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CVT護罩結構、CVT護罩排水堵頭結構及該CVT護罩排水堵頭,屬于發動機輔助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即連續可變傳動無級變速箱,由于其具有連續的變速比使得動力傳輸持續順暢,已經越來越多的運用于動力機械領域的傳動。
CVT在工作中,由于其隨著發動機高速運轉,外來雜質易進入CVT轉動部件而影響和破壞CVT轉子和軸等關鍵部件。因此,需要一CVT護罩,該CVT護罩可防止外來雜質進入轉動部件進而影響和破壞CVT轉子和軸等部件,同時,該外罩還具有一對進出口用于CVT的通風冷卻。
然而,在實際應用中,因該CVT護罩不是全封閉的,在一定的工作環境中難免外來雜質進入護罩腔內;又因CVT部件在高速轉動過程中會磨損而產生一些微粒,該微粒也會存在再次進入轉動部件的隱患;而且水分還可能使得轉動部件產生銹蝕,諸多原因均將會影響CVT的正常工作及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CVT護罩結構、CVT護罩排水堵頭結構及該CVT護罩排水堵頭,在防止外來雜質進入CVT轉動部件的前提下,還可用于定期對CVT護罩腔內的雜質微粒及水分進行排出。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旨在提供的一種CVT護罩排水堵頭,其包括主要由彈性材質制成的排水堵頭本體;該排水堵頭本體具有中間的封堵軸段、設于該封堵軸段一端部的凸臺、及設于該封堵軸段另一端部的錐面臺階,且該錐面臺階與所述凸臺正向相對,在所述錐面臺階外端具有頸軸段,該頸軸段的長度大于所述封堵軸段的長度且該頸軸段的軸徑小于所述封堵軸段的軸徑;在頸軸段的外端具有限位結構,該限位結構以所述封堵軸段中心軸線為基準圓心向所述凸臺上的垂直投影半徑大 于該封堵軸段于該凸臺上的垂直投影半徑。
通過封堵軸段對護罩本體的護罩通孔進行封堵,以避免外來雜質進入CVT傳動部件內從而影響該CVT傳動部件的工作及壽命;由凸臺及錐面臺階保證CVT護罩排水堵頭在CVT護罩上的穩定定位;再由錐面臺階、限位結構及頸軸段之間結構及位置關系,構建了CVT護罩內外的連通通道,使得工作過程中,CVT內產生的雜質微粒及水分由該連通通道定期排出,保證了CVT的正常工作及使用壽命。
進一步的,所述排水堵頭本體采用橡膠一體注塑成型,通過橡膠的彈性特性,來保證封堵軸段與護罩通孔之間的過盈配合,實現密封,進而不影響CVT護罩內腔的氣流;同時通過橡膠的彈性特性,保證本CVT護罩排水堵頭與護罩通孔之間裝配,及該CVT護罩排水堵頭對護罩通孔的密封、導通。
進一步的,所述限位結構為兩弧狀結構,該兩弧狀結構以所述封堵軸段中心軸線為基準呈對稱設置,且該弧狀結構的弧形方向朝所述凸臺方向彎曲。一方面,避免取下CVT護罩排水堵頭時完全取下,不便于對該CVT護罩排水堵頭的管理及使用,另一方面,在進行雜質微粒及水分排出時,該CVT護罩排水堵頭懸置,方便裝回時的安裝。
進一步的,所述凸臺為圓柱凸臺,且在該圓柱凸臺上具有便于裝配或拆卸的輔助部;優選的,所述輔助部為通孔,且該通孔的中心軸線與所述圓柱凸臺的中心軸線相交且垂直。一方面,凸臺保證CVT護罩排水堵頭在護罩本體上的外定位,另一方面,通過輔助部具體如通孔的設置,使得該CVT護罩排水堵頭不能順利地取下時,可利用手指和其它物件作用在輔助部上,實現對CVT護罩排水堵頭的取下,省力方便。
旨在提供的一種CVT護罩排水堵頭結構,其包括有前述CVT護罩排水堵頭及護罩本體,所述護罩本體上具有護罩通孔,所述CVT護罩排水堵頭與該護罩通孔配合,其中,所述封堵軸段與所述護罩通孔過盈配合,所述錐面臺階、凸臺對應限位于所述護罩本體的內、外壁上;當所述錐面臺階向外穿過所述護罩通孔后,所述限位結構將支撐于所述護罩本體的內壁上,且所述頸軸段與所述護罩通孔之間將形成一連通所述護罩本體內外的通道。
通過該結構,使得護罩本體可完全避免外來雜質對CVT傳動部件的浸入, 同時,定期對CVT護罩腔內的雜質微粒及水分進行排出,保障CVT的正常工作及使用壽命。
進一步的,所述護罩本體內壁上具有凸臺座,所述護罩通孔垂直貫穿該凸臺座及所述護罩本體,在所述凸臺座上設置有連通所述護罩通孔且可利于所述限位結構穿過的缺口,該缺口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凸臺座的高度。
進一步的,所述護罩通孔直接貫穿所述護罩本體,在該護罩本體上具有與所述護罩通孔相連通且可利于所述限位結構穿過凹槽,該凹槽沉于所述護罩本體內壁上。
旨在提供的一種CVT護罩結構,其安裝于CVT發動機或機體上,并包括有至少一個前述CVT護罩排水堵頭結構,且該CVT護罩排水堵頭結構處于CVT護罩結構的最低位置或最低位置附近。
