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齒輪齒條式轉向器及齒輪軸殼體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107969閱讀:44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齒輪齒條式轉向器及齒輪軸殼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齒輪齒條式轉向器及齒輪軸殼體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配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包括大學生方程式賽車的微型汽車轉向器,以及該轉向器的齒輪軸殼體。
背景技術
[0002]轉向系是用來保持或改變汽車行駛方向的機構,在汽車行駛時,保證各轉向輪之間有合適的轉角關系。按照轉向能源的不同,可以分為機械轉向系和動力轉向系。對普通汽車轉向系的要求有以下幾點工作可靠;操縱輕便;汽車轉向行駛時,全部車輪應繞瞬時轉向中心旋轉,任何車輪不應有側滑;轉向輪受到沖擊時,轉向盤的反沖力應較小,但要保證駕駛員有適當的道路感覺;調整簡單易行。[0003]正確的設計轉向器對轉向至關重要。在大學生方程式賽車中我們對轉向器的要求不同于普通汽車不僅要工作可靠、操縱輕便還要符合賽車的實際需要。根據高速過彎的需要,一般設計平行轉向或者反阿克爾曼轉向特性,不是全部車輪的瞬時旋轉中心都在一點; 要能更準確的把握路面的情況,及時調整轉向角度,要求轉向系的間隙要盡可能的小;要能方便的調整間隙,以保證轉向器工作在穩定合適的狀態;要便于加工,所有的零件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能以較低的成本制造出來且精度較好。發明內容[0004]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間隙小且便于調整,同時便于加工的齒輪軸殼體,以及使用該齒輪軸殼體的齒輪齒條式轉向器。[0005]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齒輪齒條式轉向器齒輪軸殼體,其結構為中間殼體左右兩邊通過第一螺栓連接齒條殼連接板,左右兩個齒條殼連接板之間還通過第二螺栓連接壓條;所述中間殼體上設置有齒輪軸孔、齒條孔和多個螺栓孔,齒輪軸孔和齒條孔部分交叉,螺栓孔與齒條孔均水平設置;所述齒條殼連接板上設置有齒條殼連接孔、螺孔、第二固定孔,齒條殼連接孔與齒條孔的軸心線在同一直線上; 螺孔與螺栓孔中有至少有一孔為直槽孔,直槽孔的長徑垂直于齒輪軸孔的軸心線,這里所說的長徑是指直槽孔的最長內徑;壓條上設置有壓緊螺栓孔,并旋接有壓緊螺栓,壓緊螺栓孔的軸心線與直槽孔的長徑平行。[0006]進一步地,所述齒輪軸孔和齒條孔軸心線相互垂直。[0007]進一步地,所述壓緊螺栓上還旋接有防松螺母。[0008]進一步地,所述螺孔為直槽孔。[0009]進一步地,所述齒輪軸孔為通孔。[0010]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齒輪齒條式轉向器,該轉向器包括上述齒輪齒條式轉向器齒輪軸殼體,中間殼體左右兩邊的齒條殼連接板分別連接圓筒狀齒條殼,齒條貫穿齒條殼內孔和齒條孔,齒條上設置有直齒,齒輪軸孔內安裝有齒輪軸,齒條與齒輪軸嚙合。[0011]進一步地,所述齒條殼外端連接有直線軸承殼體,該直線軸承殼體內放置有與齒條滑動配合的直線軸承。[0012]進一步地,所述直線軸承殼體外端旋接有限位塊。[0013]進一步地,所述齒條殼外套設有支撐座。[0014]進一步地,所述齒輪軸孔上下端孔口從內到外依次安裝有深溝球軸和卡環,所述深溝球軸與齒輪軸轉動配合。[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述齒輪齒條式轉向器齒輪軸殼體和包括該齒輪齒條式轉向器齒輪軸殼體的齒輪齒條式轉向器是通過移動齒輪軸的位置來改善齒輪軸和齒條的嚙合關系。調節齒輪軸和齒條嚙合間隙時,只需松開第一螺栓,松開壓緊螺栓的防松螺母,然后調節壓緊螺栓,中間殼體位置隨之改變,固定在中間殼體內的齒輪軸也隨之移動, 也即是沿直槽孔的長徑線移動,而齒條的位置不動,從而調節嚙合的位置。通過壓塊上的壓緊螺栓來給中間殼體一個預緊力,使齒輪緊貼在齒條上以減小齒輪軸和齒條間的間隙。這種調節方式較之于傳統轎車用壓塊壓緊齒條的方法沒有壓塊和齒條間的磨損,工作更加長久,也沒有加工高精度壓塊的難度。這種壓緊方式調節方便工作可靠且加工容易,非常適用于微型汽車如大部分方程式賽車,特別是適用于大學生方程式賽車。


