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扶手杯托的靠背總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座椅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帶扶手杯托的靠背總成。
【背景技術】
[0002]結合圖4、圖5所示,座椅靠背扶手杯托為單邊支撐,包括扶手杯托1、杯托轉軸2、扶手杯托限位支架3和扶手杯托大支架4。
[0003]扶手杯托I的左右兩端鉸接在杯托轉軸2上,杯托轉軸2固定不動,扶手杯托I能繞杯托轉軸2轉動。杯托轉軸2的左側設置有扶手杯托限位支架3和扶手杯托大支架4,杯托轉軸2的左端固定支撐在扶手杯托限位支架3上,扶手杯托限位支架3對扶手杯托I限位,使扶手杯托I繞杯托轉軸2在規定的角度范圍內轉動。扶手杯托限位支架3焊接固定在扶手杯托大支架4上,扶手杯托大支架4縱向焊接在靠背骨架5內。
[0004]從圖上可以看出,杯托轉軸2的左端固定安裝,右端懸空。存在的主要問題是:(I)座椅右邊乘客的左手經常靠壓扶手后,機構容易向右邊傾斜,從而造成扶手不穩定影響其功能的實現,以及扶手杯托收攏到靠背里時,與靠背不平齊影響外觀質量;(2)扶手杯托傾斜后,會使里面的旋轉鉸鏈塑料軸損壞,從而導致行駛過程中的異響。
[0005]如圖6所示,靠背泡沫8內設置有扶手腔8a,用于布置扶手杯托I。扶手杯托I邊緣的軟質泡沫,包覆上面料后因為內部無鋼性支撐物會塌陷、凹陷,外觀質量差,不能滿足用戶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帶杯托扶手的靠背總成,不會因為左右受力不平衡而產生傾斜;并解決扶手杯托邊緣的軟質泡沫,包覆上面料后產生塌陷的問題。
[0007]為此,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帶扶手杯托的靠背總成,包括靠背骨架、靠背泡沫、扶手杯托和杯托轉軸,所述靠背泡沫內設置有扶手腔用于布置扶手杯托,所述扶手杯托的左右兩端鉸接在杯托轉軸上,所述杯托轉軸的左側設置有扶手杯托限位支架和扶手杯托大支架,杯托轉軸的左端固定支撐在扶手杯托限位支架上,扶手杯托限位支架對扶手杯托限位,使扶手杯托繞杯托轉軸在規定的角度范圍內轉動,扶手杯托限位支架焊接固定在扶手杯托大支架上,扶手杯托大支架縱向焊接在靠背骨架內,其特征在于:所述杯托轉軸的右側也設置有扶手杯托限位支架和扶手杯托大支架,并與左側的扶手杯托限位支架和扶手杯托大支架對稱設置;在所述靠背泡沫內一體發泡成型有撐形鋼絲,該撐形鋼絲在靠近扶手腔的位置處沿著扶手腔的上邊緣、下邊緣和一個側邊緣彎折呈“U”形,并嵌入靠背泡沫內。
[0008]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所述扶手杯托靠近鉸接部位的左右外壁上各焊接有一個水平布置的旋轉限位銷,所述旋轉限位銷的外側端插入對應側的扶手杯托限位支架的弧形孔內,從而對扶手杯托的轉動角度范圍進行限定。通過增設旋轉限位銷,并在扶手杯托限位支架上設置弧形孔,扶手杯托帶動旋轉限位銷一起轉動,弧形孔對旋轉限位銷的轉動角度進行限位,該結構在保證對轉動范圍進行限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縮小了整個機構的橫向尺寸,使整體結構非常緊湊。
[0009]進一步,所述扶手杯托限位支架的外側通過螺釘固定安裝有旋轉限位塑料套,所述旋轉限位塑料套支撐在旋轉限位銷的下方并與弧形孔匹配,從而對扶手杯托的轉動施加摩擦力。避免扶手杯托放平時,轉動太快,對杯托轉軸沖擊力太大而產生異響。