通過將CVT護罩排水堵頭結構設于CVT護罩結構的最低位置或最低位置附近,由于CVT護罩內的雜質微粒及水分在重力作用下聚集于最低位置或最低位置附近,當取下CVT護罩排水堵頭,即可對其內的雜質微粒和水分進行直接排出,便捷且合理。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設計科學合理,在防止外來雜質進入CVT轉動部件的前提下,還可用于定期對CVT護罩腔內的雜質微粒及水分進行排出。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CVT護罩排水堵頭的使用密封狀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CVT護罩排水堵頭的使用導通狀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CVT護罩排水堵頭的使用密封狀態另一結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來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一種CVT護罩排水堵頭,如圖1、圖2、圖3,其包括主要由彈性材質制成的排水堵頭本體Ⅰ;該排水堵頭本體Ⅰ具有中間的封堵軸段、設于該封堵軸段一端部的凸臺13、及設于該封堵軸段另一端部的錐面臺階12,且該錐面臺階12與凸臺13正向相對,在錐面臺階12外端具有頸軸段15,該頸軸段15的長度大于封堵軸段的長度且該頸軸段15的軸徑小于封堵軸段的軸徑;在頸軸段15的外端具有限位結構Ⅱ,該限位結構Ⅱ以封堵軸段中心軸線為基準圓心向凸臺13 上的垂直投影半徑大于該封堵軸段于該凸臺13上的垂直投影半徑。
采用彈性材質,以保證護罩通孔22與封堵軸段之間的過盈配合,進而保證對護罩本體的密封作用;同時,彈性材質利于錐面臺階12與護罩通孔22之間的相對移動,如本例中,該排水堵頭本體Ⅰ采用橡膠一體注塑成型,也可采用其它彈性材質制成。
凸臺13、錐面臺階12的主要目的在于將CVT護罩排水堵頭定位在護罩本體上,其具體形狀可多樣,比如凸臺13為圓柱凸臺,且在該圓柱凸臺上具有便于裝配或拆卸的輔助部14,該輔助部14為通孔,且該通孔的中心軸線與圓柱凸臺的中心軸線相交且垂直。另外,錐面臺階12除了做限位用,其錐面還用作導向用,在取下該CVT護罩排水堵頭時,錐面臺階12將貫穿護罩通孔22使得頸軸段15與護罩通孔22之間形成一排水及排雜質微粒通道。
錐面臺階12與頸軸段15之間也采用錐面過渡,在排水或排雜質微粒時,該錐面過渡可對水或雜質微粒作一定的導向作用。
最后,限位結構Ⅱ為兩弧狀結構,該兩弧狀結構以封堵軸段中心軸線為基準呈對稱設置,且該弧狀結構的弧形方向朝凸臺13方向彎曲。目的在于,圖1護罩密封狀態時無作用;圖2護罩導通狀態時該限位結構Ⅱ可限位于護罩本體內壁上,避免CVT護罩排水堵頭被全部取下。
一種CVT護罩排水堵頭結構,如圖1、圖2、圖3,其包括有前述CVT護罩排水堵頭及護罩本體,護罩本體上具有護罩通孔22,CVT護罩排水堵頭與該護罩通孔22配合,其中,封堵軸段與護罩通孔22過盈配合,錐面臺階12、凸臺13對應限位于護罩本體的內、外壁上;當錐面臺階12向外穿過護罩通孔22后,限位結構Ⅱ將支撐于護罩本體的內壁上,且頸軸段15與護罩通孔22之間將形成一連通護罩本體內外的通道。
具體地,圖1或圖2所示,護罩本體內壁上具有凸臺座2,護罩通孔22垂直貫穿該凸臺座2及護罩本體,在凸臺座2上設置有連通護罩通孔22且可利于限位結構Ⅱ穿過的缺口21,該缺口21的深度大于等于凸臺座2的高度。
另一種結構,圖3所示,護罩通孔22直接貫穿護罩本體,在該護罩本體上具有與護罩通孔22相連通且可利于限位結構Ⅱ穿過凹槽23,該凹槽23沉于護罩本體內壁上。實際使用中,該缺口21或凹槽23數量至少為一個,可為多個, 便于加速護罩內水分及雜質微粒的排出,提高維護效率。
最后,一種CVT護罩結構,其安裝于CVT發動機或機體上,并包括有至少一個前述CVT護罩排水堵頭結構,且該CVT護罩排水堵頭結構處于CVT護罩結構的最低位置或最低位置附近。
通過將CVT護罩排水堵頭結構設于CVT護罩結構的最低位置或最低位置附近,由于CVT護罩內的雜質微粒及水分在重力作用下聚集于最低位置或最低位置附近,當取下CVT護罩排水堵頭,無需其它的動力機構,即可對其內的雜質微粒和水分進行直接排出,便捷且合理。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以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適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具體實施方式以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