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零部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汽車面罩。
背景技術:
現有的汽車面罩有的采用熱固性塑料加工成型,但熱固性塑料在一定的溫度、壓力或者加入固化劑的條件下,經一段時間后形成的制品,但其在硬化后不再能回收再利用了,造成資源浪費,汽車面罩為了增加其強度,會在汽車面罩的背面的中間位置和上下邊沿之間加置同等的加強筋以達到增加強度的目的,同時,通過增加格柵的數量使其更加密集來起到阻擋雨水的效果,這樣均會造成汽車面罩整體質量增加,不能達到輕量化環保節能的目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了一種透氣性好,同時防水性佳,能夠防止雨水進入車體內,整體強度高的汽車面罩。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汽車面罩,包括汽車面罩本體,所述汽車面罩本體的一端面呈弧形,汽車面罩本體的中間設置標志腔,標志腔的左右兩側橫向上下分別布設有連接筋,所述上下的連接筋之間縱向布設兩個以上的加強筋,汽車面罩本體的表面上設置凹槽,凹槽上均勻分布四個以上的透氣孔;汽車面罩本體的背部設置內邊框,汽車面罩本體的背部對應連接筋處布設一層網布,內邊框距汽車面罩本體背面邊緣上面的距離小于內邊框距汽車面罩本體背面邊緣下面的距離,內邊框距上面的背面邊緣之間設置三角形加強條,內邊框距下面的背面邊緣之間設置的菱形加強條,內邊框距汽車面罩本體背面的四角之間設置米形加強條,三角形加強條之間的角度小于90度,相鄰的菱形加強條之間和三角形加強條上均設置有螺紋孔,所述汽車面罩本體、標志腔、連接筋、加強筋、凹槽、三角形加強條、米形加強條和菱形加強條為模壓熱塑性復合材料一體成型。
進一步地,所述標志腔的邊緣均勻分布有兩個以上車牌安裝孔。
進一步地,所述標志腔的上平面不低于汽車面罩本體的上平面。
進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不大于1mm。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筋和加強筋的表面均進行圓弧平滑過渡。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汽車面罩,其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汽車面罩本體的一端面呈弧形,使其平滑過渡,避免四面直角的汽車面罩本體易斷裂現象發生,在汽車面罩本體表面上的凹槽內開設透氣孔,凹槽的邊沿擋住雨水,汽車面罩本體的背部對應連接筋處布設一層網布,避免雨水直接通過透氣孔或連接筋之間的間隙進入汽車內部造成零件損壞,汽車面罩本體的背部設置內邊框,內邊框距汽車面罩本體背面邊緣上面的距離小于內邊框距汽車面罩本體的背面邊緣下面的距離,這樣汽車面罩上面的強度大于下面強度,通過菱形加強條增加下面的強度,使上下強度均勻,上面距離短,使用三角形加強條加固,相較于菱形加強條減少材料的使用,本實用新型采用模壓熱塑性復合材料一體成型,比重輕、易加工成型,力學性能良好,達到汽車輕量化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汽車面罩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汽車面罩的正面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號:1為汽車面罩本體,2為標志腔,3為連接筋,4為加強筋,5為凹槽,6為透氣孔,7為三角形加強條,8為米形加強條,9為菱形加強條,10為螺紋孔,11為內邊框,12為車牌安裝孔,13為網布。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圖2所示,一種汽車面罩,包括汽車面罩本體1,所述汽車面罩本體1的一端面呈弧形,汽車面罩本體1的中間設置標志腔2,所述標志腔2的上平面不低于汽車面罩本體1的上平面,所述標志腔2的邊緣均勻分布有兩個以上車牌安裝孔12,標志腔2的左右兩側橫向上下分別布設有連接筋3,所述上下的連接筋3之間縱向布設六個加強筋4,連接筋3和加強筋4的表面均進行圓弧平滑過渡,汽車面罩本體1的表面上設置凹槽5,凹槽5的深度不大于1mm,凹槽5上均勻分布十四個透氣孔6;汽車面罩本體1的背部設置內邊框11,汽車面罩本體1的背部對應連接筋3處布設一層網布13,內邊框11距汽車面罩本體1背面邊緣上面的距離小于內邊框11距汽車面罩本體1的背面邊緣下面的距離,內邊框11距上面的背面邊緣之間設置三角形加強條7,內邊框11距下面的背面邊緣之間設置的菱形加強條9,內邊框11距汽車面罩本體1背面的四角之間設置米形加強條8,三角形加強條之間的角度小于90度,相鄰的菱形加強條9之間和三角形加強條7上均設置有螺紋孔10,所述汽車面罩本體1、標志腔2、連接筋3、加強筋4、凹槽5、三角形加強條7、米形加強條8和菱形加強條9為模壓熱塑性復合材料一體成型。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限制本實用新型實施范圍,故凡在本實用新型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和改進等,均應包括于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