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實用新型涉及壓力控制與注塑控制領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種高壓控制結構及注塑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經濟形勢的迅速發展,我國實體經濟進入了“產業轉型與產品換代”的局面,從“勞動密集型產品”向“高科技型產品”轉變,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發展,無不包含著改變與創新的思維。過去,大量的勞務人員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工作,但隨著我國經濟轉型及產業與產品的更新換代,企業勞動成本不斷提高導致用工越來越難,要維持穩定的經營,成為企業面臨的一個頭痛問題。如何提高勞動生產率,減少勞務人員,降低勞動成本,同時又提高產品質量,縮短生產周期,加大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只有通過產業自動化來解決上述問題。產業自動化就需要對老設備改造及采用新設備,其中液力傳動設備中常常會需要液力超高壓作為設備動力,以完成設備的生產工藝過程需求。本專利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提出的。例如,生產注塑產品時,通常制品與澆口料同時冷卻固定成型,一同從模具中頂釋出來,生產工人必須人工將制品與澆口料分開,并在斷口處進行人工打磨加工處理,去掉毛刺及痕跡,保證產品外表的功能和美觀。產業化中這個過程需大量人工和時間,不僅提高了生產成本,而且不能保證產品的質量,更是降低了生產效率,影響產品生產周期。隨著塑料原材料的性能不斷提高,以塑代鋼、以塑代木的進程進一步加快,各行業使用的金屬與木制品零部件將使用塑料制品比例日趨增大,同樣對注塑產品及其模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塑料模具技術也得到了飛速提高,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塑料模具技術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解決,特別是在如何通過改進模具功能,提高塑料制品生產效率方面存在很大提升空間。塑料注塑制品在生產過程中,主要是后處理工序浪費了太多的時間,以至于產品的生產效率得不到較大的提高,而產品的后處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對澆口余料的處理。在塑料制品生產行業中,注塑行業占有很大比例,其生產方式基本上是用注塑機來完成的。生產的產品種類多、用途廣,因此注塑是塑料生產加工中重要方法。熱塑性塑料的注塑設備是由注塑機、注塑模具及輔助設備組成的,注塑機的基本功能是熔融原料及完成注塑。塑料產品的生產過程中,熔融的塑料原料通過澆口注入到模具成型腔中。制品在模具中經保壓冷卻成型后,與澆口材料同時冷卻成型,一同從模具中頂釋出來,再進行人工處理。生產企業對這道工序,采用大量人力,使用工具人工裁斷澆口體,然后去除飛邊并打磨、擦拭,尤其對于邊緣澆口、扇形澆口等大截面澆口,這個過程非常繁雜且浪費人力與時間,造成在后續生產過程中加工量大、成本上升、產品訂貨周期長,給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帶來困難。技術實現要素: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的高壓控制結構及注塑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高壓控制結構,其包括順序連接的信號接收單元、可編程控制單元、電磁閥控制單元、低壓動力單元、增壓單元及超高壓力工作單元;所述信號接收單元設置有傳感器輸入信號組;所述超高壓力工作單元用于輸出高壓動力。例如,所述信號接收單元通過所述傳感器輸入信號組接收模具合模注塑狀態信息,傳輸到所述可編程控制單元;所述可編程控制單元用于根據所述模具合模注塑狀態信息判斷成型腔體內部的注塑狀態處于操作時間點時,控制所述低壓動力單元輸出低壓動力,由所述增壓單元進行增壓后,通過所述超高壓力工作單元輸出高壓動力。