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立體停車庫領域,具體講是一種建造于道路上空的立體停車庫的停車板充電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的擁有量也越來越多,從而產生停車難的問題。目前,常規的停車場地已經無法滿足停車的需求,立體停車庫就應運而生。而現在一種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已經越來越多的進入了千家萬戶,但是電動汽車的電瓶續航一直是電動汽車急需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現有技術中,通常是在指定的地點安裝有充電樁,電動汽車停靠在充電樁附近,通過充電樁上的插頭對電動汽車進行充電。但是,當電動汽車停靠進立體停車庫內時,傳統的立體停車庫并沒有專門為電動汽車設置充電裝置,因此,造成了電動汽車使用者的不便。
針對以上現象,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上公開了公開號為CN104966963A的專利“一種充電插頭及充電車庫”,它包括安裝在車庫鋼結構縱梁上的插座和安裝在載車板上的插頭,插座包括插座本體,插座本體具有一個安裝于縱梁上的安裝部和一個伸出的延伸部,插座本體上設有貫穿安裝部和延伸部的中空部,位于中空部的插座本體上設有若干插座導電體,位于安裝部一端的所有插座導電體均電連接在一起且連接用于與充電電源相連的充電接頭;插頭包括插頭本體,插頭本體具有一個安裝于載車板上的固定端和一個與中空部相適配的插入端,插入端設有若干與插座導電體對應的插頭導電體,所有插頭導電體均電連接在一起且連接用于連接車輛充電端頭的過渡接頭。又如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上公開的公開號為CN204652002U的專利“一種車庫充電裝置”,它包括車庫、光伏組件、電源柜、充電樁電源柜、輸出線及交流充電樁,車庫至少為二層,形成多個單獨的車位,光伏組件固定設置在車庫的頂板上,以便將溝通轉換為電能,并將電能傳遞至與充電樁電源柜連接的電源柜中,充電樁電源柜的一端與電源柜電連接,另一端連接至少兩條輸出線,輸出線的末端連接在交流充電樁上,交流充電樁至少二個,并懸掛固定設置在車位內,以供車主充電。
但是,上述這些結構的立體停車庫的充電裝置存在的問題是:
1)由于上述兩種帶充電裝置的立體停車庫中,給車輛充電的均是充電樁,但是,充電樁占用了本來就狹小的停車位空間,因此,勢必要增大停車位空間,這樣就違背了立體停車庫設計時盡量多停放車輛的初衷;
2)另外,如后者的立體停車庫結構中,充電樁并不是每個停車位都設有的,通常這些帶有充電樁的停車位是預留給電動汽車來使用的,但是在實際使用中,一旦這些停車位被在先的非電動汽車停放后,后來的電動汽車就找不到可以充電的停車位,因此,利用率不高;
3)其次,當車輛在進行充電時,并沒有設置用來固定車輛的限位結構,這樣一來,當停車位內的車輛發生震動時,將可能出現插頭與插座脫離的現象,甚至產生漏電等安全事故。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既不占用空間,又能給電動汽車穩定充電的立體停車庫的停車板充電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立體停車庫的停車板充電裝置,包括停車位底盤和用于承載車輛的停車板;它還包括設置在立體停車庫頂棚的太陽能電源、充電裝置和限位裝置;所述的停車板的側邊設有車充插座,充電裝置包括固定受電機構和活動觸板機構,固定受電機構安裝在停車板的側邊處并與車充插座電連接,活動觸板機構安裝在停車位底盤的側邊并與太陽能電源電連接,活動觸板機構中的活動觸頭在停車板停靠時豎直方向運動并與固定受電機構接觸通電;所述的限位裝置豎直方向運動并且限位裝置的一端與活動觸板機構連接,另一端在停車板停靠時與停車板限位連接。
所述的固定受電機構包括第一絕緣板、第二絕緣板和受電電板,第一絕緣板與停車板的側邊連接,第二絕緣板位于第一絕緣板下并通過多個連接塊與第一絕緣板連接,受電電板為多個且通過緊固件均布在第二絕緣板底面,每個受電電板均與車充插座電連接。
所述的活動觸板機構還包括氣缸、活動彈簧鋼板、絕緣套、彈簧和導線引出接頭,氣缸豎直放置,氣缸缸體固定連接在停車位底盤的側邊,氣缸的活塞桿自由端朝上并與活動彈簧鋼板連接;所述的絕緣套緊配在活動彈簧鋼板上,導線引出接頭位于活動彈簧鋼板下方并通過穿過絕緣套的接桿與活動觸頭連接;所述的活動觸頭位于受電電板的正下方,并且活動觸頭的下端滑動連接在絕緣套內,上端與受電電板的底端壓緊或脫開;所述的彈簧套接在接桿上并位于活動觸頭的下端內,彈簧的下端與絕緣套抵緊,上端與受電電板的底面抵緊。
