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下吸式生物質氣化爐,具體來說涉及一種下吸式生物質氣化爐的上爐結構。
背景技術:
1、下吸式生物質氣化爐是一種將生物質轉化為可燃氣體的重要裝置,其上爐結構對氣化效率和氣體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下吸式氣化爐通常由供氣系統、進出料系統、氣化反應區、溫度控制系統等部分組成。氣化反應區通常包括干燥區、熱解區、氧化區和還原區,其中氧化區溫度約為900~1200℃,是產生熱量以支持其他反應區域的關鍵區域。下吸式氣化爐的特點在于氣流與物料的移動方向相同,這有助于提高焦油的裂解程度,從而減少焦油含量,提高氣體的熱值和品質。
2、根據公開(公告)號:cn205046066u,公開(公告)日:2016-02-24,公開的下吸正壓式生物質氣化爐,包括爐體、爐筒、卸灰裝置和進風管,爐體緊密包覆于爐筒的外部,爐筒的頂部設置有進料管,爐筒的上部沿從上到下的方向依次設置有密閉的水蒸氣室和可燃氣室,水蒸汽室設置有進水管和水蒸氣管,可燃氣室設置有可燃氣出口管和制氣匯管,進風管伸入爐筒內部,爐體內表面位于爐筒中部和中下部的兩個位置處分別設置有一個環形凹槽形成環形密閉空間,爐筒側壁的上設置有連通環形密閉空間的排氣孔,兩個環形密閉空間均連通可燃氣出口管。
3、在包括上述專利和現有技術中可知,汽化爐的上爐結構是對生物進行加熱,但是需要對上爐進行控溫,只有將溫度控制至適宜溫度,才能能夠確保氣化反應在不同區域達到最優狀態,從而提高氣化效率和氣體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下吸式生物質氣化爐的上爐結構,實現了控制上爐的溫度,從而實現提高汽化效率。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下吸式生物質氣化爐的上爐結構,包括爐體,其上設置有上爐,所述上爐內開設有降溫槽,所述降溫槽內設置有多個呈圓周陣列布置的導風部,所述導風部上開設有槽口,所述槽口內設置有框架,所述框架內設置有軸桿,所述軸桿上轉動設置有多個呈線圓周列布置的扇葉,所述降溫槽與所述上爐相連通。
3、作為優選的,所述降溫槽內設置有多個呈圓周陣列布置的擋板,所述導風部位于所述擋板側面。
4、作為優選的,所述爐體上開設有加熱槽,所述加熱槽與所述降溫槽相連通。
5、作為優選的,所述加熱槽上設置有多個呈圓周陣列布置的加熱絲。
6、作為優選的,所述爐體上開設有隔腔。
7、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下吸式生物質氣化爐的上爐結構,具備以下有益效果:通過爐體進行反應生物,通過上爐對生物進行加熱,通過上爐內的降溫槽實現了對上爐的溫度進行降溫,通過降溫槽內的導風部實現了對風進行引導,通過導風部上的槽口實現了固定框架,通過框架實現固定軸桿和軸桿上的扇葉,對上爐進行降溫。
1.一種下吸式生物質氣化爐的上爐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爐體(1),其上設置有上爐(11),所述上爐(11)內開設有降溫槽(13),所述降溫槽(13)內設置有多個呈圓周陣列布置的導風部(15),所述導風部(15)上開設有槽口(16),所述槽口(16)內設置有框架(17),所述框架(17)內設置有軸桿(18),所述軸桿(18)上轉動設置有多個呈線圓周列布置的扇葉(19),所述降溫槽(13)與所述上爐(11)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下吸式生物質氣化爐的上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溫槽(13)內設置有多個呈圓周陣列布置的擋板(14),所述導風部(15)位于所述擋板(14)側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下吸式生物質氣化爐的上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1)上開設有加熱槽(20),所述加熱槽(20)與所述降溫槽(13)相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下吸式生物質氣化爐的上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槽(20)上設置有多個呈圓周陣列布置的加熱絲(2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下吸式生物質氣化爐的上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1)上開設有隔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