例如,所述操作時間點為在保壓期間達到壓力最大值時,和/或,所述操作時間點處于在保壓期間達到壓力最大值之后的一個預設時間段。例如,所述可編程控制單元通過所述電磁閥控制單元控制所述增壓單元對所述低壓動力單元所輸出的低壓動力進行增壓。優選的,所述可編程控制單元還通過電磁閥控制單元控制低壓動力單元的工作狀態。優選的,還包括高壓逆止控制單元,其分別與所述電磁閥控制單元、所述增壓單元連接。優選的,還包括可調液壓保障單元,其設置于所述電磁閥控制單元與所述高壓逆止控制單元之間。優選的,所述電磁閥控制單元還與所述高壓逆止控制單元直接連接。優選的,所述可編程控制單元設置存儲模塊,用于存儲預設參數。例如,所述可編程控制單元設置比較模塊,用于比較所述預設參數與所述模具合模注塑狀態信息,得到比較結果,由所述可編程控制單元根據所述比較結果判斷成型腔體內部的注塑狀態處于操作時間點時,通過所述電磁閥控制單元控制所述低壓動力單元輸出低壓動力;又如,所述可編程控制單元設置判斷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比較結果判斷成型腔體內部的注塑狀態處于操作時間點時,通過所述電磁閥控制單元控制所述低壓動力單元輸出低壓動力。優選的,所述傳感器輸入信號組分離設置若干傳感器。優選的,所述超高壓力工作單元還設置顯示設備,用于顯示其所輸出的高壓動力的壓力值。優選的,所述增壓單元為液壓增壓器。一種注塑裝置,其包括注塑機以及與所述注塑機連接的任一上述高壓控制結構。例如,所述注塑裝置包括注塑機、含有相應超高液壓工作機構的模具以及與所述注塑機連接的任一上述高壓控制結構。例如,所述注塑裝置還包括具有超高液壓工作機構的模具,其分別與所述注塑機、所述高壓控制結構連接。例如,所述注塑機用于提供模具合模注塑狀態信息到所述高壓控制結構,由所述高壓控制結構輸出高壓動力控制所述注塑機對其注塑制品的截斷動作。采用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采用可編程控制單元對低壓動力輸出進行有效控制,能夠實現各種工藝制程的高壓輸出控制;還能夠應用于注塑工藝過程并對其進行優化處理,從而實現在制品與澆口余料體尚未固化時,找到最佳熔體截斷分離的時間點,進行高壓截斷使之有效分離,從而解決了高壓狀態的成型生產工藝,具有很高的市場應用價值。對于上述各技術方案,總的來說,本實用新型利用自動化信息與可編程控制技術,還開發出系統控制器,使液壓截斷成型高壓控制與注塑機聯動,極大地提升了傳統注塑工藝的后加工效率,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降低了生產成本,保證了產品質量,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能夠為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附圖說明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詳細的說明。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其間可以存在一個或多個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表述“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其間可以存在一個或多個居中的元件。本說明書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義,本說明書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
技術領域:
