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功率電動車的安全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大功率電動車的安全裝置,高速檔控制電路(2)和低速檔控制電路(3)分別連接大功率電動車的控制器,壓力傳感器(1)設在大功率電動車的座椅正下方,壓力傳感器(1)通過AD轉換器(6)連接主板(7),主板(7)連接繼電器(5),繼電器(5)上的銜鐵上下兩端分別設有兩個觸點,上端的兩個觸點分別通過導線與高速檔控制電路(2)串聯,下端的兩個觸點分別通過導線與低速檔控制電路(3)和指示燈(4)串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快捷,在游覽電動汽車停車時,自動將高速檔控制電路斷開,接入低速檔控制電路,有效的防止人們停車的時候,大功率電動車突然沖出。
【專利說明】
一種大功率電動車的安全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全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大功率電動車的安全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們的環保的意識的不斷增強,在游玩景區時,越來越多人選擇自駕大功率電動車來代步,電動車具體零排放,比汽油機驅動車的能源利用率要高,使用單一的電能源,省去了發動機、變速器、油箱、冷卻和排氣系統,但是現有大功率電動車檔位上有低速檔位和高速檔位,人們在到達目的地,停車的時候,容易忘記掛入低速檔位,導致車體快速沖出,使得車輛損壞和人員傷亡。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大功率電動車的安全裝置,解決了現有大功率電動車檔位上有低速檔位和高速檔位,人們在到達目的地,停車的時候,容易忘記掛入低速檔位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它包括壓力傳感器、高速檔控制電路、低速檔控制電路、指示燈、繼電器、AD轉換器、主板,高速檔控制電路和低速檔控制電路分別連接大功率電動車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壓力傳感器設在大功率電動車的座椅正下方,壓力傳感器通過AD轉換器連接主板,主板連接繼電器,繼電器上的銜鐵上下兩端分別設有兩個觸點,上端的兩個觸點分別通過導線與高速檔控制電路串聯,下端的兩個觸點分別通過導線與低速檔控制電路和指不燈串聯。
[0005]所述導線一端設有觸點。
[0006]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快捷,在大功率電動車停車時,自動將高速檔控制電路斷開,接入低速檔控制電路,有效的防止人們停車的時候,大功率電動車突然沖出。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電路連接的示意圖。
[0008]在圖中,1、壓力傳感器2、高速檔控制電路3、低速檔控制電路4、指示燈5、繼電器6、AD轉換器7、主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09]結合圖1來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壓力傳感器(I)設在大功率電動車的座椅正下方,壓力傳感器(I)通過AD轉換器(6)連接主板(7),主板(7)連接繼電器(5),繼電器(5)的銜鐵上端連接高速檔控制電路(2),繼電器(5)上的銜鐵上下兩端分別設有兩個觸點,上端的兩個觸點分別通過導線與高速檔控制電路(2)串聯,下端的兩個觸點分別通過導線與低速檔控制電路(3)和指示燈(4)串聯,所述導線一端設有觸點。
[0010]當大功率電動車停車時,用戶從座椅下來,這時壓力傳感器(I)接收到的負載低至5公斤,這時,壓力傳感器(I)通過AD轉換器(6)給主板(7)信號,主板(7)給繼電器(5)通電,繼電器(5)上的銜鐵向下動作,從而使得高速控制電路(2)斷開、低速控制電路(3)工作,這時指示燈(4)亮起,提示用戶;當用戶坐在電動車上后,壓力傳感器(I)接收的負載高于5公斤,這時,壓力傳感器(I)給主板(7)信號,繼電器(5)上的銜鐵向上動作,從而使得高速控制電路(2)工作、低速控制電路(2)斷開,上述實施過程有效防止了大功率電動車停車的時候突然沖出,大大提高了大功率電動車的安全性。
[0011]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大功率電動車的安全裝置,它包括壓力傳感器(I)、高速檔控制電路(2)、低速檔控制電路(3)、指示燈(4)、繼電器(5)、AD轉換器(6)、主板(7),高速檔控制電路(2)和低速檔控制電路(3)分別連接大功率電動車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壓力傳感器(I)設在大功率電動車的座椅正下方,壓力傳感器(I)通過AD轉換器(6)連接主板(7),主板(7)連接繼電器(5),繼電器(5)上的銜鐵上下兩端分別設有兩個觸點,上端的兩個觸點分別通過導線與高速檔控制電路(2)串聯,下端的兩個觸點分別通過導線與低速檔控制電路(3)和指示燈(4)串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功率電動車的安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線一端設有觸點。
【文檔編號】B60L3/00GK205615347SQ201620303828
【公開日】2016年10月5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3日
【發明人】趙海云, 方程, 趙漢成, 張曼菲
【申請人】江西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