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移動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移動裝置,屬于機械設備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包括萬向輪、底板、支撐桿、套筒、工作固定槽、固定銷、間歇固定槽、導向槽;所述套筒焊接在需要移動的輸送機支腿上,在套筒上開一個工作固定槽、間歇固定槽、導向槽,支撐桿上固定的設有固定銷,支撐桿在套筒的內腔中上下滑動連接,支撐桿在套筒的內腔中上下滑動連接的時候帶動與之固定連接的固定銷在套筒上設有的導向槽中上下活動,且在固定銷上下滑動的過程中將其轉動進入套筒上設有的工作固定槽、間歇固定槽來實現支撐桿的不同高度的固定,支撐桿下端與萬向輪相連。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經濟實用、使用方便,能有效降低勞動強度,解放生產力,實現輸送機高效安全的快速移動。
【專利說明】
_種移動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移動裝置,屬于機械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在某些使用環境,輸送機正常生產運行是固定在地面,但偶爾有特殊情況(如維修等),需把輸送機快速移走。特殊情況處理完后,輸送機又需快速恢復原位正常生產。企業一般采用人工搬運或輔助設備搬運輸送機,普通輸送機體積和重量都相對比較大,移動相當不便,費時費力,還容易對輸送機造成損害。目前輸送機的移動裝置一般結構復雜,制作難度大、成本高,對于輸送機偶爾移動的工作環境不適用、不經濟。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移動裝置,解決現有的移動裝置價格高昂、制造難度大和企業要求低成本的問題,該移動裝置不僅能滿足很多機器的快速移動需要,又能滿足企業低成本、制作簡便的要求,同時在使用方面比其他移動裝置更加快捷、簡單。
[0004]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是:一種移動裝置,包括萬向輪1、底板2、支撐桿3、套筒4、工作固定槽5、固定銷6、間歇固定槽7、導向槽8;所述套筒4焊接在需要移動的輸送機支腿10上,在套筒4上開一個工作固定槽5、間歇固定槽7、導向槽8,支撐桿3上固定的設有固定銷6,支撐桿3在套筒4的內腔中上下滑動連接,支撐桿3在套筒4的內腔中上下滑動連接的時候帶動與之固定連接的固定銷6在套筒4上設有的導向槽8中上下活動,且在固定銷6上下滑動的過程中將其轉動進入套筒4上設有的工作固定槽5、間歇固定槽7來實現支撐桿3的不同高度的固定,支撐桿3下端與萬向輪I相連。
[0005]所述支撐桿3下端可以設有底板2,且與底板2相連,底板2與萬向輪I相連。設有的底板2能在此裝置使用時增加受力的點,使得此裝置更加穩定。
[0006]所述支撐桿3直徑小于套筒4內腔直徑,支撐桿3的長度長于套筒4。
[0007]所述套筒4內腔可為圓柱形結構。
[0008]本實用新型安裝過程是:首先把萬向輪1、底板2、支撐桿3、固定銷6組裝為移動輪部件,將套筒4焊接在需要移動的輸送機支腿10上;然后,支撐桿3從套筒4下端插入套筒4中,在插入過程中,固定銷6要和導向槽8對齊,使其從導向槽8滑動通過,將支撐桿3上的固定銷6轉動調到間歇工作槽7處,此時此移動裝置處于未使用狀態。
[0009]本實用新型工作過程是:此移動裝置工作過程分為兩種狀態,即移動過程和靜止工作過程:
[0010]靜止過程:如附圖1-2所示,在輸送機工作過程中,萬向輪1、底板2、支撐桿3、固定銷6組裝成的移動輪部件通過支撐桿3在套筒4的內腔中向上滑動,支撐桿3在套筒4的內腔中向上滑動的時候帶動與之固定連接的固定銷6在套筒4上設有的導向槽8中向上滑動,當固定銷6向上滑動至套筒4上設有的間歇固定槽7入口處時,轉動固定銷6,使其轉至間歇固定槽7處固定,此時萬向輪I離開地面。輸送機通過其固定盤9與地面相連,地面與輸送機固定盤9通過螺栓固定。
[0011]移動過程:如附圖3-4所示,原本在固定銷6固定于間歇固定槽7處。當輸送機需要移動時,卸下輸送機固定螺栓,稍微抬動輸送機,將支撐桿3在套筒4的內腔中向下滑動,支撐桿3在套筒4的內腔中向下滑動的時候帶動與之固定連接的固定銷6在套筒4上設有的導向槽8中向下滑動,當固定銷6向下滑動至套筒4上設有的工作固定槽5入口處時。轉動固定銷6,使其轉至工作固定槽5處固定,此時萬向輪I高度低于輸送機固定板,輸送機便可以在萬向輪I的支撐下站立在地面上,此時由萬向輪I支撐著整個輸送機。在人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用很小的力氣就能輸送機移動到指定位置,從而完成整個輸送機的移動過程。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實用新型移動設備結構簡單、只通過萬向輪、支撐桿、導向槽、固定銷就實現了輸送機的移動。同時操作簡便,只通過支撐桿上下高度調節和固定銷左右位置滑動就完成了整個輸送機移動前序工作。移動效率高,移動輕便快捷。移動輪部件能方便、快速安裝到套筒上,當有很多輸送機時,只需配置部分移動輪部件,一臺輸送機移動完成后,快速取下移動輪部件安裝到另一臺輸送機上即可,降低成本。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休息時的主視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休息時的左視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工作時的主視圖;