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說明書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說明書所使用的術語“和/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是,一種高壓控制結構,其包括順序連接的信號接收單元、可編程控制單元、電磁閥控制單元、低壓動力單元、增壓單元及超高壓力工作單元;所述信號接收單元設置有傳感器輸入信號組;所述超高壓力工作單元用于輸出高壓動力。其中,所述信號接收單元用于接收狀態信息,傳輸到所述可編程控制單元;所述可編程控制單元用于根據所述狀態信息,控制所述低壓動力單元;所述低壓動力單元用于受控輸出低壓動力;所述增壓單元,亦可稱為動力轉換增壓單元,用于控制對所述低壓動力進行增壓,通過所述超高壓力工作單元輸出。例如,所述增壓單元用于利用低壓動力單元輸出的所述低壓動力進行增壓,通過所述超高壓力工作單元輸出。例如,所述信號接收單元用于接收模具合模注塑狀態信息,傳輸到所述可編程控制單元;所述可編程控制單元用于根據所述模具合模注塑狀態信息判斷成型腔體內部的注塑狀態處于操作時間點時,控制所述低壓動力單元輸出低壓動力,由所述增壓單元進行增壓后,通過所述超高壓力工作單元輸出高壓動力。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中的各功能單元,包括信號接收單元、可編程控制單元、電磁閥控制單元、低壓動力單元、增壓單元及超高壓力工作單元等,以及下面各實施例的高壓逆止控制單元、可調液壓保障單元及其他功能單元等,均可采用現有技術或者現有產品實現,本實用新型及其各實施例不是要求保護這些功能單元的內部結構或外部形狀,而是要求保護具有這些功能單元的高壓控制結構,以及這些功能單元在高壓控制結構中的連接關系;在此基礎上,結合常規的現有技術或者現有產品,部分實施例還對具體的結構細節進行了創新。可以理解的,各功能單元包括信號接收單元、可編程控制單元、低壓動力單元、增壓單元、高壓逆止控制單元、可調液壓保障單元及超高壓力工作單元等,其具體控制和信號傳輸不屬于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是利用這些現有技術或者現有產品的功能單元,及其現有的數據傳輸和信號控制方式,通過巧妙地設計連接,形成整體的高壓控制結構。由于塑料制品在冷卻成型后需要進行繁瑣的人工處理工序,因此,光學透鏡生產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實用新型了解決上述問題的一種高壓控制結構,例如稱為光學材料注塑用可調式液力超高壓發生及控制器,優選的,還在原注塑模具中增設了相應的液壓工作機構,由控制器提供液力超高壓,并通過控制器進行相應的控制,使模具具有了新的功能。所述高壓控制結構可通過調節設定,產生300kg/cm2~1000kg/cm2的可調節超高工作液壓輸出,在制品成型的同時,控制模具內的液壓工作機構,一次性高質量、自動化將制品與澆口余料體分離。例如,所述高壓控制結構是在注塑機注塑過程中,根據接收到的模具合模注塑狀態信息,判斷成型腔體里的注塑進程及狀態,計算出最佳時間點,通過PLC控制單元發出指令,通過控制器內部的轉換、增壓,輸出超高液壓力,推動注塑模內的液壓工作機構,完成自動截斷分離動作,使制品一次成型,解決了塑料制品在成型后的澆口人工處理問題。注塑模內液壓工作機構中的截斷分離部件設計精確,保證與制品的外形高度吻合,其分離后的制品外形達到設計要求,成為高標準高質量的產品,從而節省了澆口處理工序及相應的人工,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不僅提高產品質量、保證產品的統一標準,更重要的是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操作時間點,亦稱為截斷時間,對所述可編程控制單元非常重要,整個模具系統工作時,其截斷動作的時間,由所述高壓控制結構中的PLC控制單元控制。在注塑制品的生產工藝過程中,截斷動作的時間非常重要。截斷動作過早,制品注塑尚未注滿或雖已注滿但未達到壓力指標,制品冷卻后會收縮,這些都會使制品成為殘次品;截斷動作過晚時,澆口處的余料已經開始冷卻變硬,截斷部件截斷不了,或強硬截斷使制品產生飛邊、裂紋,成為殘次品或廢品。根據注塑生產工藝,截斷動作時間,應在保壓期間達到壓力最大值后進行。由于不同系列不同產品的形狀、體積以及同時注塑的制品數量不同,達到保壓最大值的時間不一樣,所以截斷時間也應靈活設置。每一個產品在試制過程中,除需掌握各產品在注塑、加壓、保持的不同工藝時間,計算出最佳截斷時間,調整PLC中的參數設定,并記錄在該產品的生產工藝操作規范中。