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用于提供流體流和另一致動功能的致動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1262694發布日期:2025-03-14 12:35閱讀:11來源:國知局
用于提供流體流和另一致動功能的致動器的制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用于提供用于冷卻和/或潤滑的流體流以及附加致動功能的致動器,該致動器僅具有一個電動驅動器而不具有其它有源開關元件。


背景技術:

1、從歐洲專利說明書ep?3?126?696?b1中已知一種用于離合器致動的致動器,該致動器具有馬達模塊和致動模塊,該致動模塊可以是機械模塊或液壓模塊。從德國專利說明書de?10?2016?218?118?b4中已知一種用于對具有液壓型雙作用氣缸-活塞單元的駐車鎖定件進行致動的電動泵致動器。這兩項專利的共同點是所使用的致動器僅設計成用于提供流體流。因此,現有技術中已知的致動器僅提供冷卻、潤滑或液壓壓力。

2、基礎上,本發明基于至少部分地克服現有技術中已知的缺點并且特別是提供一種致動器的目的,該致動器除了提供流體流之外,還以純機械的方式提供致動功能,以便避免液壓損失并且為了穩健性的原因,并且本發明可以通過改變簡單部件的致動功能的特性來適應不同任務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1、該目的通過獨立權利要求1的特征來實現。在從屬權利要求中說明了本發明的其他有利的實施方式。從屬權利要求中單獨列出的特征可以以技術上有意義的方式彼此組合,并且可以限定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方式。另外,在說明書中更詳細地說明和解釋了權利要求中指示的特征,其中,示出了本發明的其他優選實施方式。

2、根據本發明的具有另一致動功能的致動器包括被容納在致動器殼體中的電動驅動器,電動驅動器包括定子以及可以繞旋轉軸線旋轉的驅動轉子,并且該致動器具有流體傳送裝置,流體傳送裝置的傳送轉子連接至驅動轉子以與驅動轉子共同旋轉,其中,偏心輪經由第一自由輪定位在驅動軸上,驅動軸與旋轉軸線同軸地連接至傳送轉子,自由輪杠桿經由第二自由輪間接安裝在輸出軸上,偏心輪至少間接地使自由輪杠桿沿輸出軸的周緣方向以振蕩的方式移動,并且由所述振蕩運動驅動的線性致動元件和/或旋轉驅動型致動元件被導引出致動器殼體。

3、作為預防,應當注意的是,此處使用的數詞(“第一”、“第二”等)主要(僅)用于在若干類似的對象、尺寸或過程之間進行區分,并且特別地不需要表明這些對象、尺寸或過程相對于彼此的任何依賴性和/或順序。如果依賴性和/或順序是必要的,則該依賴性和/或順序會在此被明確地陳述,或者在研究具體描述的實施方式時以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明顯的方式遵循。

4、也被稱為超速離合器的自由輪是僅在一個旋轉方向上工作的離合器。自由輪僅可以沿一個旋轉方向傳遞扭矩。如果旋轉方向反轉或者如果待驅動部分的速度大于驅動部分的速度,則連接件自動釋放。

5、優選地,線性驅動型致動元件是致動挺桿,而旋轉驅動型致動元件是輸出軸。此外,輸出軸可以經由第三自由輪間接安裝在致動器殼體上。

6、優選地,致動器殼體包括基部本體、第一蓋狀殼體本體和第二蓋狀殼體本體。致動器殼體的基部本體是罐形的并且包括用于電動驅動器的接納空間。第一蓋狀基部本體和第二蓋狀基部本體各自與彼此相對地附接至基部本體的罐形端部。優選地,第一蓋狀殼體基部本體具有第一液壓連接件,并且第二蓋狀殼體基部本體具有第二液壓連接件。

7、流體傳送裝置可以是連續流動機器或正排量機器(泵)。為了實現除流體傳送功能之外的附加致動功能,將流體傳送裝置的傳送轉子連接至與旋轉軸線同軸定位的驅動軸,以用于與驅動軸共同旋轉。因此,驅動軸至少間接地連接至驅動轉子以用于與驅動轉子共同旋轉。為了提供附加致動功能,將偏心輪或凸輪經由第一自由輪連接至驅動軸。

8、優選地,能夠軸向移位且振蕩的推桿以第一端部擱置在偏心輪的周緣表面上并且以另一端部定位在自由輪杠桿上。推桿可以優選地定位成正交于旋轉軸線,其中,替代性地,推桿相對于旋轉軸線傾斜定向也是優選的。偏心輪經由在其上徑向延伸并被安裝成能夠軸向移位的推桿將線性振蕩沖程傳遞至間接且同軸地定位于輸出軸上的自由輪杠桿。第一自由輪僅沿驅動軸或電動驅動器的第一旋轉方向經由推桿和自由輪杠桿來驅動輸出軸。在第二旋轉方向上,第一自由輪被超越,使得僅流體傳送裝置被驅動,由此僅實現冷卻或潤滑功能。

9、第二自由輪在自由輪杠桿與輸出軸之間定位于自由輪杠桿的旋轉中心中。因此,借助于自由輪杠桿和第二自由輪,自由輪杠桿圍繞輸出軸進行振蕩旋轉運動,其中,該旋轉運動由于第二自由輪而僅沿第一致動方向間歇地傳遞至輸出軸。輸出軸又經由優選地第三自由輪支承在致動器殼體上、特別是支承在第二蓋狀殼體本體上。這意味著,在由推桿的返回沖程觸發的第二自由輪的返回沖程期間,輸出軸被第三自由輪固定以防止沿與致動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

10、為了利用輸出軸的間歇旋轉運動,輸出軸優選地至少在一個端部處被導引出致動器殼體。為了防止液壓流體通過致動器殼體與輸出軸之間的周向間隙逸出,在致動器殼體與輸出軸之間設置有密封件。

