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空氣凈化領域,具體是一種智能新風加空氣凈化系統。
背景技術:
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創造和諧社會,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隨著經濟迅猛發展,空氣質量明顯下降,PM2.5含量居高不下。新風系統的需求較為旺盛。響應國家環保號召,壁掛式智能新風系統應時而生,目前已普遍用來置換室內外空氣。
智能新風系統通過設置送、排風機組,將室外新風空氣直接引入室內,通過室內外空氣的溫濕交換,有效地將室內的熱量通過熱交換保留在室內。智能新風系統大大提高了換熱效率,熱交換效率達到75%。由于室內外空氣直接引入室內,為保證室內潔凈度要求,還可增設過濾網,并通過環境采樣裝置和控制電路對設備和室內環境進行監控,保證系統的正常工作。但是現有技術的智能新風系統設備寬度和設備深度尺寸較大,對小戶型的適應性較差,這就為人們的使用帶來了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新風加空氣凈化系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智能新風加空氣凈化系統,包括機箱、風機、風道、濾網、全熱交換芯和控制電路,所述風機包括排風風機和送風風機,風道包括送風風道和排風風道,機箱內通過隔板設置成上層空間和下層空間,下層空間內安裝有豎隔板,排風風機和送風風機均安裝在下層空間,送風風道和排風風道設置在上層空間中,機箱的側壁和頂壁上分別設置有第一導風口和第二導風口,送風風機通過第一導風口與送風風道相連,排風風機通過第二導風口與排風風道相連,后背板與機箱的背部采用可拆卸連接,全熱交換芯和控制電路均安裝在機箱內部并且全熱交換芯上設置有復合濾網,第一高效濾網安裝在送風風道處,第二高效濾網安裝在排風風道處。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機箱內還設置有環境采樣裝置,環境采樣裝置包括室外溫度傳感器、第一溫濕度傳感器、空氣潔凈度傳感器、二氧化碳傳感器和第二溫濕度傳感器。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排風風機和送風風機均采用離心式風機。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機箱和后背板均采用鋼板制作。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全熱交換芯采用高分子材料制作并且全熱交換芯的形狀為條格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裝置設計合理,結構緊湊,采用簡潔的風道設置,達到了只需增加少量高度尺寸,就可使風量翻倍的效果,市場前景廣闊;該裝置結構簡單,配置靈活,安裝和拆卸方便,故障率低,使用安全性和運行穩定性好,適用于各種戶型,適用范圍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智能新風加空氣凈化系統的爆炸圖。
圖2為智能新風加空氣凈化系統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其中:1-機箱,2-風機,3-后背板,4-風道,5-復合濾網,6-全熱交換芯,7-第一高效濾網,8-第二高效濾網。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2,一種智能新風加空氣凈化系統,包括機箱1、風機2、風道4、濾網、全熱交換芯6和控制電路,所述風機2包括排風風機和送風風機,風道4包括送風風道和排風風道,機箱1內通過隔板設置成上層空間和下層空間,下層空間內安裝有豎隔板,排風風機和送風風機均安裝在下層空間,送風風道和排風風道設置在上層空間中,機箱1的側壁和頂壁上分別設置有第一導風口和第二導風口,送風風機通過第一導風口與送風風道相連,排風風機通過第二導風口與排風風道相連,后背板3與機箱1的背部采用可拆卸連接,全熱交換芯6和控制電路均安裝在機箱1內部并且全熱交換芯6上設置有復合濾網5,第一高效濾網7安裝在送風風道處,第二高效濾網8安裝在排風風道處。機箱1內還設置有環境采樣裝置,環境采樣裝置包括室外溫度傳感器、第一溫濕度傳感器、空氣潔凈度傳感器、二氧化碳傳感器和第二溫濕度傳感器,可以檢測室內的溫度、濕度和空氣質量。排風風機和送風風機均采用離心式風機。機箱1和后背板3均采用鋼板制作。全熱交換芯6采用高分子材料制作并且全熱交換芯6的形狀為條格形,可以增大換熱面積。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該裝置采用了簡潔的風道設計,將送風風機的進風口和出風口的距離縮短至最短,機箱1采用雙風機2水平底置技術,用最直接的方式將室外新風送入室內,濾網和全熱交換芯6只占用送風機組上半部分的送風風道空間,在設備寬度和深度尺寸上做到了小巧,減少了新風系統對家庭有限空間的占用。該裝置還包括可拆卸地設于送風口和排風口的網篩組件,可將網篩更換為管道,適用于明裝(非管道暗裝)和暗裝(帶管道安裝)。該裝置采用具有防雨和防蚊蟲結構的送風和排風管道,該裝置采用可便攜壁掛的120°膨脹螺絲掛鉤,用于將機箱方便快捷掛于墻壁。
該裝置設計合理,結構緊湊,采用簡潔的風道設置,達到了只需增加少量高度尺寸,就可使風量翻倍的效果,市場前景廣闊;該裝置結構簡單,配置靈活,安裝和拆卸方便,故障率低,使用安全性和運行穩定性好,適用于各種戶型,適用范圍廣。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