優選的,還采用了自動跟進方式優化所述最佳截斷時間,例如,所述自動跟進是指截斷執行部件在受控狀態下,自動跟隨注塑機注塑成型和成型冷卻兩個工藝過程,在最佳時間進行截斷與打開動作,只要截斷執行部件外形與制品的外輪廓吻合嚴謹,就可以保證各種產品能達到高質量生產標準。現有技術是裁剪之后還要手工打磨,才能去除產品表面的痕跡。而采用本實用新型超高壓發生及控制器進行自動截斷分離澆口余料體,省卻了后道手工澆口裁剪及打磨加工的人工,節省了人工且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縮短了生產周期,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了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例如,所述操作時間點為在保壓期間達到壓力最大值時;例如,所述信號接收單元用于接收模具合模注塑狀態信息,傳輸到所述可編程控制單元;所述可編程控制單元用于根據所述模具合模注塑狀態信息判斷成型腔體內部的注塑狀態處于在保壓期間達到壓力最大值時,通過電磁閥控制單元控制所述低壓動力單元輸出低壓動力,由所述增壓單元進行增壓后,通過所述超高壓力工作單元輸出高壓動力。和/或,所述操作時間點處于在保壓期間達到壓力最大值之后的一個預設時間段;又如,所述操作時間點處于在保壓期間達到壓力最大值之后的一個預設時間段之內。例如,所述預設時間段為1毫秒、5毫秒、10毫秒、50毫秒、100毫秒、200毫秒、500毫秒、800毫秒、1秒、2秒、5秒或10秒等,可根據具體的模具或其注塑狀態的實驗數據而定。例如,所述信號接收單元用于接收模具合模注塑狀態信息,傳輸到所述可編程控制單元;所述可編程控制單元用于根據所述模具合模注塑狀態信息判斷成型腔體內部的注塑狀態處于或達到在保壓期間達到壓力最大值之后的一個預設時間段,通過電磁閥控制單元控制所述低壓動力單元輸出低壓動力,由所述增壓單元進行增壓后,通過所述超高壓力工作單元輸出高壓動力。其中,所述可編程控制單元通過所述電磁閥控制單元連接所述低壓動力單元,并且,所述低壓動力單元連接所述增壓單元。例如,所述可編程控制單元通過所述電磁閥控制單元控制所述增壓單元對所述低壓動力單元所輸出的低壓動力進行增壓。又如,所述可編程控制單元通過所述電磁閥控制單元連接所述低壓動力單元,并且,所述低壓動力單元連接所述增壓單元。其中,可編程控制單元,亦稱為可編程控制器(PL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或PLC控制單元,其連接所述電磁閥控制單元;例如,所述電磁閥控制單元設置兩個電磁閥,分別是工作電磁閥及壓縮空氣源電磁閥,其中,所述工作電磁閥用于在PLC控制單元的控制下,在兩個工作狀態轉換,以使所述低壓動力單元的低壓動力進入所述增壓單元,使其增壓輸出或釋放所述增壓單元的動力而使其直接輸出,即不增壓輸出;由此確定了高壓控制結構的超高壓力工作單元的有高壓輸出及無高壓輸出的兩種狀態,以確保系統的超高壓輸出與釋放。例如,所述工作電磁閥為兩位五通結構。所述壓縮空氣源電磁閥用于連接壓縮空氣源,并確保高壓控制結構斷電或停電時,切斷壓縮空氣源與高壓控制結構的通路,以免在高壓控制結構出現故障而斷電時,因未切斷該通道,可能導致其中的內部工作油溢出,給高壓控制結構維護造成困難,例如未切斷該通道可能導致其中的內部油缸及油路中的工作油溢出。例如,工作電磁閥的兩個工作狀態包括使能所述增壓單元增壓輸出狀態及使能所述增壓單元增壓釋放狀態。例如,在實際應用中,PLC控制器不斷地或定時將模具傳感器輸入的信號,即模具合模注塑狀態信息,與預定的參數進行比較和判斷,一旦達到動作值時,即根據所述模具合模注塑狀態信息判斷成型腔體內部的注塑狀態處于操作時間點時,立即輸出指令,控制工作電磁閥動作,讓工作電磁閥進入使能轉換增壓單元增壓輸出狀態,確保系統的超高壓輸出;未達到動作值時,輸出釋放指令,控制工作電磁閥進入使能增壓單元增壓釋放狀態,確保系統的超高壓釋放。優選的,還包括高壓逆止控制單元,其分別與所述可調液壓保障單元、所述增壓單元連接,用于防止高壓逆向。例如,高壓逆止控制單元設置有超高液壓工作空間、補油腔體空間及氣動活塞工作空間,超高液壓工作空間與補油腔體空間鄰接設置;超高液壓工作空間設置有逆止鋼球閥、球面閥口及壓力彈簧。