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在電致發光塑料窗戶上沉積耐磨層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總體上涉及塑料汽車窗戶的領域。更具體而言,它涉及一 種用于將耐磨層施加到電致發光塑料窗戶的內表面和/或外表面上的 方法。
背景技術:
在汽車工業中,塑料窗戶系統開始代替傳統的玻璃窗戶。因為塑 料材料表現出不同于無機(例如,玻璃)材料的性能,因此必須開發各 種用于制造這些窗戶系統的新工藝。 一種這樣的方法是用于制造由
Exatec, LLC(Wixom, Michigan)提供的Exatec 900和900vt塑料玻 璃窗系統的多步工藝。該工藝包括(l)由塑料樹脂模塑出窗戶;(2) 使用3-D印刷方法印刷任選的裝飾或附加功能(例如,除霜器等)層; (3)使用常規的流涂、浸涂或噴涂技術施加耐候層;以及(4)通過使用 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PECVD)施加耐磨層。
在制造包括不同材料層之間的多個界面區域的塑料窗戶系統中的 關鍵要素是存在于層間的化學性質和性能兩者中的相容性。如果一個 材料層被不同的材料層代替,則為了優化兩個材料層之間的相容性而 開發的工藝可能不起作用。例如,在Exatec 900vt玻璃窗系統中, 耐磨層被優化以表現出光學透明度、硬度以及與聚碳酸酯窗戶的表面 和硅樹脂耐候層的粘附性。然而,當將另一層例如電致發光層安置在 耐磨層和聚碳酸酯基板之間時,發生粘附失效。所觀察到的粘附性損 失是由于橫貫包括電致發光層的多個子層的不均勻加熱而發生的。而 且,在耐磨層的PECVD施加過程中,暴露于惰性氣體例如氬氣和氧氣 的混合物中可能促使與電致發光層相關的性能的損失。
考慮到上述情況,顯然在工業上需要適用于將耐磨層施加到包括電致發光層的塑料窗戶系統上,而不導致任何粘附性損失或電致發光 損失的方法。
發明概述
在本發明的一個方面中,提供一種用于將耐磨層施加到包括電致 發光層的塑料汽車窗戶上的方法。在另一個方面中,通過耐磨層的優 化施加提高電致發光汽車窗戶的耐磨性。在又一個方面中,沉積耐磨 層,同時將在包括電致發光層的各層之間的任何粘附性損失的發生最 低化,以及保持所述層的電致發光性能。
體現本發明的原理的塑料汽車窗戶是多層玻璃窗系統,該多層玻 璃窗系統除其他層外具有塑料面板、電致發光層、耐候層和耐磨層。
可以通過使用薄膜內嵌模塑(FIM)工藝將電致發光層封裝成塑料面板 的一部分。在進一步降低在電致發光層中的任何粘附性損失的概率, 并且防止塑料汽車窗戶的翹曲的條件(例如,溫度等)下,施加并且固 化耐候層。耐磨層可以包括多個子層以降低粘附性損失并且沉積提供 高水平的耐磨性的層。本發明的各個實施方案提供一種用于施加耐磨 層的有利方法,該方法可以在塑料汽車窗戶包括電致發光層時實施。
在考慮以下詳細描述和后附權利要求并且參照附圖時,本發明的 其它目的和優點將變得明顯。
圖1表示結合根據本發明的原理的塑料汽車窗戶的汽車的局部側 視圖。
圖2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構成塑料汽車窗戶的各 層的示意圖。
圖3是示出根據使用薄膜內嵌模塑(FIM)工藝的本發明的另一個 實施方案,構成塑料汽車窗戶的各層的示意圖。
圖4在該圖的上部和下部分別提供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 方案的部件載體和膨脹熱等離子體PECVD反應器系統的水平(側面)視圖和垂直(頂面)視圖。
圖5顯示了說明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的用于將耐磨層沉積 在包括電致發光層的塑料汽車窗戶上的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的各個實施方案提供一種用于將耐磨層施加到塑料汽車窗 戶上的方法或工藝。該汽車窗戶是多層玻璃窗系統,所述多層玻璃窗 系統具有塑料面板、電致發光層、耐候層和耐磨層。如下進一步論述, 可以將電致發光層沉積在塑料面板的表面上,或者通過使用薄膜內嵌 模塑(FIM)方法封裝為塑料面板的一部分。
