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基合金軸承支承之動平衡少齒差減速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鋅基合金軸承支承之動平衡少齒差減速器,包括箱體、傳動部件及輸出部件,其特征在于:箱體輸入端連接的圓端蓋輪轂內孔用軸承支承輸入軸;傳動部件包括四行星輪、內齒圈及偏心軸承,內齒圈緊固在箱體的輸入端內孔;輸出部件包括輸出軸、柱銷及均載環,其中:輸出軸上設的耐磨圈支承在鋅基合金軸承中,鋅基合金軸承連接在箱體輸出端內;輸出軸內設有斷面呈“T”字型海綿,均載環內孔連接鋅基合金軸承支承在第二耐磨圈上,耐磨圈設在輪轂外圓上。有益技術效果:鋅基合金軸承價格可降低60-80%;工作平穩、無噪音、徑向尺寸小、耐沖擊和承載力大;使用壽命長;結構簡單、拆裝方便;具有良好的耐沖擊和良好的吸振性能;能實現運轉動平衡。
【專利說明】 鋅基合金軸承支承之動平衡少齒差減速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通用行星【技術領域】中K-V-H機構(N型)少齒差技術的改進,具體涉及少齒差減速器輸出軸支承軸承的改進,一種鋅基合金軸承支承之動平衡少齒差減速器。
【【背景技術】】
[0002]通用行星傳動包括2K-H負號機構(NGW型)與K_V_H機構(N型)兩大類,而K_V_H機構(N型)又包括擺線與漸開線。現有通用行星傳動的輸出軸全都采用滾動軸承支承,滾動軸承的價格較滑動軸承高很多,尤其是大功率、大扭矩機型。
[0003]研究發現,通用行星傳動輸出軸可采用滑動軸承支承,只要保證滑動軸承支承面有足夠的、清潔的潤滑油,這是“由于(行星減速器)輸出軸的軸承不承受徑向工作負荷(僅承受輸出行星架裝置的自重),因而軸承尺寸僅由結構要求確定。”(《漸開線齒輪行星傳動的設計與制造》第十二章計算實例)
[0004]輸出軸如能改用滑動軸承支承,其有益技術效果是軸承價格可節省60-80%:
[0005]經查,上述計算例選用的是單列特輕球軸承9707/780,兩軸承共計重624kg、價44450元。如改為鑄造鋅基合金滑動軸承,重量約可減輕500kg、節省近4萬元。
[0006]鑄造鋅基合金滑動軸承的優點在于:
[0007]1、鑄造性能好,鑄件致密,摩擦因數小導熱率較高,精車表面粗糙度可達1.6 ;
[0008]2、重量比銅輕40%,成本比錫青銅低40%以上;
[0009]3、使用壽命為錫青銅2?3倍,具有自潤滑性能及減震功能,適用于中低速重載場合;
[0010]4、具有無磁性,無火花性能,在易燃易爆的危險場合安全。
【
【發明內容】
】
[0011 ] 航空發動機主軸承可采用滑動軸承,減速箱為什麼不能?
[0012]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鋅基合金軸承取代現有少齒差減速器輸出軸所采用的滾動軸承,一種鋅基合金軸承支承之動平衡少齒差減速器。
[0013]滑動軸承能夠取代滾動軸承的理論依據如下:
[0014]“普通滑動軸承結構簡單、制造方便、承載能力大,但高速穩定性差,易差生油膜振蕩。”(王文斌《機械設計手冊》卷3.21-4頁)
[0015]“在正常狀態下,滑動軸承磨損率是很低的,形成的磨屑顆粒尺寸很小,數量也少。”(卜炎《實用軸承技術手冊》492頁)
[0016]“航空發動機主軸承采用一般滑動軸承,參數:許用比壓[P] = 12-22 (MPa),許用線速度[V] = 8-10(m/s),許用[pv]值彡80 (MPa) (m/s)。,,(卜炎《實用軸承技術手冊》349頁)
[0017]“鑄造鋅基合金適用于中、低速((7-10m/s)、重載(25_30MPa)、(許用接觸應力σ = 550MPa)條件下工作的軸承。”(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軸承6頁)
[0018]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關鍵在于:保證鋅基合金滑動軸承支承面有足量的清潔油品。“不干凈、有外耒顆粒是滑動軸承失效的重要原因。”(《機械設計手冊》卷4.27-227頁)
[0019]所述箱體輸入端面連接圓端蓋,所述圓端蓋內孔連接輪轂,所述輸入端面輪轂內孔用軸承支承輸入軸,所述圓端蓋輸入端面連接小端蓋;
[0020]進一步地,所述傳動部件包括二片相位差180°行星輪、內齒圈及設在輸入軸軸伸端偏心軸承,所述內齒圈緊固在箱體輸入端內孔,使作用力直接指向箱體底腳而不會產生傾翻力矩;
[0021]再進一步地,所述銷軸式輸出部件包括輸出軸、柱銷及均載環,所述柱銷兩端分別連接輸出軸圓盤與均載環構成籠式輸出軸;
[0022]所述輸出軸頸上緊配第一耐磨圈,第一耐磨圈支承在第一鋅基滑動軸承中,第一鋅基滑動軸承緊固在箱體輸出端內孔;
[0023]所述輸出軸內設有“T”字斷面的《圓柱-圓盤型》聚酯吸油海綿,圓柱端與輸出軸軸孔構成一儲油腔Q,所述儲油腔Q潤滑油從輸出軸小孔流入合金軸承與耐磨圈間隙,而圓盤端設在輸出軸圓盤端面上與圓盤周邊均布的徑向孔相通;
[0024]所述均載環內孔連接第二鋅基合金軸承,所述第二鋅基合金軸承支承在第二耐磨圈上,所述第二耐磨圈設在圓端蓋小圓筒外圓。
[0025]【技術效果】
[0026]本發明各單獨技術特征雖然完全已知,但彼此互相支持,并且能產生下述有益技術效果:
[0027](I)鋅基合金軸承比之同內徑滾動軸承,價格可降低60-80%,內徑越大效果越顯著;
[0028](2)鋅基合金滑動軸承工作平穩、無噪音、徑向尺寸小、承載力大;
[0029](3)滑動軸承磨損率是很低、使用壽命長等優點是滾動軸承所不能替代的;
[0030](4)結構簡單、制造、加工、拆裝方便;具有良好的耐沖擊和良好的吸振性能;
[0031](5)可節約軸承鋼60-80%,舊鋅基合金滑動軸承可回收重新鑄造。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2]圖1.本發明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3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詳加描述:
[0034]參照圖1.一種鋅基合金軸承支承之動平衡少齒差減速器,包括箱體I和設置于箱體I內的傳動部件及銷軸式輸出部件,其特征在于:
[0035]所述箱體I輸入端面連接圓端蓋14,所述圓端蓋14內孔連接輪轂15,所述輪轂15內孔用軸承11支承輸入軸13,所述圓端蓋14輸入端面連接小端蓋12 ;
[0036]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行星輪、內齒圈7及偏心軸承10,所述內齒圈7緊固在箱體I的輸入端內孔,使作用力直接指向箱體底腳而不會產生傾翻力矩;
[0037]所述行星輪為相同的四片輪,其中:兩側行星輪8相位相同,中間二行星輪13相位相同,兩側行星輪8與中間二行星輪13相位差180°,四片輪能實現動平衡運轉;
[0038]所述銷軸式輸出部件包括輸出軸4、6_12只均布柱銷9及均載環18,所述柱銷9兩端分別連接輸出軸4圓盤與均載環18構成籠式輸出軸,其中:
[0039]所述輸出軸4軸頸上設有第一耐磨圈2,所述第一耐磨圈2支承在第一鋅基合金軸承5中,所述第一鋅基合金軸承5連接在箱體I輸出端內孔;
[0040]所述輸出軸4內設有“T”字斷面的《圓柱-圓盤型》聚酯吸油海綿3,圓柱端與輸出軸4軸孔構成一儲油腔Q,所述儲油腔Q潤滑油從輸出軸4小孔流入合金軸承與耐磨圈間隙,而圓盤端設在輸出軸4圓盤端面上與圓盤周邊均布的徑向孔相通,聚酯吸油海綿具有優異的機械強度:耐磨、耐磨蝕、耐高溫、拉伸性強、彈性好和獨特的耐油抗老化、抗溶劑的特性。箱體油池潤滑油被《圓柱-圓盤型》聚酯吸油海綿濾芯吸入后,其圓柱部分儲存的油依靠重力會不斷滴下,積聚在儲油腔Q,通過輸出軸上小油孔進入滑動軸承與耐磨圈間的摩擦面,潤滑油源源補充,確保摩擦面有很長的使用壽命;
[0041]所述均載環18內孔連接第二鋅基合金軸承17,所述鋅基合金軸承17支承在第二耐磨圈16上,所述第二耐磨圈16設在輪轂15的外圓上,所述輪轂15的最大外徑小于第二耐磨圈16的外徑,其作用在于能順利裝配均載環16。
[0042]銷軸式輸出部件兩側用鋅基滑動軸承支承,優點是改傳統懸臂為簡支結構。
[0043]上述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說明,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任何對本發明簡單變換后的方案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鋅基合金軸承支承之動平衡少齒差減速器,包括箱體(1)和設置于箱體(1)內的傳動部件及銷軸式輸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1)輸入端面連接圓端蓋(14),所述圓端蓋(14)內孔連接輪轂(15),所述輪轂(15)內孔用軸承(11)支承輸入軸(13),所述圓端蓋(14)輸入端面連接小端蓋(12);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行星輪、內齒圈(7)及偏心軸承(10),所述內齒圈(7)緊固在箱體(1)的輸入端內孔,所述行星輪為相同的四片輪,其中:兩側行星輪(8)相位相同;中間二行星輪(13)相位相同;兩側行星輪(8)與中間二行星輪(13)相位差180。。 所述銷軸式輸出部件包括輸出軸(4)、6-12只均布柱銷(9)及均載環(18),所述柱銷(9)兩端分別連接輸出軸(4)圓盤與均載環(18)構成籠式輸出軸,其中: 所述輸出軸(4)軸頸上設有第一耐磨圈(2),所述第一耐磨圈(2)支承在第一鋅基合金軸承(5)中,所述第一鋅基合金軸承(5)連接在箱體(1)輸出端內孔; 所述輸出軸(4)內設有“T”字斷面的《圓柱-圓盤型》聚酯吸油海綿(3),圓柱端與輸出軸(4)軸孔構成一儲油腔(Q),所述儲油腔(Q)潤滑油從輸出軸(4)小孔流入合金軸承與耐磨圈間隙,而圓盤端設在輸出軸(4)圓盤端面上與圓盤周邊均布的徑向孔相通; 所述均載環(18)內孔連接第二鋅基合金軸承(17),所述鋅基合金軸承(17)支承在第二耐磨圈(16)上,所述第二耐磨圈(16)設在輪轂(15)的外圓上,所述輪轂(15)的最大外徑小于第二耐磨圈(16)的外徑。
【文檔編號】F16H57/028GK104295723SQ201410396923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6日
【發明者】吳聲震 申請人:吳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