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承載密封軸承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承載密封軸承結構,該軸承結構包括外圈、內圈、滾動體、保持架;滾動體位于內圈與外圈的滾道之間;所述保持架采用斜體式,保持架的兜孔底部帶有錐根;在所述外圈和內圈之間還包括兩個環狀油封,該兩個環狀油封分別位于所述多個滾動體兩側;所述外圈和內圈之間的滾道為雙滾道結構且兩滾道之間相隔30-50mm。本實用新型的外圈和內圈之間的滾道為雙滾道結構,在不加大軸承外形尺寸的情況下大幅提升軸承的承載性能,更加符合風電變槳軸承的使用要求。同時在外圈和內圈之間設置環狀油封,能有效密封軸承,防止灰塵進入滾道中,軸承運轉噪聲低,摩擦小,可有效改善由于高速磨損造成的軸承失效,大大提高了軸承的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 一種高承載密封軸承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軸承,特別是涉及一種高承載密封軸承結構。
【背景技術】
[0002]軸承是工程機械中的較為常用的固定機件。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對軸承的需求越來越大,要求也越來越高。普通軸承包括內圈和外圈,以及設于內圈和外圈中間的滾珠。由于普通軸承的內圈和外圈之間的滾珠裸露在外面,空氣中的灰塵會進入滾道的潤滑油中,導致滾珠與滾道間的摩擦力增大,軸承運轉噪聲大,極易導致高速磨損造成的軸承失效,降低了軸承的使用壽命。同時風電系統在不斷提高發電功率的同時,機艙的空間并不能大幅提升,但變槳軸承的軸、徑向承載及傾覆力矩顯著增大,對現有技術中的軸承的承載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如何消除軸承在灰塵進入后的磨損,提高軸承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承載能力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和缺陷而提供一種耐磨損、承載能力高的高承載密封軸承結構,該高承載密封軸承結構設置環狀油封,能有效密封軸承,防止灰塵進入滾道中,軸承運轉噪聲低,摩擦小,可有效改善由于高速磨損造成的軸承失效,大大提高了軸承的使用壽命。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由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5]一種高承載密封軸承結構,包括外圈、內圈、滾動體、保持架;滾動體位于內圈與外圈的滾道之間;所述保持架采用斜體式,保持架的兜孔底部帶有錐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圈和內圈之間還包括兩個環狀油封,該兩個環狀油封分別位于所述多個滾動體兩側;所述外圈和內圈之間的滾道為雙滾道結構且兩滾道之間相隔30-50mm。
[0006]進一步的,在所述外圈的內孔面上均勻設有一層外圈自潤滑滑動層,在所述內圈的外側面上均勻設有一層內圈自潤滑滑動層;在所述內圈與外圈之間還設有導通所述內圈和所述外圈的導電部件,所述導電部件包括與所述內圈相接觸的第一內段和緊貼于所述外圈的內壁的外段。
[0007]進一步的,所述導電部件由彈性導電材料一體形成。
[0008]進一步的,所述內圈自潤滑滑動層、外圈自潤滑滑動層分別通過高溫噴涂粘結在內圈和外圈上。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高承載密封軸承結構的優點:
[0010]1、本實用新型的外圈和內圈之間的滾道為雙滾道結構,在不加大軸承外形尺寸的情況下大幅提升軸承的承載性能,更加符合風電變槳軸承的使用要求。
[0011]2、本實用新型設置環狀油封,能有效密封軸承,防止灰塵進入滾道中,軸承運轉噪聲低,摩擦小,可有效改善由于高速磨損造成的軸承失效,大大提高了軸承的使用壽命。
[0012]3、本實用新型由于軸承的內圈和外圈間設有導電部件,使軸承的內圈和外圈實現導通。當軸承隨著軸旋轉時,內圈生成的靜電沿導電部件流向外圈,再通過外圈將電流導向與外圈連接的軸承座、機殼等部件,實現電流接地。從而將軸承旋轉時生成的靜電導出。有效避免靜電在軸承里積累,避免生成靜電火花,有效降低發生火災的可能,提高高承載密封軸承結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高承載密封軸承結構的右視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高承載密封軸承結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1內圈,2內圈自潤滑滑動層,3外圈,4外圈自潤滑滑動層,5滾動體,6環狀油封,7導電部件,8保持架。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以下結合附圖1、附圖2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