[0016]圖I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齒輪齒條式轉向器齒輪軸殼體的正視圖。圖2是圖I的A-A剖視圖。圖3是是圖I的左視圖。圖4是是圖I的立體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齒輪齒條式轉向器齒輪軸殼體主要零件爆炸示意圖。[0021]圖 6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齒輪齒條式轉向器的立體圖。圖7是圖6的爆炸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進行說明。[0024]參見圖I至圖5。本實施例描述的齒輪齒條式轉向器齒輪軸殼體包括中間殼體I、 壓條2、和齒條殼連接板3三個主要部分。其具體結構是中間殼體I左右兩邊通過第一螺栓連接齒條殼連接板3,左右兩個齒條殼連接板3之間還通過第二螺栓連接壓條2,如圖I 所示,壓條2位于中間殼體I的正前方。中間殼體I上設置有齒輪軸孔11、齒條孔12和多個螺栓孔13,這些孔均是通孔。齒輪軸孔11和齒條孔12部分交叉且軸心線相互垂直,齒輪軸孔11為豎直方向設置,齒輪軸孔11為水平方向設置,同時螺栓孔13也水平設置;本實施例中螺栓孔13設置有3個,成三角形布置。齒條殼連接板3上設置有齒條殼連接孔31、螺孔32、第二固定孔33,齒條殼連接孔31與齒條孔12的軸心線在同一直線上。螺孔32為直槽孔,或者螺栓孔13為直槽孔,直槽孔的長徑垂直于齒輪軸孔11的軸心線;壓條2上設置有壓緊螺栓孔,并旋接有壓緊螺栓21,壓緊螺栓21上還旋接有防松螺母22。壓緊螺栓孔的軸心線與直槽孔的長徑平行。使用時,調整壓緊螺栓21,對中間殼體I進行擠壓。在整個齒輪齒條式轉向器齒輪軸殼體裝置中,壓條2和齒條殼連接板3是固定連接的,中間殼體I 可與齒條殼連接板3之間的位置關系可在一個平面上作小幅調整。也即是,當壓緊螺栓214對中間殼體I施加一定壓力時,可使中間殼體I沿直槽孔的長徑方向移動。[0025]圖6和圖7示出的是包括上述齒輪齒條式轉向器齒輪軸殼體的齒輪齒條式轉向器,中間殼體I左右兩邊的齒條殼連接板3分別連接圓筒狀齒條殼34,齒條5貫穿齒條殼 34內孔和齒條孔12,齒條5中段位置設置有直齒,兩端連接有插頭51,齒輪軸孔11內安裝有齒輪軸4,齒條5與齒輪軸4嚙合。齒輪軸孔11上下端孔口從內到外依次安裝有深溝球軸41和卡環42,所述深溝球軸41與齒輪軸4轉動配合。齒條殼34外端連接有直線軸承殼體6,該直線軸承殼體6內放置有與齒條5滑動配合的直線軸承61。直線軸承殼體6外端設置有內螺紋,限位塊7是設置有外螺紋圓環體,直線軸承殼體6與限位塊7旋接,限位塊7用以穩定直線軸承61的放置位置。在齒條殼34外套設有支撐座8。在本轉向器中,齒條5在齒條殼34中只能沿齒條殼34的軸心線滑動,因此,齒條5與壓條2的最近距離是固定的,而中間殼體I可以沿直槽孔的長徑方向移動,也就能夠調整中間殼體I內的齒輪軸4 與齒條5之間的間隙,如上所述,齒輪軸4與齒條5之間的間隙是通過緊壓螺栓21來調節的。具體調節方法是,松開第一螺栓,松開壓緊螺栓的防松螺母,然后調節壓緊螺栓,壓緊螺栓擠壓中間殼體,中間殼體位置隨即移動,固定在中間殼體內的齒輪軸也隨之移動,而齒條的位置不動,從而使齒條和齒輪軸之間的間隙更加小,嚙合緊密。[0026]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上述優選實施方式不應視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為準。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齒輪齒條式轉向器齒輪軸殼體,其特征在于,其結構為中間殼體(I)左右兩邊通過第一螺栓連接齒條殼連接板(3),左右兩個齒條殼連接板(3)之間還通過第二螺栓連接壓條(2);所述中間殼體(I)上設置有齒輪軸孔(11)、齒條孔(12)和多個螺栓孔(13),齒輪軸孔(11)和齒條孔(12)部分交叉,螺栓孔(13)與齒條孔(12)均水平設置;所述齒條殼連接板(3)上設置有齒條殼連接孔(31)、螺孔(32)、第二固定孔(33),齒條殼連接孔(31)與齒條孔(12)的軸心線在同一直線上;螺孔(32)與螺栓孔(13)中有至少有一孔為直槽孔,直槽孔的長徑垂直于齒輪軸孔(11)的軸心線;壓條(2)上設置有壓緊螺栓孔,并旋接有壓緊螺栓(21),壓緊螺栓孔的軸心線與直槽孔的長徑平行。