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兩輪車的驅動輪的驅動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兩輪車的后輪(3)的驅動系統(1),所述驅動系統包括:驅動馬達(8);后輪(3),所述后輪布置在后輪連接叉上;-鏈條或齒形皮帶耦合裝置(6、9、11),其用于提供減速并且用于將驅動力矩傳遞到所述后輪(3)上,其中所述驅動馬達(8)與傳動裝置(10)耦合,以便除了所述鏈條或齒形皮帶耦合裝置(6、9、11)的減速之外還提供進一步減速;其中所述驅動馬達(8)和所述傳動裝置(10)模塊化地構造。
【專利說明】用于兩輪車的驅動輪的驅動系統【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用于兩輪車的驅動系統、特別是具有電動機的驅動系統,所述電動機遠離輪轂地布置。
【背景技術】
[0002]用于兩輪車的電驅動系統原則上通過驅動馬達的布置位置進行區分。因此對于電驅動的兩輪車來說,例如可以在后輪中設置輪轂電動機作為直接驅動裝置。驅動系統的替代的實施方式遠離輪轂地提供驅動馬達的布置,其中驅動馬達框架固定地或連接叉固定地或者定位在兩輪中間或者定位在車輪附近。
[0003]在遠離輪轂布置的驅動馬達中通常借助于減速器傳遞驅動力矩,所述減速器具有鏈條或齒形皮帶力矩傳遞裝置。為兩輪車設置的減速器大多不提供換擋,而是設計為單擋位類型。減速器相應地針對預先確定的最大速度設計。這種配置在遠離輪轂的驅動馬達中的缺點在于,為了達到足夠的起動力矩必須相應地設置轉矩增強的驅動馬達。這些驅動馬達然而在超過其周期運行時間的70%中在部分負荷運行中運行,其中這些驅動馬達具有較低的效率。
[0004]通過采用兩擋式傳動裝置可以在可供使用的減速器的相應設計中提高周期效率進而提高作用范圍多達10%。已知設置兩擋式傳動裝置,其中以主要端面嚙合的傳動裝置實現換擋,所述傳動裝置與驅動馬達共同地定位在后輪上。這種布置然而提高了在后輪的區域中重量分布的不對稱性并且僅僅允許在其功能上非常受限的換擋執行器(Schaltaktuatorik)。因此例如可以僅僅當在該時間中為換擋執行器施加連續的保持電流時,才使用行駛速度級(Fahrstufe),這降低了節能效果。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兩輪車的驅動系統,所述驅動系統可選地能夠設有單擋位傳動裝置或多擋位傳動裝置,而不會由于傳動裝置變型方案的選擇而顯著地影響結構空間。
[0006]該任務按照權利要求1通過用于兩輪車的驅動輪的驅動系統來解決。
[0007] 本發明其他有利的設計方案在從屬權利要求中給出。
[0008]按照第一方面,提供一種用于兩輪車的后輪的驅動系統,所述驅動系統包括:
-驅動馬達;
-后輪,所述后輪布置在后輪連接叉(Hinterradschwinge)上;
-鏈條或齒形皮帶耦合裝置,其用于提供減速并且用于將驅動力矩傳遞到所述后輪
上,
其中所述驅動馬達與傳動裝置耦合,以便除了所述鏈條或齒形皮帶耦合裝置的減速之外還提供進一步減速;其中所述驅動馬達和所述傳動裝置模塊化地構造。
[0009]上述驅動系統的構思在于,在后輪連接叉上布置遠離輪轂的驅動馬達并且所述驅動馬達通過鏈條或齒形皮帶耦合裝置耦合到驅動輪上。用于換擋的單擋位傳動模塊或多擋位傳動模塊在此模塊化地設計并且可以直接布置在連接叉臂之間的驅動馬達上。這種配置允許在用于兩輪車的驅動系統中形成變型方案,更確切地說,通過簡單地更換傳動模塊來形成變型方案。通過傳動模塊和鏈條或齒形皮帶耦合裝置的總減速可以簡單地匹配不同的后輪輪輞直徑,其方法是匹配鏈條或齒形皮帶耦合裝置的減速。根據擋位的數量分別設置用于驅動系統的變型方案由此是不必要的。
[0010]此外,其中所述驅動馬達連同所述傳動裝置能夠或者在連接叉軸與所述后輪之間布置在后輪連接叉上或者框架固定地布置。
[0011]替代地,所述后輪連接叉能夠具有兩個連接叉臂,所述后輪可旋轉地支承在所述兩個連接叉臂之間,其中所述驅動馬達連同所述傳動裝置布置在所述后輪與所述后輪連接叉的連接叉軸之間并且布置在所述連接叉臂之間布置。
[0012]按照一種實施方式,所述傳動裝置能夠可選地設計為單擋位傳動裝置或設計為可換擋的多擋位傳動裝置,其中所述傳動裝置的與所述鏈條或齒形皮帶耦合裝置連接的從動軸與所述驅動馬達的從動軸同軸地布置。
[0013]特別地,所述傳動裝置的從動軸直接與作為所述鏈條或齒形皮帶耦合裝置的一部分的小齒輪或者前皮帶盤連接。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隨后根據附圖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的優選的實施例。附圖示出:
圖1是用于兩輪車的驅動輪的驅動系統的示意圖;以及
圖2是用于描述驅動系統的設計變型方案的轉矩-轉速曲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圖1示出了用于兩輪車(未示出)的驅動系統I的示意圖。所述驅動系統I包括后輪連接叉2,所述后輪連接叉優選設計為雙臂式連接叉,然而也可以設計為單臂式連接叉。
[0016]后輪連接叉2布置在連接叉軸7上,從而后輪連接叉2支承地保持在兩輪車的框架上并且可以圍繞連接叉軸7擺動。后輪連接叉2此外以已知的方式由彈性件(未示出)支撐在兩輪車的框架上。
