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旋轉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旋轉機構自動定位桿裝置。
背景技術:
在運輸汽車前排座椅間的中央扶手一般采用旋轉機構來實現打開。中央扶手在旋轉機構上是左右對稱布置的,所以旋轉機構上端左右對稱安裝了兩個L型壓桿。L型壓桿與主體之間用鉸鏈連接,當需要取件時,將L型壓桿向上旋轉就可以將產品取出。然而當想要連續取件時,目前裝置無法實現。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旋轉機構自動定位桿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旋轉機構自動定位桿裝置,包括可轉動地安裝在儲物裝置的取物口側的L形壓桿,所述L形壓桿包括與所述儲物裝置活動連接的連接桿,所述連接桿上通過連接片及銷軸活動連接一個支撐片,所述支撐片的下端側設有梯形的槽口,在所述儲物裝置上固定安裝有一個U形件,當所述支撐片在L形壓桿帶動下滑行移動時,所述U形件可卡在所述槽口中,從而將所述L形壓桿撐起。
所述儲物裝置內設有儲物空間,該儲物空間為兩個。
所述L形壓桿為兩個,對稱設置在儲物裝置的取物口側。
本實用新型通過包括可轉動地安裝在儲物裝置的取物口側的L形壓桿,所述L形壓桿包括與所述儲物裝置活動連接的連接桿,所述連接桿上通過連接片及銷軸活動連接一個支撐片,所述支撐片的下端側設有梯形的槽口,在所述儲物裝置上固定安裝有一個U形件,當所述支撐片在L形壓桿帶動下滑行移動時,所述U形件可卡在所述槽口中,從而將所述L形壓桿撐起,從而實現了需要連續取物時,將L形壓桿通過其連接的支撐片支撐與U形件連接,即可將L形壓桿支撐在打開狀態,即可連續取物。
附圖說明
圖1出示了本實用新型的旋轉機構自動定位桿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出示了本實用新型的旋轉機構自動定位桿裝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質性特點和優勢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實施例。
參見圖1-2所示,一種旋轉機構自動定位桿裝置,包括可轉動地安裝在儲物裝置1的取物口側的L形壓桿3,所述L形壓桿包括與所述儲物裝置活動連接的連接桿,所述連接桿上通過連接片7及銷軸活動連接一個支撐片5,所述支撐片5的下端側設有梯形的槽口10,在所述儲物裝置1上固定安裝有一個U形件6,當所述支撐片5在L形壓桿帶動下滑行移動時,所述U形件6可卡在所述槽口10中,從而將所述L形壓桿撐起。
所述槽口10在所述支撐片上的位置就可以調整,從而可以調整L形壓桿的打開高度,從而調整L形壓桿的打開開度大小。
具體在實現上,將所述L形壓桿與儲物裝置的上開蓋連接即可實現儲物裝置的上開蓋的開啟與閉合,特別使上開蓋能支撐在撥塊上而實現連續取物的需要。
所述L形壓桿可通過鉸鏈裝置(未示出)與儲物裝置1的開口位置的縱向框架桿連接,所述開口位置的縱向框架桿與儲物裝置1的開口端的橫向框架桿體8相連接,橫向框架桿體8連接垂直支撐桿9,所述U形件可固定在所述垂直支撐桿9上。
其中,所述儲物裝置1可以是包括有矩形體狀的箱體框架,由多根橫向框架桿、縱向框架桿以及垂直桿相連接形成,所述箱體框架內設有儲物空間2,該儲物空間2為兩個。
需要說明的是,關于儲物裝置的結構,本說明書僅是示范性說明,并以儲物裝置的框架為例說明定位裝置如何工作,并不用于限定儲物裝置的結構。儲物裝置的結構可以是任何結構。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旋轉機構自動定位桿裝置,適用于任何旋轉機構的自動定位支撐,如儲物箱的上開蓋的開啟。
優選的,所述儲物裝置1的上部開口端設有兩個所述L形壓桿,對稱設置,分別對應于所述兩個儲物空間2,如圖1所示,除上面所述的L形壓桿以外,還包括另一個對稱設置的L形壓桿4,如圖1所示。
工作原理是,當向上旋轉L形壓桿時,銷軸帶動支撐片(可用扁鐵制作形成)在U型件(可采用圓鋼彎成)上滑行(支撐片與U型件相切)。支撐片在滑行一側有一個梯形的開槽,當支撐片滑行到開槽位置時,由于重力的原因,支撐片會向下旋轉使U型件卡到梯形的開槽之中。U型件在梯形的開槽之中限制支撐片的上下滑動從而起到限制L形壓桿的上下走位,起到定位作用。
本實用新型通過包括可轉動地安裝在儲物裝置的取物口側的L形壓桿,所述L形壓桿包括與所述儲物裝置活動連接的連接桿,所述連接桿上通過連接片及銷軸活動連接一個支撐片,所述支撐片的下端側設有梯形的槽口,在所述儲物裝置上固定安裝有一個U形件,當所述支撐片在L形壓桿帶動下滑行移動時,所述U形件可卡在所述槽口中,從而將所述L形壓桿撐起,從而實現了需要連續取物時,將L形壓桿通過其連接的支撐片支撐與U形件連接,即可將L形壓桿支撐在打開狀態,即可連續取物。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