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氣動式上出料噴射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330484閱讀:31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氣動式上出料噴射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礦山機械領域內的一種混凝土噴射機,此噴射機被廣泛應用于礦山 井巷、水電工程、鐵(公)路隧道、地鐵工程、橋梁維護、邊坡維護、人防工程、市政建設等工程。
背景技術
現有的上出料噴射機由供料系統、轉子、安裝板、壓緊裝置、減速器、牽引架、地輪 幾部分和各自的支撐聯接件組成,其中供料系統由振斗、料斗、拔料葉、振動器、定量葉盤、 定量隔板、振動滑塊、下料斗幾部分組成;減速器輸出軸有主軸和次軸,其中主軸是用來帶 動轉子轉動,次軸用來帶動供料裝置中的定量葉盤和拔料葉轉動,來滿足供料需求,零部件 繁多,結構復雜,特別是傳動件易于損壞,且維修繁瑣;現有的氣路系統僅將空氣壓縮機出 來的壓縮空氣引至出料彎頭進氣管。長期以來,現有的混凝土噴射機都是用電機作為動力 源,臨時拉扯的電源線使施工現場存在極大的不安全隱患,尤其是在礦井下,噴射機還需要 攜帶很長的電纜線及防爆開關,還需要進行接送電的繁瑣程序,使用很不方便。
發明內容為克服現有技術的噴射機傳動件過多,易損壞,難維修,接送電過程繁瑣、危險性 大、制造成本高等諸多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氣動式上出料噴射機,不僅整體 結構簡單、緊湊、合理,而且制造成本低,使用和維修都簡易方便。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氣動式上出料噴射機,包括壓 緊裝置,其特點是還包括風機、供料裝置、氣路系統、安裝板、大架和地輪。大架下面兩端 設有地輪,大架上面連接有減速器,減速器上面一端連接風機,風機通過連接板固定于減速 器箱蓋上,減速器上面另一端通過安裝板連接供料裝置。氣路系統分別與風機的第一進氣 口和供料裝置的出料彎頭的進氣口相連接,風機的風機主軸下端以鍵連接減速器的第一齒 輪,減速器的輸出軸設置為單軸輸出用主軸,減速器的主軸與供料裝置的轉子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改電機為風機,以壓縮空氣 作為動力源;改變了供料裝置結構,減少了零件數量;氣路系統科學合理,使空氣壓縮機產 生的壓縮空氣全部都能用來做功,不浪費能源;減速器單軸輸出;由此,本實用新型氣動式 上出料噴射機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操作和維修方便。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氣動式上出料噴射機(不含氣路系統)的結構原理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風機的結構原理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氣路系統的結構原理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供料裝置的結構原理圖;[0011]圖5是本實用新型減速器的結構原理圖;圖中1、地輪2、大架3、減速器4、風機5、支架6、扇形膠板7、出料彎頭8、壓緊裝 置9、料斗10、振動器12、襯板13、轉子14、推力軸承15、安裝板16、連接板17、下端蓋18、 