常態下,超高液壓工作空間內充滿低壓液壓油,在其壓力及壓力彈簧的共同作用下,逆止鋼球閥受力向下將球面閥口關閉,用于將超高壓工作空間與其下面的補油腔體空間隔離。補油腔體空間處于超高液壓工作空間與氣動活塞工作空間之間,其接有低壓補充油路,用于對超高壓工作空間進行補油,即補充低壓液壓油。例如,通過補油腔體空間中的低壓補充油路在需要時自動或者受控對超高壓工作空間進行補油。氣動活塞工作空間中設置氣動活塞及垂直于所述氣動活塞的氣動活塞桿,所述氣動活塞將所述氣動活塞工作空間形成上下兩個獨立空氣室,每一獨立空氣室連通一壓縮空氣通路,用于受控輸入或釋放壓縮空氣,使得所述氣動活塞在所述氣動活塞工作空間中升降,從而帶動氣動活塞桿升降,氣動活塞桿在常態下不與逆止鋼球閥接觸,在上升時與逆止鋼球閥接觸,用于對逆止鋼球閥施力向上,以將球面閥口打開。優選的,所述高壓逆止控制單元還通過電磁閥控制單元連接所述可編程控制單元,用于在所述可編程控制單元控制下輸入或釋放壓縮空氣,這樣,PLC控制單元可對兩個獨立空氣室進行充氣控制或排氣控制,以便使氣動活塞桿對逆止鋼球閥發生作用,達到開啟或關閉球面閥口的目的。優選的,所述高壓逆止控制單元連接所述可調液壓保障單元,所述可編程控制單元通過所述電磁閥控制單元控制所述高壓逆止控制單元,實現輸入或釋放壓縮空氣,從而達到開啟或關閉球面閥口的目的,這樣,一方面可以確保實現壓力控制,另一方面可以防止高壓逆向導致故障,例如損壞所述增壓單元或者導致工業事故等。例如,所述高壓逆止控制單元打開球面閥口進行補油時,PLC控制單元通過電磁閥控制單元對氣動活塞下面的獨立空氣室充氣,并對上面的獨立空氣室排氣,致使氣動活塞上移,帶動氣動活塞桿頂起逆止鋼球閥,打開球面閥口;在此同時,PLC控制單元通過電磁閥控制單元將超高壓工作空間的液壓壓力釋放,使補油腔體空間的油可以通過球面閥口,補充到超高壓工作空間中。當補油狀態達到補油空腔的油壓與超高壓工作空間內油壓平衡時,逆止鋼球閥在壓力彈簧作用下,關閉球面閥口,完成補油作用。優選的,還包括可調液壓保障單元,其設置于所述電磁閥控制單元與所述高壓逆止控制單元之間,用于調整液壓,以使補充油壓力大于超高壓工作空間的殘余壓力。高壓逆止控制單元在補油狀態下,其超高壓工作空間已經由PLC控制單元對其壓力進行了釋放,但還會有一定的殘余壓力。這時低壓補充油路中的油壓力若為零時,由于超高壓工作空間的殘余壓力,致使低壓補充油不能通過打開的球面閥口進入工作室,造成補油失敗。所以,補充油壓力一定要大于超高壓工作空間的殘余壓力,才能補油成功。例如,所述可調液壓保障單元設置順序連接的壓縮空氣接入通路、壓縮空氣壓力調節閥及儲油罐,儲油罐設有與所述高壓逆止控制單元的低壓補充油路連通的輸出管道,儲油罐還設有油罐空氣室及儲油室,所述儲油室連通所述輸出管道,所述油罐空氣室及所述儲油室之間設置有移動活塞體,所述油罐空氣室通過所述壓縮空氣壓力調節閥連通所述壓縮空氣接入通路,用于通過所述壓縮空氣壓力調節閥接入壓縮空氣以調整所述油罐空氣室對所述移動活塞體的壓力,從而調整所述油罐空氣室及所述儲油室的相對體積,以使所述儲油室中的油的壓力大于超高壓工作空間的殘余壓力,從而能夠通過所述補油腔體空間及其所述低壓補充油路對超高壓工作空間進行補油。例如,壓縮空氣通過所述壓縮空氣接入通路接入,按所述壓縮空氣壓力調節閥所設定的壓力值,通過所述壓縮空氣壓力調節閥進入所述儲油罐的所述油罐空氣室,對儲油罐內所述儲油室保存的工作油產生壓力,其壓力的大小可通過所述壓縮空氣壓力調節閥調節,達到所需的設定值,用于當所設的壓力值大于超高壓工作空間的釋放殘余壓力時,保障低壓補充油路中的工作油通過球面閥口補充到超高壓工作空間內,從而達到補油目的。例如,信號接收單元設置有傳感器輸入信號組,如圖1所示,傳感器輸入信號組連接PLC控制單元,PLC控制單元連接電磁閥控制單元,低壓動力單元為可調節低壓動力單元,其在電磁閥控制單元控制下,可進行壓力釋放及輸出低壓動力到增壓單元;電磁閥控制單元還與可調液壓保障單元連接,動力轉換增壓單元連接超高壓力工作單元,超高壓力工作單元即輸出單元,用于在通過動力轉換增壓單元增壓后輸出到超高壓力工作單元,由其實現液壓超高壓力輸出,例如輸出驅動,例如驅動刀口移動等;可調液壓保障單元還通過高壓逆止控制單元連接超高壓力工作單元,用于提供液壓保障避免逆向高壓導致系統故障或發生事故。又如,可調液壓保障單元還通過高壓逆止控制單元連接增壓單元,通過增壓單元連接超高壓力工作單元。