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帶有貯油槽的涂油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提供一種軌道潤滑用涂油器,特別涉及一種帶有貯油槽的涂油器。
背景技術:
鐵路車輛車輪的輪緣在運行時始終與鋼軌精密接觸摩擦,車輛輪緣與鋼軌都存在著磨損,尤其是當列車在小半徑轉彎時,由于離心力的作用,磨損會更加嚴重,車輪和鋼軌使用壽命縮短,增加鐵路運營成本。有數據表明繁忙干線小半徑曲線鋼軌使用壽命最短約為鋼軌正常使用壽命的十分之一,曲線鋼軌磨耗超限是最主要的鋼軌傷損形式,而且列車輪緣和軌道接觸時還會產生刺耳的嘯叫聲。為了解決磨損和噪音問題目前依然多數采取人工定期在軌道上涂潤滑油的方法,這種方法不但涂抹效率低,潤滑油浪費大,還會占用車輛運行時間,安全性不夠。現有的自動涂油設備,油脂浪費大、鋼軌涂油長度達不到要求。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帶有貯油槽的涂油器,包括了潤滑塊、支架,在所述潤滑塊上設有進油孔和出油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潤滑塊上還設有貯油槽。本發明的涂油器,潤滑油從進油孔中流入,通過出油孔均勻分配到輪滑塊上,貯油槽的設置可以有效地防止潤滑油外流,達到省油環保的目的。優選的,在所述潤滑塊上還設有擋油條。更優選的,所述擋油條為毛刷或塑料擋板
坐寸ο優選的,所述涂油器上還設有夾緊塊和螺桿,夾緊塊與支架相連接,夾緊塊和螺桿將涂油器固定在鐵軌上。優選的,所述出油孔設有多個,多個出油孔在潤滑塊上沿直線排列。優選的,在所述涂油器上設有一個或多個進油口和多個出油孔,且所述出油孔沿直線均勻排列在潤滑塊上。
圖I所示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涂油器的結構示意圖2所示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中涂油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詳細的說明,使本發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優勢將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比例繪制附圖,重點在于示出本發明的主旨。如圖I所示為本發明的涂油器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發明的涂油器包括了
3潤滑塊81,支架83,在潤滑塊81上設有進油孔88和出油孔89,其中在潤滑塊上設有貯油槽 90,用于收集潤滑塊上溢出的潤滑油。本發明的涂油器,潤滑油從進油孔中流入,通過出油孔均勻分配到潤滑塊81上,貯油槽的設置可以有效地防止潤滑油外流,達到省油環保的目的。本發明,在潤滑塊81上還設有擋油條82,擋油條的材料可以選用多種,如塑料片、 毛刷、海綿條等等。本實施例中,選用塑料擋板87。擋油條的設置,可以有效地防止潤滑油外流,達到省油的目的。本實施例的涂油器上還設有夾緊塊84和螺桿85,夾緊塊84與支架83相連接,夾緊塊84和螺桿85將涂油器固定在鐵軌上。這種固定方式,固定效果好,并且容易拆裝。為了實現均勻分配,本發明中,出油孔設有多個,多個出油孔在潤滑塊81上沿直線排列。如圖所示,在涂油器上,設有多個進油口 88和多個出油孔89,出油孔89的數量可多于進油口 88,且出油孔89沿直線均勻排列在潤滑塊上。如圖2所示為本發明的第二個實施例,本實施例中,優選的,本發明的擋油條82選用毛刷。毛刷的特性可彎曲、回復力強,可有效地防止潤滑油外流。第二實施例,只設置了一個進油孔和多個出油孔。第二實施例中與第一實施例相同部分,就不再贅述。在以上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明。但是以上描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本發明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因此本發明不受上面公開的具體實施的限制。同時任何熟悉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范圍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術內容對本發明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
權利要求
1.一種帶有貯油槽的涂油器,包括了潤滑塊、支架,在所述潤滑塊上設有進油孔和出油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潤滑塊上設有貯油槽。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涂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潤滑塊上還設有擋油條。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涂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油條為毛刷。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涂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油條為塑料擋板。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涂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油器上還設有夾緊塊和螺桿,夾緊塊與支架相連接,夾緊塊和螺桿將涂油器固定在鐵軌上。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涂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孔設有多個,多個出油孔在潤滑塊上沿直線排列。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涂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涂油器上設有一個或多個進油口和多個出油孔,且所述出油孔沿直線均勻排列在潤滑塊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帶有貯油槽的涂油器,包括了潤滑塊、支架,在所述潤滑塊上設有進油孔和出油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潤滑塊上還設有貯油槽。本發明的涂油器,潤滑油從進油孔中流入,通過出油孔均勻分配到輪滑塊上,貯油槽的設置可以有效地防止潤滑油外流,達到省油環保的目的。
文檔編號B61K3/00GK102602421SQ20121008905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30日
發明者李業舉, 羅金陵 申請人:南京貝奇爾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