軸承19、風葉20、風機主軸21、法蘭22、密封巖棉23、隔板對、橡膠墊25、上端蓋沈、連接管 27、外殼A、第一進氣口 B、余氣口 C、第二進氣口 D、排氣口 28、第一接頭四、第一三通30、第 二接頭31、第一球閥32、壓力表33、第二三通34、第二球閥35、第三接頭36、第三三通37、 第三球閥38、第四接頭39、第四三通40、第四球閥42、出料彎頭出料口 43、出料彎頭進氣管 49、主軸孔50、料斗座51、彈簧支架M、第一齒輪55、第二齒輪56、第三齒輪57、第四齒輪 58、第五齒輪59、第六齒輪60、主軸
具體實施方式

圖1至圖5所示的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氣動式上出料噴射機,主要包括壓緊裝 置8、風機4、供料裝置、氣路系統、安裝板15、大架2和地輪1。大架2下面兩端設有地輪1,大架2上面連接有減速器3,減速器3上面一端連接 風機4,風機4通過連接板16固定于減速器3箱蓋上,減速器3上面另一端通過安裝板15 連接供料裝置。氣路系統分別與風機4的第一進氣口 A和供料裝置的出料彎頭7的進氣口 相連接,風機4的風機主軸20下端以鍵連接減速器3的第一齒輪M,減速器3的輸出軸設 置為單軸輸出用主軸60,減速器的主軸60與供料裝置的轉子13連接。連接板16與減速器 3箱蓋用螺栓固定連接。空氣壓縮機通過氣路系統分別與風機4的第一進氣口 A和出料彎頭7的進氣口相 連接。風機4驅動減速器3,減速器3單軸輸出。用于輸出的主軸60的軸端部為方頭,通過 與供料裝置中的轉子13中心的方孔連接,帶動轉子13轉動。轉子13設置有15個空腔。當轉子13的空腔轉到料斗9的下口時,物料進入轉子 13的空腔內;當轉子13裝滿物料的空腔轉到出料彎頭的下方時,從出料彎頭進氣口處進入 的壓縮空氣帶動物料沿轉子13空腔底部一圈從出料彎頭處進入出料管道。在本實施例中,風機4主要由外殼27、上端蓋25、下端蓋17、隔板23、密封巖棉22、 法蘭21、風機主軸20和風葉19組成。風機4的外殼27為圓柱形,外殼27內部中間用隔板 23分成上下兩個部分,外殼27的上下兩端分別焊接有內徑與外殼27的外徑相同的圓環,上 端蓋25和下端蓋17用四個螺栓緊固于與其配合的圓環上,上端蓋25和下端蓋17分別和 與其相配合的圓環之間用環形橡膠墊M密封。上端蓋25和下端蓋17圓心處對稱設置有 相同的軸承架,上端蓋25和下端蓋17分別通過軸承架固定有軸承18。風機主軸20穿過隔 板23安置于兩軸承上,隔板23與風機主軸20結合處用法蘭21固定密封巖棉22,以實現 該接合處的密封,進而實現外殼27內部上下兩個部分之間的密封。在下端蓋17下面,下端 蓋17與風機主軸20結合處也用法蘭固定密封巖棉,以實現下端蓋17的密封。風機主軸20在風機4的外殼27內部上下部分內,分別以鍵連接各一軸套,兩個 軸套上各焊接M片風葉19。在與下部風葉平行位置的外殼27上開設有第一進氣口 A,在 第一進氣口 A處焊接有管路,該管路與氣路系統連接。在與第一進氣口 A同一平面上間隔 45°處的外殼27上開設有余氣口 B,余氣口 B與第一進氣口 A同樣大。在與余氣口 B間隔 45°且與上部風葉平行位置的外殼27上開設有第二進氣口 C,第二進氣口 C與余氣口 B同樣大,在與第二進氣口 C間隔45°的同一平面位置的外殼27上開設有排氣口 D。余氣口 B 通過連接管沈與第二進氣口 C連接。來自空氣壓縮機的壓縮空氣經氣路系統從第一進氣口 A進入風機,吹動下部風葉 做功后的從余氣口 B排出,余氣口 B通過連接管沈與第二進氣口 C連接后,來自余氣口 B 的余氣引至第二進氣口 C,進而吹動上部風葉做功,吹動上部風葉做功后的余氣從排氣口 D 排入氣路系統中。壓縮空氣吹動風葉進而帶動風機主軸20轉動,風機主軸20下端以鍵連 接減速器3的第一齒輪M。