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摩托車把手護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摩托車配件,特別是一種摩托車把手護杠。
背景技術:
現有的摩托車沒有給駕駛者的手部(特別是手掌部分)提供防護,在遇到突發事件時,由于手部在前進方向的最前端,受到撞擊的可能性極大,沒有相應防護手部往往會受到極大的損傷。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摩托車把手護杠,給駕駛者的手部特別是手掌部分提供免撞擊防護,在遇到突發事件時,有效抵擋手掌周邊突發的撞擊。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摩托車把手護杠,包括分別固定安裝在摩托車左右兩端的彎曲管體,所述的彎曲管體與方向把管拼接圍成一個保護圈,所述的方向把管上設置有剎車把柄,所述的剎車把柄位于保護圈內。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彎曲管體的一端設置有用于與方向把管末端螺栓連接的螺栓孔。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彎曲管體的另一端設置有U型固定片,U型固定片的兩夾臂通過螺栓連接將方向把管鎖緊于兩夾臂之間。
進一步,所述 安裝于摩托車左右兩端的兩個彎曲管體為一體式結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摩托車把手護杠,通過彎曲管體對手部的防護,使駕駛者在駕駛摩托車遭遇突發撞擊時避免手部特別是手掌部分受到損傷。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能有效抵擋手掌周邊突發的撞擊。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
圖1,一種摩托車把手護杠,包括分別固定安裝在摩托車左右兩端的彎曲管體1,所述的彎曲管體I與方向把管拼接圍成一個保護圈,所述的方向把管上設置有剎車把柄,所述的剎車把柄位于保護圈內。為了避免彎曲管體I在碰撞過程中變形或損壞而傷及手部,所述彎曲管體I優先選用硬度較高的材料。當然,所述安裝于摩托車左右兩端的兩個彎曲管體I可以設置為一體式結構,優選地,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安裝于摩托車左右兩端的兩個彎曲管體I為分開的兩個部件,彎曲管體I的兩端固定于方向把管上,彎曲管體I的一端設置有用于與方向把管末端螺栓連接的螺栓孔2。為了連接更加可靠、緊固,彎曲管體I的另一端設置有U型固定片3,U型固定片3焊接于彎曲管體I上,U型固定片的兩夾臂通過螺栓連接將方向把管鎖緊于兩夾臂之間,具體地,所述U型固定片3的兩夾臂開設有固定孔4,安裝時先將U型固定片3套在方向把管上,然后用螺栓穿過兩個固定孔4,再用螺母擰緊。當然上述只是優選實施例,所述U型固定片3的兩夾臂還可以采用卡扣連接的方式將方向把管鎖緊于兩夾臂之間。本實用新型中的彎曲管體I 一端通過膨脹螺栓穿過螺栓孔2并深入方向把管末端的內腔來固定,彎曲管體I另一端通過將U型固定片3套在方向把管空檔位置(沒有其他配件安裝的位置)上并用螺栓收緊U型固定片3的兩夾臂來固定,安裝簡單,而且螺栓連接可靠,避免在碰撞過程中彎曲管體I掉落。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能有效抵擋手掌周邊突發的撞擊。當然,本實用新型除了上述實施方式之外,還可以有其它結構上的變形,這些等同技術方案也應當在其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摩托車把手護杠,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別固定安裝在摩托車左右兩端的彎曲管體(1),所述的彎曲管體(I)與方向把管拼接圍成一個保護圈,所述的方向把管上設置有剎車把柄,所述的剎車把柄位于保護圈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摩托車把手護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彎曲管體(I)的一端設置有用于與方向把管末端螺栓連接的螺栓孔(2 )。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摩托車把手護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彎曲管體(I)的另一端設置有U型固定片(3),U型固定片(3)的兩夾臂通過螺栓連接將方向把管鎖緊于兩夾臂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所述的任一種摩托車把手護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于摩托車左右兩端的兩 個彎曲管體(I)為一體式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摩托車把手護杠,包括分別固定安裝在摩托車左右兩端的彎曲管體,所述的彎曲管體與方向把管拼接圍成一個保護圈,所述的方向把管上設置有剎車把柄,所述的剎車把柄位于保護圈內。本實用新型通過彎曲管體對手部的防護,使駕駛者在駕駛摩托車遭遇突發撞擊時避免手部特別是手掌部分受到損傷。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能有效抵擋手掌周邊突發的撞擊。
文檔編號B62J27/00GK203094285SQ20122073311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7日
發明者熊兆祥 申請人:江門氣派摩托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