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立式型煤干燥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烘干機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立式型煤干燥機。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源一尤其是煤炭能源的需求量迅猛增加,為了降低煤耗,化工行業多采用型煤氣化的燃燒方式,煤泥成型深加工技術也由此被廣泛采用。在型煤生產過程中,“濕球”的烘干,即型煤烘干是最為關鍵的工序之一。在型煤烘干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用到烘干設備,而型煤烘干機就是最常用到的烘干設備之一。型煤烘干機也叫立式烘干機,是針對型煤和礦粉壓球團的脫水而設計的,其包括爐體,爐體中設置有風道,風道由相應的孔板圍城,使用時,首先向風道中通入熱風,然后將成型后的“水球”由皮帶機輸送到爐體頂部,由布料裝置均勻分布到爐頂全截面。型煤在其運行軌道上一邊靠重力緩慢下移一邊與熱風進行熱交換,在此過程中,型煤蒸發出的水分又由熱風隨機帶走,經過設定時間的干燥后,便可使型煤達到一定的干燥值。具有上述結構的型煤烘干機在實際生產中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并且也在一步步的被改進和完善,但是其發展至今卻仍然存在以下問題:首先,由于干燥前的型煤本身往往存在酸性物質,在型煤被烘干的過程中,這些酸性物質同時也得到釋放,釋放后的酸性物質隨著通入爐體內的熱風游走并腐蝕設備,其一旦被排放,還會給外界環境造成直接的不利影響,然而,目前的烘干機中均沒有設置相應的廢氣處理裝置,在使用的過程中,從型煤中釋放出的有害氣體隨著通入的熱風上升,并且在爐體內做相對較長時間的停留后直接由爐體頂部排入大氣,這顯然是極為不利的;其次,型煤在被烘干的過程中難免的會產生粉塵,實際生產過程中,大量的粉塵從爐體的頂、底部,尤其是底部出料口飄出,使得生產場地煙塵彌漫,這些粉塵一方面會污染生產場合的環境,給工作人員的健康帶來不利影響,另一方面,由于所述粉塵均是由煤粉形成,空氣中的煤粉在達到一定的濃度后甚至存在爆炸的隱患;再者,風道由孔板圍成,生產過程中,由于考慮到孔板的強度,若孔板上的開孔過多,則相應的需采用較厚的鋼板制作,這勢必會增加干燥機的成本,增加其重量;若采用較薄的鋼板,則開孔的數量必須相應的減少,而開孔數量的減少將直接導致將來通入的熱風不能充分的與型煤接觸,造成能量的浪費,引起烘干機的烘干效率的下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立式型煤干燥機,以解決目前的立式型煤干燥機由于不能合理的處理廢氣而引起的易損壞以及污染環境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立式型煤干燥機采用以下技術方案:立式型煤干燥機,包括爐體,所述爐體的頂部設有加料口,其底部具有排料口,爐體的上部設有負壓引風管,所述負壓引風管具有與爐體的內腔連通的進風口以及用于與相應的廢氣處理裝置連接的出風口,爐體的加料口位于負壓引風管的進風口上方。爐體的頂部設有錐體,所述加料口位于錐體的頂部,負壓引風管的進風口在錐體上與爐體的內腔連通。爐體內腔的中部設有風道,所述風道由篦條式網板圍成。爐體的內腔自下而上的分為物料密實烘干區、物料初始烘干區和物料密實冷卻區,所述風道位于爐體內腔的物料初始烘干區中。所述爐體的下部設有負壓排塵管,負壓排塵管具有與爐體的內腔連通的吸塵口以及用于與相應的粉塵處理裝置連接的排塵口,爐體的排料口位于負壓排塵管的吸塵口下方。所述爐體的底部設有倒錐體,排料口位于倒錐體的底部,所述負壓排塵管的吸塵口在所述倒錐體上與爐體的內腔連通。所述負壓引風管的出風口以及負壓排塵管的排塵口均接入同一引風箱中。負壓引風管以及負壓排塵管均通過所述引風箱連接于一個濕式除塵裝置。由于本發明的立式型煤干燥機在其爐體的上部設有負壓引風管,負壓引風管具有與爐體的內腔連通的進風口以及用于與相應的廢氣處理裝置連接的出風口,并且爐體的加料口位于負壓引風管的進風口上方,因此,在使用的過程中,與型煤進行過熱交換的熱風以及型煤在被加熱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在到達爐體的加料口之前便被負壓引風管抽吸并被輸送至相應的廢氣裝置集中處理,并且負壓引風管可同時起到抽吸爐體上部粉塵的作用,其在廢氣和粉塵排出爐體之前便在爐體內將它們收集,從而可避免廢氣和粉塵從爐體的加料口處飄散至周圍環境中,解決由爐體的廢氣引起的環境污染問題,另外,由于負壓引風管的抽吸作用,廢氣在爐體內停留的時間大大減少,從而也減少了其對爐體的腐蝕,解決了型煤干燥機易損壞的問題。綜上所述,該立式型煤干燥機解決了目前的立式型煤干燥機由于不能合理的處理廢氣而引起的易損壞以及污染環境的問題。更進一步的,爐體頂部的錐體可用于引導廢氣積聚,從而為負壓引風管的工作創造有利條件;由篦條式網板圍成的風道一方面可保證強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被烘干的型煤與熱風充分接觸,提高干燥機的工作效率;負壓排塵管用于在粉塵從爐體的出料口飄出之前將其抽吸收集,從而在爐體內部實現對粉塵的處理,避免其污染環境;倒錐體結構一方面是為了引導型煤落至設定的地點,另一方面也可輔助粉塵匯聚,為負壓排塵管的工作提供方便;將負壓引風管和負壓排塵管接入一個引風箱可通過同一引風箱來為二者同時提供工作動力,減少了干燥機所需的部件,降低了干燥機的成本;采用濕式除塵裝置可實現對粉塵和廢氣的一次凈化處理,減少了干燥機的設備數量,降低了其成本。