第一進氣口 A與余氣口 B之間間隔45°,第二進氣口 C與排氣 口 D之間間隔45°,都是為使進入的壓縮空氣吹向風葉的旋轉方向,便于吹動風葉旋轉。來 自第一進氣口 A的壓縮空氣至排氣口 D排出,進行了兩次做功。風機主軸20下端連接變速 器,變速器主軸帶動轉子13轉動,使噴射機正常工作。外殼27內部中間以隔板23隔為上下兩空腔,為防止壓縮空氣在兩空腔間上下竄 動,以法蘭21和密封巖棉22密封;為防止壓縮空氣順風機主軸20進入減速器3箱體中,在 下端蓋與風機主軸結合處也以法蘭和密封巖棉密封。本實用新型使用風機代替了原來的電機傳動,將空氣壓縮機產生的壓縮空氣全部 用來做功,不但節約了電源,更重要的是噴射機自身不用帶電源,使井下不須用電纜線,只 須將空氣壓縮機與噴射機氣路系統的進氣口連接即可。這就提高了井下作業的安全系數, 杜絕了事故隱患。在本實施例中,氣路系統由可隨意改變方向管件、膠管接管連接而成。氣路系統主 要由第一接頭觀、第一三通四、第二接頭30、第一球閥31、壓力表32、第二三通33、第二球 閥34、第三接頭35、第三三通36、第三球閥37、第四接頭38、第四三通39和第四球閥40等 組成。第一接頭觀、第二接頭30、第三接頭35和第四接頭38皆為一又四分之一吋接頭;第 一三通四、第二三通33、第三三通36和第四三通39皆為一又二分之一吋三通;第一球閥 31、第二球閥34、第三球閥37、和第四球閥40皆為一又二分之一吋球閥。第一接頭觀和第 二接頭30分別與第一三通四的各一端連接,同時第一三通四的另一端通過接管及彎頭與 第一球閥31的一端連接,第一球閥31的另一端通過連接有壓力表32的接管和第二三通33 的一端連接,第二三通33的另兩端中,其中一端通過接管與第二球閥34的一端連接,第二 球閥34的另一端通過接管及彎頭連接第三接頭35,第二三通33的另兩端中,其中另一端通 過接管與第三三通36的一端連接,第三三通36的另兩端中,其中一端通過接管及彎頭連接 振動器10的一端,振動器10的另一端通過接管及彎頭與第四球閥40的一端連接,第四球 閥40的另一端與第四三通39的一端連接,第四三通39的另兩端中,其中一端與第四接頭 38連接,另外一端與第三球閥37的一端連接,第三球閥37的另一端與第三三通36的另兩 端中的另一端連接。第二接頭30用于連接風機4的第一進氣口 A,第三接頭35用于連接風 機排氣口 D,第四接頭38用于連接出料彎頭進氣管43。從空氣壓縮機內通過第一接頭觀輸入氣路系統的壓縮空氣被四個三通經管路分 為三條支路分別做功一條經第一三通四、第二接頭30和風機4的第一進氣口 A進入風機 4做功;風機做功后的余氣通過排氣口 D經第三接頭35、第二球閥34進入第二三通33,來 自第一三通29,并經第一球閥31和壓力表32的壓縮空氣也進入第二三通33,風機的轉速 由進氣管路中設的第一球閥31和排氣管路中設的第二球閥34來控制。來自第二三通33 的壓縮空氣通過第三三通36又分為兩條一條經第三球閥37進入第四三通39,再經第四接頭38進入出料彎頭進氣管43做功;另一條進入振動器10做功,從振動器中排出的余氣 從另一方向經第四球閥40也進入第四三通39,再經第四接頭38進入出料彎頭進氣管43做 功;振動器的轉速和出料彎頭進氣管的進風量都由出料彎頭進氣管兩端所設的兩個球閥即 第三球閥37和第四球閥40來控制。這樣,從空氣壓縮機中產生的壓縮空氣就可以全部用 來做功。由此,本實用新型達到節能環保,不浪費能源的效果。在本實施例中,供料裝置包括轉子13、襯板12、料斗9、料斗座50、彈簧支架51、出 料彎頭7和振動器10。在圓形料斗座50水平中心線左側開一邊長為140mm的正方形孔,將上大下小的梯 形料斗9的下口置于方孔內,在料斗9上端面的三條邊上各鉆一小孔,小孔下方料斗座上焊 三根“之”字形彈簧支架51,彈簧支架51上端部也鉆一與料斗上同樣大的小孔,將彈簧放在 彈簧支架51與料斗9的小孔之間,將螺栓穿過料斗小孔、彈簧、彈簧支架小孔,彈簧支架下 部用螺母固定,使料斗9水平懸于三個彈簧上,在料斗9剩余一邊的外梯形面上焊接一振動 器10。