圖1顯示了具有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的塑料汽車窗戶100 的汽車的局部側視圖。盡管可以將塑料汽車窗戶IOO安置在汽車的各 個位置,但是如圖所示,它位于汽車的結構構件A和B之間。汽車窗 戶100包括兩個表面,即,第一表面IO和第二表面20。如在此所用 的,第一表面10面向汽車的外部,而第二表面20面向汽車的內部。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中,汽車窗戶100包括塑料面板30,在 所述塑料面板30上,設置電致發光層40使之定向為朝向窗戶的第二 表面20,如圖2中所示。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方案中,將電致發光 層40沉積在塑料面板30上以朝向窗戶的第一表面10定向,如圖3 中所示。
電致發光層40是在施加電場時經歷電致發光,例如發射光的多層 系統。電致發光層40可以是圍繞窗戶的一部分或全部的邊框或框架, 或者可以是設計(例如美術圖和/或字)、或被安置成框架或邊框的一部 分的固體帶或線,或者進入或穿過窗戶的透明可視區域的過渡區 (transition)。可以使用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任何技術,包括但不 限于絲網印刷、噴墨印刷、膜圖案轉印以及掩模噴涂(mask and spray) 來沉積或者印刷電致發光層。
電致發光層40可以包括幾個子層,例如磷光體子層、電介質子層、 傳導糊子層、裝飾性油墨子層或其它子層。磷光體子層是在橫貫它施加電場時負責發光的子層,而電介質子層提供必需的電容,并且傳導
糊子層提供橫貫上述所有子層的最佳傳熱。在2005年12月23日提交 的題目為"發光塑料玻璃窗(Light Emissive Plastic Glazing)"的 美國專利申請11/317, 587中更詳細地描述了電致發光層,該專利申請 的內容通過引用結合在此。
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方案中,可以通過本領域技術人員熟知的 模塑方法如薄膜內嵌模塑(FIM)將電致發光層40封裝在塑料面板30 和塑料膜70之間。薄膜內嵌模塑方法是指包括一系列子工藝,包括但 不限于,通過擠出或其它方法形成膜,絲網印刷電致發光層40到膜 70上,任選將膜熱成型為一個模具表面的幾何形狀,修整膜,將膜內 嵌入模腔中,以及注入將與塑料膜70熔融粘結的熔融塑料樹脂,以及 通過冷卻使塑料樹脂凝固成塑料面板30。絲網印刷子工藝也可以包 括使用電介質油墨(dielectric ink)印刷另外的任選子層,例如 圖形到電致發光層40上。熱成型子工藝包括將電致發光層40成型為 適當地適合模腔的幾何形狀。熱成型子工藝的實例包括但不限于,真 空成型以及壓力輔助成型。修整子工藝除去多余的塑料膜70,這對于 確保將膜精確地內嵌入注射模塑工具中是必需的。修整子工藝的實例 包括但不限于,金屬對《奮整(match-metal trimming),刳削(routering) 以及激光修整。注射模塑子工藝包括迫使塑料樹脂層與置于模腔中的 電致發光層40和塑料膜70接觸。將熔融的塑料樹脂射入模具中,從 而使塑料膜70與通過冷卻熔融的塑料樹脂而凝固的塑料面板熔融粘 結。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中,注射模塑工藝是在低于約85。C的模 塑溫度下進行的。
可以通過使用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任何濕法涂布工藝施加耐候 層50,這樣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噴涂、浸涂、流涂、旋涂、輥涂以及 簾式涂布工藝。如圖2和3中所示,將耐候層50沉積在電致發光層 40、塑料面板30和塑料膜70上。耐候層的施加優選對窗戶的內側 20(第二表面)和窗戶的外側IO(第一表面)進行,或者只對窗戶的外側 10 (第一表面)進行。因此,在窗戶的內側20(第二表面)上的耐候層是任選的。