[0010]所述撐形鋼絲距離扶手腔對應邊緣的距離為1mm?15mm,撐形鋼絲的上端朝上后方彎折,撐形鋼絲的下端朝下后方彎折。優化撐形鋼絲的結構和尺寸,確保處于最佳的防變形狀態。
[0011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2](I)杯托轉軸的左、右兩側對稱設置有扶手杯托限位支架和扶手杯托大支架,改變了杯托轉軸一端懸空的安裝方式,保證扶手杯托左右受力平衡;座椅右邊乘客的左手經常靠壓扶手后,機構仍然穩定不會傾斜,且扶手杯托收攏到靠背里時,與靠背能平齊不會影響外觀質量,更不要會產生異響等質量問題;
[0013](2)在靠背泡沫內,靠近扶手腔的位置處沿著扶手腔的邊緣嵌入撐形鋼絲,使扶手腔的邊緣有鋼絲支撐泡沫,包覆上面料后,外觀輪廓平整而飽滿,能滿足用戶要求。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不包括靠背泡沫)。
[0015]圖2為圖1的局部放大圖。
[0016]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圖。
[0017]圖4為現有的座椅靠背扶手杯托單邊支撐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5為圖4的局部放大圖。
[0019]圖6為改進前靠背泡沫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1]結合圖1、圖2所示,扶手杯托I的左右兩端鉸接在杯托轉軸2上,杯托轉軸2固定不動,扶手杯托I能繞杯托轉軸2轉動。杯托轉軸2的左側設置有扶手杯托限位支架3和扶手杯托大支架4,杯托轉軸2的左端固定支撐在扶手杯托限位支架3上,扶手杯托限位支架3對扶手杯托I限位,使扶手杯托I繞杯托轉軸2在規定的角度范圍內轉動。扶手杯托限位支架3焊接固定在扶手杯托大支架4上,扶手杯托大支架4縱向焊接在靠背骨架5內,以上所述與【背景技術】中介紹的結構一致,在此不再贅述。
[0022]區別在于:杯托轉軸2的右側也設置有扶手杯托限位支架3和扶手杯托大支架4,并與左側的扶手杯托限位支架3和扶手杯托大支架4對稱設置,從而實現了左右對稱布置的雙邊平衡支撐機構。
[0023]最好是,扶手杯托I靠近鉸接部位的左右外壁上各焊接有一個水平布置的旋轉限位銷6,扶手杯托限位支架3上設置有弧形孔,該弧形孔的圓心與杯托轉軸2的軸線重合。旋轉限位銷6的外側端插入對應側的扶手杯托限位支架3的弧形孔內,從而對扶手杯托I的轉動角度范圍進行限定。扶手杯托I轉動時,帶動旋轉限位銷6—起繞杯托轉軸2的軸線轉動,杯托轉軸2則在扶手杯托限位支架3的弧形孔內滑動。杯托轉軸2不單起到轉動限位的作用,還與杯托轉軸2—起對扶手杯托I構成雙軸支撐的結構。
[0024]另外,扶手杯托限位支架3的外側通過螺釘固定安裝有旋轉限位塑料套7。旋轉限位塑料套7支撐在旋轉限位銷6的下方并與弧形孔匹配,從而對扶手杯托I的轉動施加摩擦力。杯托轉軸2轉動的過程中,旋轉限位塑料套7頂部的弧形邊緣始終與杯托轉軸2接觸,從而對杯托轉軸2的轉動施加摩擦力,確保平穩緩慢地轉動。
[0025]最好是,位于左側的扶手杯托大支架4為沖壓鋼板,位于右側的扶手杯托大支架4由鋼管制成。
[0026]如圖3所示,靠背泡沫8內設置有扶手腔8a用于布置扶手杯托I,靠背泡沫8外還包覆有面料(圖中未示出)。
[0027]撐形鋼絲9與靠背泡沫8—體發泡成型后嵌入靠背泡沫8內。撐形鋼絲9在靠近扶手腔8a的位置處沿著扶手腔8a的上邊緣、下邊緣和一個側邊緣彎折呈“U”形。
