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汽車多軸轉向橋的轉向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100242閱讀:61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汽車多軸轉向橋的轉向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涉及一種具有至少三軸轉向橋的汽車多軸轉向橋的轉向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6×2、8×4、10×4汽車的轉向機構均采用雙轉向前橋,10×4的汽車是在8×4汽車雙后橋的前面或后面增加被動式轉向橋,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汽車承載的合理性,而且,被動式的轉向橋隨著汽車轉彎行駛時,機動性能差,容易造成輪胎偏磨易損。
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能夠用于有三軸或三軸以上轉向橋的多軸轉向汽車,解決現有多軸汽車轉彎行駛時輪胎偏磨易損的問題,并且提高汽車承載的合理性和行駛的機動性,降低制造成本的汽車多軸轉向橋的轉向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這樣的在4×2、6×4汽車的基礎上增加多軸轉向橋,即具有至少三軸的轉向橋,每軸轉向橋均用鋼板彈簧、鋼板彈簧吊耳連接在車架縱梁的下端;每軸轉向橋的轉向機構均具有轉向垂臂,在轉向器垂臂上鉸接有轉向縱拉桿,縱拉桿的另一端與轉向節臂鉸接;轉向機構中的轉向垂臂之間是用過渡縱拉桿鉸接;第一軸轉向機構中的轉向垂臂是與方向機轉向器連接,其余軸轉向機構中的轉向垂臂是與車架鉸接。
在上述方案中,每軸轉向機構中的轉向垂臂可以是用過渡縱拉桿依次與轉向垂臂鉸接;在所述的轉向垂臂上可鉸接有助力液壓油缸。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通過采用過渡縱拉桿連接各軸轉向機構,使得汽車在轉彎行駛時,輪胎能夠同步聯動轉向,減少輪胎的偏磨,提高了汽車承載的合理性以及提高汽車行駛的機動性,并可減輕汽車自重,降低制造成本。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附圖1的俯視圖。
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安裝在汽車前后橋之間轉向的工作狀態圖。
附圖4是附圖3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包括有轉向橋1、鋼板彈簧2、鋼板彈簧吊耳3、車輪及輪胎4、車架縱梁5、方向機轉向器6、轉向垂臂7、轉向縱拉桿8、過渡縱拉桿9、轉向節臂10、助力液壓油缸11。
具有至少三軸的轉向橋,每軸轉向橋均用鋼板彈簧、鋼板彈簧吊耳連接在車架縱梁的下端;每軸轉向橋的轉向機構均具有轉向垂臂7,在轉向垂臂7上鉸接有轉向縱拉桿8,縱拉桿8的另一端與轉向節臂10鉸接;轉向機構中的轉向垂臂7是用過渡縱拉桿9與第一軸轉向機構中的轉向垂臂7鉸接;第一軸轉向機構中的轉向垂臂7是與方向機轉向器6連接,其余軸轉向機構中的轉向垂臂7是與車架鉸接。
在所述的轉向垂臂7上鉸接有助力液壓油缸11。
在附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轉向橋1的左右兩端與鋼板彈簧2鉸接,并通過鋼板彈簧吊耳3鉸接在車架縱梁5上。轉向橋1左端的轉向節臂10與轉向縱拉桿8鉸接,轉向縱拉桿8的另一端與轉向垂臂7的下部連接,轉向垂臂7連接在方向機轉向器6的輸出軸上,構成第一軸轉向橋及轉向裝置。轉向垂臂7的中上部與助力液壓油缸11鉸接,助力液壓油缸11的另一端鉸接在車架縱梁5的左端,轉向垂臂7的下端與轉向縱拉桿8鉸接,轉向縱拉桿8的另一端與轉向節臂10鉸接,轉向橋的左右兩端與鋼板彈簧2的中部鉸接,并通過鋼板彈簧前后吊耳3安裝在車架縱梁上,構成第二軸轉向橋及轉向裝置。轉向橋1的左右兩端與鋼板彈簧2的中部鉸接,并通過鋼板彈簧前后吊耳3安裝在車架縱梁5上,轉向節臂10與轉向縱拉桿8鉸接,轉向縱拉桿8的另一端鉸接在轉向垂臂7的下部,轉向垂臂7的中上部與助力液壓油缸11鉸接,助力液壓油缸11的另一端鉸接在車架縱梁5的左端構成第三軸轉向橋及轉向裝置。將上述的三軸轉向橋中的轉向垂臂7用過渡縱拉桿9依次連接在一起即形成多軸轉向橋,因此,本實施例是采用每軸轉向機構中的轉向垂臂7是用過渡縱拉桿9依次與轉向垂臂7鉸接的結構。助力液壓油缸11安裝在除第一轉向橋后的轉向橋中。
在制造過程中,所述的三軸轉向橋是安裝在前橋與后橋之間,如圖(3、4)所示。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多軸轉向橋的轉向裝置,包括有轉向橋、鋼板彈簧、鋼板彈簧吊耳和車架縱梁,其特征在于(1)、具有至少三軸的轉向橋,每軸轉向橋均用鋼板彈簧、鋼板彈簧吊耳連接在車架縱梁的下端;(2)、每軸轉向橋的轉向機構均具有轉向垂臂(7),在轉向器垂臂(7)上鉸接有轉向縱拉桿(8),縱拉桿(8)的另一端與轉向節臂(10)鉸接;(3)、轉向機構中的轉向垂臂(7)是用過渡縱拉桿(9)與第一軸轉向機構中的轉向垂臂(7)鉸接;(4)、第一軸轉向機構中的轉向垂臂(7)是與方向機轉向器(6)連接,其余軸轉向機構中的轉向垂臂(7)是與車架鉸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多軸轉向橋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每軸轉向機構中的轉向垂臂(7)是用過渡縱拉桿(9)依次與轉向垂臂(7)鉸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車多軸轉向橋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轉向垂臂(7)上鉸接有助力液壓油缸(1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多軸轉向橋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軸轉向橋是安裝在前橋與后橋之間。
專利摘要一種汽車多軸轉向橋的轉向裝置,其特點是具有至少三軸的轉向橋,每軸轉向橋均用鋼板彈簧、鋼板彈簧吊耳連接在車架縱梁的下端;它的每軸轉向橋的轉向機構均具有轉向垂臂,在轉向器垂臂上鉸接有轉向縱拉桿,縱拉桿的另一端與轉向節臂鉸接;轉向機構中的轉向垂臂是用過渡縱拉桿與第一軸轉向機構中的轉向垂臂鉸接;第一軸轉向機構中的轉向垂臂是與方向機轉向器連接,其余軸轉向機構中的轉向垂臂是與車架鉸接;轉向垂臂用過渡縱拉桿與轉向垂臂鉸接。其優點是通過采用過渡縱拉桿依次連接各軸轉向機構,使得汽車在轉彎行駛時,輪胎能夠同步聯動轉向,減少輪胎的偏磨,提高了汽車承載的合理性以及提高汽車行駛的機動性,并可減輕汽車自重,降低制造成本。
文檔編號B62D7/14GK2926004SQ20062020043
公開日2007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17日 優先權日2006年5月17日
發明者陳郁良, 董立強, 李勇, 劉哲宏, 李曉建, 林貝清, 李哲, 田雨龍 申請人:柳州特種汽車廠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