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壓襯套總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發動機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液壓襯套總成。
背景技術:
傳統液壓襯套總成如圖4所示,中殼設置于膠體外周(如圖5所示),外殼內壁需要設置膠體(如圖6所示),襯套硫化總成與外殼裝配前,需要對襯套硫化總成和外殼都進行硫化,生產工序復雜,生產周期長,能源消耗多,導致生產成本增加。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傳統液壓襯套總成需要對襯套硫化總成和外殼都進行硫化,生產工序繁瑣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減少生產工序、提高生產效率的液壓襯套總成。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液壓襯套總成,包括襯套硫化總成和外殼,所述襯套硫化總成和外殼相配合,所述襯套硫化總成包括芯子和膠體,所述膠體套裝與所述芯子上,所述膠體內設有中殼,所述膠體外周設有周向環繞的橡膠密封筋。所述襯套硫化總成和外殼之間的空隙內灌裝有阻尼液。所述橡膠密封筋有四道。所述襯套硫化總成和外殼為過盈配合。經過對襯套硫化總成增加橡膠密封筋后,液壓襯套總成由之前兩只硫化件(襯套硫化總成+外殼硫化總成)的組合改成襯套硫化總成+外殼的生產方式,外殼產品不需要再進行硫化,這樣產品生產在原生產工序上做到了省一臺設備,減少一道工序。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在原生產工序上做到了省一臺設備,省一個工人,省一次搬運及省一分水電能源消耗;達到減短產品生產周期、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產品制造成本的效果。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液壓襯套總成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液壓襯套總成的襯套硫化總成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液壓襯套總成的外殼結構示意圖;圖4為現有技術;圖5為現有技術的襯套硫化總成結構示意圖;圖6為現有技術的外殼硫化總成結構示意圖;上述圖中的標記均為1、膠體,11、橡膠密封筋,2、外殼,3、阻尼夜,4、中殼,5、芯子。
具體實施方式
圖1、2和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液壓襯套總成的結構示意圖,包括襯套硫化總成和外殼2,所述襯套硫化總成和外殼2相配合,所述襯套硫化總成包括芯子5和膠體1,所述膠 體I套裝與所述芯子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膠體I內設有中殼4,所述膠體I外周設有周向 環繞的橡膠密封筋11。所述襯套硫化總成和外殼2之間的空隙內灌裝有阻尼液3。所述橡 膠密封筋11有四道。所述襯套硫化總成和外殼2為過盈配合。[0015]現有技術襯套硫化總成如圖5所示,中殼設置于膠體外周,現在改變這種結構,如 圖2所示,將中殼4設置在膠體I內部,膠體I外周另外設置橡膠密封筋11。經過對襯套硫 化總成增加橡膠密封筋11后,液壓襯套總成由之前兩只硫化件(襯套硫化總成+外殼硫化 總成)的組合改成襯套硫化總成+外殼2的生產方式,外殼2產品不需要再進行硫化,這樣 產品生產在原生產工序上做到了省一臺設備,減少一道工序。[0016]采用這樣的結構后,在原生產工序上做到了省一臺設備,省一個工人,省一次搬運 及省一分水電能源消耗;達到減短產品生產周期、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產品制造成本的效 果O[0017]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 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 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 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液壓襯套總成,包括襯套硫化總成和外殼(2),所述襯套硫化總成和外殼(2)相配合,所述襯套硫化總成包括芯子(5)和膠體(1),所述膠體(I)套裝與所述芯子(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膠體(I)內設有中殼(4),所述膠體(I)外周設有周向環繞的橡膠密封筋(11)。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襯套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襯套硫化總成和外殼(2)之間的空隙內灌裝有阻尼液(3)。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壓襯套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膠密封筋(11)有四道。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壓襯套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襯套硫化總成和外殼(2)為過盈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液壓襯套總成,包括相配合的襯套硫化總成和外殼(2),襯套硫化總成包括相配合的芯子(5)和膠體(1),膠體(1)內設有中殼(4),膠體(1)外周設有周向環繞的橡膠密封筋(11),從而使襯套硫化總成和外殼(2)裝配前只需要對襯套硫化總成進行硫化,而不需要對外殼(2)進行硫化,達到減少生產工序、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產品制造成本的效果。
文檔編號F16F13/08GK202833834SQ20122044286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1日
發明者潘琦俊, 胡柏麗 申請人:蕪湖禾田汽車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