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供暖及熱水兩用鍋爐水路換向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供暖及熱水兩用鍋爐水路換向閥。
背景技術:
目前,供暖及熱水兩用鍋爐水路換向閥包括一具有閥腔的閥座,固定在閥座閥腔開口處的閥蓋,固定在閥座上的偏心軸,偏心軸與閥座間采用橡膠O型圈動態密封,偏心軸末端固定有球形橡膠塞,閥座具有與閥腔相連通的一進水孔和兩出水孔,偏心軸的軸線位于出水孔進口的正中間。使用時,進水孔與鍋爐出口相連接,兩出水孔分別與供暖裝置進口和供熱水裝置進口相連接,通過轉動偏心軸,以使球形橡膠塞在閥腔內輪流堵塞兩個出水孔進口,以使鍋爐輪流向供暖裝置和供熱水裝置供水,完成水路換向的功能。由于偏心軸與閥座間采用橡膠O型密封圈動態密封,耐壓性低,使鍋爐整體設計壓力受限,在出現水錘現象時因瞬間高壓水路而致換向閥漏水,且長期工作時壓力需小于5Kgf/cm3,密封圈在使用過程中由于自然老化、機械磨損、偏心擠壓等原因容易發生漏水故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抗漏水性強、耐壓性和耐久性好的供暖及熱水兩用鍋爐水路換向閥。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以下設計方案一種供暖及熱水兩用鍋爐水路換向閥,包括一具有閥腔的閥座,固定在所述閥座閥腔開口處的閥蓋,所述閥座和閥蓋之間設有密封圈,所述閥座閥腔具有一進水腔和兩出水腔,所述進水腔具有一進水接口,兩所述出水腔分別具有一出水接口,所述閥座具有一軸孔,所述軸孔處固定有一轉軸,其特征在于兩所述出水腔分別具有一相同形狀的弧形進水口,兩所述弧形進水口位于同一圓環上且對稱設置,所述軸孔軸線位于兩所述出水腔弧形進水口的中心對稱線上;所述閥座兩出水腔弧形進水口端面上設有一圓盤形陶瓷定閥片,所述陶瓷定閥片中部具有一供所述轉軸置入的圓孔,所述陶瓷定閥片設有與兩所述出水腔弧形進水口相對應的兩弧形通孔,所述陶瓷定閥片具有閥座相接觸面和光滑平面;所述閥座兩出水腔弧形進水口端面與所述陶瓷定閥片之間設有一密封墊;所述陶瓷定閥片上設有一圓盤形陶瓷動閥片,所述陶瓷動閥片設有一可與所述陶瓷定閥片任一弧形通孔相對的弧形通孔,所述陶瓷動閥片上、下表面為光滑平面,所述陶瓷動閥片中部具有一橫截面為等邊多邊形的盲孔,所述轉軸前端具有與所述陶瓷動閥片的等邊多邊形盲孔相配合的橫截面為等邊多邊形的桿部;
所述陶瓷動閥片與所述閥蓋之間設有一底面為光滑平面的陶瓷頂片,所述陶瓷頂片與所述閥蓋之間設有一壓縮彈簧,所述陶瓷頂片在彈簧的作用下頂摯在所述陶瓷動閥片的上表面。
所述閥座底部固定有一閥罩。
所述陶瓷定閥片兩弧形通孔的中部分別設有一加強筋,所述陶瓷動閥片弧形通孔的中部也設有一加強筋。
所述閥座兩出水腔弧形進水口端面上設有密封墊凹槽,所述密封墊凹槽由位于兩所述弧形進水口外壁端面上的大環形凹槽、位于所述軸孔孔壁端面的小環形凹槽和位于兩所述弧形進水口分隔壁端面上并連接所述大環形凹槽和小環形凹槽的直凹槽組成,所述密封墊與所述密封墊凹槽形狀相對應,所述陶瓷定閥片閥座接觸面具有一與所述密封墊凹槽的小環形凹槽相對的環形凹槽。
所述閥座兩所述出水腔弧形進水口端面外緣具有環狀凸緣,所述環狀凸緣沿周向均勻設有若干個定位凹槽;所述陶瓷定閥片外壁具有與所述環狀凸緣定位凹槽相對應的凸塊,所述陶瓷動閥片的外徑小于所述陶瓷定閥片的外徑,所述閥蓋內部設有用于壓緊所述陶瓷定閥片邊緣的壓板。
所述陶瓷定閥片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閥座兩所述出水腔弧形進水口端面。
所述閥蓋內部凸伸有一橫截面為多邊形的定位柱;所述陶瓷頂片中部具有與所述定位柱橫截面形狀相對應的盲孔,所述陶瓷頂片套設于所述定位柱上,所述陶瓷頂片底部向外凸伸有一環狀擋邊,所述彈簧套設于所述陶瓷頂片上。
所述進水接口和兩所述出水接口相互平行,兩所述出水接口位于所述閥座相對的兩側面。
所述兩出水接口位于所述閥座相對的兩側面且相對設置,所述進水接口位于所述閥座一端面且垂直于兩所述出水接口。