耐候層50可以包舍但不限于硅樹脂、聚氨酯、丙烯酸類樹脂、聚 芳酯、環氧樹脂以及它們的混合物或共聚物。可以將耐候層50擠出或 流延成薄膜、或者施涂成不連續涂層。耐候層50可以包含多個子涂層, 例如丙烯酸類樹脂底涂層以及硅樹脂硬涂層或聚氨酯涂層,以增強塑 料面板的保護。包含多個子涂層的耐候層50的一個具體實例包括丙烯 酸類樹脂底涂層53(SHP401, GE Silicones, Waterford, NY)和硅樹 脂硬涂層56(AS4000, GE Silicones)的組合。各種添加劑可以被加入 到耐候層50中,例如,著色劑(色調)、流變控制劑、抗氧化劑、紫外 線吸收(UVA)分子和IR吸收或者反射顏料等。
塑料面板30和塑料膜70可以由任何熱塑性或熱固性聚合物樹脂 組成。塑料面板30或塑料膜70應當是基本上透明的,但是可以含有 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區域,例如但不限于不透明的框架或邊框。聚合物 樹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聚碳酸酯、丙烯酸類樹脂、聚芳酯、聚酯、 聚砜、聚氨酯、硅樹脂、環氧樹脂、聚酰胺、聚亞烷基(polyalkenes) 和丙烯腈-丁二烯-笨乙烯(ABS),以及它們的共聚物、配混物和混合物。 優選的透明熱塑性樹脂包括但不限于,聚碳酸酯、丙烯酸類樹脂、聚 芳酯、聚酯和聚砜,以及它們的共聚物和混合物。塑料面板還可以包 含各種添加劑,例如著色劑、流變性控制劑、脫模劑、抗氧化劑、UVA 分子和IR吸收或者反射顏料等。
耐磨層60包含多個子層的組合,其中子層的數量至少為2。優選 將第一耐磨子層63施加到耐候層50的表面上。將第二耐磨子層66 施加到第一耐磨子層63的表面上。
耐磨層60可以由以下材料組成氧化鋁、氟化鋇、氮化硼、氧化 鉿、氟化鑭、氟化鎂、氧化鎂、氧化鈧、 一氧化硅、二氧化硅、氮化 硅、氧氮化硅、氧碳化硅、氫化氧碳化硅、碳化硅、氣化鉭、氧化鈦、 氧化錫、氧化錫銦、氧化釔、氧化鋅、硒化鋅、硫化鋅、氧化鋯、鈥 酸鋯或者它們的混合物或配混物。優選地,耐磨層60由一氧化硅、二 氧化硅、氧碳化硅或氫化氧碳化硅的組合物(compos i t ion)組成。因此,
8可以將耐磨層60稱為"玻璃狀"涂層。可以通過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任何真空沉積技術施加耐磨層 60,這樣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PECVD)、 膨脹熱等離子體PECVD、離子輔助等離子體沉積、磁控濺射、電子束 蒸發以及離子束濺射,其中優選PECVD,并且特別優選膨脹熱等離子 體PECVD。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中,第一耐磨子層63比第二耐磨子層 66更"像有機物"。盡管在該實施方案中的兩個子層包含硅、碳、氫 和氧原子的混合物,但是與第二耐磨子層66相比,第一耐磨子層63 包含更大量的碳和氫原子。與第二耐磨子層66相比,這種更大含量 或數目的碳和氫原子使得第一耐磨子層63更"像有機物,,,以增強在 該層和下面的耐候層50之間的粘附性。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中,第二耐磨子層66是提供良好的耐磨 性的"無機物狀"層。與第一耐磨子層63相比,第二耐磨子層66包 含更多的氧和硅原子,以及更少的碳和氫原子,由此提供提高或增強 的耐磨性。通過本領域技術人員熟知的材料表征和表面分析技術,例 如TEM、 SIMS和Auger,可以容易地確定構成每一個耐磨子層的各種 原子的化學性質以及數目或含量。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使用膨脹熱等離子體PECVD反 應器系統沉積耐磨層。該反應器系統包括被設計成在汽車窗戶100的 第一和第二表面上預熱并且施加耐磨層60的各個室。在美國專利申請 10/881,949 (06/28/2004 提交)和美國專利申請 11/0", 343 (03/08/2005提交)中也已說明了在圖4中示意性地示出的 膨脹熱等離子體PECVD反應器系統200,該美國專利申請的全部內容 通過引用結合在此。在膨脹熱等離子體PECVD工藝中,在惰性氣體環 境中,在高于"OTorr的壓力,例如近大氣壓下,通過將直流(DC)電 壓施加到與相應的陽極板產生電弧的陰極上產生等離子體。然后近大 氣壓熱等離子體以超聲波方式膨脹至等離子體處理室,其中處理壓力小于等離子體發生器中的壓力,例如約20至約lOOmTorr。