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操縱桿式兩輪驅動插秧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45647閱讀:43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操縱桿式兩輪驅動插秧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稻種植機械,特別是涉及一種乘坐式插秧機。
背景技術
插秧機是水稻種植的重要機械,目前的乘坐式插秧機有四輪驅動和獨輪驅動兩 種,四輪驅動插秧機價格太高;而獨輪插秧機在工作時的壅泥、輪子下陷很嚴重,在很多稻 田中無法使用。自60年代獨輪插秧機出現以來,一直沒有新型的機型替代。為此,廣大的 農村急需價格低、工作質量好、適應中小塊工作的乘坐式插秧機。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操縱桿式兩輪驅動插秧機。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操縱桿式兩輪驅動插秧機 主要包括機架、發動機、變速箱、操縱機構、驅動輪、插秧工作機構和運輸輪,所述發動機和 變速箱固定安裝在機架上,所述發動機和插秧工作機構分別與變速箱通過傳動機構連接, 其中,所述操縱機構包括座椅、左轉向操縱桿和右轉向操縱桿,所述座椅設于機架上,所述 左轉向操縱桿和右轉向操縱桿安裝在機架上并通過相應的轉向離合器拉線與變速箱連接, 所述驅動輪包括左驅動輪和右驅動輪,所述左驅動輪和右驅動輪分別通過相應的驅動輪鏈 條與變速箱連接,所述機架上連接有插秧機掛接架,所述插秧工作機構與插秧機掛接架連 接。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插秧機掛接架通過機架鉸鏈與機架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與現有技術的獨輪插秧機相比,本實用新型操縱桿式兩輪驅動插秧機的前部 重量由兩個驅動輪支撐,驅動輪的下陷情況會明顯下降,而且可以把整個插秧機的中心前 移,大大減少浮板的接地壓力,減少壅泥,工作質量會大大提高; (2)與現有技術的四輪驅動插秧機相比,本實用新型插秧機沒有復雜的后橋、方向 機轉向系統和液壓仿形系統,機器的價格低的多; (3)本實用新型插秧機采取插秧機掛接架通過機架鉸鏈與后機架進行連接的方
式,從而可以實現插秧機工作系統的橫向仿形。
(4)本實用新型插秧機的性能和操作的舒適性得到改善。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插秧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操縱機構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1、發動機,2、左轉向離合器搖臂,3、右轉向離合器搖臂,4、變速箱,5、左轉向 離合器拉線,6、右轉向離合器拉線,7、左轉向操縱桿,8、右轉向操縱桿,9、變速箱動力輸出軸,10、萬向節聯軸器,11、座椅,12、后機架,13、機架鉸鏈,14、插秧機掛接架,15、秧箱,16、 運輸輪,17、插秧機構,18、移箱機構箱體,19、浮板,20、提升鏈,21左驅動輪,22、右驅動輪, 23、驅動輪鏈輪,24、左驅動輪鏈輪箱,25、右驅動輪鏈輪箱,26、鏈輪箱支架,27、左腳踏板, 28、右腳踏板,29、驅動輪鏈條,30、變速箱鏈輪,31、變速箱帶輪,32、 V帶,33、前機架,34、發 動機帶輪,35、變速操縱桿,36、變株距操縱桿,37、浮板橫桿,38、掛提升鏈橫桿,39運輸輪支 架。
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機器的機構簡圖的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操縱桿式兩輪驅動插秧機主要包括機架、發動機1、 變速箱4、操縱機構、驅動輪、插秧工作機構和運輸輪。機架可以包括前機架33和后機架12。 其中,發動機1固定安裝在前機架33上,變速箱4與前機架33和后機架12連接,操縱機構 安裝在后機架12上。驅動輪包括左驅動輪21和右驅動輪22,左驅動輪21和右驅動輪22 分別通過左驅動輪鏈輪箱24和右驅動輪鏈輪箱25內的驅動輪鏈條29與變速箱4連接,插 秧工作機構與插秧機掛接架14連接,插秧機掛接架14與后機架12連接。本實用新型插秧 機的行走動力依靠其前部兩側的兩個驅動輪,即左驅動輪21和右驅動輪22。 操縱機構包括座椅11、左轉向操縱桿7和右轉向操縱桿8。座椅11設于后機架12 上。