本發明的優點是1、本發明供暖及熱水兩用鍋爐的水路換向閥由于采用以上設計方案,使用時,轉軸帶動陶瓷動閥片旋轉,陶瓷動閥片弧形通孔輪流與陶瓷定閥片上的兩弧形通孔相對,而熱水從進水接口進入進水腔,再通過陶瓷動閥片弧形通孔、陶瓷定閥片的弧形通孔、出水腔的弧形進水口進入出水腔,其中的陶瓷動閥片則實現水路換向功能。這種用由工程陶瓷材料(如氧化鋁、碳化硅等)制成的陶瓷動閥片和陶瓷定閥片相配合實現換向功能,具有運轉阻力小而均衡,密封效果好,密封耐久等優點,徹底解決橡膠O型圈容易磨損和老化帶來的漏水問題。
2、本發明供暖及熱水兩用鍋爐的水路換向閥,其中陶瓷動閥片置于閥腔內,使用時陶瓷動閥片上表面被進入閥腔進水腔內的水包圍,當閥腔進水腔內水壓增大時,陶瓷動閥片將受到閥腔進水腔內的水壓作用而更加壓緊陶瓷定閥片,因而本發明供暖及熱水兩用鍋爐的水路換向閥在水壓增大時反而更有利于密封,耐壓可達到15Kgf/cm3。
3、本發明供暖及熱水兩用鍋爐的水路換向閥,其中陶瓷定閥片設有一個供轉軸置入的圓孔和兩個供出水的弧形通孔,陶瓷動閥片則有一個弧形通孔和一個可與轉軸橫截面為等邊多邊形的桿部相配合的等邊多邊形盲孔,使陶瓷定閥片與陶瓷動閥片相互配合同時擔當執行軸的密封和換向閥片的雙重任務,從而簡化了閥門機構。
4、本發明供暖及熱水兩用鍋爐的水路換向閥,采用同心旋轉陶瓷閥片的換向結構,與背景技術相比,避免了偏心力使閥門的運動部件產生變形或密封圈受到偏心擠壓而損傷的弊病,并使閥門的運轉阻力更小而均衡,可延長熱水兩用鍋爐的水路換向閥的使用壽命。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2為本發明中閥座結構示意3為圖2的A-A剖視4為圖2的俯視5為圖4的A-A剖視6為本發明中陶瓷定閥片結構示意7為圖6的A-A剖視8為本發明中轉軸結構示意9為圖8的仰視10為本發明中陶瓷動閥片結構示意11為圖10的A-A剖視12為本發明中閥座兩出水腔弧形進水口端面與陶瓷定閥片之間的密封墊結構示意13為圖12的A-A剖視14為本發明中陶瓷頂片結構示意15為本發明中閥蓋結構示意16為圖15的A-A剖視17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結構示意18為圖17中閥座結構示意19為圖18的俯視20為圖19的A-A剖視21為圖18的A-A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圖8、圖9、圖10、圖11、圖12、圖13、圖14、圖15、圖16、圖17所示,本發明一種供暖及熱水兩用鍋爐水路換向閥,包括一具有閥腔的閥座1,固定在閥座1閥腔開口處的閥蓋2,閥座1和閥蓋2之間設有密封圈3,閥座閥腔具有一進水腔4和兩出水腔6、7,進水腔4具有一進水接口8,出水腔6具有一出水接口9,出水腔7具有一出水接口10,閥座1具有一軸孔11,軸孔11處固定有一轉軸12,其特征在于出水腔6、7分別具有一相同形狀的弧形進水口5、13,兩弧形進水口5、13位于同一圓環上且對稱設置,軸孔11軸線位于兩出水腔弧形進水口5、13的中心對稱線上;閥座兩出水腔弧形進水口5、13端面上設有一圓盤形陶瓷定閥片19(如圖6、圖7所示),陶瓷定閥片19中部具有一供轉軸12置入的圓孔21,陶瓷定閥片19設有與兩出水腔弧形進水口5、13相對應的兩弧形通孔22、23,陶瓷定閥片19具有閥座相接觸面24和光滑平面25;閥座兩出水腔弧形進水口5、13端面與陶瓷定閥片19之間設有一密封墊27;陶瓷定閥片19上設有一圓盤形陶瓷動閥片28(如圖10、圖11所示),陶瓷動閥片28設有一可與陶瓷定閥片28任一弧形通孔相對的弧形通孔29,陶瓷動閥片28具有上表面31和下表面42皆為光滑平面,陶瓷動閥片28中部具有一橫截面為等邊多邊形的盲孔30,轉軸12前端具有與陶瓷動閥片28的等邊多邊形盲孔30相配合的橫截面為等邊多邊形的桿部32;陶瓷動閥片28中部的盲孔30橫截面為等邊三角形或等邊四邊形或等邊五邊形或等邊六邊形。
陶瓷動閥片28與閥蓋2之間設有一底面40為光滑平面的陶瓷頂片38,陶瓷頂片38與閥蓋2之間設有一壓縮彈簧41,陶瓷頂片38在彈簧的作用下頂摯在陶瓷動閥片28的上表面31。