9圖4提供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的部件載體202和膨脹熱 等離子體PECVD反應器系統200的水平(側面)視圖和垂直(頂面)視圖。 部件載體202運送部件,例如,部分制得的塑料汽車窗戶100穿過反 應器系統。膨脹熱等離子體PECVD反應器系統200包括加載互鎖(load lock)室204、預熱室206、多個涂布沉積室208、 210以及退出互鎖 (exit lock)室212。涂布沉積室包括用于沉積第一耐磨子層63的 室208,以及用于沉積第二耐磨子層66的室210。如果使用多于兩個 的子層構成耐磨層60,則另外的涂布沉積室是必需的。每一個沉積室 包括多個電弧振蕩器(arcs)214, 216。部件栽體202運送塑料汽車窗戶IOO穿過膨脹熱等離子體PECVD 反應器系統200的各個室。部件載體202首先進入加載互鎖室204。 加載互鎖室204包括加栽互鎖泵,該加栽互鎖泵降低加栽互鎖室204 中的壓力,以產生基本上類似于涂布沉積室208、 210中存在的環境的 真空度。部件載體202然后將塑料汽車窗戶移動到預熱室206中。在預熱室206中,通過使用各種加熱元件加熱塑料汽車窗戶100。 加熱元件的實例包括但不限于紅外線、微波、電阻和非反應性等離子 流。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中,預熱室206包括沿著反應器壁放置 的加熱棒(電阻加熱)。在加熱塑料汽車窗戶IOO的表面之后,部件載 體202移動汽車窗戶穿過第一涂布沉積室208。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中,分別在涂布沉積室208和210中施 加第一耐磨子層63和第二耐磨子層66。每一個沉積室包括電弧振蕩 器卜4、 216的陣列。每一個電孤振蕩器包括具有居中的陰極尖端的陰 極板,以及陽極板。在氣體或氣體混合物的存在下,通過將直流電壓 施加到與相應的陽極板產生電弧的陰極板上產生等離子體。氣體的實 例包括氬氣、氮氣、氨、氧氣、氫氣或它們的組合。在高于約150Torr 的壓力下產生等離子體。等離子體然后從電弧振蕩器214、 216以超聲 波方式發射,然后膨脹至涂布沉積室208、 210中。在本發明的一個實 施方案中,涂布沉積室208、210具有在例如約20mTorr至約lOOmTorr 的范圍內的低壓。將反應性試劑在等離子體中氧化、分解和聚合,并且沉積在塑料汽車窗戶IOO上以形成耐磨層60。反應性試劑的實例包 括但不限于八甲基環四硅氧烷(D4)、四甲基二硅氧烷(TMDSO)、六甲基 二硅氧烷(HMDSO)或其它揮發性的有機硅化合物。最后,運送涂布有耐磨層60的塑料汽車窗戶100的部件載體202 移動至退出互鎖室212中。退出互鎖室212包括用于抽真空的退出互 鎖泵,該退出互鎖泵類似于存在于加載互鎖室204中的泵。在部件栽 體202進入排出鎖室212中時,該室處在與涂布沉積室208、 210相同 的壓力水平。 一旦部件載體202在排出鎖室212內部,壓力就增加至 大氣壓,并且允許部件載體退出膨脹熱等離子體PECVD反應器系統 200。本發明人已經發現,存在于電致發光層40內的多個界面對耐磨層 60的施加高度敏感。更具體而言,在施加耐磨層60時,之前已經遇 到在電致發光層40內的各個界面之間的突變粘附失效。根據在沉積耐 磨層60過程中所用的條件,在礴光體/電介質子層、傳導/電介質子層 或電介質子層和塑料面板之間可能發生粘附失效。在電致發光層40 內的各個界面之間的粘附失效導致理想的電致發光性能的顯著損失。 本發明人還發現,保持橫貫電致發光層40的多個子層的均勻加熱曲線 (profile)對于在施加耐磨層60之中和之后保持層間粘附是必要的。 發現在沉積第一耐磨子層63之前,通過將塑料汽車窗戶預熱至35。C至力5x:之間,優選約so。c的溫度,可以均勻地加熱。在圖4所示的膨脹熱等離子體PECVD反應器系統中,在窗戶進入第一涂布沉積室208 之前,在反應器系統的預熱室206中進行塑料汽車窗戶100的預熱。本發明人還發現,在耐候層的施加和固化過程中,或者在薄膜內 嵌模塑工藝過程中,限制電致發光層40的溫度暴露提高了層的粘附完 整性,并且有助于保持電致發光功能。因此,耐候層的施加和固化應 當優選限于低于約125。C的溫度。當采用薄膜內嵌模塑(FIM)方法時, 應當將模具表面的溫度保持在不超過約851C的溫度。