所述的絕緣套包括連為一體的翻邊和U形筒,翻邊連接在U形筒的開口處,U形筒的筒底設有通孔,U形筒的外筒壁緊配在活動彈簧鋼板內,翻邊的臺階面緊配在活動彈簧鋼板的端面;所述的活動觸頭包括連為一體的弧形觸頭和觸頭座,觸頭座呈筒狀,一端與弧形觸頭的平面端連接,弧形觸頭的弧面端與受電電板的底端壓緊或脫開;所述的觸頭座的外壁滑動連接在絕緣套的U形筒內,接桿的上端套接有彈簧并同時位于觸頭座內,接桿的上端與弧形觸頭的平面端連接,下端與導線引出接頭連接,同時接桿滑動配合在通孔處。
所述的氣缸的活塞桿自由端通過連接桿與活動彈簧鋼板連接。
所述的限位裝置包括水平限位板和豎直限位板,水平限位板的一端固定連接在連接桿上,豎直限位板的下端與水平限位板的另一端連接;在未充電時豎直限位板的頂部位于停車板的底面下方,在充電時豎直限位板位于停車板的車架邊框內側。
所述的停車位底盤的頂部設有用于限制水平限位板過度向上移動的定位塊。
所述的導線引出接頭的數量為四個,均勻安裝在活動彈簧鋼板上,相應的活動觸頭的數量為四個、第二絕緣板上的受電電板的數量也為四個,受電電板位于活動觸頭的正上方。
所述的氣缸為一個,相應的連接桿的數量也為一個,連接桿的上端連接于活動彈簧鋼板第二個導線引出接頭和第三個導線引出接頭之間。
所述的氣缸為兩個,相應的連接桿的數量為兩根,其中一根連接桿的上端連接在第一個導線引出接頭和第二個導線引出接頭之間,另外一根連接桿的上端連接在第三個導線引出接頭和第四個導線引出接頭之間。
采用以上的結構后,與現有技術相比,它具有的優點是:
1)由于本充電裝置并不用另外安裝充電樁,只是在停車板的側邊和停車位底盤之間設置了充電裝置,只要停車板進入停車位,并接上電源,就能利用立體停車庫頂棚上的太陽能電源來給電動汽車充電,因此,無需增大停車空間,更加有利于立體停車庫的設計初衷,使用也更加方便;
2)另外,由于每個停車位底盤都設有活動觸板機構,每個停車板上都設有固定受電機構,這樣保證了每個停車位都可以對電動車輛充電,因此,更加符合實際使用,立體停車庫的總控制程序無需考慮是否要預留充電停車位,程序執行更加高效、穩定、快速;
3)此外,當車輛在進行充電時,停車板的車架邊框內側通過限位裝置進行限位,使停車板在側移方向進行限位,這樣,即使停車位內發生震動,也因為限位裝置而避免停車板移走的現象,從而保護正在進行充電的插頭與插座免于脫開,繼而避免漏電等安全事故的發生;限位裝置中的豎直限位板和水平限位板形成一個彎鉤式限位板,并且一端可以隨著連接桿一起上下移動,從而帶動另一端對停車板進行限位或者不限位,與充電裝置有個聯動關系,操作更加方便、結構更加簡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立體停車庫的停車板充電裝置中停車板移動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立體停車庫的停車板充電裝置中停車板充電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立體停車庫的停車板充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立體停車庫的停車板充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立體停車庫的停車板充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活動觸板機構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其中:1、停車位底盤;2、停車板;3、車充插座;4、固定受電機構;5、活動觸板機構;6、氣缸;7、定位塊;8、水平限位板;9、豎直限位板;10、連接桿;11、第一絕緣板;12、第二絕緣板;13、受電電板;14、連接塊;15、活動觸頭;15-1、弧形觸頭;15-2、觸頭座;16、彈簧;17、絕緣套;17-1、翻邊;17-2、U形筒;17-3、通孔;18、導線引出接頭;19、活動彈簧鋼板;20、接桿;21、充電導線;22、充電母線;23、充電計量控制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由圖1~圖6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立體停車庫的停車板充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可知,包括停車位底盤1和用于承載車輛的停車板2。它還包括設置在立體停車庫頂棚的太陽能電源、充電裝置和限位裝置。所述的停車板2的側邊設有車充插座3,充電裝置包括固定受電機構和活動觸板機構,固定受電機構安裝在停車板2的側邊處并與車充插座3電連接,活動觸板機構安裝在停車位底盤1的側邊并與太陽能電源電連接,活動觸板機構中的活動觸頭15在停車板2停靠時豎直方向運動并與固定受電機構接觸通電。所述的限位裝置豎直方向運動并且限位裝置的一端與活動觸板機構連接,另一端在停車板2停靠時與停車板2限位連接。
