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粉體混合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連續式粉體混合機。
背景技術:
將幾種不同的粉末狀原料進行混合,是醫藥、化工、工程塑料等領域中常見的生產方法。
公知技術領域的設備,多為單一攪拌或結合容器旋轉等方法來實現,雖然能達到一定的混合效果,但混合效率低,生產能力低,不能連續混合的問題一直沒有有效的解決。已有的生產方法產品的混合均勻程度低,生產效率低,經濟效益差。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目前粉體混合技術領域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連續式粉體混合機,其具體的技術方案如下:
連續式粉體混合機,其依上而下設置有第一腔體與第二腔體;所述第一腔體上設置至少兩個進料口2;所述第一腔體內設置上攪拌槳3;所述第二腔體內設置螺旋混料盤4與下攪拌槳8;所述上攪拌槳3、螺旋混料盤4、下攪拌槳8由共同的旋轉軸5連接至電機1。
進一步,所述第二腔體為一個罐體6。
進一步,所述第二腔體內還設置有折流板7,所述折流板7架設于下攪拌槳8上方。
進一步,所述折流板7橫截面為梯形。
進一步,所述第二腔體下端設置旋轉卸料閥9。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連續式粉體混合機,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將不同的粉狀原料經加料口進入設備,分別通過上攪拌槳混合,再通過旋轉混料盤再次混合,然后通過折流板經下攪拌槳將原料第三次混合,實現了連續、均勻的混合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連續式粉體混合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
1.電機;2.進料口;3.上攪拌槳;4.螺旋混料盤;5.旋轉軸;6.罐體;7.折流板;8.下攪拌槳 9.旋轉卸料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連續式粉體混合機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照圖1,連續式粉體混合機,其依上而下設置有第一腔體與第二腔體;所述第一腔體上設置至少兩個進料口2;所述第一腔體內設置上攪拌槳3;所述第二腔體內設置螺旋混料盤4與下攪拌槳8;所述上攪拌槳3、螺旋混料盤4、下攪拌槳8由共同的旋轉軸5連接至電機1,所述第二腔體優選為一個罐體6。所述第二腔體內還設置有折流板7,所述折流板7架設于下攪拌槳8上方。所述折流板7橫截面為梯形。所述第二腔體下端設置旋轉卸料閥9。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連續式粉體混合機,將不同的粉狀原料經加料口進入設備,分別通過上攪拌槳混合,再通過旋轉混料盤再次混合,然后通過折流板經下攪拌槳將原料第三次混合,實現了連續、均勻的混合要求。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