[0017]圖4是本實用新型工作時的左視圖。
[0018]圖卜4中各標號:1-萬向輪,2-底板,3-支撐桿,4-套筒,5_工作固定槽,6_固定銷,7-間歇固定槽,8-導向槽,9-固定盤,10-輸送機支腿。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0]實施例1:如圖1-4所示,一種移動裝置,包括萬向輪1、底板2、支撐桿3、套筒4、工作固定槽5、固定銷6、間歇固定槽7、導向槽8;所述套筒4焊接在需要移動的輸送機支腿10上,在套筒4上開一個工作固定槽5、間歇固定槽7、導向槽8,支撐桿3上固定的設有固定銷6,支撐桿3在套筒4的內腔中上下滑動連接,支撐桿3在套筒4的內腔中上下滑動連接的時候帶動與之固定連接的固定銷6在套筒4上設有的導向槽8中上下活動,且在固定銷6上下滑動的過程中將其轉動進入套筒4上設有的工作固定槽5、間歇固定槽7來實現支撐桿3的不同高度的固定,支撐桿3下端與萬向輪I相連。
[0021]實施例2:如圖1-4所示,一種移動裝置,包括萬向輪1、底板2、支撐桿3、套筒4、工作固定槽5、固定銷6、間歇固定槽7、導向槽8;所述套筒4焊接在需要移動的輸送機支腿10上,在套筒4上開一個工作固定槽5、間歇固定槽7、導向槽8,支撐桿3上固定的設有固定銷6,支撐桿3在套筒4的內腔中上下滑動連接,支撐桿3在套筒4的內腔中上下滑動連接的時候帶動與之固定連接的固定銷6在套筒4上設有的導向槽8中上下活動,且在固定銷6上下滑動的過程中將其轉動進入套筒4上設有的工作固定槽5、間歇固定槽7來實現支撐桿3的不同高度的固定,支撐桿3下端且與底板2相連,底板2與萬向輪I相連。設有的底板2能在此裝置使用時增加受力的點,使得此裝置更加穩定。
[0022]實施例3:如圖1-4所示,一種移動裝置,包括萬向輪1、底板2、支撐桿3、套筒4、工作固定槽5、固定銷6、間歇固定槽7、導向槽8;所述套筒4焊接在需要移動的輸送機支腿10上,在套筒4上開一個工作固定槽5、間歇固定槽7、導向槽8,支撐桿3上固定的設有固定銷6,支撐桿3在套筒4的內腔中上下滑動連接,支撐桿3在套筒4的內腔中上下滑動連接的時候帶動與之固定連接的固定銷6在套筒4上設有的導向槽8中上下活動,且在固定銷6上下滑動的過程中將其轉動進入套筒4上設有的工作固定槽5、間歇固定槽7來實現支撐桿3的不同高度的固定,支撐桿3下端與萬向輪I相連。
[0023]所述支撐桿3下端可以設有底板2,且與底板2相連,底板2與萬向輪I相連。設有的底板2能在此裝置使用時增加受力的點,使得此裝置更加穩定。
[0024]所述支撐桿3直徑小于套筒4內腔直徑,支撐桿3的長度長于套筒4。
[0025]所述套筒4內腔可為圓柱形結構。
[0026]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主權項】
1.一種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萬向輪(1)、底板(2)、支撐桿(3)、套筒(4)、工作固定槽(5)、固定銷(6)、間歇固定槽(7)、導向槽(8);所述套筒(4)焊接在需要移動的輸送機支腿(10)上,在套筒(4)上開一個工作固定槽(5)、間歇固定槽(7)、導向槽(8),支撐桿(3)上固定的設有固定銷(6),支撐桿(3)在套筒(4)的內腔中上下滑動連接,支撐桿(3)在套筒(4)的內腔中上下滑動連接的時候帶動與之固定連接的固定銷(6)在套筒(4)上設有的導向槽(8)中上下活動,且在固定銷(6)上下滑動的過程中將其轉動進入套筒(4)上設有的工作固定槽(5)、間歇固定槽(7)來實現支撐桿(3)的不同高度的固定,支撐桿(3)下端與萬向輪(I)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3)下端設有底板(2),且與底板(2)相連,底板(2)與萬向輪(I)相連。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3)直徑小于套筒(4)內腔直徑,支撐桿(3)的長度長于套筒(4)。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內腔為圓柱形結構。
【文檔編號】B60B33/06GK205468307SQ201620014702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1月8日
【發明人】徐偉華, 崔敬偉, 顧紅, 郭現偉, 郭煬
【申請人】昆明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