[0017]一種高承載密封軸承結構,包括外圈3、內圈1、滾動體5、保持架8 ;滾動體5位于內圈I與外圈3的滾道之間;所述外圈3和內圈I之間的滾道為雙滾道結構且兩滾道之間相隔30-50_。本實用新型的外圈3和內圈I之間的滾道為雙滾道結構,在不加大軸承外形尺寸的情況下大幅提升軸承的承載性能,更加符合風電變槳軸承的使用要求。
[0018]在所述外圈3和內圈I之間還包括兩個環狀油封6,該兩個環狀油封6分別位于所述多個滾動體5兩側。本實用新型設置環狀油封6,能有效密封軸承,防止灰塵進入滾道中,軸承運轉噪聲低,摩擦小,可有效改善由于高速磨損造成的軸承失效,大大提高了軸承的使用壽命。
[0019]所述保持架8采用斜體式,保持架8的兜孔底部帶有錐根。內外圈的兩側的擋肩高低不一,把其中的一側的擋肩加工的較低是為了裝入更多的鋼球,軸承承載能力加強。
[0020]在所述外圈3的內孔面上均勻設有一層外圈自潤滑滑動層4,在所述內圈I的外側面上均勻設有一層內圈自潤滑滑動層2。所述內圈自潤滑滑動層2、外圈自潤滑滑動層4分別通過高溫噴涂粘結在內圈I和外圈3上。
[002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高承載密封軸承結構結構簡單,應用方便,以聚醢亞胺為主的自潤滑滑動層摩擦系數低、硬度高,潤滑能力遠遠高于傳統的鋼軸,其材料本身具有耐磨耐高溫的特性,通過增加該自潤滑滑動層可有效改善由于高溫及高速磨損造成的軸承失效,大大提高了軸承的使用壽命。
[0022]在所述內圈I與外圈3之間還設有導通所述內圈I和所述外圈3的導電部件7,所述導電部件7包括與所述內圈I相接觸的第一內段和緊貼于所述外圈3的內壁的外段。
[0023]由于高承載密封軸承結構的內圈I和外圈3間設有導電部件7,使高承載密封軸承結構的內圈I和外圈3實現導通。當高承載密封軸承結構隨著軸旋轉時,內圈I生成的靜電沿導電部件7流向外圈3,再通過外圈3將電流導向與外圈3連接的高承載密封軸承結構座、機殼等部件,實現電流接地。從而將軸承旋轉時生成的靜電導出。有效避免靜電在高承載密封軸承結構里積累,避免生成靜電火花,有效降低發生火災的可能,提高軸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24]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士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條例的限制,上述實施條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屬于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
[0025]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同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它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高承載密封軸承結構,包括外圈(3)、內圈(I)、滾動體(5)、保持架(8);滾動體(5)位于內圈(I)與外圈(3)的滾道之間;所述保持架(8)采用斜體式,保持架(8)的兜孔底部帶有錐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圈(3)和內圈(I)之間還包括兩個環狀油封¢),該兩個環狀油封(6)分別位于所述多個滾動體(5)兩側;所述外圈(3)和內圈(I)之間的滾道為雙滾道結構且兩滾道之間相隔30-50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承載密封軸承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圈(3)的內孔面上均勻設有一層外圈自潤滑滑動層(4),在所述內圈(I)的外側面上均勻設有一層內圈自潤滑滑動層(2);在所述內圈(I)與外圈(3)之間還設有導通所述內圈(I)和所述外圈⑶的導電部件(7),所述導電部件(7)包括與所述內圈⑴相接觸的第一內段和緊貼于所述外圈⑶的內壁的外段。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高承載密封軸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部件(7)由彈性導電材料一體形成。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高承載密封軸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圈自潤滑滑動層(2)、外圈自潤滑滑動層(4)分別通過高溫噴涂粘結在內圈(I)和外圈(3)上。
【文檔編號】F16C33/76GK204082924SQ201420147864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4日
【發明者】姚勇義 申請人:嘉善凱盛滑動軸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