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制備雨刷條用的進料機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669762閱讀:280來源:國知局
一種制備雨刷條用的進料機構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制備雨刷條用的進料機構。



背景技術:

雨刷器在汽車、火車、電車等交通工具上應用廣泛,一些的工程機械例如起重機上也安裝了雨刷器,而雨刷器中最重要部件的就是雨刷條。由于雨刷條直接與玻璃接觸,在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雨刷條經常由于故障、磨損或者老化需要更換,因此雨刷條的需求量很大,而雨刷條需要具有良好的韌性、定形性和耐腐蝕性,因此雨刷條的生產極其重要。現有技術的雨刷條生產設備一般由合模機構與動力傳遞機構構成,動力傳遞機構中包括進料裝置,進料裝置主要用于產品原材料的運輸,膠料借助進料裝置中的擠出螺桿的作用在機筒內攪拌、混合、塑化和壓緊,然后向機頭方向移動,最后進入到模具中成型,待模具中產品冷卻固化后取出,一般進料裝置只有一個,這樣當需要生產由兩種材料組成的產品時就需要分兩步生產,生產效率較低;且進料裝置的設置通常為固定式,檢修不方便,維修較為麻煩,維修成本高,進料結構較為單一。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諸多不足,提供一種制備雨刷條用的進料機構,設計合理,采用兩個進料裝置,加快進料速度,提高生產效率,合理安排進料機構的結構,應用更加靈活,維修方便。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制備雨刷條用的進料機構,包括控制箱、第一進料裝置、第二進料裝置、第一進料箱和第二進料箱,第一進料箱位于第二進料箱的上方,第一進料裝置和第二進料裝置垂直設置,第一進料裝置與第一進料箱連接,第二進料裝置與第二進料箱連接,第一進料裝置的下方設有移動裝置,移動裝置包括推動裝置、支撐架、滑板和固定架,固定架的上端設有導軌,推動裝置與支撐架連接,支撐架的一端與第一進料裝置連接,支撐架的另一端與滑板連接,滑板的下方設有滑輪,滑輪滑動連接在導軌上。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第一進料裝置和第二進料裝置,這樣在使用時,可以將不同或者相同的物料分別加入第一進料裝置、第二進料裝置上的料斗內,然后驅動螺桿進料機內的電機帶動螺旋葉片旋轉,實現將不同或者相同的物料逐步或者同時排入第一進料箱和第二進料箱內,然后在第二進料箱內進行注塑成型,減少了工作步驟,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約了成本,實用性好;將第一進料裝置和第二進料裝置垂直設置,避免第一進料裝置和第二進料裝置之間相互干擾,提高工作安全性和穩定性,此外,第一進料裝置在推動裝置的作用下,沿著導軌來回移動,從而改變第一進料裝置的位置,當需要使用時,就將第一進料裝置與第一進料箱連接,為生產提供原料,當不需要使用或者需要進行維修時,就將第一進料裝置與第一進料箱分離,可以單獨進行維修,減少干擾,維修方便。

進一步,第一進料裝置包括第一料斗、第一螺桿進料機和第一機頭,第一進料箱上設有第一進料口和第一出料口,第一機頭與第一進料口連接,第二進料裝置包括第二料斗、第二螺桿進料機和第二機頭,第二進料箱上設有第二進料口和第二出料口,第二機頭與第二進料口連接。原始物料分別從第一料斗和第二料斗進入到第一螺桿進料機和第二螺桿進料機,在螺桿擠壓、輸送過程中分別從第一機頭和第二機頭通過第一進料口和第二進料口進入到第一進料箱和第二進料箱。

進一步,第一進料口上設有密封蓋,密封蓋的一側與第一進料箱鉸接,密封蓋的另一側通過連接結構與第一進料箱卡接。當不需要使用第一進料箱時,將密封蓋封閉第一進料口,防止外界的雜質進入到第一進料箱內,隨著物料進入到模具內,污染產品,保持第一進料箱內的清潔性,避免影響下一次的使用。

