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空心抽油桿,尤其是一種空心抽油桿高溫密封連接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油田用的多數空心抽油桿采用橡膠密封圈來密封連接處,橡膠密封圈的耐溫性比較差,一般不超過180℃,用在蒸汽吞吐井中,易失效,導致井液進入空心桿,對電纜造成傷害。另外有少部分空心桿采用銅墊片來進行密封,但是空心桿在井內由于拉伸作用也會導致銅墊片密封不嚴。空心桿耐高溫性能差導致注汽生產后期無法采取井筒電加熱、摻熱水等井筒降粘措施,縮短了油井的注采周期,降低了油汽比,影響了超稠油井的高效開發。
經過檢索,在空心抽油桿技術領域,目前還沒有發現采用本申請這樣的連接方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空心抽油桿高溫密封連接裝置,解決空心抽油桿連接處高溫密封性差導致易失效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該空心抽油桿高溫密封連接裝置包括上下相連接的上接頭和下接頭,所述下接頭上段外壁與上接頭下段內壁之間形成封閉式環空,在該環空內安裝密封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所述上接頭內腔從下端往上依次開設擴徑孔段和縮徑孔段,其中縮徑孔段內壁開設內螺紋,所述下接頭外壁從上端往下依次開設小直徑管段和大直徑管段,其中小直徑管段外壁開設外螺紋,所述小直徑管段插入縮徑孔段通過兩者的螺紋進行連接,另外擴徑孔段軸向下端面頂在大直徑管段的上端面上。
所述上接頭與下接頭之間的封閉式環空就位于擴徑孔段內壁與小直徑管段外壁之間。
所述密封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軸向設置在封閉式環空內的金屬補償密封件、非金屬補償密封件,所述金屬補償密封件、非金屬補償密封件均為環狀。
所述金屬補償密封件軸向長度大于非金屬補償密封件軸向長度。
所述上接頭采用固化連接密封的方式與上端空心桿連接,下接頭采用固化連接密封的方式與下端空心桿連接。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金屬密封件與非金屬密封件雙重高溫密封,確保在350℃時空心桿的密封;
2、兩級密封件均為環形密封,因此空心桿在井內的徑向拉伸不會影響其密封性。
3、該裝置的應用,改變了原來的空心抽油桿上卸扣位置及連接密封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新型連接及密封方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上接頭;2-金屬補償密封件;3-非金屬補償密封件;4-下接頭;5-上端空心桿;6-下端空心桿。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配合附圖說明如下,然而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之用,并非用來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
根據圖1,空心抽油桿高溫密封連接裝置包括上下相連接的上接頭1和下接頭4,所述下接頭上段外壁與上接頭下段內壁之間形成封閉式環空,在該環空內安裝密封件。所述上接頭內腔從下端往上依次開設擴徑孔段和縮徑孔段,其中縮徑孔段內壁開設內螺紋,所述下接頭外壁從上端往下依次開設小直徑管段和大直徑管段,其中小直徑管段外壁開設外螺紋,所述小直徑管段插入縮徑孔段通過兩者的螺紋進行連接,另外擴徑孔段軸向下端面頂在大直徑管段的上端面上。所述上接頭與下接頭之間的封閉式環空就位于擴徑孔段內壁與小直徑管段外壁之間。所述密封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軸向設置在封閉式環空內的金屬補償密封件2、非金屬補償密封件3。所述金屬補償密封件軸向長度大于非金屬補償密封件軸向長度。
下井時,上接頭采用固化連接密封(固化密封是指密封膠,將兩個零件用密封膠連接,從此不再打開,形成一個固化的密封連接)的方式與上端空心桿5連接,下接頭采用固化連接密封的方式與下端空心桿6連接,上下接頭之間通過螺紋連接,并將環狀的金屬密封件及環狀的非金屬密封件固定在上下接頭之間,上卸扣位置由原來的空心桿之間變為了該發明的上下接頭之間。這種連接方式及組合密封方式解決空心桿高溫易失效的問題。該發明結構每根抽油桿需配一套。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其他運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精神的等效變化,均應俱屬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