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紫外水體消毒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紫外水體消毒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開放傾斜式的紫外水體消毒裝置。
背景技術:
紫外消毒作為一種不產生消毒副產物的物理消毒技術,迅速被人們所接受,并在世界范圍內投入實際應用。現有的紫外消毒系統主要包括明渠式紫外消毒系統和管道式紫外消毒系統兩大類。而明渠式紫外消毒系統中燈管的排布方向主要包括垂直式和水平式。當燈管水平放置時,雖然可以更好的保證微生物流經紫外輻射區跡線上單位長度上紫外輻射強度的均勻性,但采用水平放置方式時,需要將燈管的兩端、供電及控制電路等,全部或部分浸入水體,對防水要求較高。而且更換燈管時需將整個組件全部提升出水體,對系統的整體消毒效果影響較大,尤其是在更換的過程中還容易導致燈管破損。而采用燈管垂直放置,雖然允許燈管的一端位于水面以上,對防水要求降低,燈管更換可在水面上進行, 無需將整個組件全部提升出水體,更換過程對裝置整體消毒效果影響較小,但垂直放置時的燈管,大大降低了微生物流經紫外輻射區跡線上單位長度上紫外輻射強度的均勻性,從而在相同功率的消毒性能上稍弱于水平放置方式,且較長的燈管使得紫外消毒渠的深度較大,增加了運行過程中的人員不慎跌落的風險。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水平式或垂直式的紫外消毒裝置,分別存在燈管更換不便或紫外輻射強度不均勻等方面的缺點,提供一種既能方便燈管的更換、又能均勻輻射進行紫外消毒的紫外水體消毒裝置。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一種紫外水體消毒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燈組件,所述燈組件包括至少一紫外燈管以及與其相配的鎮流器和至少一用于固定所述紫外燈管的燈架;一用于支撐所述至少一燈組件的支架,所述燈組件與支架活動連接;及—與所述燈組件電連接的供電和控制系統;其中,所述紫外燈管與水體流動方向成一定角度放置,所述的角度為大于0度,小于90度。較佳地,所述燈組件的紫外燈管與燈架位于同一平面內,或在三維空間中彼此成一定的空間夾角,所述的空間夾角為大于0度,小于90度。較佳地,所述燈組件內的紫外燈管為數根時,數根所述紫外燈管間彼此相互平行或成一銳角放置。較佳地,所述燈組件的數量為一套以上時,相鄰的兩燈組件間彼此平行或成一銳
角設置。
較佳地,所述燈組件與支架活動連接。較佳地,所述支架的兩側分別設一滑槽,所述滑槽上間隔設有多個卡口,所述燈組件的燈架上對應設有與所述卡口匹配的多個卡鍵。較佳地,所述燈架上還設有一接線盒,所述接線盒內容置有數個紫外燈的電源接頭。較佳地,所述接線盒上設有一用以提拉所述燈組件的把手。較佳地,所述燈組件上的紫外燈管為低壓汞燈、汞齊燈、中壓汞燈中任意一種。本發明中,上述優選條件在符合本領域常識的基礎上,可任意組合作為本發明的各較佳實例。本發明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1、首要的,本發明將紫外燈管傾斜于水流方向放置,不僅保證了所有電源連接點均位于水面以上,避免了燈管水平方式放置時更換燈管需提升整體燈組件的不便,且減少了占地面積。2、其次,本發明與現有技術中垂直放置的紫外燈管水體消毒裝置相比,傾斜放置的燈管大大提高了燈管水平截面長度,從而提高了微生物流經紫外輻射區跡線上單位長度上紫外輻射強度的均勻性,提升了裝置的整體消毒效果。3、另外,燈管組件的安裝和單根紫外燈管的更換也無需起重設備,日常操作維修方便。4、進一步地,傾斜放置的紫外燈管還大大降低了用來容置水體的消毒水渠的施工深度,提高了消毒水渠使用時的安全性。
圖1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紫外水體消毒裝置的剖面圖。圖2為圖1中本發明的一組燈組件與帶有滑槽的支架裝配時的分解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給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圖1至圖2所示,本發明中的紫外水體消毒裝置包括六套燈組件2和一個用于支撐該六套燈組件2的支架1。每套燈組件2均由一根或多根紫外燈管4組成。每根紫外燈管4的外部可以套有一石英套管3。此外,每根紫外燈管4都用一個燈架22進行固定。 燈架22的個數與紫外燈管4的個數對應。各紫外燈管4都電連接一鎮流器。如圖1所示, 當支架1放置在消毒水渠中時,整個燈組件2與消毒水渠的水體流動方向成一夾角,夾角大小可以是從0度到90度,比如可以是如圖1中所示的45°的銳夾角。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用于固定紫外燈管4的各燈架22間,可以相互平行設置。紫外燈管4與燈架22可以是位于同一平面內,作為一種變換也可以彼此在三維空間中成一定的空間夾角,空間夾角可以是大于0度,小于90度間的任意一銳角。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的燈組件2內的紫外燈管4可以是數根,比如可以是六根。六根紫外燈管4之間可以彼此平行,也可以成0度到90度之間的任意角度放置。同樣的,六套燈組件2之間也可以相互平行設置,作為一種變換,六套燈組件2之間相互也可以成一銳角,即成0度至90度間的任一角度設置。為了方便燈組件2與支架1裝配,本發明的燈組件2通過其上的燈架22與支架1 活動連接,比如一卡接。如圖2所示,在支架1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個長滑槽11,各滑槽11上間隔設有多個卡口 112,相應的,在燈組件2的燈架22上,則設有與所述卡口 112對應匹配的多個卡鍵221,比如一彈簧件。為了安全起見,在每組燈組件2的燈架22上,還設有一與鎮流器電連接的接線盒21,接線盒21內容置有數個紫外燈管4的電源接頭。此外,在接線盒21上,還設有一個用于裝配時將燈組件2推進或拉出的把手211。把手211的內側設有一用于控制卡鍵221的伸縮的按鍵(圖中未標示出)。