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集水槽的過濾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廠水凈化處理中沉淀池的集水槽,特別是集水槽的過濾裝置。
背景技術:
水廠水凈化處理的步驟為混凝(反應池),沉淀(沉淀池),過濾(過濾池)。加了混凝劑的水送到沉淀池進行沉淀。較重及較大的絮凝物沉淀到沉淀池的下部,較輕及較小的絮凝物仍浮在沉淀池上部的水域。集水槽為長方體。集水槽的一端固定在沉淀池的池壁上,通過水管連接過濾池。集水槽的其他部份平臥在沉淀池的水面上,這部分均勻設置多個進水口,進入集水槽的待濾水經水管流入過濾池。集水槽的每個進水口的流速約為0. 5 米/秒,目的是減少沉淀池的絮凝物流入集水槽。流速高會增多絮凝物經集水槽流入過濾池,流速過低集水槽收集的水太少,影響生產量。0. 5米/秒為最佳流速,這個流速仍然帶動一部份絮凝物經集水槽流入過濾池。流入濾池的絮凝物多必然降低過濾池過濾清潔水的濾速。當濾速下降到過濾池不能正常工作時,必須對過濾池的濾層進行沖洗,即把濾層的絮凝物沖洗干凈。沖洗濾層時,把整個濾池(幾十噸至幾百噸)的水排走,還要用大量的清潔水從濾池的底部向上沖洗濾層,直到濾層沖洗干凈。同時該濾池不能使用,影響生產。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給出一種減少絮凝物流入集水槽的過濾裝置,以大幅度降低過濾池中濾層的清洗次數,降低成本。集水槽外包裹濾層,濾層表面布置導軌,導軌上裝有沿導軌移動的清洗泵,清洗泵應把口對準濾層。本實用新型的效果是過濾裝置的濾層可以減少絮凝物流入集水槽。在濾層的清洗泵逐行逐列清洗濾層的絮凝物,使過濾裝置可以連續使用。只需清洗沉淀池水面以下濾層的絮凝物,清洗濾層的水用濾層里面的清潔水,清洗濾層后的水排在沉淀池的下部,不會造成水的浪費。由于經集水槽進入過濾池的絮凝物大量減少,可以大幅度減少過濾池中濾層的清洗次數,降低成本。增大集水槽的每個進水口的口徑,使流速大于原流速0. 5米/秒, 提高集水槽收集的水量,即提高生產量。過濾裝置的比重略小于一,使其浮在沉淀池上,不用另設置支架固定,方便推廣和使用。
圖1是過濾裝置安裝在集水槽的示意圖;圖2是圖IK-K橫向剖視圖;圖3是電機連接齒輪沿縱向導軌上下移動清洗泵示意圖;圖4是電機連接齒輪沿橫向導軌左右移動縱向導軌示意圖;圖5是電機連接葉輪沿橫向導軌左右移動縱向導軌示意圖;圖6是電機連接葉輪沿縱向導軌上下移動清洗泵示意圖;[0012]圖7是濾層下部為密封板的立體圖;圖8是清洗泵和導軌安裝在濾層內部的示意圖;圖9是電機連接絲桿移動清洗泵的示意圖;圖10是電機連接絲桿移動橫向導軌的示意圖;圖11是電機連接鏈條移動清洗泵的示意圖;圖12是清洗泵按縱向排列安裝的示意圖;圖13是清洗泵按橫向排列安裝的示意圖;圖14是濾層可轉動的示意圖;圖15是圖14L-L橫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實施例一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水管9連接反應池。濾層2包裹集水槽 1,濾層2用橫向支架18固定在集水槽1,集水槽1用支柱8固定在沉淀池14內。集水槽1 的另一端固定在沉淀池14的池壁上,并連接水管6。箭頭所示水流動方向,水管9送來加了絮凝劑的水在沉淀池14沉淀,較重的絮凝物沉到沉淀池14的下部,較輕的絮凝物浮在沉淀池14上部。沉淀池的水從濾層2進入集水槽1的進水口 17,集水槽1收集的水經水管6流入濾池,絮凝物阻擋在濾層2。導軌3沿濾層2表面布置縱向導軌;3B和橫向導軌3A。其中縱向導軌3B是弧形。圖4所示縱向導軌:3B上端固定電機4,電機4連接齒輪4B使縱向導軌3B沿橫向導軌3A左右移動。圖3所示清洗泵5的進水口 5A對準濾層2,清洗泵5的出水口 5B向沉淀池14的下部。清洗泵5清洗如圖2所示沉淀池14水位16以下濾層2的區域。如圖3所示清洗泵5安裝電機4,電機4連接齒輪4B使清洗泵5沿著縱向導軌上、 下移動。清洗泵5還安裝可隨清洗泵5移動的套21,使清洗泵5不脫離縱向導軌;3B。如圖 3箭頭所示的水流方向,清洗泵5把留在濾層2絮凝物從濾層2的里面15向濾層2外面吸出并排到沉淀池14的下部。本實施例可使清洗泵5沿橫向導軌3A和沿縱向導軌:3B逐行逐列清洗濾層2。實施例二 如圖5所示縱向導軌:3B套21套著橫向導軌3A,縱向導軌頂端安裝空心管10,管10中間固定電機4,電機4連接空心管10內的葉輪4A。