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聯網技術,尤其是一種無鑰匙的車門控制方法及云服務平臺。
背景技術:
現有的車輛的車門無鑰匙進入系統主要是通過智能鑰匙采用包括RFID無線射頻技術和車輛身份編碼識別系統等技術,處于鎖定狀態的車輛,會不斷向外發出信號,當感應到智能鑰匙出現在信號范圍內,就會有一個回應,即啟動安全驗證,進行智能鑰匙和車輛的對號認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借助移動終端實現車門的控制方法及云平臺。
一種車門控制方法,包括:移動終端獲取車輛的至少兩個無線通信單元的廣播信息;獲取與所述車輛無線通信單元的相對位置信息;移動終端向網絡側發起車門控制請求;車輛獲取網絡側下發的車門控制指令,按照指令對指定的車門進行控制操作;所述指定的車門由移動終端與車輛無線通信單元的相對位置確定。
基于上述的方法,所述由移動終端與車輛無線通信單元的相對位置確定的車門是與移動終端距離最近的車門,或是包含與移動終端距離最近車門的至少兩個車門。
上述方法基礎上還包括:移動終端向網絡側發起身份認證。
上述方法基礎上,無線通信單元在廣播信息中更新自身的設備標識;所述設備標識由網絡側生成并下發給車輛。
其中,所述無線通信單元的基于藍牙低功耗技術(BLE)的裝置。
一種云平臺,接收單元,用于獲取移動終端發送的車門控制請求,所述請求包含移動終端與檢測到的車輛無線通信單元的距離信息;車輛信息管理單元,用于存儲車輛無線通信單元標識;計算單元,按照預置的車門標識與所述無線通信單元標識位置的映射關系,根據獲取的所述距離信息計算得到與移動終端最近的車門標識;發送單元,向所述車輛發送車門控制指令,包括所述車門標識。
上述云平臺中,車輛信息管理單元,還對已存儲的車輛無線通信單元標識進行更新;發送單元,將所述新生成的無線通信單元標識發送給無線通信單元所在的車輛;或者,所述車輛信息管理單元,根據接收單元獲取的新生成的車輛無線通信單元標識對已保存的標識進行更新。
上述云平臺基礎上,所述車輛信息管理單元查找已存儲的無線通信單元的標識,判斷查到與移動終端發送的所述距離信息中包含的無線通信單元的標識匹配的記錄。
上述云平臺結構基礎上,判斷單元,判斷所述獲取的距離信息滿足預置條件時,通知計算單元進行計算與移動終端最近的車門標識。
本發明實施例又一種云服務平臺,接收單元,用于獲取移動終端發送的車門控制請求,所述請求包含無線通信單元的設備標識;車輛信息管理單元,根據預置的對應關系,查找車輛無線通信單元標識查找對應的車門標識;發送單元,向所述車輛發送車門控制指令,包括所述車門標識。
上述云平臺結構基礎上,車輛信息管理單元,還對已存儲的車輛無線通信單元標識進行更新;發送單元,將所述新生成的無線通信單元標識發送給無線通信單元所在的車輛;或者,所述車輛信息管理單元,根據接收單元獲取的新生成的車輛無線通信單元標識對已保存的標識進行更新。
本發明實施例的再一個云平臺,接收單元,用于獲取移動終端發送的車門控制請求,所述請求包含無線通信單元的設備標識;車輛信息管理單元,根據保存的車輛無線通信單元標識對接收單元獲取的設備標識進行驗證,如果驗證通過,則通知發送單元;發送單元,向所述車輛發送車門控制指令,包括所述無線通信單元的設備標識。
上述云平臺基礎上,車輛信息管理單元,還對已存儲的車輛無線通信單元標識進行更新;發送單元,將所述新生成的無線通信單元標識發送給無線通信單元所在的車輛;或者,所述車輛信息管理單元,根據接收單元獲取的新生成的車輛無線通信單元標識對已保存的標識進行更新。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車門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BLE設備設置示意圖1;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BLE設備設置示意圖2;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BLE設備設置示意圖3;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移動終端位置輔助提醒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付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參見圖1,說明本發明的車門控制方法。
