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嬰兒車擋篷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嬰兒車擋篷結構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嬰兒車,特別是涉及一種嬰兒車的擋篷結構。
背景技術:
當用嬰兒車把嬰兒推到在室外活動時,嬰兒車上的擋篷所起的作用是非常 大的,可以遮擋太陽,還可以遮擋風雨、灰塵等,讓嬰兒在呼吸室外新鮮空氣時又 避免了外物的傷害。在現有的嬰兒車擋篷結構中,擋篷撐開或收縮不自如,結構 也比較復雜,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種成本低、結構簡單實用、 撐開或收縮自如的嬰兒車擋篷結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擋篷骨架和固定在擋篷骨架上的 擋篷,擋篷骨架包括三個鐵線體和二個按扭,每個按扭上端面都設有三個槽,三 個鐵線體的下端分別插進三個槽后活動固定在按扭上。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三個鐵線體中下端分別設有三個支體。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三個支體分別焊接在所述三個鐵線體的中下端。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當需要將擋篷打開時只需用 手分別扳動三個鐵線體從而可以使之撐開或收縮,以起到遮檔外來物的效果, 由于擋篷骨架只主要包括三個鐵線體和按扭,非常簡單和實用。通過采用上述結 構,就可提供一種成本低、結構簡單實用、撐開或收縮自如的嬰兒車擋篷結構。
圖l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實施例擋篷骨架裝配在一起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圖1中擋篷骨架沒有裝配在一起時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圖1中擋篷骨架和擋篷裝配在一起后收縮時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圖1中擋篷骨架和擋篷裝配在一起后正在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由圖1至圖4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包括擋篷骨架1和固定在擋篷骨架上 的擋篷2,擋篷骨架1包括三個鐵線體11、 12、 13和二個按扭14,每個按扭l4 上端面都設有三個槽143,三個鐵線體11、 12、 13的下端分別插進三個槽143后 活動固定在按扭14上,如在三個鐵線體11、 12、 13的兩下端分別設有通孔112、 122、 132,按扭14在對應三個槽143的側面設有兩個通孔142,將三個4失線體II、 12、 13的下端分別插進三個槽143后用螺絲15穿過通孔142和通孔112或 122或132及螺母151固定在按扭14上。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三個鐵線體11、 12、 13中下端分別設有三個支體III、 121、 13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三個支體lll、 121、 131分別焊接在所述三 個鐵線體ll、 12、 13的中下端。為了保持美觀大方,可將擋篷2和三個鐵線體11、 12、 13固定后就會在外 表面形成了三個區間23、 24、 25,為了讓推車人隨時觀察嬰兒的情況,可在擋篷 上設一透明的窗口。本嬰兒車擋篷結構的按扭14固定在嬰兒車的座椅上(未標出),按扭14上 的扣位按鈕141作用是將嬰兒車擋篷結構固定在嬰兒車的座椅上(未標出),若要 取出嬰兒車擋蓬結構,只需向內按下扣位按鈕l化就可將嬰兒車擋篷結構從嬰 兒車的座椅上(未標出)取下來。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跟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范圍所 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涵蓋范圍。
權利要求1. 一種嬰兒車擋篷結構,包括擋篷骨架(1)和固定在所迷擋篷骨架上的擋篷(2),其特征在于所述擋篷骨架(l)包括三個鐵線體(ll、 12、 13)和二個 按扭(14),所述每個按扭(14)上端面都設有三個槽(143),所述三個鐵線體(11、 12、 13)的下端分別插進所述三個槽(143)后活動固定在所述按扭(14)上。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兒車擋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個鐵線體 (11、 12、 13)中下端分別設有三個支體(lll、 121、 131)。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嬰兒車擋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個支體(111、 121、 131)分別焊接在所述三個鐵線體(11、 12、 13)的中下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嬰兒車上的嬰兒車擋篷結構,包括擋篷骨架和固定在擋篷骨架上的擋篷,擋篷骨架包括三個鐵線體和二個按鈕,每個按鈕上端面都設有三個槽,三個鐵線體的下端分別插進三個槽后活動固定在按鈕上。通過采用上述結構,就可提供一種成本低、結構簡單實用、撐開或收縮自如的嬰兒車擋篷結構。
文檔編號B62B9/14GK201021308SQ200620153939
公開日2008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06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06年11月29日
發明者陳櫻花 申請人:陳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