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廢水及污泥處理系統,特別是一種印染車間產生的廢水及污泥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印染廢水的主要污染物有染料、漿料、助劑、纖維雜質、油劑、酸堿以及無機鹽等,其中尤以染料的污染最為嚴重,其殘存的染料組分即使濃度很低,也會造成水體透光率降低,導致生態環境的破壞。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印染廢水及污泥處理系統。它可以有效對印染車間的廢水及廢水中的污泥進行無害化處理。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印染廢水及污泥處理系統,其特點是:包括設置在廢水噴灑管道下方的物理過濾池,物理過濾池上方設有濾網傳送帶;所述物理過濾池依次通過調節池、接觸絮凝池、初次沉淀池、帶氣浮裝置的pH調節池、水解酸化池和活性污泥池與二次沉淀池相連;所述初次沉淀池的污泥出口與板式壓泥機相連,板式壓泥機的出液口連接至pH調節池。
上述的印染廢水及污泥處理系統中,所述濾網傳送帶的端部設有刮板,刮板下方設有收集斗。
前述的印染廢水及污泥處理系統中,所述二次沉淀池的污泥出口與污泥培養池相連,污泥培養池又通過污泥輸送管道與活性污泥池相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根據印染污水中的污染物成份特點,利用了多個物理及生化處理組件的連環套接,可以有效消除廢水中的染料、漿料、助劑、纖維雜質和油劑等污染物,最終可得到透明度高、化學需氧量低的無害水資源。本發明不僅具有更好的處理效果,而且還具有較高的廢水及污泥處理效率,十分有利于市場化推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廢水噴灑管道,2-物理過濾池,3-收集斗,4-調節池,5-接觸絮凝池,6-初次沉淀池,7-pH調節池,8-水解酸化池,9-活性污泥池,10-二次沉淀池,11-污泥培養池,12-濾網傳送帶,13-刮板,14-板式壓泥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并不作為對本發明限制的依據。
實施例。一種印染廢水及污泥處理系統,如圖1所示:包括設置在廢水噴灑管道1下方的物理過濾池2,物理過濾池2上方設有濾網傳送帶12;所述物理過濾池2依次通過調節池4、接觸絮凝池5、初次沉淀池6、帶氣浮裝置的pH調節池7、水解酸化池8和活性污泥池9與二次沉淀池10相連;所述初次沉淀池6的污泥出口與板式壓泥機14相連,板式壓泥機14的出液口連接至pH調節池7。所述濾網傳送帶12的端部設有刮板13,刮板13下方設有收集斗3。所述二次沉淀池10的污泥出口與污泥培養池11相連,污泥培養池11又通過污泥輸送管道與活性污泥池9相連。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印染車間排出的攜帶污泥的廢水通過廢水噴灑管道1均勻地噴灑在濾網傳送帶12上,濾網傳送帶12阻隔大顆粒垃圾和長條廢絲,以防止其在后續工藝中阻塞設備、降低效率;在濾網傳送帶12循環傳送,刮板13可以將濾網傳送帶12上的物質刮入收集斗3,物理過濾后的廢水則落入物理過濾池2,然后進入調節池4進行化學調節,然后在接觸絮凝池5中進行藥物混合絮凝,接著在初次沉淀池6中進行絮凝物的沉淀,廢水再進入pH調節池7進行一邊調節混勻、一邊氣浮;再依次進行水解酸化和活性污泥的生物處理后,進行二次沉淀得到通體透明的無害水資源。初級沉淀池得到的污泥中仍然還有較多的有害廢水,因此需使用板式壓泥機進行壓榨處理,壓出的水排入pH調節池7進行合并處理;而二次沉淀池10得到污泥由于是經過活性污泥池的,因此是含有較多活性細菌的,因此本發明將其引入污泥培養池進行進一步的生物培養,然后這些培養后的污泥又可以送回到活性污泥池中,進行污泥的活性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