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的兩根導線207的另一端與被卷繞在第一定子單元20A的線圈93(93a)—起向車輪軸11的第一端P側(圖10中左側)被拉出。
[0166]因此,根據上述第二實施方式,如前述第一實施方式所示,不需要將被卷繞在第二定子單元20B的線圈93 (93b)插入到第一定子單元20A的連通部96、以及各墊片94a,94b的第一狹縫部103a中。因此,便能夠提高輪轂發電機210的裝配作業性。
[0167]另外,能夠使第一定子單元20A和第二定子單元20B結構相同,且能夠在減少零件數量的同時,使零件管理容易化。
[0168]另外,能夠將被卷繞在第二定子單元20B的線圈93(93b)的始端及終端向與第一定子單元20A的對向側的車輪軸11的第二端Q側拉出。并且,只要將拉出的線圈93(93b)的始端及終端與導線單元206的兩根導線207的一端相連接,便能夠將被卷繞在第二定子單元20B的線圈93(93b)的始端及終端同樣地朝車輪軸11的第一端P側拉出。因此,能夠將對被卷繞在第二定子單元20B上的線圈93 (93b)的始端及終端的拉出簡略化,還能夠進一步提高輪轂發電機的裝配作業性。
[0169]另外,在上述第二實施方式中,對將線圈93(93b)的始端及終端分別與導線單元206的兩根導線207的一端通過焊錫相連接的情況作了說明。然而,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僅限于此,線圈93(93b)與導線207相連接亦可。例如,還能夠使用壓接端子等進行連接。
[0170]另外,在上述第二實施方式中,對導線單元206由兩根導線207,和將這兩根導線207包覆的被樹脂模具成型的樹脂模具部208所構成的情況作了說明。然而,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僅限于此,導線單元206的兩根導線207被具有絕緣性的構件包覆亦可。例如,不使用樹脂模具部208,而使用樹脂制的軟管將兩根導線207包覆亦可。
[0171]另外,本發明不僅限于上述的實施方式,在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的范圍內,對上述實施方式添加各種變更亦可。
[0172]例如,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構成定子13的第一定子單元20A及第二定子單元20B是通過特殊螺母30及定子固定構件37,和被設置在第一定子單元20A和第二定子單元20B之間的定距墊圈104,從而被夾持固定在軸向方向的定位位置的情況作了說明。并且,對通過由于被夾持而產生的摩擦阻力,第一定子單元20A及第二定子單元20B的圓周方向上的旋轉也受到限制的情況作了說明。然而,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僅限于此,將第一定子單元20A和第二定子單元20B設置為圓周方向的相位以指定角度偏移的關系而組合,或者設置圓周方向定位裝置亦可。
[0173]另外,在第二定子單元20B的線軸92中沒有現成連通部96。然而,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僅被限定于此,在第二定子單元20B的現在92上設置連通部96亦可。在該情況下,被形成在第二定子單元20B的現在92上的連通部96的位置被設定為與相對于第一定子單元20A的第二定子單元20B的圓周方向的相位以指定角度偏移較為理想。
[0174]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定子13由兩個定子單元20A,20B構成的情況進行了說明。然而,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僅被限定于此,由三個以上的定子單元構成定子13亦可。在該情況下,根據將被卷繞在各個定子單元上的線圈93拉出的方向,從而再所需的定子單元的線軸92上形成連通部96亦可。
[0175]并且,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關于在各個墊片94a,94b的側板部101中,在插通孔1lb的周圍,5個狹縫103以等間隔被設置在圓周方向上的情況進行了說明。然而,狹縫103的格式沒有被限定為5個。
[0176]【產業上的利用可能性】
[0177]通過本發明的輪轂發電機,在第一定子單元的與第二定子單元側相反的反向側的一側,經由配線部能夠將第二線圈拉出。因此,能夠不損失輪轂發電機的設計性或者性能,且能夠將被卷繞在各個定子單元上的線圈的末端部全部朝同一方向拉出。
[0178]符號說明
[0179]5前輪(車輪)
[0180]10輪轂發電機
[0181]11車輪軸
[0182]12 轉子
[0183]19永久磁鐵(磁極)
[0184]20A第一定子單元
[0185]20B第二定子單元
[0186]61主體部(筒部)
[0187]91定子鐵芯(芯)
[0188]91a狹縫部(配線部)
[0189]92 線軸
[0190]92a主體部
[0191]93 線圈
[0192]93a線圈(第一線圈)
[0193]93b線圈(第二線圈)
[0194]94墊圈單元
[0195]94a 第一墊片
[0196]94b 第二墊片
[0197]96連通部(配線部)
[0198]97a狹縫部((第一)線軸側狹縫部)
[0199]97b狹縫部((第二)線軸側狹縫部)
[0200]101側板部(第一側板部,第二側板部)
[0201]102定子齒部
[0202]102-1第一定子齒部
[0203]102-2第二定子齒部
[0204]103狹縫(第一通路部,第二通路部)
[0205]103a第一狹縫部
[0206]103b第二狹縫部
[0207]206導線單元
[0208]207 導線
[0209]208樹脂模具部(包覆部)
【主權項】