安裝時,先按住燈組件2的把手211內側的按鍵,并扶穩把手211,使燈組件2沿滑槽11順利滑下,然后松開按鍵,則卡鍵221卡在卡口 112內,于是燈組件2被卡鍵221固定在支架1上,不會出現滑落而損壞紫外燈管4。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本發明的裝置的輻射消毒面積,相鄰燈組件2上的紫外燈管 4在水流方向上的投影彼此重合。兩相鄰的紫外燈管4在水平方向的投影依次重合或不重合,兩相鄰的燈組件2間彼此存在一定間隔。在燈組件2的頂部設有若干可拆卸燈板5,這樣可以防止燈組件2照亮時紫外光線外泄,對工作人員造成不必要的輻射傷害。本發明的紫外水體消毒裝置還包括一用于控制紫外燈管開關的供電和控制系統 6。供電和控制系統6內包含用于為紫外燈管4提供能源的電源模塊和一用于控制紫外燈管4的控制模塊。控制器6通過接線盒21與每根紫外燈管4的鎮流器電連接。其中,電源模塊和控制模塊部分為現有技術,在此不作贅述。本發明的燈組件2的紫外燈管4可以是低壓汞燈、汞齊燈、中壓汞燈中任意一種。本發明紫外燈管的數量,燈組件的數量,以及紫外燈管的設置方式,燈組件間的設置角度等等并不局泥于上述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任意組合。本發明將燈組件以及燈組件上的燈管傾斜于水流方向放置,保證了紫外燈管接頭與電源連接時位于水面以上,避免了紫外燈管水平方式放置時更換燈管需提升整體燈組件的不便,且減少了占地面積;而與垂直放置相比,傾斜放置的紫外燈管大大提高了紫外燈管水平截面長度,提升了消毒效果,消除了水渠過深帶來的安全隱患,燈管組件的安裝和單根紫外燈管的更換無需起重設備,日常操作維修都很方便。雖然以上描述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些僅是舉例說明,在不背離本發明的原理和實質的前提下,可以對這些實施方式做出多種變更或修改。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紫外水體消毒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燈組件,所述燈組件包括至少一紫外燈管以及與其相配的鎮流器和至少一用于固定所述紫外燈管的燈架;一用于支撐所述至少一燈組件的支架,所述燈組件與支架活動連接;及一與所述燈組件電連接的供電和控制系統;其中,所述紫外燈管與水體流動方向成一定角度放置,所述的角度為大于0度,小于90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水體消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燈組件的紫外燈管與燈架位于同一平面內,或在三維空間中彼此成一定的空間夾角,所述的空間夾角為大于0度, 小于90度。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水體消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燈組件內的紫外燈管為數根時,數根所述紫外燈管間彼此相互平行或成一銳角放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水體消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燈組件的數量為一套以上時,相鄰的兩燈組件間彼此平行或成一銳角設置。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水體消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燈組件與支架活動連接。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紫外水體消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兩側分別設一滑槽,所述滑槽上間隔設有多個卡口,所述燈組件的燈架上對應設有與所述卡口匹配的多個卡鍵。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水體消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燈架上還設有一接線盒, 所述接線盒內容置有數個紫外燈的電源接頭。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紫外水體消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線盒上設有一用以提拉所述燈組件的把手。
9.根據權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紫外水體消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燈組件上的紫外燈管為低壓汞燈、汞齊燈、中壓汞燈中任意一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紫外水體消毒裝置,其包括至少一燈組件,所述燈組件包括至少一紫外燈管以及與其相配的鎮流器和至少一用于固定所述紫外燈管的燈架;一用于支撐所述至少一燈組件的支架,所述燈組件與支架活動連接;及一與所述燈組件電連接的供電和控制系統;其中,所述紫外燈管與水體流動方向成一定角度放置,所述的角度為大于0度,小于90度。本發明將紫外燈管傾斜于水流方向放置,不僅保證了所有電源連接點均位于水面以上,避免了燈管水平方式放置時更換燈管需提升整體燈組件的不便,且減少了占地面積;而且傾斜放置的燈管大大提高了燈管水平截面長度,提升了消毒效果,消除了水渠過深帶來的安全隱患,日常操作維修也很方便。
文檔編號C02F1/32GK102398957SQ20101027475
公開日2012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7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7日
發明者李英遠, 王培 申請人:上海廣茂達光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