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有機廢氣凈化裝置,特別是蓄熱式催化分解床熱能回收系統。
背景技術:
烘箱工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高濃度、高溫有機廢氣,這些廢氣如果直接排放到空氣中會造成空氣的污染以及熱能的浪費,而現有的具有熱能回收功能的環保設備不僅需要較高的初次投資,而且還需要較高的運行費用,無法真正意義上做到節能減排,環保效果不強,經濟效益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節能環保、熱能回收率高、經濟效益好的蓄熱式催化分解床熱能回收系統。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
蓄熱式催化分解床熱能回收系統,包括烘箱以及催化燃燒裝置,所述烘箱設有第一進風管與第一出風管,所述催化燃燒裝置包括殼體、設置在殼體上的第二進風管、第二出風管、設置在殼體內的隔板、換熱裝置、擋風板以及催化床,所述第一出風管與第二進風管連接,所述第一進風管與第二出風管連接,所述殼體內包括燃燒腔以及位于燃燒腔下方的預熱腔與出風腔,所述預熱腔與出風腔由隔板分隔,所述換熱裝置從出風腔穿過隔板進入預熱腔,所述催化床上設有催化劑以及加熱器,所述擋風板設置在預熱腔與燃燒腔之間,所述擋風板上設有預加熱器。
采用上述結構后,烘箱中的高溫有機廢氣進入催化燃燒裝置中,首先在預熱腔中由預加熱器進行預熱,然后繞過擋風板進入燃燒腔中,在催化床處通過催化劑以及加熱器進行燃燒凈化,凈化后的高溫氣體經過出風腔然后從第二出風管排出,從第一進風管重新進入烘箱對烘箱內的工件進行烘干,在高溫氣體經過出風腔時,通過換熱裝置可以將熱能傳遞給預熱腔中的廢氣,對廢氣進行預熱,這樣可以對高溫氣體的熱能起到進一步的利用,而且可以減少預加熱器的工作時間,甚至在有機氣體的濃度達到一定值時,可以不需要預加熱器對有機氣體進行預熱,本發明不僅有很高的凈化效率,而且運行時基本不需要消耗就可正常運行,燃燒腔內產生的熱量可以對預熱腔中的有機廢氣進行預熱,減少預加熱器的能耗,還可以給烘箱補充高溫氣體,減少烘箱的能耗,一般節約的費用,2-3年就能將本發明的投資回收回來,達到很好的經濟效益。
優選的,為了方便出風腔與預熱腔的換熱,所述換熱裝置包括設置在殼體外的水箱以及設置在殼體內的換熱盤管,所述換熱盤管兩端伸出殼體并與水箱連接,所述換熱盤管從出風腔穿過隔板進入預熱腔,所述換熱盤管伸出殼體的部分設有水泵。
優選的,為了提高換熱盤管的穩定性,提高換熱效率,所述殼體內設有上換熱板與下換熱板,所述上換熱板與下換熱板均從出風腔穿過隔板進入預熱腔,所述上換熱板與下換熱板均設有通孔,所述上換熱板位于換熱盤管上方,所述下換熱板位于換熱盤管下方,這樣上換熱板與下換熱板可以提高換熱盤管的穩定性,同時有機廢氣在經過上換熱板與下換熱板時可以通過上換熱板以及下換熱板與出風腔進行換熱,提高換熱效率。
優選的,為了方便調整第二出風管排出的高溫氣體的溫度,所述第一進風管與第二出風管之間設有用于第一進風管與第二出風管連接的送風管道,所述送風管道上設有與送風管道連通的調溫支管,所述調溫支管穿過水箱,所述第二出風管上設有第一溫度計,所述送風管道設有第一閥門,所述調溫支管設有第二閥門,這樣,在第一溫度計顯示的溫度正常時,可以通過打開第一閥門,關閉第二閥門,使高溫氣體進入烘箱中,在第一溫度計顯示的溫度較低時,可以通過打開第二閥門,關閉第一閥門,使高溫氣體通過調溫支管時由水箱加熱升溫,然后再進入烘箱中。
優選的,為了時氣體在管道在中通暢,所述送風管道上設有送風風機。
優選的,為了方便催化燃燒裝置在停機后快速冷卻,所述殼體設有第三進風管與第三出風管,所述第三進風管設有散熱風機,所述第三出風管與送風管道連通,所述第三出風管上設有第三閥門,所述第三出風管設有第一排氣管,所述第一排氣管上設有第四閥門,這樣在停機后可以快速將殼體內的氣體排出,同時根據氣體溫度選擇直接排出到大氣還是送入烘箱中。
優選的,為了方便調整送風管道內高溫氣體的溫度,所述送風管道上設有第二溫度計與第三溫度計,所述第二溫度計與第三溫度計分別位于第三處分管兩側,若送風管道內的溫度不合適,可以通過打開第三閥門,使第三出風管中的高溫氣體進入送風管道內以提高送風管道內高溫氣體的溫度。
