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過濾氈安裝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過濾氈切割封邊膠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過濾氈作為過濾的核心部件已經被運用到越來越多的領域了。其中,在板框過濾機中,過濾氈會被切割成與板框相同的尺寸,再安裝到板框中,而絕大多數過濾氈與板框的結合邊緣沒有經過封邊處理,在過濾介質時,邊緣常常有滲漏現象,造成濾料損失、過濾效率降低等問題。
現有技術中也有采用密封膠對過濾氈與板框結合的邊緣進行處理的,專利CN103102518,公布了一種過濾氈封閉膠及其制備工藝,需要使用大量的溶劑汽油,會產生刺激性氣味;而在如今復合過濾氈技術不斷出現的情況下,該封閉膠無法保證能夠牢固結合各種不同的材質表面的過濾氈,密封性也無法得到保證。
此外,往往采用簡單的機械切割的方式對過濾氈進行切割,這種方式極易造成過濾氈出現散邊現象,導致過濾氈的表面不平整,甚至會降低過濾氈的過濾效率。
現有技術中,也有采用鐳射激光的方式對過濾氈進行切割,然而,采用鐳射激光直接切割過濾氈,由于產生了高溫,會出現過濾氈切邊粗糙、焦邊、起球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以上提到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過濾氈切割封邊膠及其使用方法,所述過濾氈切割封邊膠包括A膠和B膠,其中A膠的各組分重量份配比為:
B膠的各組分重量份配比為:
進一步地,所述橡膠為液體順丁橡膠或液體丁基橡膠。
進一步地,所述短切纖維為短切玻璃纖維或者短切碳纖維中的一種。
進一步地,所述B膠中,短切纖維的長度為0.5mm-2mm。
進一步地,所述A膠中,有機溶劑為丙醇或丙酮。
進一步地,所述B膠中,溶劑汽油為100號溶劑汽油或150號溶劑汽油。
進一步地,所述A膠中,所述填料為滑石粉、碳酸鈣粉末、二氧化硅粉末或氧化鎂粉末中的一種或多種。
進一步地,所述A膠的制備方法為:
將橡膠、明膠和有機溶劑置于密閉容器中,加熱至50℃,以600rpm的轉速混合攪拌80min-100min;升溫至65℃,并加入丙烯酸酯和填料,以300rpm的轉速攪拌90min-120min后,超聲混合100min-120min;最后加入聚丙烯醇,并升溫至80℃,以600rpm的轉速攪拌100min-150min;冷卻至室溫,包裝即得到A膠。
進一步地,所述B膠的制備方法為:
將液體硅橡膠和溶劑汽油置于密閉容器中,加熱至40℃-55℃,以250rpm的轉速攪拌100min-150min后,升溫至60℃-65℃,加入短切纖維,超聲混合100min-120min;降溫至40℃-50℃,加入丙烯酸-2-乙基己酯,以300rpm的轉速攪拌150min-240min,冷卻至室溫,包裝即得B膠。
一種根據如上所述的一種過濾氈切割封邊膠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根據所需要過濾氈的尺寸大小,在過濾氈待切邊部位涂覆過濾氈切割封邊膠A膠,自然晾干5min-8min,涂膠寬度為1cm-5cm;
步驟2:在相同的涂膠位置,再重復步驟1兩次,自然晾干,兩次的自然晾干時間均為3min-5min;
步驟3:采用鐳射激光在過濾氈涂膠位置的中間進行切割,即得到所需尺寸的過濾氈;
步驟4:將切割得到的過濾氈安裝到板框上;
步驟5:將過濾氈切割封邊膠的B膠涂覆在過濾氈邊緣,自然固化20min-30min,即可將過濾氈固定在板框上。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過濾氈切割封邊膠及其使用方法,采用本發明制備的過濾氈切割封邊膠配合其使用方法,一方面可使切割出的過濾氈邊緣保持光滑平整不散邊,且在于板框結合的牢固性更佳,能夠適應于不同溫度下的使用,具有良好的密閉性與較長的使用壽命,耐酸耐堿,同時也不會產生嚴重的刺激性氣味。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采用鐳射激光切割經過本發明提供的過濾氈切割封邊膠處理過的過濾氈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本發明提供的過濾氈切割封邊膠中,A膠的各組分重量分配比為:液體順丁橡膠20份,丙烯酸酯5份,明膠5份,聚丙烯醇6份,滑石粉3份,丙醇6份;