進一步,連接結構采用連接勾和連接塊,連接塊上設有U形槽和螺桿,連接勾的一端與密封蓋鉸接,連接勾的另一端與U形槽對應連接,螺桿上連接有旋轉手輪,螺桿穿過連接塊與連接勾螺紋連接。當需要關閉第一進料口,闔上密封蓋時,轉動連接勾,直至連接勾卡接到連接塊的U形槽內,然后轉動旋轉手輪,同時帶動螺桿轉動,使螺桿與連接勾連接,從而固定連接勾,實現密封蓋的緊密閉合。

進一步,第二進料箱內設有模具,第一出料口和第二進料口均通過導流管與模具連接,導流管上設有流量控制閥。導流管將從第一進料裝置和第二進料裝置輸送的原料注入到模具中,設置的流量控制閥控制注入原料的量,避免過多或者過少影響產品成型效果,提高產品質量和合格率,減少次品。

進一步,第一進料箱的上方設有推料裝置,第二進料箱的下方設有收料裝置。設置的推料裝置將第一進料箱內的物料擠壓到第二進料箱的模具中,使產品成型,設置的收料裝置將在模具中成型的產品收集起來,便于統一整理和存放。

進一步,控制箱上設有控制面板和報警裝置,控制面板上設有控制按鈕和顯示屏,報警裝置分別與第一進料裝置、第二進料裝置和流量控制閥連接。控制面板上的控制按鈕用來控制整個進料機構的工作,并通過顯示屏顯示操作信息和工作情況,當出現異常情況時,報警裝置立即發出警示聲報警,提醒工作人員及時處理,降低損失。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第一進料裝置和第二進料裝置,這樣在使用時,可以將不同或者相同的物料分別加入第一進料裝置、第二進料裝置上的料斗內,然后驅動螺桿進料機內的電機帶動螺旋葉片旋轉,實現將不同或者相同的物料逐步或者同時排入第一進料箱和第二進料箱內,然后在第二進料箱內進行注塑成型,減少了工作步驟,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約了成本,實用性好;將第一進料裝置和第二進料裝置垂直設置,避免第一進料裝置和第二進料裝置之間相互干擾,提高工作安全性和穩定性,此外,第一進料裝置在推動裝置的作用下,沿著導軌來回移動,從而改變第一進料裝置的位置,當需要使用時,就將第一進料裝置與第一進料箱連接,為生產提供原料,當不需要使用或者需要進行維修時,就將第一進料裝置與第一進料箱分離,可以單獨進行維修,減少干擾,維修方便。

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采用兩個進料裝置,加快進料速度,提高生產效率,合理安排進料機構的結構,應用更加靈活,維修方便。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制備雨刷條用的進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連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二進料箱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控制箱;11、控制面板;12、報警裝置;13、控制按鈕;14、顯示屏;2、第一進料裝置;21、第一料斗;22、第一螺桿進料機;23、第一機頭;3、第二進料裝置;31、第二料斗;32、第二螺桿進料機;33、第二機頭;4、第一進料箱;41、第一進料口;42、第一出料口;43、密封蓋;44、連接勾;45、連接塊;46、U形槽;47、螺桿;48、旋轉手輪;5、第二進料箱;51、第二進料口;52、第二出料口;53、模具;54、導流管;55、流量控制閥;6、移動裝置;61、推動裝置;62、支撐架;63、滑板;64、固定架;65、導軌;66、滑輪;71、推料裝置;72、收料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制備雨刷條用的進料機構,包括控制箱1、第一進料裝置2、第二進料裝置3、第一進料箱4和第二進料箱5,第一進料箱4位于第二進料箱5的上方,第一進料裝置2和第二進料裝置3垂直設置,將第一進料裝置2和第二進料裝置3垂直設置,避免第一進料裝置2和第二進料裝置3之間相互干擾,提高工作安全性和穩定性。第一進料裝置2與第一進料箱4連接,第二進料裝置3與第二進料箱5連接,第一進料裝置2包括第一料斗21、第一螺桿進料機22和第一機頭23,第一進料箱4上設有第一進料口41和第一出料口42,第一機頭23與第一進料口41連接,第二進料裝置3包括第二料斗31、第二螺桿進料機32和第二機頭33,第二進料箱5上設有第二進料口51和第二出料口52,第二機頭33與第二進料口51連接。通過設置第一進料裝置2和第二進料裝置3,這樣在使用時,可以將不同或者相同的原始物料分別從第一料斗21和第二料斗31進入到第一螺桿進料機22和第二螺桿進料機32,然后驅動螺桿進料機內的電機帶動螺旋葉片旋轉,實現將不同或者相同的物料,逐步或者同時從第一機頭23和第二機頭33通過第一進料口41和第二進料口51進入到第一進料箱4和第二進料箱5,然后通過導流管54將原料注入到模具53內進行成型,減少了工作步驟,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約了成本,實用性好。