[0017]在后輪連接叉2的、與連接叉軸7對置的端部上,后輪3通過合適的軸承安裝在后輪軸4上,從而后輪3保持在后輪連接叉2的連接叉臂之間。在后輪軸4上布置有輪輞體5,所述輪輞體與鏈輪6固定連接。
[0018]在連接叉軸7與后輪3之間布置有驅動馬達8、特別是電動機。所述驅動馬達8位于后輪連接叉2的連接叉臂之間并且驅動小齒輪11,其旋轉軸線基本上垂直于后輪連接叉2的取向延伸。小齒輪11通過鏈條9與鏈輪6耦合,所述鏈輪與輪輞體5固定連接,以便形成與減速器的鏈式耦合部。
[0019]在一種替代的實施方式中,鏈輪由后皮帶盤代替,小齒輪11由前皮帶盤代替,并且鏈條9由齒形皮帶(Zahnriemen)代替,以便實現與減速器的齒形皮帶I禹合。
[0020]按照另一種實施方式,驅動馬達8也可以框架固定地裝配在連接叉軸7的附近。[0021 ] 現在設置傳動裝置10作為獨立的傳動模塊,所述傳動模塊布置在驅動馬達8與小齒輪11之間,并且同軸地在驅動馬達8的從動軸與小齒輪11之間提供相應的減速器。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實現靈活的驅動系統,其可以可選地設計有減速傳動裝置或換擋傳動裝置,而不必由此改變驅動系統I中的整體布置。傳動裝置10可以由此在裝配之前與驅動馬達8連接,例如通過螺紋連接或諸如此類連接并且隨后裝配到后輪連接叉2。
[0022]傳動裝置10優選為扁平式結構的、嚙合的傳動裝置,該傳動裝置可以單擋位地或可換擋地兩擋位地構造。傳動裝置10在空間上布置在驅動馬達8的朝向驅動連接叉或朝向兩輪車的框架的連接法蘭與小齒輪11之間。為了設計驅動系統1,鏈輪6的大小優選與輪輞體5的大小、也就是直徑相匹配。由此可以與后輪3的大小的選擇無關地設置傳動裝置10。
[0023]在圖2中對于通過小齒輪11和鏈輪6的假設的減速示出了用于兩個不同傳動裝置的轉矩-轉速特性曲線。該特性曲線說明了由后輪提供的轉矩關于其轉速的走向。在這種情況下,即傳動裝置10不具有換擋可能性,可以根據特性曲線Kl選擇特性曲線。特性曲線Kl在這種情況下如此選擇,從而可以不超過形式為最大轉速的最大速度預設值MG。
[0024]如果傳動裝置10設計為兩擋式傳動裝置,那么可以將相應特性曲線設定為用于第一擋位的特性曲線K2和用于第二擋位的特性曲線K3。由此產生了在陡的斜坡上改善的起動和爬坡能力,并且對于最大速度預設值MG來說產生更大的發動機負荷。由此可以在長期運行中避免驅動馬達8的具有不利的發動機效率的部分負荷區域。
[0025]上述驅動系統I特別地適用于蓄電池驅動的兩輪車。此外上述驅動系統I同樣適用于驅動馬達的框架固定的以及連接叉固定的布置方式。
【權利要求】
1.用于兩輪車的后輪(3)的驅動系統(I),所述驅動系統包括: _驅動馬達(8); -后輪(3),所述后輪布置在后輪連接叉上; -鏈條或齒形皮帶耦合裝置(6、9、11),其用于提供減速并且用于將驅動力矩傳遞到所述后輪(3)上, 其中所述驅動馬達(8)與傳動裝置(10)耦合,以便除了所述鏈條或齒形皮帶耦合裝置(6、9、11)的減速之外還提供進一步減速;其中所述驅動馬達(8)和所述傳動裝置(10)模塊化地構造,如此使得相同的驅動馬達(8)能夠與所述傳動裝置(10)的不同的實施方式組入口 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系統,其中所述驅動馬達(8)連同所述傳動裝置(10)或者在連接叉軸與所述后輪(3 )之間布置在后輪連接叉(2 )上或者框架固定地布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系統,其中所述后輪連接叉(2)具有兩個連接叉臂,所述后輪(3)可旋轉地支承在所述兩個連接叉臂之間,其中所述驅動馬達(8)連同所述傳動裝置(10 )布置在所述后輪(3 )與所述后輪連接叉(2 )的連接叉軸之間并且布置在所述連接叉臂之間布置。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驅動系統,其中所述傳動裝置(10)可選地設計為單擋位傳動裝置或設計為可換擋的多擋位傳動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驅動系統,其中所述傳動裝置(10)的與所述鏈條或齒形皮帶耦合裝置(6、9、11)連接的從動軸與所述驅動馬達(8)的從動軸同軸地布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驅動系統,其中所述傳動裝置(10)的從動軸直接與作為所述鏈條或齒形皮帶耦合裝置(6、9、11)的一部分的小齒輪(11)或者前皮帶盤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驅動系統,其中所述傳動裝置(10)關于所述從動軸軸向地與所述驅動馬達(8)相鄰地布置,并且特別是借助于法蘭與所述驅動馬達(8)的對應法蘭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驅動系統,其中所述后輪(3)的最大的、可預先確定的最終速度對于相同的驅動馬達(8 )來說可選地能夠以單擋位傳動裝置或者以可換擋的多擋位傳動裝置、特別是兩擋位傳動裝置來實現。
【文檔編號】B62M7/02GK103979063SQ201410044890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7日
【發明者】A.施圖布納, H-P.多姆施, N.馬丁 申請人: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