A膠的制備方法為:
將液體順丁橡膠20份、明膠5份和丙醇6份置于密閉容器中,加熱至50℃,以600rpm的轉速混合攪拌80min-100min;升溫至65℃,并加入丙烯酸酯5份和滑石粉3份,以300rpm的轉速攪拌90min-120min后,超聲混合100min-120min;最后加入聚丙烯醇6份,并升溫至80℃,以600rpm的轉速攪拌100min-150min;冷卻至室溫,包裝即得到A膠。
B膠的各組分重量分配比為:液體硅橡膠16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8份,短切玻璃纖維4份,100號溶劑汽油15份;
B膠的制備方法為:
將液體硅橡膠16份和100號溶劑汽油15份置于密閉容器中,加熱至40℃-55℃,以250rpm的轉速攪拌100min-150min后,升溫至60℃-65℃,加入短切玻璃纖維4份,超聲混合100min-120min;降溫至40℃-50℃,加入丙烯酸-2-乙基己酯8份,以300rpm的轉速攪拌150min-240min,冷卻至室溫,包裝即得B膠。
實施例二、
本發明提供的過濾氈切割封邊膠中,A膠的各組分重量分配比為:液體丁基橡膠22份,丙烯酸酯7份,明膠6份,聚丙烯醇6份,二氧化硅粉末3份,丙酮7份;
A膠的制備方法為:
將液體丁基橡膠22份、明膠6份和丙酮7份置于密閉容器中,加熱至50℃,以600rpm的轉速混合攪拌80min-100min;升溫至65℃,并加入丙烯酸酯7份和二氧化硅粉末3份,以300rpm的轉速攪拌90min-120min后,超聲混合100min-120min;最后加入聚丙烯醇6份,并升溫至80℃,以600rpm的轉速攪拌100min-150min;冷卻至室溫,包裝即得到A膠。
B膠的各組分重量分配比為:液體硅橡膠18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10份,短切碳纖維6份,150號溶劑汽油20份;
B膠的制備方法為:
將液體硅橡膠18份和150號溶劑汽油20份置于密閉容器中,加熱至40℃-55℃,以250rpm的轉速攪拌100min-150min后,升溫至60℃-65℃,加入短切碳纖維6份,超聲混合100min-120min;降溫至40℃-50℃,加入丙烯酸-2-乙基己酯10份,以300rpm的轉速攪拌150min-240min,冷卻至室溫,包裝即得B膠。
實施例三、
本發明提供的過濾氈切割封邊膠中,A膠的各組分重量分配比為:液體順丁橡膠25份,丙烯酸酯7份,明膠8份,聚丙烯醇5份,滑石粉5份,丙醇8份;
A膠的制備方法為:
將液體順丁橡膠25份、明膠8份和丙醇8份置于密閉容器中,加熱至50℃,以600rpm的轉速混合攪拌80min-100min;升溫至65℃,并加入丙烯酸酯7份和滑石粉5份,以300rpm的轉速攪拌90min-120min后,超聲混合100min-120min;最后加入聚丙烯醇5份,并升溫至80℃,以600rpm的轉速攪拌100min-150min;冷卻至室溫,包裝即得到A膠。
B膠的各組分重量分配比為:液體硅橡膠19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10份,短切玻璃纖維7份,100號溶劑汽油22份;
B膠的制備方法為:
將液體硅橡膠19份和100號溶劑汽油22份置于密閉容器中,加熱至40℃-55℃,以250rpm的轉速攪拌100min-150min后,升溫至60℃-65℃,加入短切玻璃纖維7份,超聲混合100min-120min;降溫至40℃-50℃,加入丙烯酸-2-乙基己酯10份,以300rpm的轉速攪拌150min-240min,冷卻至室溫,包裝即得B膠。
根據所需要過濾氈的尺寸大小,分別將本發明三個實施例制備的過濾氈切割封邊膠A膠涂覆在過濾氈待切邊部位,涂膠寬度約為2cm,自然晾干5min;在相同的涂膠位置,再重復涂覆A膠水兩次,自然晾干,兩次的自然晾干時間均為3min;