所述的固定受電機構包括第一絕緣板11、第二絕緣板12和受電電板13,第一絕緣板11與停車板2的側邊連接,第二絕緣板12位于第一絕緣板11下并通過多個連接塊14與第一絕緣板11連接,受電電板13為多個且通過緊固件均布在第二絕緣板12底面,每個受電電板13均與車充插座3電連接。
所述的活動觸板機構還包括氣缸6、活動彈簧鋼板19、絕緣套17、彈簧16和導線引出接頭18,氣缸6豎直放置,氣缸6缸體固定連接在停車位底盤1的側邊,氣缸6的活塞桿自由端朝上并與活動彈簧鋼板19連接。所述的絕緣套17緊配在活動彈簧鋼板19上,導線引出接頭18位于活動彈簧鋼板19下方并通過穿過絕緣套17的接桿20與活動觸頭15連接。所述的活動觸頭15位于受電電板13的正下方,并且活動觸頭15的下端滑動連接在絕緣套17內,上端與受電電板13的底端壓緊或脫開。所述的彈簧16套接在接桿20上并位于活動觸頭15的下端內,彈簧16的下端與絕緣套17抵緊,上端與受電電板13的底面抵緊。
所述的絕緣套17包括連為一體的翻邊17-1和U形筒17-2,翻邊17-1連接在U形筒17-2的開口處,U形筒17-2的筒底設有通孔17-3,U形筒17-2的外筒壁緊配在活動彈簧鋼板19內,翻邊17-1的臺階面緊配在活動彈簧鋼板19的端面。所述的活動觸頭15包括連為一體的弧形觸頭15-1和觸頭座15-2,觸頭座15-2呈筒狀,一端與弧形觸頭15-1的平面端連接,弧形觸頭15-1的弧面端與受電電板13的底端壓緊或脫開。所述的觸頭座15-2的外壁滑動連接在絕緣套17的U形筒17-2內,接桿20的上端套接有彈簧16并同時位于觸頭座15-2內,接桿20的上端與弧形觸頭15-1的平面端連接,下端與導線引出接頭18連接,同時接桿20滑動配合在通孔17-3處。
所述的氣缸6的活塞桿自由端通過連接桿10與活動彈簧鋼板19連接。
所述的限位裝置包括水平限位板8和豎直限位板9,水平限位板8的一端固定連接在連接桿10上,豎直限位板9的下端與水平限位板8的另一端連接。在未充電時豎直限位板9的頂部位于停車板2的底面下方,在充電時豎直限位板9位于停車板2的車架邊框內側。
所述的停車位底盤1的頂部設有用于限制水平限位板8過度向上移動的定位塊7。
所述的導線引出接頭18的數量為四個,均勻安裝在活動彈簧鋼板19上,相應的活動觸頭15的數量為四個、第二絕緣板12上的受電電板13的數量也為四個,受電電板13位于活動觸頭15的正上方。
所述的氣缸6為一個,相應的連接桿10的數量也為一個,連接桿10的上端連接于活動彈簧鋼板19第二個導線引出接頭18和第三個導線引出接頭18之間。
所述的氣缸6為兩個,相應的連接桿10的數量為兩根,其中一根連接桿10的上端連接在第一個導線引出接頭18和第二個導線引出接頭18之間,另外一根連接桿10的上端連接在第三個導線引出接頭18和第四個導線引出接頭18之間。
本實用新型中,停車位底盤1上還連接有母線充電保護裝置,該母線充電保護裝置包括充電計量控制箱23、充電母線22和充電導線21,所述的充電導線21的一端與活動觸板機構5連接,另一端與充電計量控制箱23連接,充電計量控制箱23安裝在停車位底盤1上,充電母線22與充電計量控制箱23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運行過程如下:當停車位底盤1上沒有停靠停車板2時,氣缸6處于回縮狀態,此時與氣缸活塞桿連接的連接桿10上的水平限位板8處于最低位置,豎直限位板9的頂端位于停車板2的最底面下方。當停車板2承載著電動汽車停靠在停車位底盤1上時,將電動汽車的插頭插入車充插座3上,立體停車庫的總控制器給氣缸6發出指令,使氣缸6動作,活塞桿帶動水平限位板8以及活動觸板機構5一起向上運動,直至水平限位板8與定位塊7相抵時停止氣缸6的動作,此時豎直限位板9位于停車板2的車架邊框內側,同時活動觸板機構5中的活動觸頭15也與固定受電機構4中的受電電板13抵緊,處于通電狀態,從而太陽能電源通過導線引出接頭18、接桿20、弧形觸頭15-1、受電電板13、車充插座3和車輛插頭給電動汽車充電。取車時,反方向驅動氣缸6,使停車板2脫離豎直限位板9的限制后,拔下車輛插頭,即可以移走停車板2。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可行的實施示例,不能因此即局限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范圍,對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凡運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和技術構思做出的其他各種相應的改變都應屬于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