[0028]最好是,撐形鋼絲9距離扶手腔8a對應邊緣的距離為1mm?15mm,撐形鋼絲9的上端朝上后方彎折,撐形鋼絲9的下端朝下后方彎折。
【主權項】
1.一種帶扶手杯托的靠背總成,包括靠背骨架(5)、靠背泡沫(8)、扶手杯托(I)和杯托轉軸(2),所述靠背泡沫(8)內設置有扶手腔(Sa)用于布置扶手杯托(I),所述扶手杯托(I)的左右兩端鉸接在杯托轉軸(2)上,所述杯托轉軸(2)的左側設置有扶手杯托限位支架(3)和扶手杯托大支架(4),杯托轉軸(2)的左端固定支撐在扶手杯托限位支架(3)上,扶手杯托限位支架(3)對扶手杯托(I)限位,使扶手杯托(I)繞杯托轉軸(2)在規定的角度范圍內轉動,扶手杯托限位支架(3)焊接固定在扶手杯托大支架(4)上,扶手杯托大支架(4)縱向焊接在靠背骨架(5)內,其特征在于:所述杯托轉軸(2)的右側也設置有扶手杯托限位支架(3)和扶手杯托大支架(4),并與左側的扶手杯托限位支架(3)和扶手杯托大支架(4)對稱設置;在所述靠背泡沫(8)內一體發泡成型有撐形鋼絲(9),該撐形鋼絲(9)在靠近扶手腔(Sa)的位置處沿著扶手腔(Sa)的上邊緣、下邊緣和一個側邊緣彎折呈“U”形,并嵌入靠背泡沫(8)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扶手杯托的靠背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杯托(I)靠近鉸接部位的左右外壁上各焊接有一個水平布置的旋轉限位銷(6),所述旋轉限位銷(6)的外側端插入對應側的扶手杯托限位支架(3)的弧形孔內,從而對扶手杯托(I)的轉動角度范圍進行限定。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扶手杯托的靠背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杯托限位支架(3)的外側通過螺釘固定安裝有旋轉限位塑料套(7),所述旋轉限位塑料套(7)支撐在旋轉限位銷(6)的下方并與弧形孔匹配,從而對扶手杯托(I)的轉動施加摩擦力。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扶手杯托的靠背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撐形鋼絲(9)距離扶手腔(Sa)對應邊緣的距離為1mm?15mm,撐形鋼絲(9)的上端朝上后方彎折,撐形鋼絲(9)的下端朝下后方彎折。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扶手杯托的靠背總成,扶手杯托的左右兩端鉸接在杯托轉軸上,杯托轉軸的左端固定支撐在扶手杯托限位支架上,扶手杯托限位支架對扶手杯托限位,扶手杯托限位支架焊接固定在扶手杯托大支架上,扶手杯托大支架縱向焊接在靠背骨架內,杯托轉軸的右側也設置有扶手杯托限位支架和扶手杯托大支架,并與左側的扶手杯托限位支架和扶手杯托大支架對稱設置;在背泡沫內一體發泡成型有撐形鋼絲,該撐形鋼絲在靠近扶手腔的位置處沿著扶手腔的上邊緣、下邊緣和一個側邊緣彎折呈“U”形,并嵌入靠背泡沫內。不會因為左右受力不平衡而產生傾斜;并解決扶手杯托邊緣的軟質泡沫,包覆上面料后產生塌陷的問題。
【IPC分類】B60N3/10, B60N2/68
【公開號】CN205311442
【申請號】CN201521017791
【發明人】王中九
【申請人】重慶宏立至信汽車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15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