圖1是立式型煤干燥機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 圖2是圖1的A-A剖視 圖3是圖1的B-B剖視 圖4是圖1中的風道的結構示意 圖5是圖4的A-A剖視 圖6是圖4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立式型煤干燥機的實施例,如圖1-6所示,包括爐體11,爐體11的主體部分呈圓筒狀,其頂部具有錐體12,底部具有倒錐體13,錐體12的頂部具有加料口,倒錐體13的下部具有出料口 ;另外,爐體11上還裝配有負壓引風管14和負壓排塵管15,負壓引風管14,顧名思義,就是利用負壓原理來將爐體11內的氣流向外引出的管道,工作時,可通過在其出風口處連接相應的負壓發生器(風機、風箱等)來使其內部形成負壓;相應的,負壓排塵管15就是利用負壓原理來將爐體11內的粉塵引出,以實現爐體11的排塵的管道,工作時,也可通過加裝相應的負壓發生器來使其吸塵口處形成負壓,負壓引風管14通過其進風口在錐體上與爐體11的內腔連通,而爐體11的加料口則位于負壓引風管14的進風口上方處,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爐體11內產生的廢氣在到達爐體11的加料口之前便被負壓引風管14抽吸而走;負壓排塵管15通過其吸塵口在倒錐體13上與爐體11的內腔連通,爐體11的出料口位于負壓排塵管15的吸塵口上方處,工作過程中,爐體11內產生的粉塵在到達爐體11的出料口之前便被負壓排塵管15抽吸而走;本實施例中,負壓引風管14的出風口和負壓排塵管15的排塵口通過一個母管16匯聚成一路。爐體11的內腔自下而上的分為物料密實烘干區、物料初始烘干區和物料密實冷卻區,其中,所述物料初始烘干區內設有風道17,風道17有多條并且由篦條式網板圍成,篦條式網板由支撐框架以及包覆在支撐框架外部的鋼條構成,爐體11的外側面上在風道的進口處設有熱風分配管18,熱風分配管18上具有熱風分配孔,熱風分配孔可將熱風分配至每個風道之中。在立式型煤干燥機的其它實施例中,還可通過所述母管將負壓引風管和負壓排塵管連接至同一引風箱并通過引風箱連接濕式除塵裝置,以引風箱作為二者共同的負壓發生裝置,通過濕式除塵裝置來同時作為廢氣和粉塵的處理裝置。
權利要求
1.立式型煤干燥機,包括爐體,所述爐體的頂部設有加料口,其底部具有排料口,其特征在于,爐體的上部設有負壓引風管,所述負壓引風管具有與爐體的內腔連通的進風口以及用于與相應的廢氣處理裝置連接的出風口,爐體的加料口位于負壓引風管的進風口上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型煤干燥機,其特征在于,爐體的頂部設有錐體,所述加料口位于錐體的頂部,負壓引風管的進風口在錐體上與爐體的內腔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型煤干燥機,其特征在于,爐體內腔的中部設有風道,所述風道由篦條式網板圍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型煤干燥機,其特征在于,爐體的內腔自下而上的分為物料密實烘干區、物料初始烘干區和物料密實冷卻區,所述風道位于爐體內腔的物料初始烘干區中。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立式型煤干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的下部設有負壓排塵管,負壓排塵管具有與爐體的內腔連通的吸塵口以及用于與相應的粉塵處理裝置連接的排塵口,爐體的排料口位于負壓排塵管的吸塵口下方。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型煤干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的底部設有倒錐體,排料口位于倒錐體的底部,所述負壓排塵管的吸塵口在所述倒錐體上與爐體的內腔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型煤干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負壓引風管的出風口以及負壓排塵管的排塵口均接入同一引風箱中。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型煤干燥機,其特征在于,負壓引風管以及負壓排塵管均通過所述引風箱連接于一個濕式除塵裝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烘干機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立式型煤干燥機。該干燥機包括頂部具有加料口的爐體,爐體的上部設有負壓引風管,負壓引風管具有與爐體的內腔連通的進風口以及用于與相應的廢氣處理裝置連接的出風口,爐體的加料口位于負壓引風管的進風口上方。在使用的過程中,與型煤進行過熱交換的熱風以及型煤在被加熱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在到達爐體的加料口之前便被負壓引風管抽吸并被輸送至相應的廢氣裝置集中處理,從而可避免廢氣和粉塵從爐體的加料口處飄散至周圍環境中,解決由爐體的廢氣引起的環境污染問題,另外,由于負壓引風管的抽吸作用,廢氣在爐體內停留的時間大大減少,從而也減少了其對爐體的腐蝕,解決了型煤干燥機易損壞的問題。
文檔編號F26B25/00GK103148692SQ201310117428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7日
發明者李永卓, 張文志, 李山林, 張志松, 李春燕 申請人:鄭州長城冶金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