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防夾石輪胎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輪胎。
背景技術:
車輛的輪胎具有胎體和胎面花紋。現今路面錯綜復雜,除了水泥、柏油路等鋪裝路面外,還有一些非鋪裝路面或破壞的水泥路,在這些路面上常分散有各種大小的石塊,輪胎行駛在這種路面上,其胎面花紋的花紋溝底常常容易嵌入大小相近的石塊,并夾持在花紋溝內,這樣夾持的石塊即使在輪胎高速行駛時也不易排出,而石塊在溝底長時間地受到擠壓易將溝底膠料刺破,嚴重影響輪胎的使用壽命。車輛行駛于各種路段,對輪胎性能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地說,在鋪裝路面上對輪胎高速及排水性能要求較高,而在一些非鋪裝路面尤其是各種不平及復雜的路面,不僅考驗的是輪胎通過障礙物的能力,又對胎面花紋耐刺扎、耐切割性能有一定的要求,而往往容易 忽略的是胎面花紋的防夾石性能。現有技術中,為避免胎面花紋溝底夾石的現象,往往在花紋溝底做技術改進,如改變溝底結構、設置小凸臺、設置毛膠,或采用鉆石紋溝底等等,但這些做法往往由于此類溝底設置所占之體積,會影響輪胎的排水性能,且個別溝底設計也會增加輪胎模具的加工難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可以克服上述缺陷的防夾石輪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夾石輪胎,具有胎體和胎面花紋;該胎面花紋沿中心線兩側分別設有環形的第一主溝及波折狀環形的第二主溝;兩條第一主溝之間為中央花紋塊;同一側的第一主溝及第二主溝之間為多個沿胎面均布的側部花紋塊;兩條第二主溝外側分別為多個沿胎面均布的胎肩花紋塊;相鄰的兩個側部花紋塊被一條傾斜設置的側部花紋溝隔開,每個側部花紋溝的兩端分別與第一主溝及第二主溝連通并反向擴張形成三角排石區,這兩個三角排石區分別與第一主溝及第二主溝構成利于排除第一主溝及第二主溝內石塊的大三角區域。胎面花紋通過各個側部花紋溝兩端的三角排石區分別與第一主溝及第二主溝構成利于排除第一主溝及第二主溝內石塊的大三角區域,在不改變溝底設計的前提下,保證牽引、排水、耐磨等基本性能,又能提升輪胎的防夾石性能。在優選的結構中所述第一主溝為直溝;所述第二主溝為交替折返的波折狀溝,其寬度為胎面花紋總寬的4. 5%-7% ;所述第一主溝的寬度為所述第二主溝寬度的90%-95%。胎面花紋通過加大的溝寬設計,提升輪胎的防夾石性能。進而所述第一主溝和第二主溝的溝壁均呈雙角度放射狀,其上段溝壁與下段溝壁有155° -170°的夾角,且上段溝壁深度為花紋溝深的30%-40%。胎面花紋通過雙角度放射狀的主溝溝壁設計,提升輪胎的防夾石性能。
所述側部花紋溝的溝壁呈雙角度放射狀,所述側部花紋溝的花紋溝深為c’,其中上端花紋溝壁的深度為a’,且a’為c’的30%_55% ;所述側部花紋上段溝壁與下段溝壁的夾角范圍為155° -170° ;所述三角排石區的溝壁結構與所述側部花紋溝的溝壁結構相同。這樣設計能夠使大石塊不易進入溝底,而小石塊易排出。所述側部花紋溝和所述三角排石區的花紋溝深度c’為所述第一主溝或所述第二主溝的主花紋溝深度c的70%-80%,且c’與c的高度差h使得所述第一主溝及所述第二主溝分別與所述側部花紋溝對應三角排石區的過渡區域形成階梯狀。這種設計使得石子不易直接嵌入溝底,可有效防止三角排石區直接夾入石子。本發明防夾石輪胎,胎面花紋通過中央花紋塊、側部花紋溝兩端的三角排石區、兩主溝加大的溝寬設計以及雙角度放射狀的主溝溝壁設計,在不用改變溝底設計的前提下, 在保證牽引、排水、耐磨等各方面基本性能的同時,又賦予輪胎防夾石性能,因其不需在溝底做相關技術改進,故對其排水性不會造成影響。
