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無人機的起落裝置及其無人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89801閱讀:1430來源:國知局
一種無人機的起落裝置及其無人機的制造方法

本發明涉及無人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無人機的起落裝置及其無人機。



背景技術:

目前無人機在航拍、農業、植保、自拍、快遞運輸、災難救援、觀察野生動物、視頻監控拍攝、測繪、新聞報道等等領域被廣泛應用,因此,對于無人機的起落架操作也是顯得尤為重要。現有的無人機起落架多采用固定的金屬結構實現,例如碳纖維符合材料彎管,并直接固定在無人機底部上,而這種結構并不能實現調整,這樣在飛機降落過快時受到的沖擊就比較大了,尤其是在起伏較大的戶外環境下,不可調整的起落架會使得無人機難以平穩降落,而降落出現故障會導致無人機的意外跑動、翻轉、傾覆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于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無人機的起落裝置及其無人機,解決了無人機在起伏較大的環境下難以實現平穩降落,導致降落后出現無人機意外跑動、翻轉、傾覆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無人機的起落裝置,包括:安裝架和后起落架;所述安裝架包括后起落架安裝腳,所述后起落架安裝腳的一端與所述無人機的機身連接,另一端用于固定所述后起落架;

所述后起落架包括后起落架本體、第一固定軸和第一安裝盤,在所述第一安裝盤的中心位置設置有第一安裝孔,所述第一固定軸穿過所述第一安裝孔將所述后起落架本體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裝盤上。

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若所述后起落架安裝腳只有一個夾片時,在所述夾片上設置有第二安裝孔,所述第二安裝孔用于與所述第一固定軸進行配合組裝,將所述后起落架夾緊在所述后起落架安裝腳與所述第一安裝盤之間。

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若所述后起落架安裝腳包括兩個夾片時,在所述后起落架安裝腳上的第二安裝孔對應的位置上還設置有一凹槽;

所述第一安裝盤包括至少兩個固定片,在所述固定片上設置有穿孔,所述固定片設置于所述凹槽上,且通過螺釘穿過所述穿孔將所述固定片固定在所述凹槽內,將所述后起落架本體固定在所述安裝架的兩夾片之間。

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所述后起落架還包括限位組件,所述限位組件設置于所述后起落架本體的一側邊上,且在與所述限位組件位置對應的所述后起落架安裝腳內側位置上設置有與所述限位組件相互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長度大于所述限位組件的長度,通過所述限位組件與限位槽的配合實現所述后起落架偏轉角度的控制。

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在所述后起落架本體上設置有一個u形槽,所述u形槽的長度大于所述限位組件的長度;在組裝時,通過所述螺釘將所述限位組件懸空固定在所述u形槽對應的位置。

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所述起落裝置還包括前起落架,所述安裝架還包括前起落架安裝腳,所述前起落架安裝腳的一端與所述無人機的機身連接,另一端用于固定所述前起落架。

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所述前起落架包括前起落架本體、第二固定軸和第二安裝盤,在所述第二安裝盤的中心位置設置有第三安裝孔,所述第二固定軸穿過所述第三安裝孔將所述前起落架本體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裝盤上。

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在所述前起落架本體上設置有一條形槽,該條形槽的設置方向與所述前起落架本體的旋轉方向相同。

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所述前起落架還包括:所述限位柱,在所述第二安裝盤上設置有與所述限位柱的大小相等的槽孔;所述限位凸起的一端設置在所述槽孔內,另一端與所述條形槽內。

為了解決上技術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無人機,包括如上任一項所述的無人機的起落裝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無人機的起落裝置及其無人機,包括:安裝架和后起落架,安裝架包括后起落架安裝腳,后起落架安裝腳的一端與無人機的機身連接,另一端用于固定后起落架,后起落架包括后起落架本體、第一固定軸和第一安裝盤,在第一安裝盤的中心位置設置有第一安裝孔,第一固定軸穿過第一安裝孔將后起落架本體固定在第一安裝盤上;通過本發明的實施,由于所述后起落架本體與所述第一固定軸之間的可旋轉連接,實現了無人機在降落是可以自行實現降落調整,避免了無人機在起伏較大的環境下降落,可能會出現意外跑動、翻轉、傾覆等問題。

