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鹽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在線檢測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鹽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在線檢測裝置,其特征是,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輸送帶、可見異物檢測模塊、近紅外檢測模塊、剔除模塊,所述輸送帶、可見異物檢測模塊、近紅外檢測模塊、剔除模塊控制器分別連接控制器,所述可見異物檢測模塊、近紅外檢測模塊、剔除模塊控制器依次設置于輸送帶一側;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鹽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在線檢測裝置可以觀察到注射液內的各種異物,降低了漏檢、錯檢、誤檢事故的發生,提高了產品的安全性,避免了在采集樣本和分析之間存在的時間延遲,同時該裝置可實現不破壞樣品、不用試劑、不污染環境,確保最終產品的質量穩定均一。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鹽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在線檢測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藥檢測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鹽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在線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注射劑中可能含有玻璃碎肩、鋁肩、橡膠肩、毛發、纖維等雜質,一旦含有雜質的注射液進入血管將對患者造成極大的危害,輕則血管堵塞,重則導致死亡,故須對注射劑進行可見異物檢查,另外,有些注射液為有顏色的溶液,影響可見異物的觀察,如鹽酸莫西沙星注射液即為黃色的澄明液體,而現有注射液可見異物檢查大多采用人工檢測,容易導致漏檢、錯檢、誤檢事故的發生,故須加強對有顏色的注射液,如鹽酸莫西沙星注射液進行可見異物檢查,對出現的不合格品進行及時剔除;目前,藥物生產過程中大多只能在藥品產出后,對藥品含量進行人工檢測,缺乏生產中的在線檢測手段,在質量控制方面存在著較大的滯后性,不能及時發現生產中遇到的問題,不能在生產過程中進行及時的調整和處理,會導致不合格產品增多,同時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在線檢測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鹽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在線檢測裝置。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鹽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在線檢測裝置,其特征是,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輸送帶、可見異物檢測模塊、近紅外檢測模塊、剔除模塊,所述輸送帶、可見異物檢測模塊、近紅外檢測模塊、剔除模塊分別連接控制器,所述可見異物檢測模塊、近紅外檢測模塊、剔除模塊、控制器依次設置于輸送帶一側。
[0005]所述輸送帶、可見異物檢測模塊、剔除模塊、近紅外檢測模塊、控制器分別連接電機。
[0006]所述可見異物檢測模塊包括白色雜質檢測工位和黑色雜質檢測工位。
[0007]所述白色雜質檢測工位包括第一攝像機、第一光源箱,所述第一光源箱包括第一120光源,所述第一 120光源設置于第一光源箱頂部,所述第一光源箱內部四周設置有黑色遮光板,所述第一攝像機設置于輸送帶遠離第一光源箱的一側,可記錄在光源箱照射下的注射液的白色雜質檢測狀況。
[0008]所述黑色雜質檢測工位包括第二攝像機、第二光源箱,所述第二光源箱包括第二120光源,所述第二 120光源設置于第二光源箱頂部,所述第二光源箱內部四周設置有白色遮光板,所述第二攝像機設置于輸送帶遠離第二光源箱的一側,可記錄在光源箱照射下的注射液的黑色雜質檢測狀況。
[0009]所述近紅外檢測模塊包括近紅外在線監測傳感器和近紅外儀,所述近紅外在線監測傳感器連接近紅外儀,所述近紅外在線監測傳感器設置于輸送帶一側,可采集注射液的近紅外光譜圖,并將采集到的近紅外光譜圖傳輸給近紅外儀,經近紅外儀進行計算解析,將結果傳送至控制器,能夠滿足注射劑生產中定量監控。
[0010]所述剔除模塊包括撥桿、次品輸送滑道和次品收集箱,所述撥桿連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撥桿移動,將次品撥動至次品輸送滑道,次品進入收集箱,減少了收集次品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用性能較好。
[0011]一種用于鹽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在線檢測裝置還設置有開關,打開開關可將各檢測模塊同時開啟。
[0012]所述可見異物檢測模塊和近紅外檢測模塊均設置有報警裝置,所述報警裝置為報警燈或報警笛,當發現次品時本系統可進行報警,實用性能較好。
[0013]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鹽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在線檢測裝置通過可見異物檢測模塊的設置,由于分別設有黑、白二個區域作為背景,因此可以觀察到注射液內的各種異物,使檢測的效果大大提高,避免了現有技術人工檢測的缺點,降低了漏檢、錯檢、誤檢事故的發生,提高了產品的安全性;所述一種用于鹽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在線檢測裝置通過近紅外檢測模塊的設置,避免了在采集樣本和分析之間存在的時間延遲,同時該裝置可實現不破壞樣品、不用試劑、不污染環境,確保最終產品的質量穩定均一,具有快速、方便、準確、非侵入式分析,易于實現生產過程的在線控制等優點;所述一種用于鹽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在線檢測裝置通過剔除模塊的設置,對次品進行收集,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檢測效果,實用性能較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16]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鹽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在線檢測裝置,其特征是,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輸送帶4、可見異物檢測模塊2、近紅外檢測模塊3、剔除模塊5,所述輸送帶4、可見異物檢測模塊2、近紅外檢測模塊3、剔除模塊5分別連接控制器1,所述可見異物檢測模塊2、近紅外檢測模塊3、剔除模塊5依次設置于輸送帶4 