操作人員坐在座椅11上,兩腳分別放在左腳踏板27和右腳踏板28上。左轉向操縱桿 7和右轉向操縱桿8可以是安裝后機架12上或直接安裝在變速箱4上。并且,左轉向操縱 桿7和右轉向操縱桿8通過相應的轉向離合器拉線與變速箱4連接。具體地說,右轉向操 縱桿8通過右轉向離合器拉線6與變速箱4內的右轉向離合器搖臂3連接;左轉向操縱桿 7通過左轉向離合器拉線5與變速箱4內的左轉向離合器搖臂2連接。由圖3看出左驅 動輪21和右驅動輪22的轉向是通過左轉向操縱桿7或右轉向操縱桿8的轉動,拉動左轉 向離合器拉線5或右轉向離合器拉線6,帶動左轉向離合器搖臂2或右轉向離合器搖臂3運 動,從而控制左驅動輪21和右驅動輪22的動力結合與切斷,實現機器的轉向。 鏈輪箱支架26的中部與后機架12的底部連接,鏈輪箱支架26的一端與左驅動鏈 輪箱24連接,另一端與右驅動鏈輪箱25連接。從圖1和圖2中看出,發動機1和插秧工作 機構分別與變速箱4通過傳動機構連接發動機1的動力通過V帶32,由發動機帶輪34和 變速箱帶輪31減速進入變速箱4,變速箱4的動力分為兩部分輸出,第一部分是通過變速箱 鏈輪30、驅動輪鏈條29和驅動輪鏈輪23輸出到左驅動輪21和右驅動輪22。第二部分是 通過變速箱動力輸出軸9、萬向節聯軸器10輸出到移箱機構箱體18,帶動插秧機工作系統 工作。 移箱機構箱體18安裝在插秧工作機構的浮板19上,浮板19上還安裝有插秧機構 17、秧箱15和運輸輪16。為了實現插秧機工作系統的橫向仿形,本實用新型采取插秧機掛 接架14通過機架鉸鏈13與后機架12進行連接的方式。即插秧機掛接架14通過機架鉸鏈 13中的轉動副與后機架12連接,從而將插秧機工作系統掛接在后機架12上。插秧機掛接 架14可通過浮板橫桿37、掛提升鏈橫桿38和提升鏈20把浮板19的前端提升起來。 運輸時,運輸輪16從運輸輪支架39上翻到浮板19的下方并固定,使得浮板19離 開路面;插秧機田間工作時,把運輸輪16從運輸輪支架39上翻到浮板19的上方,浮板19在泥面上行走。 變速箱4中設置有變速操縱桿35以用于控制本實用新型插秧機的行走速度,變株 距操縱桿36可調整插秧的株距。 運輸時,從插秧機上放下后面的運輸輪16,本實用新型插秧機由前面的驅動輪和 后面的運輸輪16支撐;工作時,把后面的運輸輪16轉到插秧機的上面,整個插秧機由前面 的左驅動輪21和右驅動輪22以及浮板19支撐,前面的驅動輪走在田中的犁底層,浮板19 走在泥面上,從而把秧苗插在田間的泥面上。
權利要求一種操縱桿式兩輪驅動插秧機,它包括機架、發動機(1)、變速箱(4)、操縱機構、驅動輪、插秧工作機構和運輸輪,所述發動機(1)和變速箱(4)固定安裝在機架上,所述發動機(1)和插秧工作機構分別與變速箱(4)通過傳動機構連接,其特征是所述操縱機構包括座椅(11)、左轉向操縱桿(7)和右轉向操縱桿(8),所述座椅(11)設于機架上,所述左轉向操縱桿(7)和右轉向操縱桿(8)安裝在機架上并通過相應的轉向離合器拉線與變速箱(4)連接,所述驅動輪包括左驅動輪(21)和右驅動輪(22),所述左驅動輪(21)和右驅動輪(22)分別通過相應的驅動輪鏈條與變速箱(4)連接,所述機架上連接有插秧機掛接架(14),所述插秧工作機構與插秧機掛接架(14)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操縱桿式兩輪驅動插秧機,其特征是所述插秧機掛接 架(14)通過機架鉸鏈(13)與機架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操縱桿式兩輪驅動插秧機,它包括機架、發動機、變速箱、操縱機構、驅動輪、插秧工作機構和運輸輪,發動機和變速箱固定安裝在機架上,發動機和插秧工作機構分別與變速箱通過傳動機構連接,操縱機構包括座椅、左轉向操縱桿和右轉向操縱桿,座椅設于機架上,左轉向操縱桿和右轉向操縱桿安裝在機架上并通過相應的轉向離合器拉線與變速箱連接,驅動輪包括左驅動輪和右驅動輪且分別通過相應的驅動輪鏈條與變速箱連接,插秧工作機構與插秧機掛接架連接,插秧機掛接架與機架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重量由兩個前輪和后部的浮板支撐,不易陷入泥中,且后部浮板的壅泥現象大大減少,插秧機的性能和插秧質量得到提高。
文檔編號A01C11/02GK201479583SQ200920191640

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11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11日
發明者俞高紅, 李革, 牛世叢, 舒偉軍, 趙勻, 陳建能 申請人:浙江理工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