進一步的,在后起落架上還設置有限位組件,通過限位組件與u形槽的配合,限制了起落架的降落調整時的調整幅度,避免了起落架由于調整幅度過大導致機身不平衡的問題,進一步提高了無人機的降落穩定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無人機的起落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后起落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后起落架的主視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后起落架的后視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前起落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前起落架的主視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前起落架的后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發明中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現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的方式對本發明做出進一步的詮釋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無人機的起落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有圖1可知,本實施例提供的起落裝置1包括:安裝架11和后起落架12;所述安裝架11包括后起落架安裝腳111,所述后起落架安裝腳111的一端與所述無人機的機身連接,另一端用于固定所述后起落架12,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的起落裝置1包括一個后起落架12,其中:

所述后起落架12包括后起落架本體121、第一固定軸122和第一安裝盤123,在所述第一安裝盤123的中心位置設置有第一安裝孔,所述第一固定軸122穿過所述第一安裝孔將所述后起落架本體121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裝盤123上,且所述后起落架本體121與所述第一固定軸122為可旋轉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后起落架安裝腳111具體可以是設計成一個夾片,也可以設置成兩個夾片,當設置成一個夾片時,在所述夾片上設置有第二安裝孔,所述第二安裝孔用于與所述第一固定軸122進行配合組裝,將所述后起落架12夾緊在所述后起落架安裝腳111與所述第一安裝盤123之間。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后起落架12還包括限位組件126,所述限位組件126設置于所述后起落架本體121的一側邊上,且在與所述限位組件126位置對應的所述后起落架安裝腳111內側位置上設置有與所述限位組件126相互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長度大于所述限位組件126的長度,通過所述限位組件126與限位槽的配合實現所述后起落架12偏轉角度的控制。

在本實施例中,當所述后起落架安裝腳111設置為有兩個夾片組成時,具體如圖2所示,在所述后起落架安裝腳111上的第二安裝孔112對應的位置上還設置有一凹槽113,且每個夾片上均設置有所述凹槽,所述第一安裝盤123包括兩個固定片,分別為第一固定片124和第二固定片125,且分別在兩個固定片上的相同位置上設置有穿孔。

在組裝該后起落架12時,分別將第一固定片124和第二固定片125設置于所述凹槽113上,并通過螺釘3穿過所述穿孔將兩個固定片固定在所述后起落架安裝架的兩個夾片上。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后起落架本體121上設置有一個u形槽1211,在所述u形槽1211對應的位置上設置有限位組件126,在通過螺釘將所述第一固定片124和第二固定片125固定在凹槽113上的同時,所述螺釘3還穿過所述限位組件126上的穿孔,將是限位組件126固定在所述u形槽1211的位置上,并且該u形槽1211的長度大于限位組件126的長度,這時,當無人機需要降落時,通過限位組件126限制該后起落架本體121在u形槽1211的范圍內進行偏轉角度的調整,這樣不僅實現了無人機降落時起落架的自動調整,還避免了后起落架本體121的360旋轉而導致無人機由于不平穩而傾覆、翻轉的現象。

在實際應用中,如圖2所示,在所述后起落架本體121上分別設置有一個u形槽1211和一個條形槽1212,且在組裝時,分別在所述u形槽1211和條形槽1212設置有限位組件126,并在所述限位組件126設置有圓孔,在所述第一固定片124和第二固定片125的邊緣上分別設置有與所述圓孔對應的螺紋孔,在組裝時,通過螺釘3依次穿過所述第一固定片124上的螺紋孔、后起落腳安裝腳111、限位組件126上的圓孔、后起落腳安裝腳111和第二固定片125上的螺紋孔,從而實現將后起落架本體121加緊在后起落腳安裝腳111上。

在實際應用中,所述第一固定軸122還可以與所述后起落架本體121一體成型,即是所述第一固定軸122為后起落架本體121表面向外延伸的一個凸起,如圖2所示,所述凸起穿過所述后起落腳安裝腳111兩夾片上的第二安裝孔分別與所述第一固定片124和第二固定片125上的第一安裝孔接觸,并通過緊固圈4在第一固定片124和第二固定片125上固定所述凸起,另外為了防止第一固定軸122長時間的旋轉摩擦導致連接損壞,在所述第一固定軸122上還設置有橡膠套(圖中未示出),所述橡膠套套接在所述第一固定軸122的表面上。

