以上的Si-H鍵和1個以上的烷氧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環氧樹脂底涂復合物粘接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硅改性環氧化合物的添加量是按環氧樹脂底涂復合物中環氧樹脂與有機硅改性環氧化合物的質量比為100:0.1~10添加。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環氧樹脂底涂復合物粘接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硅改性環氧化合物是將含Si-H鍵的化合物和帶環氧基的硅烷偶聯劑在酸催化下重排反應得到;或者是將含Si-H鍵的化合物、帶環氧基的硅烷偶聯劑和帶丙烯酰氧基丙基的硅烷偶聯劑在酸催化下重排反應得到。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環氧樹脂底涂復合物粘接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Si-H鍵的化合物為三甲氧基氫硅烷、三乙氧基氫硅烷、二甲氧基二氫硅烷、二乙氧基二氫硅烷、四甲基氫環四硅氧烷、五甲基氫環硅氧烷、六甲基氫環硅氧烷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帶環氧基的硅烷偶聯劑為γ-(2,3環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2,3環氧丙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2,3環氧丙氧)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帶丙烯酰氧基丙基的硅烷偶聯劑為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異丙氧基硅烷、γ-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種或幾種。
5.一種高粘結能力的環氧樹脂底涂復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雙組分環氧樹脂底涂復合物,各組分是由以下質量份的原料組成:
A組分:環氧樹脂100份,活性稀釋劑0~40份,增韌劑0~20份,溶劑0~100份,含環氧基的偶聯劑0~10份,有機硅改性環氧化合物0.1~10份;所述有機硅改性環氧化合物中含有1個以上的環氧基、1個以上的Si-H鍵和1個以上的烷氧基;
B組分:固化劑10~100份,溶劑0~100份,帶氨基或巰丙基的偶聯劑0~10份,促進劑0~20份。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粘結能力的環氧樹脂底涂復合物,其特征在于在A組分中,所述環氧樹脂為雙酚A環氧樹脂、雙酚F環氧樹脂、酚醛改性環氧樹脂、其它能與胺類固化劑常溫反應的環氧樹脂預聚物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活性稀釋劑為帶環氧基的碳鏈化合物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增韌劑為納米核殼粒子改性的橡膠、丁腈橡膠、聚氨酯、長碳鏈化合物、壬基酚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含環氧基的偶聯劑為γ-(2,3環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2,3環氧丙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2,3環氧丙氧)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種或幾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高粘結能力的環氧樹脂底涂復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稀釋劑為帶1~2個環氧基的可參與環氧樹脂固化反應的非有機硅類低分子化合物。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粘結能力的環氧樹脂底涂復合物,其特征在于在B組分中,所述固化劑包括聚酰胺、脂肪胺、脂環胺、芳香胺、聚醚胺、其它能與雙酚A環氧樹脂常溫反應的胺類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促進劑為叔胺、咪唑、改性胺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帶氨基或巰丙基的偶聯劑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巰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巰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種或者幾種。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粘結能力的環氧樹脂底涂復合物,其特征在于在A組分和B組分中,所述溶劑選自甲苯、二甲苯、乙醇、異丙醇、丁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丙酮、丁酮中的一種;所述A組分和B組分中的溶劑相同或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