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齒輪齒條式轉向器齒輪軸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軸孔(11)和齒條孔(12)軸心線相互垂直。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齒輪齒條式轉向器齒輪軸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緊螺栓(21)上還旋接有防松螺母(22)。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齒輪齒條式轉向器齒輪軸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孔(32)為直槽孔。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齒輪齒條式轉向器齒輪軸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軸孔(11)為通孔。
6.—種齒輪齒條式轉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齒輪齒條式轉向器齒輪軸殼體,中間殼體(I)左右兩邊的齒條殼連接板(3)分別連接圓筒狀齒條殼(34),齒條(5)貫穿齒條殼(34)內孔和齒條孔(12),齒條(5)上設置有直齒,齒輪軸孔(11)內安裝有齒輪軸(4),齒條(5)與齒輪軸(4)嚙合。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齒輪齒條式轉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齒條殼(34)外端連接有直線軸承殼體(6 ),該直線軸承殼體(6 )內放置有與齒條(5 )滑動配合的直線軸承(61)。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齒輪齒條式轉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線軸承殼體(6)外端旋接有限位塊(7)。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齒輪齒條式轉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齒條殼(34)外套設有支撐座(8)。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齒輪齒條式轉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軸孔(11)上下端孔口從內到外依次安裝有深溝球軸(41)和卡環(42),所述深溝球軸與齒輪軸(4)轉動配入口 o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齒輪齒條式轉向器及齒輪軸殼體,齒輪軸殼體的中間殼體左右兩邊通過第一螺栓連接齒條殼連接板,左右兩個齒條殼連接板之間還通過第二螺栓連接壓條,壓條上設置有壓緊螺桿,中間殼體左右兩邊的齒條殼連接板分別連接圓筒狀齒條殼,齒條貫穿齒條殼內孔和齒條孔,齒條上設置有直齒,齒輪軸孔內安裝有齒輪軸,齒條與齒輪軸嚙合。本實用新型所述齒輪齒條式轉向器及齒輪軸殼體是通過移動齒輪軸的位置來改善齒輪軸和齒條的嚙合關系。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信息沒有壓塊和齒條間的磨損,工作更加長久,也沒有加工高精度壓塊的難度,調節方便,工作可靠,且加工容易,非常適用于微型汽車,特別是適用于大學生方程式賽車。
文檔編號B62D3/12GK202806858SQ20122052536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5日
發明者吳濤, 楊斌, 王嘉, 龐宇 申請人:西華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