1.一種輪轂發電機,包括: 轉子,與車輪一起旋轉且具有在內圓周面上形成有磁極的筒部; 至少兩個定子單元,包含被設置在所述筒部內側且具有第一線圈的第一定子單元以及具有第二線圈的第二定子單元;以及 車輪軸,被設置為貫穿各個線圈的徑向方向內側,且各個定子單元被外嵌固定,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定子單元具有配置有所述第二線圈以及與該第二線圈相連接的導線中任意一方的配線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轂發電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定子單元包括: 具有卷繞有所述第一線圈的筒狀的主體部的線軸, 被設置在所述車輪軸與所述主體部之間的筒狀的鐵芯,以及 被設置為與所述鐵芯相連接且與所述筒部在徑向方向上對向的墊片單元; 所述配線部被設置在所述主體部的內側、以及所述鐵芯中的至少任何一方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輪轂發電機,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所述鐵芯中形成狹縫部,并將該狹縫部作為所述配線部發揮性能。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輪轂發電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狹縫部沿著所述車輪軸的軸向方向被形成。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輪轂發電機,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所述線軸中形成嵌入在狹縫部的連通部,該連通部與所述狹縫部協同工作從而作為所述配線部發揮性能。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輪轂發電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連通部與所述主體部的外表面連通。7.根據權利要求2?6中任一項所述的輪轂發電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墊片單元由從所述鐵芯的軸向方向的第一端側被裝配的第一墊片,和從所述鐵芯的軸向方向的第二端側被裝配的第二墊片所構成, 所述第一墊片具有與所述鐵芯的軸向方向的第一端相接觸的第一側板部、和從所述第一側板的外周邊緣向所述鐵芯的軸向方向的第二端側延伸且與所述筒部在徑向方向上對向的多個第一定子齒部; 所述第二墊片具有與所述鐵芯的軸向方向的第二端相接觸的第二側板部、和從所述第二側板的外周邊緣向所述鐵芯的軸向方向的第一端側延伸且與所述筒部在徑向方向上對向的多個第二定子齒部; 所述第一墊片與所述第二墊片被設置為所述第一定子齒部與所述第二定子齒部在圓周方向上被交替設置; 在所述第一側板部上形成可以將所述第二線圈插通的第一通路部,同時在所述第二側板部上形成可以將所述第二線圈插通的第二通路部,且該第一通路部和第二通路部被設置為在軸向方向上互相疊加。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輪轂發電機,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將所述第一定子齒部和所述第二定子齒部的總個數作為SA時, 在所述第一通路部的圓周方向的中心被設置在從所述第一定子齒部的圓周方向的中心起偏離360/(SA X 2)度的位置的同時,所述第二通路部的圓周方向的中心被設置在從所述第二定子齒部的圓周方向的中心起偏離360/(SAX2)度的位置。9.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輪轂發電機,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所述配線部中設置導線單元, 所述導線單元包括所述導線和包覆該導線且具有絕緣性的包覆部, 所述導線的一端與所述第二線圈相連接。10.根據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輪轂發電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二定子單元具有所述配線部。11.根據權利要求7或8中所述的輪轂發電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通路部及所述第二通路部被形成為與沿著所述墊片單元的徑向方向延伸的第一狹縫部、以及從所述第一狹縫部的徑向方向外側端向圓周方向彎曲延伸的第二狹縫部相連通。12.根據權利要求11中所述的輪轂發電機,其特征在于: 其中,向形成有所述線軸的徑向方向延伸的線軸側狹縫部與所述第二狹縫部被設置為在軸向方向上互相疊加。
【專利摘要】一種輪轂發電機(10),包括:轉子,具有在內圓周面上形成有永久磁鐵的主體部;至少兩個定子單元(20A,20B),具有被卷繞為筒狀的第一線圈(93a)的第一定子單元(20A),以及具有被卷繞為筒狀的第二線圈(93b)的第二定子單元(20B);車輪軸,被設置為貫穿各個線圈(93a,93b)的徑向內側,且各個定子單元(20A,20B)被外嵌固定;其中,第一定子單元(20A)具有配置有第二線圈(93b)的連通部。
【IPC分類】H02K21/22, B62J6/12
【公開號】CN105492308
【申請號】CN201480044815
【發明人】力石真, 田邊拓人
【申請人】株式會社美姿把
【公開日】2016年4月13日
【申請日】2014年7月3日
【公告號】DE112014004398T5, WO2015045544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