閥座1底部固定有一供執行器置入的閥罩43,起保護執行器的作用,執行器采用常規設計,其包括與轉軸12相連接的減速電機45和控制減速電機45運轉的微動開關44。陶瓷定閥片19兩弧形通孔22、23的中部分別設有一加強筋46、47,陶瓷動閥片28弧形通孔29的中部也設有一加強筋48。
閥座1(如圖2、圖3、圖4、圖5所示)兩出水腔6、7弧形進水口5、13端面上設有密封墊凹槽,密封墊凹槽由位于兩弧形進水口外壁端面上的大環形凹槽14、位于軸孔11孔壁端面的小環形凹槽15和位于兩弧形進水口5、13分隔壁端面上并連接大環形凹槽14和小環形凹槽15的直凹槽16組成,密封墊27(如圖12、圖13所示)與密封墊凹槽形狀相對應,陶瓷定閥片閥座接觸面24具有一與密封墊凹槽的小環形凹槽15相對的環形凹槽26。
閥座兩出水腔弧形進水口5、13端面外緣具有環狀凸緣17,環狀凸緣17沿周向均勻設有若干個定位凹槽18;陶瓷定閥片19外壁具有與環狀凸緣定位凹槽18相對應的凸塊20,陶瓷動閥片28的外徑小于陶瓷定閥片19的外徑,閥蓋2內部設有用于壓緊陶瓷定閥片19邊緣的壓板33、34(如圖15、圖16所示)。
環狀凸緣17上的定位凹槽18數量為2個或3個或4個或5個或6個。
作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陶瓷定閥片19通過螺栓固定在閥座兩出水腔弧形進水口5、13的端面。
作為本發明供暖及熱水兩用鍋爐水路換向閥又一實施例,其中閥蓋2內部凸伸有一橫截面為多邊形的定位柱36;陶瓷頂片38(如圖14所示)頂部具有與定位柱36橫截面形狀相對應的盲孔37,陶瓷頂片38套設于定位柱36上,陶瓷頂片38底部向外凸伸有一環狀擋邊39,彈簧41套設于陶瓷頂片38上。
閥蓋內部的定位柱36的橫截面為等邊三角形或等邊四邊形或等邊五邊形或等邊形。
進水接口8和兩出水接口9、10相互平行(如圖2、圖3、圖4、圖5所示),兩出水接口9、10位于閥座1相對的兩側面。
如圖17、圖18、圖19、圖20、圖21所示,作為本發明另一施例,其特點在于兩出水接口9、10位于閥座1相對的兩側面且相對設置,進水接口8位于閥座1一端面且垂直于兩出水接口9、10。
權利要求
1.一種供暖及熱水兩用鍋爐水路換向閥,包括一具有閥腔的閥座,固定在所述閥座閥腔開口處的閥蓋,所述閥座和閥蓋之間設有密封圈,所述閥座閥腔具有一進水腔和兩出水腔,所述進水腔具有一進水接口,兩所述出水腔分別具有一出水接口,所述閥座具有一軸孔,所述軸孔處固定有一轉軸,其特征在于兩所述出水腔分別具有一相同形狀的弧形進水口,兩所述弧形進水口位于同一圓環上且對稱設置,所述軸孔軸線位于兩所述出水腔弧形進水口的中心對稱線上;所述閥座兩出水腔弧形進水口端面上設有一圓盤形陶瓷定閥片,所述陶瓷定閥片中部具有一供所述轉軸置入的圓孔,所述陶瓷定閥片設有與兩所述出水腔弧形進水口相對應的兩弧形通孔,所述陶瓷定閥片具有閥座相接觸面和光滑平面;所述閥座兩出水腔弧形進水口端面與所述陶瓷定閥片之間設有一密封墊;所述陶瓷定閥片上設有一圓盤形陶瓷動閥片,所述陶瓷動閥片設有一可與所述陶瓷定閥片任一弧形通孔相對的弧形通孔,所述陶瓷動閥片上、下表面為光滑平面,所述陶瓷動閥片中部具有一橫截面為等邊多邊形的盲孔,所述轉軸前端具有與所述陶瓷動閥片的等邊多邊形盲孔相配合的橫截面為等邊多邊形的桿部;所述陶瓷動閥片與所述閥蓋之間設有一底面為光滑平面的陶瓷頂片,所述陶瓷頂片與所述閥蓋之間設有一壓縮彈簧,所述陶瓷頂片在彈簧的作用下頂摯在所述陶瓷動閥片的上表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之供暖及熱水兩用鍋爐水路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座底部固定有一閥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之供暖及熱水兩用鍋爐水路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定閥片兩弧形通孔的中部分別設有一加強筋,所述陶瓷動閥片弧形通孔的中部也設有一加強