圖5顯示了說明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的用于將耐磨層 60沉積在塑料汽車窗戶IOO上的方法的流程圖,該方法保持了電致發ii光層40的完整性(例如,在子層之間的粘附)和功能。在步驟300中, 釆用薄膜內嵌模塑方法。在這種情況下,應當將塑料膜70和電致發光 層40被暴露其下的模具的表面溫度保持在不超過約85X:的溫度。因 為并非總采用薄膜內嵌模塑方法,因此這種工藝步驟300是任選的。在步驟302,將耐候層50施加到塑料汽車窗戶100上。在本發明 的該實施方案中,施加耐候層50并且在低于約125。C的溫度下將其固 化,固化時間在約30和約75分鐘之間,特別優選少于約60分鐘。該 工藝步驟302也被認為是任選的,因為它會提高電致發光層40的完整 性和功能,但是不像下列三個工藝步驟304-308那樣關鍵。在步驟304,在沉積第一耐磨子層63之前預熱塑料汽車窗戶100。 特別是,將塑料汽車窗戶IOO預熱至在約35r至約65匸的范圍內的表 面溫度,特別優選約50。C的表面溫度。在步驟306,保持橫貫電致發光層的均勻溫度不超過約85°C,將 第一耐磨子層63施加到耐候層50的表面上。在其中使用膨脹熱等離 子體PECVD反應器系統200沉積耐磨層60的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 方案中,當使用在約30安培/電弧至約45安培/電弧的范圍內的電弧 電流、在約110標準立方厘米/分鐘(sccm)至約140sccm的范圍內的反 應性試劑(例如,八曱基環四珪氧烷,D4)流、以及在約250sccm至約 3S0sccm的范圍內的氧流,特別優選約37安培/電弧、約125sccm的 反應性試劑以及約300sccm的氧流沉積第一耐磨子層63時,發現產生 均勻的溫度。當在步驟306施加第一耐磨子層63時,如在步驟304 所述的預熱溫度防止塑料汽車窗戶100的表面溫度增加到超過約85 。C。在步驟308,保持橫貫電致發光層的均勻溫度不超過約110。C,將 第二耐磨子層66施加到第一耐磨子層63上面。在其中使用膨脹熱等 離子體PECVD反應器系統沉積耐磨層60的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 案中,當使用在約30安培/電弧至約40安培/電弧的范圍內的電弧電 流、在約110 sccm至約140sccm的范圍內的反應性試劑(例如,爿\甲 基環四硅氧烷,D々)流、以及在約700sccm至約900sccm的范圍內的氧12流,特別優選約34安培/電弧、約125sccm的反應性試劑以及約 800sccm的氧流沉積第二耐磨子層66時,發現產生均勻的溫度。如在 步驟304所述的預熱溫度,以及在步驟306中沉積第一耐磨子層63 后低于約85。C的溫度,防止在步驟308中施加第二耐磨子層66時塑料汽車窗戶ioo的表面溫度增加到超過約iiox:。本發明的各種實施方案提供了用于將包含至少兩個子層63、 66 的耐磨層"施加到包含電致發光層40的塑料汽車窗戶IOO上的有利 方法和工藝。如本發明中所述的多層玻璃窗系統同時確立了電致發光 子層之間的粘附完整性,以及用作發光汽車窗戶所必需的外部耐磨性。 而且,通過在薄膜內嵌模塑工藝中限制模具表面的溫度,通過限制用 于固化耐候層的溫度,以及通過在沉積耐磨層60之前預熱塑料汽車窗 戶,降低或消除了在電致發光層40的子層之間的任何粘附性損失的發 生。
權利要求
1. 一種通過對塑料汽車窗戶真空沉積而施加耐磨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塑料汽車窗戶(100),其具有塑料面板(30)、沉積在所述塑料面板(30)的表面上的電致發光層(40),以及沉積在所述電致發光層(40)和所述塑料面板(30)的表面上的耐候層(50);將所述塑料汽車窗戶(100)預熱至在約35℃至約65℃范圍內的表面溫度;在保持所述汽車窗戶(100)的表面溫度低于約85℃的同時,將第一耐磨子層(63)施加在所述耐候層(50)的表面上;以及在保持所述汽車窗戶(100)的表面溫度低于約110℃的同時,將第二耐磨子層(66)施加在第一耐磨子層(63)的表面上。