例如,如圖1所示,電磁閥控制單元還與高壓逆止控制單元直接連接。例如,所述可編程控制單元還通過電磁閥控制單元控制低壓動力單元的工作狀態。優選的,所述可編程控制單元設置存儲模塊,用于存儲預設參數。例如,所述可編程控制單元用于根據所述模具合模注塑狀態信息及所述預設參數判斷成型腔體內部的注塑狀態是否處于操作時間點,確定其處于操作時間點時,控制所述低壓動力單元輸出低壓動力,由所述增壓單元進行增壓后,通過所述超高壓力工作單元輸出高壓動力。例如,所述可編程控制單元用于將所述模具合模注塑狀態信息與所述預設參數進行比對,根據比對結果判斷成型腔體內部的注塑狀態是否處于操作時間點。例如,所述可編程控制單元設置比較模塊,用于比較所述預設參數與所述模具合模注塑狀態信息,得到比較結果,由所述可編程控制單元根據所述比較結果判斷成型腔體內部的注塑狀態處于操作時間點時,通過所述電磁閥控制單元控制所述低壓動力單元輸出低壓動力;又如,所述可編程控制單元設置判斷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比較結果判斷成型腔體內部的注塑狀態處于操作時間點時,通過所述電磁閥控制單元控制所述低壓動力單元輸出低壓動力。優選的,還包括與所述信號接收單元連接的傳感器,用于獲取模具合模注塑狀態信息,發送到所述信號接收單元。例如,設置多個所述傳感器,各所述傳感器分別與所述信號接收單元連接,分別用于獲取其所處位置的模具合模注塑狀態信息,發送到所述信號接收單元。優選的,所述傳感器根據現場情況需求,可為無線傳感器。優選的,所述超高壓力工作單元還設置顯示設備,用于顯示其所輸出的高壓動力的壓力值。例如,所述顯示設備為顯示器,通過所述顯示器顯示所述超高壓力工作單元所輸出的高壓動力的壓力值。這樣,用戶可以方便地獲知所輸出的高壓動力的壓力值,從而采取合適的控制手段。為了便于使用,例如,所述高壓控制結構為一個安裝在可移動式的箱體設備;例如,所述高壓控制結構結構分為七個工作單元,各單元之間的工作流程關系如圖1所示。所述高壓控制結構是利用機電一體化技術,采用了智能PLC控制系統,使用氣體壓力及液壓互相轉換手段來產生超高壓力。例如,PLC控制單元可根據不同產品的生產工藝需求,自動調節低壓動力單元壓力值,由于轉換增壓單元增壓比值是恒定的,故可直接產生300kg/cm2~1000kg/cm2超高壓液壓力輸出,進行液壓傳動。例如,本高壓控制結構的應用案例是應用在光學透鏡注塑生產過程中,高壓控制結構通過注塑模內傳感器反饋的注塑狀態信號,配合注塑生產工藝的要求,在特定的時刻,提供一個液力超高壓作用,自動驅動注塑模具內的液壓工作機構,進行注塑制品與澆口余料冷卻體截斷分離,達到生產自動化目的,不僅節省了人工,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使產品的質量得到顯著改善。例如,增壓單元,亦可稱為動力轉換增壓單元,優選的,所述增壓單元為液壓增壓器。例如,所述增壓單元設置有液壓工作室及氣壓工作室,其中液壓工作室設置有油壓活塞,氣壓工作室設置有氣動活塞,油壓活塞與氣動活塞共用一個活塞桿,聯動工作,也就是說,液壓工作室及氣壓工作室這兩部分相對獨立,各有一個活塞。兩個活塞共用一個活塞桿,工作時聯動。優選的,氣動活塞的面積大于油壓活塞的面積,用于采用氣動活塞相對低壓的氣體推動油壓活塞相對高壓的液體;其中,氣壓工作室內的氣動活塞在PLC控制單元通過工作電磁閥控制下,可推進與后退,并帶動油壓活塞同時動作。氣動活塞采用大面積低壓工作狀態,油壓活塞采用相對較小的面積,在氣動活塞帶動下,產生超高液壓推力,通過高壓輸出推動模具內的工作油缸,完成截斷動作。高壓控制結構的基本工作原理簡述如下:通過高壓控制結構的信號接收單元,亦稱輸入信號組,接收到來自注塑模具中傳感器的狀態信號,亦稱狀態信息或模具合模注塑狀態信息,經PLC控制單元對預設參數與輸入信號進行比較,當符合判斷標準時發出相應指令,通過電磁閥控制單元,控制動力轉換增壓單元,將低壓動力轉換成超高液壓,傳送到超高液壓工作單元,直接驅動需要超高壓驅動的工作機構,例如注塑模具內的液壓工作機構,進行注塑制品與澆口余料冷卻體截斷分離。動力轉換增壓單元內具有產生高壓的液壓增壓器,可產生300kg/cm2~1000kg/cm2的超高工作液壓輸出,并由安裝在控制器液壓輸出口輸出。控制器超高壓輸出口與模具內小型液壓油缸之間由系統高壓油路連接,油路內的壓力,由控制器根據產品的不同設定進行控制。