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之供暖及熱水兩用鍋爐水路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座兩出水腔弧形進水口端面上設有密封墊凹槽,所述密封墊凹槽由位于兩所述弧形進水口外壁端面上的大環形凹槽、位于所述軸孔孔壁端面的小環形凹槽和位于兩所述弧形進水口分隔壁端面上并連接所述大環形凹槽和小環形凹槽的直凹槽組成,所述密封墊與所述密封墊凹槽形狀相對應,所述陶瓷定閥片閥座接觸面具有一與所述密封墊凹槽的小環形凹槽相對的環形凹槽。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之供暖及熱水兩用鍋爐水路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座兩所述出水腔弧形進水口端面外緣具有環狀凸緣,所述環狀凸緣沿周向均勻設有若干個定位凹槽;所述陶瓷定閥片外壁具有與所述環狀凸緣定位凹槽相對應的凸塊。所述陶瓷動閥片的外徑小于所述陶瓷定閥片的外徑,所述閥蓋內部設有用于壓緊所述陶瓷定閥片邊緣的壓板。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之供暖及熱水兩用鍋爐水路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定閥片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閥座兩所述出水腔弧形進水口端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之供暖及熱水兩用鍋爐水路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蓋內部凸伸有一橫截面為多邊形的定位柱;所述陶瓷頂片中部具有與所述定位柱橫截面形狀相對應的盲孔,所述陶瓷頂片套設于所述定位柱上,所述陶瓷頂片底部向外凸伸有一環狀擋邊,所述彈簧套設于所述陶瓷頂片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之供暖及熱水兩用鍋爐水路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接口和兩所述出水接口相互平行,兩所述出水接口位于所述閥座相對的兩側面。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之供暖及熱水兩用鍋爐水路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出水接口位于所述閥座相對的兩側面且相對設置,所述進水接口位于所述閥座一端面且垂直于兩所述出水接口。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供暖及熱水兩用鍋爐水路換向閥,包括閥座,閥蓋,固定在閥座軸孔處轉軸;閥座閥腔具有一進水腔和兩出水腔,閥座兩出水腔弧形進水口端面上設有一圓盤形陶瓷定閥片,陶瓷定閥片中部具有一圓孔,陶瓷定閥片上設有兩弧形通孔;閥座兩出水腔弧形進水口端面與陶瓷定閥片之間設有一密封墊;陶瓷定閥片上設有一圓盤形陶瓷動閥片,陶瓷動閥片上、下表面為光滑平面,陶瓷動閥片具有一弧形通孔和一多邊形盲孔,轉軸前端具有橫截面為等邊多邊形的桿部;陶瓷動閥片與閥蓋之間設有一陶瓷頂片,陶瓷頂片與閥蓋之間設有壓縮彈簧,陶瓷頂片在彈簧的作用下頂摯在陶瓷動閥片的頂端。本發明換向閥抗漏水性強、耐壓性和耐久性好。
文檔編號F16K11/074GK1556343SQ20031011607
公開日2004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03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03年12月30日
發明者崔偉峰 申請人:崔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