空心管10在沉淀池 14水位16的上方。電機4帶動葉輪4A轉動使空氣按箭頭方向運動,縱向導軌:3B沿橫向導軌3A向左移動。電機4反轉,縱向導軌;3B沿橫向導軌3A向右移動。如圖6所示清洗泵5 安裝在套21上,套21套在縱向導軌:3B上。套21的另一端連接空心管10,管10中間固定電機4,電機4連接空心管10內部的葉輪4A。清洗泵5清洗濾層2的范圍在沉淀池14水位16以下的區域。電機4帶動葉輪4A旋轉水流,清洗泵5沿縱向導軌;3B向上移動。電機 4反轉,清洗泵5沿縱向導軌;3B向下移動。其余和實施例一相同。實施例三如圖7所示濾層2的底部為密封板19,密封板19的兩邊安裝有濾層2。 密封板19下面有孔,密封板19固定在集水槽1的支柱8上。沿濾層2的表面裝有導軌3, 導軌3上安裝有可沿導軌3移動的清洗泵5。電機4連接齒輪4B移動導軌3或清洗泵5。 其余和上述實施例相同。實施例四如圖8所示的橫向導軌3A安裝在濾層2的上端并連接濾層2,縱向導軌:3B掛在橫向導軌3A上端,縱向導軌:3B可沿橫向導軌3A前后移動。清洗泵5可沿縱向導軌:3B上下移動。濾層2下方有孔,濾層2固定在集水槽1的支柱8上。清洗泵5的出水口對準濾層2,清洗濾層2時,清洗泵5在濾層2內向濾層2外噴射。其余和上述實施例相同。實施例五如圖9所示的橫向導軌3A是絲桿4D,絲桿4D外有螺紋。絲桿4D套有滑板20,滑板20內有螺紋,滑板20上裝有清洗泵5,清洗泵5的進水口對準濾層2。絲桿 4D的另一端裝有電機4,電機4轉動,使清洗泵5和滑板20 —起移動。如圖10所示滑板20 上裝有縱向導軌3B,電機4轉動,使縱向導軌:3B移動。其余和上述實施例相同。實施例六如圖11所示的橫向導軌3A是鏈條4C,鏈條4C的兩端裝有齒輪4B。電機4連接齒輪4B,鏈條4C上裝有清洗泵5,清洗泵5的進水口對準濾層2。電機4轉動,使清洗泵5和鏈條4C 一起移動。同理鏈條4C可裝縱向導軌;3B。其余和上述實施例相同。實施例七如圖12所示。橫向導軌3A和豎桿7排列安裝多個清洗泵5,清洗泵5 的進水口對準濾層2。清洗濾層2時,清洗泵5隨豎桿7左右移動。清洗效果更快。其余和上述實施例相同。實施例八如圖13所示。縱向導軌:3B和橫桿7排列安裝多個清洗泵5,清洗泵5 的進水口對準濾層2。清洗過濾層2時,清洗泵5隨橫桿7上下移動。其余和上述實施例相同。實施例九如圖14、圖15所示。13是圓套,使濾層2在限定的位置轉動。電動機 4驅動齒輪4B,使濾層2轉動。清洗泵5和橫向導軌3A安裝在濾層2的下方。清洗濾層2 時,清洗泵5沿橫向導軌3A左右移動清洗濾層2的絮凝物,清洗完這一行。電動機4驅動齒輪4B使濾層2轉動,清洗下一行。其余和上述實施例相同。上述過濾裝置的材料選用和設計使其的比重為略小于1,利用水的浮力使其浮在沉淀池14上,過濾裝置不需支柱固定在沉淀池14。方便安裝和推廣。
權利要求1.一種集水槽的過濾裝置,其特征在于集水槽(1)外包裹濾層0),沿濾層( 表面布置橫向或縱向導軌(3),導軌(3)上裝有可沿導軌C3)移動的清洗泵(5),清洗泵應把口(5) 對準濾層⑵。
2.按權利要求1所述集水槽的過濾裝置,其特征在于電機(4)連接葉輪(4A)移動導軌 (3)或沿導軌( 移動清洗泵(5)。
3.按權利要求1所述集水槽的過濾裝置,其特征在于電機(4)連接齒輪GB)移動導軌 (3)或沿導軌( 移動清洗泵(5)。
4.按權利要求1所述集水槽的過濾裝置,其特征在于電機(4)連接齒輪GB)轉動濾層⑵。
5.按權利要求1所述集水槽的過濾裝置,其特征在于電機(4)連接鏈條GC)移動導軌 (3)或沿導軌( 移動清洗泵(5)。
6.按權利要求1所述集水槽的過濾裝置,其特征在于電機(4)連接絲桿GD)移動導軌 (3)或沿導軌( 移動清洗泵(5)。
7.按權利要求1所述集水槽的過濾裝置,其特征在于清洗泵(5)由濾層O)內向外噴射或由濾層(2)外向內吸附。
專利摘要水廠沉淀池的集水槽外包裹濾層,沿濾層表面布置橫向或縱向導軌,導軌上裝有可沿導軌移動的清洗泵,清洗泵對準濾層。清洗泵可逐行逐列清洗濾層,使過濾裝置可以連續使用,達到大幅度減少濾池的清洗次數,降低成本。
文檔編號B01D35/027GK202052412SQ20112006202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0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0日
發明者李煒 申請人:李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