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螺旋槳傳動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萬向節。
背景技術:
現有的船舶螺旋槳的朝向一般不可變化,船舶要改變方向只能靠改變舵的方向,舵機調節改變船舶的推力方向較慢,且只能左右兩個方向的調節,不能上下調節,一個單維螺旋槳推進器只能產生一個方向、大小可變的推進力,而當船舶需要進行多個方向導向操縱運動時,比如俯仰和偏轉,就需要安裝多個單維螺旋槳推進器來產生多維方向推進力。因此目前船舶行業在動力裝置與螺旋槳之間采用萬向節來傳動,一般采用球籠式萬向節來傳動,該種萬向節雖然可以實現螺旋槳艉軸上下左右的擺動,改變船舶的前進方向,但是只有一個萬向節,轉向過程中受力大,容易磨損,長時間的磨損會造成傳動間隙變大,船舶前進的噪音變高。因此,需要一種多轉向的萬向節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萬向節,采用雙十字軸承結構連接,該萬向節具有結構簡單緊湊,傳動性能穩定,轉向受力小、抗振性強等特點。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萬向節,包括萬向節本體,所述萬向節本體左端連接有傳動軸,所述萬向節本體右端連接有艉軸,所述傳動軸右端套有第一叉頭,所述艉軸左端套有第二叉頭,所述第一叉頭和第二叉頭擇一固定套接在相應的傳動軸或艉軸上,所述第一叉頭右端固定套設有第一軸承,所述第二叉頭左端固定套設有第二軸承,所述第一軸承通過連接塊與第二軸承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一叉頭通過花鍵與傳動軸滑動連接,所述第二叉頭通過花鍵與艉軸固定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一叉頭通過花鍵與傳動軸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叉頭通過花鍵與艉軸滑動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一叉頭和第二叉頭外圈均設有用于鎖緊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的卡環。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均采用十字軸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萬向節,采用雙十字軸承的結構方式,改變傳統采用單一轉向節構的方式,實現了船舶在行駛過程中自由轉動,并且轉向平穩,該結構傳動扭矩大,振動小,零件結構簡單,更換容易,適用于大小船只的螺旋槳傳動。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萬向節,包括萬向節本體,所述萬向節本體左端連接有傳動軸2,傳動軸2與船舶的齒輪箱連接,用于傳輸船舶螺旋槳前進所需的動力;所述萬向節本體右端連接有艉軸3,艉軸3末端上設有螺旋槳;所述傳動軸2右端套有第一叉頭4,所述艉軸3左端套有第二叉頭5,所述第一叉頭4通過花鍵與傳動軸2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叉頭5通過花鍵與艉軸3滑動連接,也可以第一叉頭4通過花鍵與傳動軸2固定連接,第二叉頭5通過花鍵與艉軸3滑動連接,這兩個叉頭與對應的軸需要有一個叉頭固接,另外一個叉頭需要滑動連接,這樣在轉向的時候,滑動連接的花鍵副產生相對位移,可以補償傳動軸與艉軸間的距離變化,由于采用雙轉向的萬向節,整個萬向節本體的傳輸扭矩更強大,單個萬向所需的轉動角度相對原來的小了很多,磨損減少,延長使用壽命。
所述第一叉頭4右端固定套設有第一軸承6,所述第二叉頭5左端固定套設有第二軸承7,所述第一軸承6和第二軸承7均采用十字軸承,所述第一叉頭4和第二叉頭5外圈均設有用于限位鎖緊第一軸承6和第二軸承7的卡環,叉頭上均設有安裝孔,用于安裝十字軸承軸承,當十字軸承安裝好后用卡環鎖緊。所述第一軸承6通過連接塊8與第二軸承7連接。
以上所述,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而已,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達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