一旦振動器10開始工作,便可帶動料斗9及與料斗9連接的篩網,將物料漏入料斗 下口處,然后自然落入轉子13的空腔。在安裝板15上、轉子13的兩側固定有對稱的兩個支架5,支架5架起料斗座50, 料斗座50的右側開一扇形口,扇形口內放置與扇形膠板6固定為一體的出料彎頭7。出料彎頭7設置有連接出料彎頭進氣管的出料彎頭進氣口和出料彎頭出料口 42, 出料彎頭進氣口和出料彎頭出料口鑄為一體,出料彎頭進氣口和出料彎頭出料口的下部結 構與襯板12表面一對小孔形狀完全吻合。90°扇形膠板6的形狀大小與襯板表面的1/4相吻合,上面開兩個口與襯板12的 一對小孔形狀相吻合,也就是出料彎頭的底面開口的形狀。以安裝板15上的主軸通孔為中心放置一推力軸承14,推力軸承14上放置轉子 13,將圓柱形的轉子內部均勻鑄出15個空腔,空腔底部鑄成圓弧形,方便物料和壓縮空氣 流動。轉子13中間位置鑄有一四方形的主軸孔49,以穿入上端部也是四方形的主軸60,使 主軸60帶動轉子13轉動。轉子13上表面放置的襯板12由高耐磨合金材料做成,襯板12中間設有用以穿主 軸的四方小孔,襯板12的15個小孔中間以一條環形筋把15個小孔分成內外兩排,使每一 個小孔的形狀與出料彎頭下部的出料彎頭進氣口和出料彎頭出料口形狀相吻合。工作過程中,當轉子的空腔轉到料斗出料口時,物料流入空腔內,當轉到安裝板 右側出料彎頭下端時,從出料彎頭進氣口進入的壓縮空氣帶動物料沿圓弧形空腔底部流出 空腔進入出料彎頭,然后進入出料管路。隨著轉子的轉動,15個空腔內的物料被均勻持續地 從左側的料斗下部注入,從出料彎頭進氣口進入的壓縮空氣經扇形膠板、襯板、圓弧形空腔 底部帶動空腔中物料從另一側經扇形膠板、襯板通過出料彎頭出料口進入出料管路。本實用新型省去了原來的上振斗、活動中斗下料斗、由次軸帶動的定量頁盤、拔料 器以及與他們相結合的配套件,減少零件數量達八十多件,使其結構簡單合理,大大節省了 成本,同時也能滿足供料需求。本實施例中,減速器設計成單軸輸出,該減速器主要由第一齒輪M、第二齒輪55、 第三齒輪56、第四齒輪57、第五齒輪58和第六齒輪59構成的齒輪傳動副和作為輸出軸的主軸60組成。新的減速器,由于供料系統省去了由次軸帶動的部件,所以就可以省去次軸,改成 單軸輸出。本實用新型簡化了減速器箱體結構,減少了零部件,降低了成本。
權利要求1.一種氣動式上出料噴射機,包括壓緊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風機、供料裝置、氣 路系統、安裝板、大架和地輪;所述的大架下面兩端設有地輪,大架上面連接有減速器,所述 的減速器上面一端連接風機,所述的風機通過連接板固定于減速器箱蓋上,減速器上面另 一端通過安裝板連接供料裝置;所述的氣路系統分別與風機的第一進氣口和供料裝置的出 料彎頭的進氣口相連接,所述的風機的風機主軸下端以鍵連接減速器的第一齒輪,所述的 減速器的輸出軸設置為單軸輸出用主軸,減速器的主軸與供料裝置的轉子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動式上出料噴射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風機主要由外殼、 上端蓋、下端蓋、隔板、密封巖棉、法蘭、風機主軸和風葉組成;所述的外殼為圓柱形,外殼內 部中間用隔板分成上下兩個部分,外殼的上下兩端分別焊接有內徑與外殼的外徑相同的圓 環,上端蓋和下端蓋分別用螺栓緊固于與其配合的圓環上,上端蓋和下端蓋分別和與其相 配合的圓環之間用環形橡膠墊密封;上端蓋和下端蓋圓心處對稱設置有相同的軸承架,上 端蓋和下端蓋分別通過軸承架固定有軸承;風機主軸穿過隔板安置于兩軸承上,隔板與風 