步驟11:獲取車輛無線通信單元的廣播信息;
步驟12:根據獲取的廣播信息得到移動終端與無線通信單元的相對位置信息;
步驟13:網絡側獲取移動終端發起的車門控制請求;
步驟14:車輛獲取網絡側下發的車門控制指令;
步驟15:車輛按照車門控制指令對指定的車門進行控制操作。
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無線通信單元可以是基于iBeacon解決方案的裝置或者Gimbal傳感器或者是其他的基于藍牙低功耗技術(BLE)的裝置,以下將這些設置于車輛上的BLE設備稱為信標,其具有用于唯一識別信標身份的編碼,并以一定時間間隔進行信息的廣播。隨著技術的進步,任何能夠提供定位功能的解決方案和設備都可以利用到本發明中。
以下以基于iBeacon解決方案為例說明本發明的實現方法。關于Gimbal或其他技術的定位方案可參考相關技術文檔。
iBeacon使用低功耗藍牙技術(Bluetooth Low Energy),也就是通常所說的Bluetooth 4.0或者Bluetooth Smart,每一個iBeacon裝置(信標)有一個唯一的ID。信標以一定的時間間隔發送數據包,其發送的數據可以被移動終端(如手機)獲取,通過這種方式完成了對一個特定的區域的標記,當用戶拿著移動終端進入iBeacon信標的發送范圍時,移動終端將會被喚醒,從而可以觸發后續控制車門的操作。
iBeacon信標的廣播。
iBeacon的數據主要有四部分構成,分別是通用唯一標識符(UUID)、Major、Minor、Measured Power
其中UUID是規定為ISO/ICE11678:1996標準的128為標識符,用來唯一標識信標。
Major和Minor由iBeacon發布者自行設定,都是16位的標識符。比如,應用到本發明實施例中,可以在Major或Minor中寫入車輛識別碼以及一些其他信息。
智能終端接收到iBeacon信號進行解析后,向等待iBeacon資訊的所有應用軟件發送UUID、Major、Minor及Measured Power。接收資訊的應用軟件先確認UUID,如果確認是發送給自己的資訊,則再根據Major、Minor的組合進行處理。在本實施中,移動終端接收到iBeacon的廣播后,相應的應用軟件通過識別UUID即可以獲取到包含車輛信息的Major、Minor數據部分。
移動終端的位置檢測。
iBeacon數據結構中的Measured Power用于協助實現距離的測量。所述Measured Power是信標與移動終端相距1米時(通常設置為)的參考接收信號強指標(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移動終端根據該參考RSSI與移動終端當前接收信號的強度來推算信標與移動終端中間的距離。由于隨著距離的遠近,RSSI值會產生變化,因此可以通過RSSI值的變化來判斷用戶距離信標的遠近,那么計算出當前的距離是可能的。
目前,iBeacon的距離簡單分為3級,即貼近(Immediate)、1米以內(Near)、10米以上(Far)三種狀態。
基于iBeacon目前的特性,車輛上的信標的設置方式不同,可以分別或結合采用單點、兩點及多點的定位方案,由于iBeacon技術可以實現距離的檢測,因此,在采用適當的算法時就可以實現對移動終端相對車輛位置的判斷。以下提供幾個具體實現方式。
單點定位。即在識別裝置位置時,如果有Near范圍內的信標,則取該信標的坐標。