圖I為本發明防夾石輪胎一個實施例中胎面花紋的展開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A-A剖面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I中B-B剖面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I中C-C’剖面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I中K-K’剖面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I實施例胎面花紋的又一展開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6中D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8為圖6中E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9為圖I實施例胎面花紋的防夾石作用示意圖。圖10為圖I實施例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防夾石輪胎具有胎體和胎面花紋。請看圖I和圖10,胎面花紋沿中心線C. L兩側分別設有環形的第一主溝5及位于第一主溝5外側波折狀環形的第二主溝6。兩條第一主溝5之間為中央花紋塊1,同一側的第一主溝5及第二主溝6之間為多個沿胎面均布的側部花紋塊2,兩條第二主溝6外側分別為多個沿胎面均布的胎肩花紋塊8。中央花紋塊I位于輪胎胎面的中心位置,為連續一體的環形花紋塊。請參看圖6,中央花紋塊I的寬度G為胎面花紋總寬W的5%-20%,優選為7%-10%。通常輪胎在行駛時,胎面中央位置為受力最大的部位,若中央位置設計為花紋溝,則在此花紋溝處屈撓變形較大,特別在夾石后很容易因受到擠壓而將石子擠入溝底,而本案的中央花紋塊I為縱向連續一體的環形花紋塊,其相對原有中央位置為溝的設計,不僅可增加行駛的平穩性,而且能夠防止輪胎中央位置嵌入石頭。環形的第一主溝5為直溝,第二主溝6為交替折返的波折狀溝,請參看圖6,第二主溝6的寬度F為胎面花紋總寬W的4. 5%-7%,第一主溝5的寬度J為第二主溝6寬度F的90%-95%,第一主溝5的寬度J及第二主溝6的寬度F均屬較大花紋溝寬設計,其有利于花紋溝底部石塊的排出。如圖2所示,第一主溝5溝壁呈雙角度放射狀,這樣設計能夠使大石塊不易進入溝底,而小石塊易排出,上段溝壁與下段溝壁有夾角b,其范圍為155° -170°,上段溝壁深度a為花紋溝深c的30%-40%,優選為30%-35%。第二主溝6的溝壁結構與第一主溝5的溝壁結構相同,不再贅述。中央花紋塊I兩側第一主溝5與第二主溝6之間沿胎面圓周均布多個側部花紋塊2。相鄰的兩個側部花紋塊2被一條傾斜設置的側部花紋溝3隔開。側部花紋溝3的兩端分別與第一主溝5及第二主溝6連通并反向擴張形成三角排石區4。側部花紋溝3的溝壁結構,請參看圖3 :側部花紋溝3的溝壁呈雙角度放射狀,側部花紋溝3的花紋溝深為c’,其中上端花紋溝壁的深度為a’,a’為c’的30%-55%,優選為35%_45% ;上段溝壁與下段溝壁的夾角為b’,其范圍為155° -170°。請參看圖4,三角排石區4的溝壁結構與側部花紋溝3的溝壁結構相同,不再贅述。因側部花紋溝3的溝壁以雙角度方式過渡,能夠為三角排石區4排石效果起到輔助的作用。側部花紋溝3和三角排石區4的花紋溝深度c’為第一主溝5或第二主溝6的主花紋溝深度c的70%-80%,c’與c的高度差h使得第一主溝5及 第二主溝6分別與側部花紋溝3對應三角排石區4的過渡區域形成階梯狀,如圖5所示,此階梯狀凸臺包含在三角排石區4內,因其階梯狀設計使得石子不易直接嵌入溝底,可有效防止三角排石區4直接夾入石子。當c’過大時,容易造成三角排石區4的階梯狀較低,容易對其本身的防夾石作用造成影響;當(3’過小時,因其具有較高的階梯狀溝壁,其易為石子繼續夾持溝底提供支撐,從第一主溝5及第二主溝6夾持的石子進入三角排石區4后的排石效果降低。請參看圖6-圖9。當輪胎行駛時,嵌入第一主溝5的石塊52易受擠壓而進入對應側部花紋溝3 —端三角排石區4與第一主溝5銜接構成的大三角區域51,因大三角區域51具有較大空間,石塊52在此區域容易脫落;嵌入第二主溝6的石塊62易受擠壓而進入對應側部花紋溝3另一端三角排石區4與第二主溝6銜接構成的大三角區域61,因大三角區域61具有較大空間,石塊62在此區域容易脫落。每個側部花紋塊2上相對地設有兩條刀槽花紋溝10,每條刀槽花紋溝10包含一個較長的直槽段和一個較短的斜槽段,一條刀槽花紋溝10的直槽段垂直連通第一主溝5,另一條刀槽花紋溝10的直槽段垂直連通第二主溝6,刀槽花紋溝10能夠打破濕地路面的水膜,改善花紋的散熱能力,提高輪胎的剎車性能。胎面兩側第二主溝6的外側是多個沿胎面均布的胎肩花紋塊8,相鄰的兩個胎肩花紋塊8被一條橫向的胎肩橫溝7隔開,胎肩橫溝7為開放式設計,前段靠近第二主溝6,寬度較小;后段寬度較大。胎肩橫溝7不僅能增強輪胎的驅動性能,而且有利于輪胎的排水。