優選的,為了方便高溫氣體的直接排放,所述第二出風管上設有第二排氣管,所述第二排氣管上設有第五閥門,
優選的,為了方便新鮮空氣的進入,所述送風管道上設有第四進風管,所述第四進風管上設有第六閥門。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催化燃燒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烘箱,2為第一進風管,3為第一出風管,4為殼體,5為第二進風管,6為第二出風管,7為隔板,9為擋風板,10為催化床,11為燃燒腔,12為預熱腔,13為出風腔,14為加熱器,15為預加熱器,16為水箱,17為換熱盤管,18為水泵,19為上換熱板,20為下換熱板,21為通孔,22為送風管道,23為調溫支管,24為第一溫度計,25為第一閥門,26為第二閥門,27為第二溫度計,28為第三溫度計,29為第三進風管,30為第三出風管,31為散熱風機,32為第三閥門,33為送風風機,34為第四進風管,35為第六閥門,36為第一排氣管,37為第四閥門,38為第二排氣管,39為第五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和圖2可知本發明蓄熱式催化分解床熱能回收系統包括烘箱1以及催化燃燒裝置,所述烘箱1設有第一進風管2與第一出風管3,所述催化燃燒裝置包括殼體4、設置在殼體4上的第二進風管5、第二出風管6、設置在殼體4內的隔板7、換熱裝置、擋風板9以及催化床10,所述第一出風管3與第二進風管5連接,所述第一進風管2與第二出風管6連接,所述殼體4內包括燃燒腔11以及位于燃燒腔11下方的預熱腔12與出風腔13,所述預熱腔12與出風腔13由隔板7分隔,所述催化床10上設有催化劑(未在附圖中畫出)以及加熱器14,所述擋風板9設置在預熱腔12與燃燒腔11之間,所述擋風板9上設有預加熱器15,所述換熱裝置包括設置在殼體4外的水箱16以及設置在殼體4內的換熱盤管17,所述換熱盤管17兩端伸出殼體4并與水箱16連接,所述換熱盤管17從出風腔13穿過隔板7進入預熱腔12,所述換熱盤管17伸出殼體4的部分設有水泵18,所述殼體4內設有上換熱板19與下換熱板20,所述上換熱板19與下換熱板20均從出風腔13穿過隔板7進入預熱腔12,所述上換熱板19與下換熱板20均設有通孔21,所述上換熱板19位于換熱盤管17上方,所述下換熱板20位于換熱盤管17下方,所述第一進風管2與第二出風管6之間設有用于第一進風管2與第二出風管6連接的送風管道22,所述送風管道22上設有與送風管道22連通的調溫支管23,所述調溫支管23穿過水箱16,所述第二出風管6上設有第一溫度計24,所述送風管道22設有第一閥門25,所述調溫支管23設有第二閥門26,所述殼體4設有第三進風管29與第三出風管30,所述第三進風管29設有散熱風機31,所述第三出風管30與送風管道22連通,所述第三出風管22上設有第三閥門32,所述送風管道22上設有第二溫度計27與第三溫度計28,所述第二溫度計27與第三溫度計28分別位于第三出風管30兩側,所述送風管道22上設有送風風機33,所述送風管道22上設有第四進風管34,所述第四進風管34上設有第六閥門35,所述第三出風管30設有第一排氣管36,所述第一排氣管36上設有第四閥門37,所述第二出風管6上設有第二排氣管38,所述第二排氣管38上設有第五閥門39。
采用上述結構后,烘箱中的高溫有機廢氣進入催化燃燒裝置中,首先在預熱腔中由預加熱器進行預熱,然后繞過擋風板進入燃燒腔中,在催化床處通過催化劑以及加熱器進行燃燒凈化,凈化后的高溫氣體經過出風腔然后從第二出風管排出,從第一進風管重新進入烘箱對烘箱內的工件進行烘干,在高溫氣體經過出風腔時,通過換熱裝置可以將熱能傳遞給預熱腔中的廢氣,對廢氣進行預熱,這樣可以對高溫氣體的熱能起到進一步的利用,而且可以減少預加熱器的工作時間,甚至在有機氣體的濃度達到一定值時,可以不需要預加熱器對有機氣體進行預熱,本發明不僅有很高的凈化效率,而且運行時基本不需要消耗就可正常運行,燃燒腔內產生的熱量可以對預熱腔中的有機廢氣進行預熱,減少預加熱器的能耗,還可以給烘箱補充高溫氣體,減少烘箱的能耗,一般節約的費用,2-3年就能將本發明的投資回收回來,達到很好的經濟效益。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