機主軸結合處用法蘭固定密封巖棉;在下端蓋下面,下端蓋與風機主軸結合處也用法蘭固 定密封巖棉;風機主軸在風機的外殼內部上下部分內分別以鍵連接各一軸套,兩個軸套上 各焊接M片風葉;在與下部風葉平行位置的外殼上開設有第一進氣口,在與第一進氣口同 一平面上間隔45°處的外殼上開設有余氣口,在與余氣口間隔45°且與上部風葉平行位 置的外殼上開設有第二進氣口,在與第二進氣口間隔45°的同一平面位置的外殼上開設有 排氣口 ;余氣口通過連接管與第二進氣口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氣動式上出料噴射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料裝置包 括轉子、襯板、料斗、料斗座、彈簧支架、出料彎頭和振動器;在圓形料斗座水平中心線左側 開一邊長為140mm的正方形孔,將上大下小的梯形料斗的下口置于方孔內,在料斗上端面 的三條邊上各鉆一小孔,小孔下方料斗座上焊三根“之”字形彈簧支架,彈簧支架上端部也 鉆一小孔,將彈簧放在彈簧支架與料斗的小孔之間,將螺栓穿過料斗小孔、彈簧、彈簧支架 小孔,彈簧支架下部用螺母固定,使料斗水平懸于三個彈簧上,在料斗剩余一邊的外梯形面 上焊接一振動器;在安裝板上、轉子的兩側固定有對稱的兩個支架,支架架起料斗座,料斗 座的右側開一扇形口,扇形口內放置與扇形膠板固定為一體的出料彎頭;出料彎頭設置有 連接出料彎頭進氣管的出料彎頭進氣口和出料彎頭出料口,出料彎頭進氣口和出料彎頭 出料口鑄為一體,出料彎頭進氣口和出料彎頭出料口的下部結構與襯板表面一對小孔形狀 完全吻合;扇形膠板上面開兩個口與襯板的一對小孔形狀相吻合;以安裝板上的主軸通孔 為中心放置一推力軸承,推力軸承上放置轉子,將圓柱形的轉子內部均勻鑄出15個空腔, 空腔底部鑄成圓弧形,轉子中間位置鑄有一四方形的主軸孔,以穿入上端部也是四方形的 主軸,使主軸帶動轉子轉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氣動式上出料噴射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路系統 包括第一接頭、第一三通、第二接頭、第一球閥、壓力表、第二三通、第二球閥、第三接頭、第 三三通、第三球閥、第四接頭、第四三通和第四球閥;第一接頭、第二接頭、第三接頭和第四 接頭皆為一又四分之一時接頭;第一三通、第二三通、第三三通和第四三通皆為一又二分之 一時三通;第一球閥、第二球閥、第三球閥、和第四球閥皆為一又二分之一時球閥;第一接 頭和第二接頭分別與第一三通的各一端連接,同時第一三通的另一端通過接管及彎頭與第 一球閥的一端連接,第一球閥的另一端通過連接有壓力表的接管和第二三通的一端連接,第二三通的另兩端中,其中一端通過接管與第二球閥的一端連接,第二球閥的另一端通過 接管及彎頭連接第三接頭,第二三通的另兩端中,其中另一端通過接管與第三三通的一端 連接,第三三通的另兩端中,其中一端通過接管及彎頭連接振動器的一端,振動器的另一 端通過接管及彎頭與第四球閥的一端連接,第四球閥的另一端與第四三通的一端連接,第 四三通的另兩端中,其中一端與第四接頭連接,另外一端與第三球閥的一端連接,第三球閥 的另一端與第三三通的另兩端中的另一端連接;第二接頭用于連接風機的第一進氣口,第 三接頭用于連接風機排氣口,第四接頭用于連接出料彎頭進氣管。