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線路板生產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線路板板邊孔位干燥裝置。
背景技術:
在線路板制作中需要對線路板進行一系列性能的檢測,其中包括耐水性能的檢測,在進行了耐水性能檢測之后,便需要采用烘干設備對線路板進行烘干除濕,現有的烘干設備結構復雜、電路板的安裝、取放不便,無疑就增加了烘干時間,降低了烘干效率。
由于水的張力,水珠容易滯留在線路板上的孔位里,導致整體烘干效率降低,尤其線路板烘干時半邊常用于裝夾固定,因此半邊孔位烘干時間更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線路板板邊孔位干燥裝置,它能有效地解決背景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
一種線路板板邊孔位干燥裝置,包括烘干殼體,其特征在于:該烘干殼體內設置有安裝電路板的載料裝置,以及安裝在烘干殼體內壁對載料裝置上的電路板進行烘干除濕的加熱器,所述載料裝置包括轉動軸、安裝在轉動軸上的轉動框架,轉動框架為方形安裝框架,在方形安裝框架的安裝面上設有電路板卡緊結構;所述轉動框架邊緣設置有對應伸入線路板邊緣孔位的干燥針,所述干燥針包括中空本體,所述本體上開設有多個環繞本體的氣槽,所述氣槽設置有多個連通本體中空部分的氣孔,所述本體包括尖端及固定端,所述固定端設置有進氣口連接本體中空部分。
使用時干燥針的進氣口可通過任一方式連接現有的熱風裝置,氣體由進氣口進入本體的中空部分再由氣孔輸出,由于設置了多個氣槽,氣體在氣槽內形成環繞PIN針的氣流,氣體最終通過干燥針與孔位的間隙流出,有效提高線路板板邊孔位的干燥速度,而且能夠保證孔位的清潔度,大大提高了整體烘干效率。
進一步的,所述卡緊結構包括安裝在方形安裝框架安裝面上的前限位板、位于前限位板兩側具有安裝槽的邊側擋板。電路板卡在前限位板、及其兩側的邊側擋板安裝槽之間,從而將潮濕的電路板安裝或取下時,均非常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進一步的,所述加熱器為紅外加熱燈管。
進一步的,所述轉動軸的一端聯結在一驅動電機的輸出端。驅動電機帶動轉動軸轉動,從而帶動轉動框架以及電路板轉動,由于轉動框架帶動電路板轉動,從而加快了電路板周圍的空氣流通速度,縮短了電路板的烘干時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本實用新型電路板安裝到轉動框架上的卡緊結構中,便于將電路板的安裝或取下時,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驅動電機帶動轉動軸轉動,從而帶動轉動框架以及電路板轉動,由于轉動框架帶動電路板轉動,從而加快了電路板周圍的空氣流通速度,縮短了電路板的烘干時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干燥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
一種線路板板邊孔位干燥裝置,如圖1-圖3所示,包括烘干殼體 1,該烘干殼體 1 內設置有安裝電路板的載料裝置,載料裝置包括轉動軸 2、安裝在轉動軸 2 上的隨著轉動軸一起轉動的轉動框架 3,轉動框架 3 為方形安裝框架,在方形安裝框架的安裝面上設有電路板卡緊結構,卡緊結構包括安裝在方形安裝框架安裝面上的前限位板 4、位于前限位板兩側具有安裝槽 51 的邊側擋板 5,以及安裝在烘干殼體內壁對載料裝置上的電路板進行烘干除濕的加熱器 6,加熱器為紅外加熱燈管。轉動軸 2 的一端聯結在一驅動電機 7 的輸出端。
所述轉動框架3邊緣設置有對應伸入線路板邊緣孔位的干燥針8,所述干燥針8包括中空本體81,所述本體81上開設有多個環繞本體81的氣槽82,所述氣槽82設置有多個連通本體81中空部分的氣孔83,所述本體81包括尖端84及固定端85,所述固定端85設置有進氣口86連接本體81中空部分。
以上為本實用新型的其中具體實現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顯而易見的替換形式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