每個胎肩花紋塊8的寬度遠大于相鄰側部花紋塊2的寬度,盡量保證了輪胎胎面橫向剛度的均一,在高速行駛及轉彎時,胎肩花紋塊8不會因剛性不足而產生異常磨耗。每個胎肩花紋塊8外側設有一條向內延伸的胎肩細溝9。胎肩細溝9提供極佳散熱。本輪胎花紋屬于非導向花紋,整體設計在保證牽引、排水、耐磨等基本性能的基礎上,側重于輪胎的防夾石性能提升。其通過中央花紋塊I、三角排石區4、第一主溝5和第二主溝6加大的溝寬設計以及雙角度放射狀的主溝溝壁設計,在不用改變溝底設計的前提下,又能提升輪胎的防夾石性能,輪胎整體適用于鋪裝及非鋪裝路面。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不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的范圍,依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屬于本發明涵蓋
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防夾石輪胎,具有胎體和胎面花紋;其特征在于該胎面花紋沿中心線兩側分別設有環形的第一主溝及波折狀環形的第二主溝;兩條第一主溝之間為中央花紋塊;同一側的第一主溝及第二主溝之間為多個沿胎面均布的側部花紋塊;兩條第二主溝外側分別為多個沿胎面均布的胎肩花紋塊;相鄰的兩個側部花紋塊被一條傾斜設置的側部花紋溝隔開,每個側部花紋溝的兩端分別與第一主溝及第二主溝連通并反向擴張形成三角排石區,這兩個三角排石區分別與第一主溝及第二主溝構成利于排除第一主溝及第二主溝內石塊的大三角區域。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防夾石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溝為直溝;所述第二主溝為交替折返的波折狀溝,其寬度為胎面花紋總寬的4. 5%-7% ;所述第一主溝的寬度為所述第二主溝寬度的90%-9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防夾石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溝和第二主溝的溝壁均呈雙角度放射狀,其上段溝壁與下段溝壁有155° -170°的夾角,且上段溝壁深度為花紋溝深的30%-4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防夾石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側部花紋溝的溝壁呈雙角度放射狀,所述側部花紋溝的花紋溝深為c’,其中上段花紋溝壁的深度為a’,且a’為c’的30%-55%;所述側部花紋上段溝壁與下段溝壁的夾角范圍為155° -170° ;所述三角排石區的溝壁結構與所述側部花紋溝的溝壁結構相同。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防夾石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側部花紋溝和所述三角排石區的花紋溝深度c’為所述第一主溝或所述第二主溝的花紋溝深度c的70%-80%,且c’與c的高度差h使得所述第一主溝及所述第二主溝分別與所述側部花紋溝對應三角排石區的過渡區域形成階梯狀。
全文摘要
本發明一種防夾石輪胎,涉及一種輪胎。它具有胎體和胎面花紋;該胎面花紋沿中心線兩側分別設有環形的第一主溝及波折狀環形的第二主溝;兩條第一主溝之間為中央花紋塊;同一側的兩個主溝之間為多個沿胎面均布的側部花紋塊;兩條第二主溝外側分別為多個沿胎面均布的胎肩花紋塊;相鄰的兩個側部花紋塊被一條傾斜設置的側部花紋溝隔開,每個側部花紋溝的兩端分別與兩個主溝連通并反向擴張形成三角排石區,這兩個三角排石區分別與兩個主溝構成利于排除兩個主溝內石塊的大三角區域。本發明在不改變溝底設計的前提下,保證牽引、排水、耐磨等基本性能,又能提升輪胎的防夾石性能。
文檔編號B60C11/13GK102887039SQ201210407539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3日
發明者陳秀雄 申請人:廈門正新橡膠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