一側,所述輸送帶4、可見異物檢測模塊2、剔除模塊5、近紅外檢測模塊3、控制器1分別連接電機,所述可見異物檢測模塊2包括白色雜質檢測工位和黑色雜質檢測工位,所述白色雜質檢測工位包括第一攝像機、第一光源箱,所述第一光源箱包括第一 120光源,所述第一 120光源設置于第一光源箱頂部,所述第一光源箱內部四周設置有黑色遮光板,所述第一攝像機設置于輸送帶遠離第一光源箱的一側,可記錄在光源箱照射下的注射液的白色雜質檢測狀況,所述黑色雜質檢測工位包括第二攝像機、第二光源箱,所述第二光源箱包括第二 120光源,所述第二 120光源設置于第二光源箱頂部,所述第二光源箱內部四周設置有白色遮光板,所述第二攝像機設置于輸送帶遠離第二光源箱的一側,可記錄在光源箱照射下的注射液的黑色雜質檢測狀況,所述近紅外檢測模塊3包括近紅外在線監測傳感器和近紅外儀,所述近紅外在線監測傳感器連接近紅外儀,所述近紅外在線監測傳感器設置于輸送帶一側,可采集注射液的近紅外光譜圖,并將采集到的近紅外光譜圖傳輸給近紅外儀,經近紅外儀進行計算解析,將結果傳送至控制器,所述剔除模塊5包括撥桿、次品輸送滑道和次品收集箱,一種用于鹽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在線檢測裝置還設置有開關,所述可見異物檢測模塊和近紅外檢測模塊均設置有報警裝置6,所述報警裝置6為報警燈或報警笛。
[0017]本實用新型的實施過程如下:通過機架上設置的輸送帶4輸送注射液經過可見異物檢測模塊2,所述白色雜質檢測工位和黑色雜質檢測工位對注射液進行檢測,第一攝像機和第二攝像機記錄白色雜質檢測工位和黑色雜質檢測工位的檢測結果,并將可見異物檢測結果傳送至控制器1,輸送帶4輸送注射液經過近紅外檢測模塊3,近紅外在線監測傳感器將采集到的注射液近紅外光譜圖傳輸給近紅外儀,經近紅外儀進行計算解析,將結果傳送至控制器1,所述控制器1控制撥桿移動,將次品撥動至次品輸送滑道,次品進入收集箱,同時在可見異物檢測模塊2和近紅外檢測模塊3均設置有報警燈,出現次品時報警燈閃爍。
[0018]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形,這些改進和變形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鹽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在線檢測裝置,其特征是,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輸送帶、可見異物檢測模塊、近紅外檢測模塊、剔除模塊,所述輸送帶、可見異物檢測模塊、近紅外檢測模塊、剔除模塊分別連接控制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鹽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在線檢測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輸送帶、可見異物檢測模塊、剔除模塊、近紅外檢測模塊、控制器分別連接電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鹽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在線檢測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可見異物檢測模塊包括白色雜質檢測工位和黑色雜質檢測工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鹽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在線檢測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白色雜質檢測工位包括第一攝像機、第一光源箱,所述第一光源箱包括第一 LED光源,所述第一 LED光源設置于第一光源箱頂部,所述第一光源箱內部四周設置有黑色遮光板,所述第一攝像機設置于輸送帶遠離第一光源箱的一側。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鹽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在線檢測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黑色雜質檢測工位包括第二攝像機、第二光源箱,所述第二光源箱包括第二 LED光源,所述第二 LED光源設置于第二光源箱頂部,所述第二光源箱內部四周設置有白色遮光板,所述第二攝像機設置于輸送帶遠離第二光源箱的一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鹽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在線檢測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近紅外檢測模塊包括近紅外在線監測傳感器和近紅外儀,所述近紅外在線監測傳感器連接近紅外儀。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鹽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在線檢測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剔除模塊包括撥桿、次品輸送滑道和次品收集箱,所述撥桿連接控制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鹽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在線檢測裝置,其特征是,還設置有開關。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用于鹽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在線檢測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可見異物檢測模塊和近紅外檢測模塊均設置有報警裝置,所述報警裝置為報警燈或報警笛。
【文檔編號】B07C5/36GK204255855SQ201420785002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15日
【發明者】張峰, 沈飛, 閔濤, 朱素華, 薛峪泉 申請人:南京優科生物醫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