注塑過程中,當模具內返回的信息,經控制器分析判斷,會在滿足確定條件的狀態下,將超高工作液壓通過液壓輸出口及高壓管路,輸出到模具液壓機構中。此時控制器內部各單元也會在PLC控制單元的作用下進行聯動相應動作,從而完成自動截斷分離的全過程。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操作人員會根據不同的注塑機及產品要求,通過人機界面,在PLC控制單元的程序中設置不同的參數,使控制器能隨不同的產品自動調整和控制壓力值及動作時間點,進而控制注塑模中自動化液壓工作機構,達到對注塑工序中不同的時間段進行相應的截斷分離動作,一次性完成產品后作業工序。下面給出使用新型模具前后工藝對比表(表1),通過該表1可以看出,使用普通生產方式和使用新型超高壓發生及控制器生產方式工藝對比,工序進行了簡化,縮短了生產周期,提高了生產效率。合模注塑保壓冷卻開模頂出截斷打磨工序數普通方式√√√√√√6新型方式√√(含截斷)√√XX4表1以光學透鏡生產企業為例,假設企業有20臺注塑機,采用新模具前,滿負荷生產,每臺注塑機每天三班每班一人即每日需三個員工。二十臺注塑機共計需60個員工。每個員工每月3000元工薪,企業每月需人工費18萬元,每年需238萬元(含三險一金)。采用本系統后,每臺注塑機需一套自動截斷成型系統設備,每套4萬元,20臺注塑機共計需80萬。采用后當年可節省資金為:238萬﹣80萬=158萬元,即,以后每年可凈節省資金為:238萬元。以20臺注塑機為例,采用新模具前后的經濟效益對比表如表2所示。表2通過以上對比,可以看出,使用這種新型超高壓發生及控制器能進行自動截斷澆口,這種生產方式,更適合大規模產業化生產,是對生產力及生產效率的提高,會促進企業生產的自動化及現代化,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并符合我國產業轉型發展的新方向。結合應用上述各實施例所述高壓控制結構,又如,一種注塑裝置,其包括注塑機以及與所述注塑機連接的任一上述高壓控制結構。例如,所述注塑機用于提供模具合模注塑狀態信息到所述高壓控制結構,由所述高壓控制結構輸出高壓動力控制所述注塑機對其注塑制品的截斷動作。具體的高壓控制及控制所述注塑機對其注塑制品的截斷動作,可參考上述實施例,在此不再贅述。例如,所述注塑裝置包括注塑機、含有相應超高液壓工作機構的模具以及與所述注塑機連接的任一上述高壓控制結構。例如,所述注塑裝置還包括具有超高液壓工作機構的模具,其分別與所述注塑機、所述高壓控制結構連接。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還包括,上述各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相互組合形成的高壓控制結構及注塑裝置。本實用新型及其各實施例提出了新型光學材料注塑用可調式液力超高壓發生及控制器的設計技術與制作技術,利用自動化信息與PLC控制技術,對注塑工藝過程進行優化處理,在制品與澆口余料體尚未固化時,找到了最佳熔體截斷分離的時間點,解決了高壓狀態的成型生產工藝。并且,通過開發出高壓控制結構,使液壓截斷成型系統,與注塑機聯動,改變了傳統注塑工藝,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降低了生產成本,保證了產品質量,加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為企業帶來了直接的經濟效益。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及其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說明書所描述的實施例,這些實施例不作為對本
實用新型內容的額外限制,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全面。并且,上述各技術特征繼續相互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舉的各種實施例,均視為本實用新型說明書記載的范圍;進一步地,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