第一進料口41上設有密封蓋43,密封蓋43的一側與第一進料箱4鉸接,密封蓋43的另一側通過連接結構與第一進料箱4卡接。當不需要使用第一進料箱4時,將密封蓋43封閉第一進料口41,防止外界的雜質進入到第一進料箱4內,并隨著物料進入到模具53內,污染產品,保持第一進料箱4內的清潔性,避免影響下一次的使用。連接結構采用連接勾44和連接塊45,連接塊45上設有U形槽46和螺桿47,連接勾44的一端與密封蓋43鉸接,連接勾44的另一端與U形槽46對應連接,螺桿47上連接有旋轉手輪48,螺桿47穿過連接塊45與連接勾44螺紋連接。當需要關閉第一進料口41,闔上密封蓋43時,轉動連接勾44,直至連接勾44卡接到連接塊45的U形槽46內,然后轉動旋轉手輪48,同時帶動螺桿47轉動,使螺桿47與連接勾44連接,從而固定連接勾44,實現密封蓋43的緊密閉合。

第二進料箱5內設有模具53,第一出料口42和第二進料口51均通過導流管54與模具53連接,導流管54上設有流量控制閥55。導流管54將從第一進料裝置2和第二進料裝置3輸送的原料注入到模具53中,設置的流量控制閥55控制注入原料的量,避免過多或者過少影響產品成型效果,提高產品質量和合格率,減少次品。第一進料箱4的上方設有推料裝置71,第二進料箱5的下方設有收料裝置72。設置的推料裝置71將第一進料箱4內的物料擠壓到第二進料箱5的模具53中,使產品成型,設置的收料裝置72將在模具53中成型的產品收集起來,便于統一整理和存放。

第一進料裝置2的下方設有移動裝置6,移動裝置6包括推動裝置61、支撐架62、滑板63和固定架64,固定架64的上端設有導軌65,推動裝置61與支撐架62連接,支撐架62的一端與第一進料裝置2連接,支撐架62的另一端與滑板63連接,滑板63的下方設有滑輪66,滑輪66滑動連接在導軌65上。第一進料裝置2在推動裝置61的作用下,沿著導軌65來回移動,從而改變第一進料裝置2的位置,當需要使用時,就將第一進料裝置2與第一進料箱4連接,為生產提供原料,當不需要使用或者需要進行維修時,就將第一進料裝置2與第一進料箱4分離,可以單獨進行維修,減少干擾,維修方便。可以根據實際操作位置和車間格局,調整進料機構的位置,使進料更加方便,

控制箱1上設有控制面板11和報警裝置12,控制面板11上設有控制按鈕13和顯示屏14,報警裝置12分別與第一進料裝置2、第二進料裝置3和流量控制閥55連接。控制面板11上的控制按鈕13用來控制整個進料機構的工作,并通過顯示屏14顯示操作信息和工作情況,當出現異常情況時,報警裝置12立即發出警示聲報警,提醒工作人員及時處理,降低損失。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實用新型為基礎,為解決基本相同的技術問題,實現基本相同的技術效果,所作出的簡單變化、等同替換或者修飾等,皆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中。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