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耐高溫萬向節,所述萬向節設有一層耐高溫涂層,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溫涂層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改性有機硅樹脂:30-40份、高嶺土:10-15份、納米二氧化硅:8-13份、納米氧化鋁:4-8份、二氧化鈦:3-7份、氧化鈣:4-10份、氧化鎂:3-7份、對苯二酚:3-6份、高溫顏料:11-15份、復合稀土:1-3份、硅烷類偶聯劑:2-4份、粘結劑:2-5份、固化劑:1-4份;
所述復合稀土按重量百分比包含以下成分:鏑:11-14%,鈰:23-26%,鐠:9-14%,釹:3-6%,余量為鑭元素;
所述粘結劑按質量份數劑包括以下組分:有機硅改性丙烯酸樹脂:13-25份、填料:2-6份、醋酸乙烯酯:3-7份、聚氧乙烯脂肪醇醚:5-13份、鄰苯二甲酸二丁酯:8-14、聚乙烯醇:5-9份、羥甲基丙烯酰胺:3-9份、表面活性劑:2-5份、助溶劑:1-2份,所述填料為硫酸鋇、硅微粉或碳酸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溫萬向節,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溫涂層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改性有機硅樹脂:33-40份、高嶺土:12-15份、納米二氧化硅:10-13份、納米氧化鋁:5-8份、二氧化鈦:4-7份、氧化鈣:6-10份、氧化鎂:4-7份、對苯二酚:4-6份、高溫顏料:13-15份、復合稀土:1-2份、硅烷類偶聯劑:2-3份、粘結劑:2-4份、固化劑:1-3份;
所述復合稀土按重量百分比包含以下成分:鏑:12-14%,鈰:24-26%,鐠:9-12%,釹:3-5%,余量為鑭元素;
所述粘結劑按質量份數劑包括以下組分:有機硅改性丙烯酸樹脂:17-25份、填料:2-5份、醋酸乙烯酯:3-5份、聚氧乙烯脂肪醇醚:5-11份、鄰苯二甲酸二丁酯:8-12、聚乙烯醇:6-9份、羥甲基丙烯酰胺:5-9份、表面活性劑:2-4份、助溶劑:1.3-2份,所述填料為硫酸鋇、硅微粉或碳酸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溫萬向節,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溫涂層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改性有機硅樹脂:33-37份、高嶺土:13-15份、納米二氧化硅:11-13份、納米氧化鋁:5-7份、二氧化鈦:4-6份、氧化鈣:8-10份、氧化鎂:5-7份、對苯二酚:4-5份、高溫顏料:13-14份、復合稀土:1.5-2份、硅烷類偶聯劑:2.4-3份、粘結劑:3-4份、固化劑:1-2份;
所述復合稀土按重量百分比包含以下成分:鏑:12-13%,鈰:25-26%,鐠:11-12%,釹:4-5%,余量為鑭元素;
所述粘結劑按質量份數劑包括以下組分:有機硅改性丙烯酸樹脂:19-25份、填料:2-4份、醋酸乙烯酯:4-5份、聚氧乙烯脂肪醇醚:7-11份、鄰苯二甲酸二丁酯:10-12、聚乙烯醇:6-8份、羥甲基丙烯酰胺:5-7份、表面活性劑:2-3份、助溶劑:1.5-2份,所述填料為硫酸鋇、硅微粉或碳酸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溫萬向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溫顏料為鈦白粉、氧化鐵紅、炭黑、硫酸鋇或氧化鉻綠中的一種或多種混合物。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溫萬向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劑羥烷基酰胺。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溫萬向節,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溫涂層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按照上述配比將納米二氧化硅、氧化鋁、、二氧化鈦、氧化鈣、氧化鎂混合在一起,進行研磨,備用;
步驟二:按照上述配比將改性有機硅樹脂、對苯二酚加入反應釜,以200-300r/min攪拌1-2h,溫度升至70-80℃,保溫2-3h,備用;
步驟三:將步驟一和步驟二得到原料混合,以300-430r/min攪拌40-50min,然后加入高溫顏料、復合稀土,溫度升至103-108℃,保溫10-20min,溫度降至60-70℃,加入硅烷類偶聯劑、硅烷類偶聯劑、粘結劑、固化劑,繼續以350-450r/min攪拌2-3h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