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氣動式上出料噴射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路系統包括第 一接頭、第一三通、第二接頭、第一球閥、壓力表、第二三通、第二球閥、第三接頭、第三三通、 第三球閥、第四接頭、第四三通和第四球閥;第一接頭、第二接頭、第三接頭和第四接頭皆為 一又四分之一吋接頭;第一三通、第二三通、第三三通和第四三通皆為一又二分之一吋三 通;第一球閥、第二球閥、第三球閥、和第四球閥皆為一又二分之一吋球閥;第一接頭和第 二接頭分別與第一三通的各一端連接,同時第一三通的另一端通過接管及彎頭與第一球閥 的一端連接,第一球閥的另一端通過連接有壓力表的接管和第二三通的一端連接,第二三 通的另兩端中,其中一端通過接管與第二球閥的一端連接,第二球閥的另一端通過接管及 彎頭連接第三接頭,第二三通的另兩端中,其中另一端通過接管與第三三通的一端連接,第 三三通的另兩端中,其中一端通過接管及彎頭連接振動器的一端,振動器的另一端通過接 管及彎頭與第四球閥的一端連接,第四球閥的另一端與第四三通的一端連接,第四三通的 另兩端中,其中一端與第四接頭連接,另外一端與第三球閥的一端連接,第三球閥的另一端 與第三三通的另兩端中的另一端連接;第二接頭用于連接風機的第一進氣口,第三接頭用 于連接風機排氣口,第四接頭用于連接出料彎頭進氣管。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氣動式上出料噴射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減速器包括由 第一齒輪、第二齒輪、第三齒輪、第四齒輪、第五齒輪和第六齒輪構成的齒輪傳動副和作為 輸出軸的主軸。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氣動式上出料噴射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減速器包括由第一 齒輪、第二齒輪、第三齒輪、第四齒輪、第五齒輪和第六齒輪構成的齒輪傳動副和作為輸出 軸的主軸。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氣動式上出料噴射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減速器包括由第一 齒輪、第二齒輪、第三齒輪、第四齒輪、第五齒輪和第六齒輪構成的齒輪傳動副和作為輸出 軸的主軸。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氣動式上出料噴射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減速器包括由第一 齒輪、第二齒輪、第三齒輪、第四齒輪、第五齒輪和第六齒輪構成的齒輪傳動副和作為輸出 軸的主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氣動式上出料噴射機,該噴射機包括壓緊裝置,其特點是還包括風機、供料裝置、氣路系統、安裝板、大架和地輪;大架下面兩端設有地輪,大架上面連接有減速器,減速器上面一端連接風機,風機通過連接板固定于減速器箱蓋上,減速器上面另一端通過安裝板連接供料裝置;氣路系統分別與風機的第一進氣口和供料裝置的出料彎頭的進氣口相連接,風機的風機主軸下端以鍵連接減速器的第一齒輪,減速器的輸出軸設置為單軸輸出用主軸,減速器的主軸與供料裝置的轉子連接。本實用新型氣動式上出料噴射機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操作和維修方便。
文檔編號E21D11/10GK201865673SQ20102018237
公開日2011年6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16日
發明者張永革 申請人:張佩, 張永革, 馬芹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