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動器智能補償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說明】制動器智能補償裝置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一種制動器智能補償裝置,屬于機械制動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3]目前制動器機械補償的特點在于:(I)通過機械角度變化實現信號反饋;(2)通過推動器本身的動力源進行補償工作;(3)通過安裝阻尼圈與單向軸承的方式止退;(4)當補償行程出現微小變化時補償機構就開始工作;(5)機械補償的補償量根據角度的變化量進行補償,補償量與角度變化量成正比關系;(6)機械補償需要通過多次補償才能補償到位;(7)機械補償不具有摩擦材料與補償機構故障報警功能。
【發明內容】
[0004]針對上述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動器智能補償裝置,能夠通過推動器行程變化形成電氣信號反饋,通過增加補償電機進行補償工作,只有補償行程到達極限位置時才工作,智能補償的補償量是通過調定電機的旋轉時間控制,補償量與時間成正比關系,并且方便調節,一次補償到位,并且還具有摩擦材料與補償機構故障報警功能。
[0005]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所描述:
一種制動器智能補償裝置,所述裝置由機械部分與電氣部分組成,機械部分包括電機、傳動套、拉桿及接頭,其中:所述電機與支撐套固定連接,支撐套與傳動套固定連接,拉桿的一端設置在傳動套的孔內,另一端與接頭固定連接,電氣部分包括控制器、補償機構及信號采集系統,所述電氣部分與用戶控制系統相連,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別與電機、信號采集系統相連,電機與補償機構相連,補償機構與信號采集系統相連,所述電機與傳動套、拉桿的傳動結構為渦輪蝸桿自鎖結構。
[0006]進一步,所述信號采集系統包括閘開行程開關及補償行程開關。
[0007]進一步,所述補償機構包括閘開信號控制模塊、故障信號控制模塊及磨損信號控制豐吳塊。
[0008]進一步,所述控制器包括單片機、固態繼電器。
[0009]進一步,所述傳動套固定在U型接頭上,在傳動套與U型接頭連接處設置若干彈墊。
[0010]進一步,拉桿與接頭連接處通過螺母與墊圈固定。
[0011 ] 進一步,所述電機通過內六角圓柱頭螺釘與支撐套固定。
[0012]再進一步,所述支撐套與傳動套通過內六角圓柱頭螺釘固定。
[001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發明通過推動器行程變化形成電氣信號反饋,通過增加補償電機進行補償工作,通過渦輪蝸桿機構的自鎖特性止退,并且只有補償行程到達極限位置時才工作,本發明的智能補償裝置的補償量是通過調定電機的旋轉時間控制,補償量與時間成正比關系,方便調節并且能夠一次補償到位,此外,本發明還具有摩擦材料與補償機構故障報警功能,本發明的智能補償裝置相對于傳統的機械補償機構更智能化、信息化,更能適應當今機械設備自動化發展。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智能補償裝置機械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電氣部分的示意圖;
圖3為電氣部分的電氣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一種制動器智能補償裝置,如圖1、2所示,所述裝置由機械部分與電氣部分組成,機械部分包括電機2、傳動套12、拉桿13及接頭17,其中:所述電機2與支撐套5固定連接,支撐套5與傳動套12固定連接,拉桿13的一端設置在傳動套12的孔內,另一端與接頭17固定連接,接頭17與制動器杠桿連接。電氣部分包括控制器18、補償機構及信號采集系統,所述電氣部分與用戶控制系統相連,其中:所述控制器18分別與電機2、信號采集系統相連,電機2與補償機構相連,補償機構與信號采集系統相連,所述信號采集系統包括閘開行程開關及補償行程開關。本發明所述電機與傳動套、拉桿的傳動結構為渦輪蝸桿自鎖結構。
[0016]如圖3所示,本發明所述補償機構包括閘開信號控制模塊、故障信號控制模塊及磨損信號控制模塊。
[0017]所述控制器18包括單片機、固態繼電器等外圍電路組成。
[0018]所述傳動套固定在U型接頭I上,在傳動套與U型接頭連接處設置若干彈墊11。
[0019]拉桿13與接頭17連接處通過螺母14與墊圈15固定。
[0020]所述電機2通過內六角圓柱頭螺釘20與支撐套5固定。
[0021]所述支撐套5與傳動套12通過內六角圓柱頭螺釘20固定。
[0022]本發明的智能補償裝置主要應用于盤式、鼓式制動器。
[0023]圖1為智能補償裝置機械部分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為U型接頭,2為電機,5為支撐套,6為開槽平端緊定螺釘,8為標準型彈簧墊圈,9為平墊圈-C級,10為圓螺母,11為彈塾,12為傳動套,13為拉桿,14為I型八角螺母,17為接頭,20為內八角圓柱頭螺釘。
[0024]圖2為電氣部分的示意圖,其中:2為電機,3為補償機構,7為信號采集系統,18為控制器,19為用戶系統。
[0025]圖3為電氣部分的電氣原理圖,其中:18為控制器.19為用戶系統。
[0026]本發明的智能補償裝置主要應用于類似于YW29、YP22等具有制動器開閘時制動器的前后臂不受力的常閉制動器結構形式中。與機械補償相同之處在于都是利用在開閘時通過螺紋傳動使制動器的前后制動臂之間的距離縮短,達到退距、力矩、推動器補償行程恢復到額定值的過程。
[0027]本發明的智能補償裝置與機械補償不同之處在于:(I)機械補償通過機械角度變化信號反饋。智能補償通過推動器行程變化電氣信號反饋。(2)機械補償通過推動器本身的動力源進行補償工作。電氣補償通過增加補償電機進行補償工作。(3)機械補償通過安裝阻尼圈與單向軸承的方式止退,電氣補償通過渦輪蝸桿機構的自鎖特性止退。(4)機械補償當出現補償行程出現微小變化時補償機構就工作,智能補償只有補償行程到達極限位置時才工作。(5)機械補償的補償量根據角度的變化量進行補償,補償量與角度變化量成正比關系,智能補償的補償量是通過調定電機的旋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