如圖1所示,采用鐳射激光切割過濾氈的涂膠位置,即得到所需尺寸的過濾氈;將切割得到的過濾氈安裝到板框上,過濾氈的四周邊緣都涂覆有A膠并經過激光切割;再將過濾氈切割封邊膠的B膠涂覆在過濾氈邊緣,自然固化30min,即可將過濾氈固定在板框上。
其中,本發明制備的過濾氈切割封邊膠A膠在受到鐳射激光切割產生的高溫時,會形成發生熔融現象,A膠因此能夠滲透到過濾氈的內部,而A膠中采用的滑石粉、碳酸鈣粉末、二氧化硅粉末或氧化鎂粉末填料具有較好的吸熱性,能夠很好的保護切割位置的邊緣而不引起焦邊的現象,同時A膠中聚丙烯醇起到分散劑的作用,能讓各組分較好的混合在溶劑中,且能夠保證在鐳射激光完成切割過濾氈的同時,過濾氈不因高溫而卷曲;切割完畢后,A膠冷卻固化下來后又能使過濾氈的切割邊緣繼續保持平整光滑。
一方面由于在市面上的過濾氈表面材質不同,市面上的封閉膠不能適應不同的材質;另一方面市面上的過濾較采用單一的膠水,膠水僅僅是與過濾氈的表面進行粘接,這樣的粘接方式往往不牢固。而在將本發明提供的過濾氈切割封邊膠B膠對過濾氈和板框進行粘接時,由于在使用A膠并用鐳射激光進行切割,使得A膠的成分滲入到過濾氈的內部并固化,因此,B膠不僅僅是與過濾氈的表面進行結合。B膠中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是一種容易自聚的樹脂,在自聚的過程中,會與A膠中丙烯酸酯和聚丙烯醇發生一定的交聯反應,并進行結合,通過A膠與B膠能夠牢固粘接,進一步將過濾氈和板框邊緣進行結合;B膠中的液體硅橡膠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組合,能夠適用于不同材質而當粘合,因此能夠將板框與過濾氈牢固粘接,而B膠中的短切纖維起到加強筋的作用,能夠進一步保證粘接的牢固性。
A膠中的填料以及B膠中的硅橡膠均具有較好的吸熱性,因此,使得本發明制備的過濾氈切割封邊膠能夠適應高溫環境下的使用。
A膠中的順丁橡膠或丁基橡膠以及B膠水中的硅橡膠能夠使本發明制備的過濾氈切割封邊膠擁有較好的密閉性,能夠保證過濾氈的邊緣不滲漏,進而保證過濾氈的過濾效能;此外,A、B膠中的橡膠還具有較強的耐酸耐堿能力,能夠使本發明制備的過濾氈切割封邊膠保持較長的使用壽命。
相比現有技術中的封閉膠需要使用大量的溶劑汽油,本發明使用的溶劑汽油僅占小部分,因此本發明提供的過濾氈切割封邊膠相比現有技術中的膠水具有更小的刺激性氣味。
將過濾氈分別涂覆上本發明實施例制備的過濾氈切割封邊膠A膠進行鐳射激光切割,和現有技術1中采用機械切割的方式對過濾氈進行切割,以及現有技術2未涂覆過濾氈切割封邊膠A膠水直接采用鐳射激光切割,得到的相同材質相同尺寸的過濾氈邊緣進行觀察,得到的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采用本發明制備過濾氈切割封邊膠,配合激光切割的方式,能得到切割邊光滑平整,不散邊不粗糙,不焦邊不起球的過濾氈。
按照本發明提供的過濾氈切割封邊膠使用方法,使用本發明提供的三個實施例制備的過濾氈切割封邊膠分別將過濾氈固定在板框上,得到板框A,板框B和板框C;現有技術中1采用機械切割的方式對過濾氈進行切割和現有技術2未涂覆過濾氈切割封邊膠A膠水直接采用鐳射激光切割得到相同材質相同尺寸的過濾氈,安裝在板框上,并用市面上常用的封閉膠對過濾氈與板框進行固定,得到板框D和板框E,將相同尺寸和相同過濾氈材質的板框A、板框B、板框C、板框D和板框E進行耐壓耐溫測試,測試方法為將板框放置在不同的溫度環境下30min后,在板框的過濾氈中央部位采用壓力測試機測試過濾氈脫離板框時所能承受的最大壓力是多少,板框大小均為40cm×40cm,采用過濾氈為滌綸針刺過濾氈,測試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通過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發明提供的過濾氈切割封邊膠與使用方法將過濾氈與板框進行粘接,對比現有技術中采用的過濾氈封閉膠,能夠粘接的更加牢固,而且能夠適應不同溫度的使用,在較高溫的情況下,與現有技術相比,仍能保持較好粘接性,具有顯著的進步。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