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垃圾處理,具體為一種廚余和菜市場有機濕垃圾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1、隨著“碳中和”目標與“垃圾分類”等新時代環保需求持續推進,垃圾處理器迎來新的發展,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廚余和菜市場有機濕垃圾的處理問題逐漸凸顯。目前廚余和有機濕垃圾處理設備都是采用的粉碎法和干濕分離法,這樣的處理結果雖然不同程度減少了垃圾的總量,但又帶來了其他方面的危害與困擾。
2、粉碎法處理增加了城市下水管道的負擔,同時也給城市安全帶來了巨大的隱患,給人民群眾帶來生命財產的損失和困擾。因為一旦管道內的甲烷或一氧化碳氣體到達一定鐘的時候就會產生爆炸和燃燒;另外,一旦下水管道堵塞,還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來清理,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因為一氧化碳或甲烷氣體中毒且易造成人員傷亡。
3、干濕分離處理法主要是分離后的渣質原來是當著動物飼料進行處理使用的,但高鹽高油的渣質導致動物不能食用甚至會帶來嚴重的不可控的疾病和傳染病、分離出來的廢水沒有處理從而被淘汰。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廚余和菜市場有機濕垃圾處理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2、鑒于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方案是:
3、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廚余和菜市場有機濕垃圾處理設備,包括垃圾處理機,所述垃圾處理機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內設有破碎機構、反應機構、凈氣機構、干濕分離機構、凈水機構;
4、所述破碎機構,其與反應機構連接,用于破碎廚余垃圾和/或菜市場有機濕垃圾并將破碎后的垃圾輸送至所述反應機構內;
5、所述反應機構用于對破碎后的垃圾進行微生物分解,其分別與所述濕分離機構、凈氣機構相連接;
6、所述干濕分離機構為兩個,即第一干濕分離機構和第二干濕分離機構,所述第一干濕分離機構和所述第二干濕分離機構分別用于對所述反應機構輸送的廢水和廢渣進行干濕分離處理;
7、所述凈氣機構用于對所述反應機構內因微生物分解垃圾產生的氣體進行凈化后排出;
8、所述凈水機構,其與對所述第一干濕分離機構連接,用于對所述第一干濕分離機構處理肥水后的水進行凈化處理。
9、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破碎機構包括進料斗,所述進料斗的底面出口連接有連接框,所述連接框的內部通過軸承水平安裝有一對平行設置的連接軸,一對所述連接軸的外側均安裝有破碎刀片用于對所述廚余垃圾和/或菜市場有機濕垃圾進行破碎,一對所述連接軸的一端均安裝有齒輪,且所述齒輪間相互嚙合,所述連接框的外側安裝有連接罩,所述齒輪位于所述連接罩內,第二電機的輸出端和其中一個所述連接軸傳動連接,所述連接框的外側還安裝有機罩,所述機罩的內部安裝有一對第三電機,所述連接框的頂面水平轉動連接有一對軸體,一對所述軸體的分別安裝有擋板,所述第三電機的輸出端和所述軸體傳動連接,通過所述擋板實現對所述進料斗下方的開口進行開合。
10、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凈氣機構包括管座,所述管座的頂部安裝有u形凈氣管,所述u形凈氣管為若干組且依次串聯連接,所述u形凈氣管內填充有若干粉末金屬燒結柱層和活性炭層。
11、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干濕分離機構包括干濕分離機,所述干濕分離機的側面設有進料槽,所述干濕分離機的底側開設有廢液出口和廢料出口。
12、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凈水機構包括u形凈水管,所述u形凈水管為若干組且依次串聯連接,所述凈水機構內依次填充有若干粉末金屬燒結網層、過濾棉層、活性炭層,且所述凈水機構和所述第一干濕分離機構的廢液出口連接,所述第一干濕分離機構的底面設于機架上,所述機架的內部設置有收集箱,在所述干濕分離機的廢料出口的正下方且位于所述收集箱頂面開設有廢料入口。
13、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反應機構為立式反應機構或臥式反應機構;
14、所述立式反應機構包括安裝在所述固定框內部的立式反應罐,所述立式反應罐的頂面設有第一進料口和第一排氣排出口,所述立式反應罐的底面設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立式反應罐的側面設有第一排液口,且所述第一排液口處設置有第一過濾筒,所述立式反應罐的內部兩端沿其中心線通過軸承連接有第一轉軸,且所述第一轉軸的外周設置有第一絞龍,所述第一絞龍的邊緣處設有若干用于儲存微生物的第一開槽,所述立式反應機構的頂部或者底部安裝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端和所述第一轉軸傳動連接,所述立式反應罐的頂面安裝有和所述第一轉軸相連的第一加熱滑環。
