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轉運車,尤其是涉及一種便捷式管材轉運車。
背景技術:
在工業生產中經常用到各種各樣的成品管材,成品管材通常比較長,也比較重,搬運起來比較吃力,尤其是鋼管,更加沉重,搬運起來非常吃力,使用吊裝設備又非常不經濟,中國實用新型專利ZL 201420469235.0公開了“一種工廠管材轉運車”,這種管材轉運車雖然一次轉運的管材比較多,行車也比較穩定,但結構較為復雜,比較笨重,并不適合小批量管材的轉運,專利號為:200720127972.2公開了一種“鋼管轉運車”,在懸掛架的底端設有兩輪結構,在懸掛架的兩端設有鋼絲索套,在前鋼絲索套上設有手板葫蘆,這種鋼管轉運車比較適合鋼管整齊的碼放在鐵框內的管材的搬運,可以將索套,通過管材底部的縫隙套在成捆管材的底部,再通過手板葫蘆將成捆的管材提升起來,轉運到另一處,具有操作簡易快捷、節省人力物力的特點,但是這種管材轉運車,在裝載過多時穩定性較差,也不適合直接放置在地面上的管材的搬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便捷式管材轉運車,可以用來轉運少量的管材,操作起來非常方便和快捷,即使管材直接放置在地面,也可以方便的轉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懸掛桿及車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懸掛桿的兩端設有扶手,在扶手內側的懸掛桿上對稱的設有掛架,掛架的兩側對稱的設有套環,在套環上設有掛鉤。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方案,在所述的車輪上方的懸掛桿上設有支架桿,在支架桿兩側的下方設有支架,在支架的底端設有車輪,兩輪結構更加穩定。
作為進一步改進,在所述的套環兩側的掛架上設有擋桿,套環不易滑脫。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懸掛桿的兩端設置扶手,在扶手內側的懸掛桿上對稱的設置掛架,掛架的兩側對稱的設有套環,在套環上設有掛鉤,在車輪上方的懸掛桿上設有支架桿,在支架桿兩側的下方設有八字形支架,在支架的底端設有車輪,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可以用來轉運少量的管材,即使管材直接放置在地面,也可以方便的操作,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和快捷。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所示:1為扶手,2為套環,3為掛架,4為掛鉤,5為懸掛桿,6為支架桿,7為支架,8為車輪,9為擋桿。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參照圖1—圖3,圖1—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在懸掛桿5的中間對稱的設有支架桿6,在支架桿6兩側的下方對稱的設有呈八字形的支架7,在支架7的底端設有車輪8,在懸掛桿5的兩端設有扶手1,在扶手1的內側對稱的設有掛架3,在掛架3的兩側設有套環2,在套環2的下方設有掛鉤4。
使用時,將管材轉運車推到管材的中間,翹起管材轉運車的一端,將另一端的掛鉤4鉤住管材的中孔,再壓下另一端,將另一端的掛鉤鉤住管材另一端的中孔,將管材轉運車放置平衡即可,每次可以運送兩根管材,特別適合小批量使用管材的場所,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和快捷。
實施例2:參照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與實施例1相比,實施例2的不同之處在于:在套環2兩側的掛架3上設置了擋桿9,可以是套環2不易滑脫,安全性更強。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化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