11、優選地,輸出軸的旋轉角度由傳感器直接或間接地檢測,此外優選地,其中,該傳感器經由電子元件控制電動驅動器,使得可以根據輸出軸的旋轉來啟用或停用電動驅動器。傳感器優選地直接檢測輸出軸的旋轉角度。替代性地,輸出軸的旋轉角度也可以通過對連接至輸出軸的其他部件的調節進行確定的傳感器來間接地檢測,其中,這些值由電子部件轉換成輸出軸的旋轉角度。

12、優選地,在傳送轉子與驅動軸之間定位有第四自由輪,其中,第四自由輪安裝在與第一自由輪的作用相反的方向上。因此,在輸出軸的致動功能期間,流體傳送裝置未被驅動。

13、優選地,偏心輪的徑向表面以及推桿的與偏心輪相鄰的端部的接觸表面設計成是特別低摩擦的。特別低摩擦表面的特征在于高水平的平滑度、即具有較少突出部的表面。優選地,術語低摩擦被理解為意指偏心輪的徑向表面以及與該端部相鄰的推桿的端部的接觸表面的材料對具有小于0.12的滑動摩擦系數。推桿和偏心輪之間的接觸面積的摩擦減少導致減少摩擦損失并且增加兩個部件的預期壽命。優選地,偏心輪具有比推桿高的硬度,因為通過向前移動推桿可以更好地補償材料收縮,而不會損害裝置的功能或減少推桿的軸向移位。為了降低制造和生產成本,第一自由輪和/或第二自由輪和/或第三自由輪和/或第四自由輪優選地是相同的。自由輪的標準化導致降低采購成本或制造成本,這意味著可以更具成本有效地制造致動器。

14、優選地,設置有復位彈簧,其用于抵消推桿和自由輪杠桿在背離旋轉軸線的方向上的軸向且振蕩的運動。復位彈簧直接作用在自由輪杠桿上,使得自由輪杠桿的返回沖程在自由輪方向上、即與第二自由輪的致動方向相反地安全進行,并且推桿始終保持與偏心輪或凸輪的接觸。為此目的,復位彈簧以一個端部支承在致動器殼體上、更確切地支承在第二蓋狀殼體基部本體上,并且以另一端部支承在自由輪杠桿上。



技術特征:

1.一種具有另一致動功能的致動器(1),所述致動器具有:電動驅動器(5),所述電動驅動器被容納在致動器殼體(2)中,所述電動驅動器(5)包括定子(6)以及能夠繞旋轉軸線(23)旋轉的驅動轉子(7);以及流體傳送裝置(18),所述流體傳送裝置(18)的傳送轉子(19)連接至所述驅動轉子(7)以用于與所述驅動轉子共同旋轉,其特征在于,偏心輪(32)經由第一自由輪(31)定位在驅動軸(30)上,所述驅動軸與所述旋轉軸線(23)同軸地連接至所述傳送轉子(19),自由輪杠桿(34)經由第二自由輪(35)間接安裝在輸出軸(36)上,所述偏心輪(32)至少間接地使所述自由輪杠桿(34)沿所述輸出軸(36)的周緣方向以振蕩方式移動,并且由所述振蕩運動驅動的線性致動元件和/或旋轉驅動型致動元件被導引出所述致動器殼體(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致動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線性驅動型致動元件是致動挺桿(44),并且所述旋轉驅動型致動元件是所述輸出軸(36)。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動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軸(36)經由第三自由輪(38)間接安裝至所述致動器殼體(2)。

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致動器(1),其特征在于,傳感器(39)直接或間接地檢測所述輸出軸(36)的旋轉角度。

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致動器(1),其特征在于,能夠軸向移位且振蕩的推桿(33)以第一端部擱置在所述偏心輪(32)的周緣表面上,并且以另一端部定位在所述自由輪杠桿(34)上。

6.根據權利要求5的致動器(1),其特征在于,復位彈簧(37)抵消所述推桿(33)和所述自由輪杠桿(33)在背離所述旋轉軸線(23)的方向上的軸向且振蕩的運動。

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致動器(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傳送轉子(19)與所述驅動軸(30)之間定位有第四自由輪(40)。

8.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致動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由輪(31)和/或所述第二自由輪(35)和/或所述第三自由輪(38)和/或所述第四自由輪(40)在結構上相同。

9.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致動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動器殼體(2)包括基部本體(3)、第一蓋狀殼體本體(4)和第二蓋狀殼體本體(14)。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致動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蓋狀殼體本體(4)具有第一液壓連接件(11),并且所述第二蓋狀殼體本體(14)具有第二液壓連接件(12)。


技術總結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另一致動功能的致動器(1),所述致動器包括:電動驅動器(5),該電動驅動器被容納在致動器殼體(2)中,電動驅動器(5)包括定子(6)以及能夠繞旋轉軸線(23)旋轉的驅動轉子(7);以及流體傳送裝置(18),流體傳送裝置(18)的傳送轉子(19)連接至驅動轉子(7)以用于與驅動轉子共同旋轉,偏心輪(32)經由第一自由輪(31)定位在驅動軸(30)上,該驅動軸與旋轉軸線(23)同軸地連接至傳送轉子(19),自由輪杠桿(34)經由第二自由輪(35)間接安裝在輸出軸(36)上,偏心輪(32)至少間接地使自由輪杠桿(34)沿輸出軸(36)的周緣方向以振蕩的方式移動,并且由所述振蕩運動驅動的線性致動元件和/或旋轉驅動型致動元件被導引出致動器殼體(2)。

技術研發人員:彼得·格雷布,拉茲洛·曼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舍弗勒技術股份兩合公司
技術研發日:
技術公布日:2025/3/1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