15、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連接框和所述第一進料口相連,所述凈氣機構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排氣排出口相連,所述第一干濕分離機構的所述進料槽和所述第一排液口之間連通有第一泵機,所述第二干濕分離機構的所述進料槽和所述第一出料口之間通過電動板閥相連通,所述管座安裝在所述立式反應罐的側面。
16、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臥式反應機構包括安裝在所述固定框內部的臥式反應罐,所述臥式反應罐的側面設有第二進料口、底部設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進料口連通有進料管,所述臥式反應罐的其中一個端面設有第二排液口和第二排氣排出口,且所述第二排液口內部安裝有第二濾筒,所述臥式反應罐的內部兩端沿其中心線通過軸承連接有第二轉軸,且所述第二轉軸的外周安裝有若干攪拌桿,若干所述攪拌桿的邊緣處設有若干用于儲存微生物的第二開槽,第四電機的輸出端和所述第二轉軸傳動連接,所述臥式反應罐的端面安裝有和所述第二轉軸相連的第二加熱滑環。
17、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二排氣排出口和所述凈氣機構的一端連通,所述第一干濕分離機構的所述進料槽和所述第二排液口之間連通有第二泵機,所述第二干濕分離機構的所述進料槽和所述第二出料口之間通過電動板閥相連通,所述管座安裝在所述臥式反應罐的側面。
18、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臥式反應機構的外側設有送料機構,所述送料機構包括和所述連接框連通的送料管,所述送料管的內部轉動連接有第二絞龍,所述送料管的外側安裝有第五電機,且所述第五電機的輸出端和所述第二絞龍傳動連接,所述送料管的自由端和所述進料管相連。
19、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廚余和菜市場有機濕垃圾處理設備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20、步驟一:檢查整個處理設備的各部件是否安裝穩固,各連接部位是否連接緊密,確保設備整體處于可正常運行的狀態;
21、步驟二:將廚余和/或菜市場有機濕垃圾通過進料斗投入,啟動第三電機帶動軸體及擋板動作,使得垃圾落入連接框內,啟動第二電機帶動連接軸轉動,進而使得安裝在連接軸外側的破碎刀片對投入的廚余和/或菜市場有機濕垃圾進行破碎操作,對于立式反應機構,破碎后的垃圾會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立式反應罐內,對于臥式反應機構,由第五電機帶動送料管內的第二絞龍轉動實現輸送,從而將破碎后的垃圾輸送至臥式反應罐內;
22、步驟三:對于立式反應機構,啟動第一電機,第一電機帶動第一轉軸轉動,使得安裝在第一轉軸外側的第一絞龍在立式反應罐內旋轉,在旋轉過程中,利用微生物對破碎后的垃圾進行分解處理,在分解過程中,會產生氣體、肥水以及廢渣,產生的氣體通過第一排氣排出口排出,產生的肥水會經過第一過濾筒過濾后通過第一排液口排出,廢渣則留待后續進一步處理;對于臥式反應機構,啟動第二電機,第二電機帶動第二轉軸轉動,使得安裝在第二轉軸外側的攪拌桿在臥式反應罐內旋轉,在旋轉過程中,利用微生物對破碎后的垃圾進行分解處理,在分解過程中,會產生氣體、肥水以及廢渣,產生的氣體通過第二排氣排出口排出,產生的肥水會經過第二濾筒過濾后通過第二排液口排出,廢渣則留待后續進一步處理;
23、步驟四:氣體通過第一排氣排出口或第二排氣排出口流入u形凈氣管,并依次經過若干粉末金屬燒結柱層和活性炭層,實現對氣體的凈化,凈化后的氣體排出設備外;
24、步驟五:啟動第一泵機或第二泵機,將肥水輸送至連接有凈水機構的干濕分離機的進料槽內,干濕分離機對進入的肥水進行分離操作,分離出的液體部分從廢液出口排出,并流入凈水機構,在凈水機構內依次經過若干粉末金屬燒結網層、過濾棉層、活性炭層進行凈化后排出,而分離出的固體等物質則從廢料出口排出,落入下方收集箱內;
25、步驟六:打開電動板閥,廢渣通過進料槽進入另一個干濕分離機內,干濕分離機對廢渣進行進一步的干濕分離操作,分離出的液體從廢液出口排出,固體物質等從廢料出口排出,完成對廢渣的分離處理。
2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27、該廚余和菜市場有機濕垃圾處理設備,具有同比占地面積小、無需運輸可就地處理廚余垃圾和菜市場有機濕垃圾、能耗小、無污染和二次污染、可創造清潔能源的效果,通過對集中收集廚余和菜市場有機濕垃圾進行微生物無害化節能處理,然后再進行脫鹽、脫硫處理,確保有機肥與廢水、廢氣達到零污廢排放。通過凈氣機構和凈水機構的多級凈化處理,能夠確保排出的氣體和水質均符合環保標準,無二次污染風險。通過微生物無害化節能處理,確保有機肥與廢水、廢氣達到零污廢排放,符合“碳中和”目標和“垃圾分類”等新時代環保需求。處理后的固體廢棄物(如有機肥)可以作為農業肥料使用,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