在本實施例中,還包括分別在所述第一固定片124和第二固定片125兩側上還設置有蓋子6,所述蓋子6可以通過螺釘3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片124或第二固定片125上,也可以通過卡扣的方式進行固定,組裝完成后的示意圖如圖3、4所示。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所述起落裝置1還包括前起落架13,所述安裝架11還包括前起落架安裝腳112,優選的,所述起落裝置1包括兩個前起落架13和兩個前起落架安裝腳112,所述前起落架安裝腳112的一端與所述無人機的機身連接,另一端用于固定所述前起落架13,其中:

所述起落架13的具體結構如圖5所示,所述前起落架13包括:前起落架本體131、第二固定軸132和第二安裝盤133,在所述第二安裝盤133的中心位置設置有第三安裝孔,所述第二固定軸132穿過所述第三安裝孔將所述前起落架本體131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裝盤133上。

優選的,在所述前起落架本體131上設置有至少一個條形槽134,該條形槽134的設置方向與所述前起落架本體131的旋轉方向相同,具體如圖5所示,設置兩個條形槽134。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前起落架13還包括:所述限位柱135,在所述第二安裝盤133上設置有與所述限位柱135的大小相等的槽孔2;所述限位柱135的一端設置在所述槽孔2內,另一端與所述條形槽134內。

具體如圖5所示,所述第二安裝盤133具體包括兩個安裝片,分別為第一安裝片1331和第二安裝片1332,其中,第一安裝片1331和第二安裝片1332分別設置于所述前起落架安裝腳112的兩側邊,且通過所述螺釘3進行固定,所述第二固定軸132穿過所述第二安裝盤133上的第三安裝孔,并通過緊固圈4固定,使得前起落架本體131在所述第三安裝孔中旋轉。

在實際應用中,所述限位柱135還可以以凸起的方式與所述第一安裝片1311一體成型,具的體該凸起為沿所述第一安裝片1331表面向外延伸而形成,且器凸起位置在所述第一安裝片1331與所述條形槽134對應的位置上。

在實際應用中,所述第二固定軸132可以是一個“t”字形的鉚釘,對應的在所述前起落架本體131上設置有穿孔,“t”字形的鉚釘穿過該穿孔以及第三安裝孔從而將前起落架本體131加緊在前起落架安裝腳112上。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軸132還可以與所述前起落架本體131一體成型,即是所述第二固定軸132為前起落架本體131表面向外延伸的一個凸起,如圖5所示,所述凸起穿過所述第二安裝盤133上的第三安裝孔,并通過緊固圈4固定,另外為了防止第二固定軸132長時間的旋轉摩擦導致連接損壞,在所述第二固定軸132上還設置有橡膠套5,所述橡膠套5套接在所述第二固定軸132的表面上。

在本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二安裝片1332一側上還設置有蓋子6,所述蓋子6可以通過螺釘3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裝片1332上,也可以通過卡扣的方式進行固定,組裝完成后的示意圖如圖6、7所示。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無人機的起落裝置,包括安裝架和后起落架,安裝架包括后起落架安裝腳,后起落架安裝腳的一端與無人機的機身連接,另一端用于固定后起落架,后起落架包括后起落架本體、第一固定軸和第一安裝盤,在第一安裝盤的中心位置設置有第一安裝孔,第一固定軸穿過第一安裝孔將后起落架本體固定在第一安裝盤上;通過本發明的實施,由于所述后起落架本體與所述第一固定軸之間的可旋轉連接,實現了無人機在降落是可以自行實現降落調整,避免了無人機在起伏較大的環境下降落,可能會出現意外跑動、翻轉、傾覆等問題。

進一步的,在后起落架上還設置有限位組件,通過限位組件與u形槽的配合,限制了起落架的降落調整時的調整幅度,避免了起落架由于調整幅度過大導致機身不平衡的問題,進一步提高了無人機的降落穩定度。

相應的,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無人機,該無人機包括上述提供的無人機的起落裝置,該起落裝置包括:安裝架和后起落架;所述安裝架包括后起落架安裝腳,所述后起落架包括后起落架本體、第一固定軸和第一安裝盤,在所述第一安裝盤的中心位置設置有第一安裝孔,所述第一固定軸穿過所述第一安裝孔將所述后起落架本體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裝盤上,且所述后起落架本體與所述第一固定軸為可旋轉連接,由于無人機中的后起落架本體與第一固定軸之間的可旋轉連接,因此,該無人機也可實現了在起伏較大的環境降落時,也可以實現自行調整無人機與地面的接觸位置,從而實現無人機的平穩降落,避免了無人機在起伏較大的環境下降落,可能會出現意外跑動、翻轉、傾覆的問題。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