2. 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制造所述塑料汽車窗戶(100)的步 驟包括保持模具表面溫度低于約85°C,將塑料膜(70)沉積在所述塑 料面板(70)的表面上,將所述塑料膜(70)熔融粘結到所述塑料面板(30) 的一側上,并且通過將所述塑料汽車窗戶(IOO)暴露在低于約125。C的 溫度下少于75分鐘使所述耐候層(50)固化。
3. 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將所述塑料汽車窗戶(100) 預熱至約50"C的表面溫度。
4. 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塑料面板(30)選自以下 材料中的一種聚碳酸酯、丙烯酸類樹脂、聚芳酯、聚酯、聚酰胺、 熱塑性聚氨酯和聚砜,以及它們的共聚物和混合物。
5. 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耐候層(50)選自以下材 料中的一種硅樹脂、聚氨酯、丙烯酸類樹脂、聚芳酯、環氧樹脂以 及它們的混合物或共聚物。
6. 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耐磨子層(63)選自一氧 化硅、二氧化硅、氧碳化硅或氫化氧碳化硅中的一種。
7. 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耐磨子層(66)選自一氧化硅、二氧化硅、氧碳化硅或氫化氧碳化硅中的一種。
8. 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耐磨子層(63)包含比第 二耐磨子層(66)更大數目的碳和氫原子。
9. 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耐磨子層(66)包含比第 一耐磨子層(63)更大數目的硅和氧原子。
10. 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將所 述耐候層(50)固化的溫度限制在低于約125'C的溫度,時間少于約75 分鐘。
11. 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還包括通過膨脹熱等離 子體PECVD系統施加第一和第二耐磨子層(63, 66)的步驟。
12. 權利要求IO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在約30安培/電弧至約45 安培/電孤的范圍內的電弧電流,在約110標準立方厘米/分(sccm)至 約140sccm的范圍內的反應性試劑流,以及在約250sccm至約350sccm 的范圍內的氧流施加第一耐磨子層(63)。
13. 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約37安培/電弧的電弧電 流,約lUsccm的反應性試劑流,以及約300sccm的氧流施加第一耐 磨子層(63)。
14.權利要求IO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在約30安培/電弧至約40 安培/電弧的范圍內的電孤電流,在約110 sccm至約140sccm的范圍 內的反應性試劑流,以及在約700sccm至約900sccm的范圍內的氧流 施加第二耐磨子層(66)。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通過真空沉積技術將耐磨層(60)施加到塑料汽車窗戶(100)上的方法。所述塑料汽車窗戶(100)包含塑料面板(30)、電致發光層(40),以及耐候層(50)。然后將第一耐磨子層(63)安置在所述耐候層(50)上面,然后將第二耐磨子層(66)施加到第一耐磨子層(63)上。所述耐磨子層(63、66)的沉積是在降低所述電致發光層(40)內的粘附性損失并且保持該層(40)的電致發光功能的受控溫度條件下進行的。
文檔編號B60Q3/02GK101522469SQ200780027595
公開日2009年9月2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9日
發明者李成濤, 猛 陳 申請人:埃克阿泰克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