當車輛上設置了一個信標時,移動終端檢測到所述信標的廣播信息,如果移動終端與信標的距離達到預置的條件,例如處于Near狀態,表明移動終端處于對車門控制的有效區域,則移動終端向網絡側發起車門控制請求。通常,在只有一個信標的情況下,較優的方式是將信標設置于駕駛位或者靠近駕駛位的位置,例如駕駛位下方,駕駛位車門內部等,以使得移動終端在靠近駕駛位車門時廣播信息能夠有效的被檢測到,以及當移動終端處于車輛內部更加靠近駕駛位信標時,能夠實施對車輛其他功能的授權,例如啟動車輛。當然本發明并無意限定在一個信標的情況下,該信標在車輛中設置的位置。該信標的設置使得移動終端處于信標廣播的范圍內時,通過向網絡側發起車門控制請求和網絡側的驗證,由網絡側以下發指令的形式實現對車輛車門的控制。
在車輛設置兩個以上的信標時,按照iBeacon技術的距離檢測機制,移動終端分別檢測與不同信標的距離,按照上述距離的3個狀態,按照Immediate、Near、Far由高倒低的優先級,確定距離最近的信標代表移動終端所處位置。
并且,此方法中可以進一步設置條件,限定只有檢測結果需處于Immediate或者Near狀態時才能夠用于確定移動終端位置,否則應當執行包括重新檢測等其他操作。參見圖2所示,車輛中設置了3個iBeacon信標,信標201、信標202和信標203,分別具有各自有效的檢測區域211、檢測區域212和檢測區域213,例如該區域內移動終端檢測到的RSSI值屬于Near狀態,從而能夠確定與移動終端最接近的車門。
另外,由于網絡側或車輛的中央控制系統所進行的車門控制策略的不同,使得移動終端上報網絡側的檢測信息也將產生區別。在一些情況下,在完成單點檢測后,移動終端向網絡側上報與移動終端位置最近的信標標識,以便于控制(解鎖/鎖止)該最近的信標所對應的車門。然而,在另一些情況下,移動終端將所有檢測到的信標的檢測結果全部上報網絡側,或者是滿足條件的檢測結果上報網絡側(例如只上報分類為Immediate或者Near狀態的信標檢測結果)。例如,同時檢測到兩個距離均處于Near狀態,則將兩個檢測結果均上報到網絡側。網絡側按照預置的規則,例如通過比較兩個信標的信號強度判斷移動終端所更接近的信標,實現對移動終端位置的識別。
多點定位,其中,三點定位是最常用的算法,假設已知三個iBeacon的位置(x1,y1),(x2,y2),(x3,y3),這些坐標在實際應用中表達信標在車輛上的位置。當檢測到移動終端(x0,y0)到上述三個iBeacon的位置距離d1、d2、d3,以d1、d2、d3為半徑作三個圓,根據畢達哥拉斯定理,得出交點即移動終端位置計算公式:
(x1-x0)2+(y1-y0)2=d12
(x2-x0)2+(y2-y0)2=d22
(x3-x0)2+(y3-y0)2=d32
實際應用中,藍牙低功耗(BLE)裝置在車輛上的設置與布局,與所采用的定位方法相互影響,以下通過結合一些BLE設備布局方式,說明各種布局場景下的定位方法。
本發明借助設置在車輛上的若干無線通信單元(例如BLE設備)實現對移動終端相對車輛位置的定位,最終實現根據移動終端的位置實現車門控制(如車門解鎖或者鎖止)的操作。而BLE在車輛上的設置方案將影響定位算法,事實上,BLE在車輛上的設置及其定位算法可以有多種選擇,本發明將舉例說明一些較優的實現方式。
BLE設備在車輛上的各種設置方式中,發明人發現,較優的選擇是在車輛的每個車門處設置BLE設備(例如將BLE設備設置在各個車門門體內部),如圖2所示。這樣,每個BLE設備都可以代表一個車門的位置,如信標201在駕駛位側的車門處,信標202在副駕駛位車門處,信標203在車輛后備箱車門處,從而在這種情況下,BLE設備和車門之間可以建立一一對應的關系,從而在中央控制系統和/或網絡側確認車門位置時可以采用iBeacon信標的標識代表車門或方便的進行iBeacon的信標標識與車門標識之間的映射,從而方便的實現中央控制系統對車門的控制。
為了提高位置檢測的準確性以及降低設備之間的干擾,建議在車門處設置的相鄰的BLE設備之間應具有一定的距離。尤其是對于一般的乘用車,同側車門處的BLE設備過近將會導致位置檢測上的錯誤。因此,可以選擇將BLE設備均設置在車門拉手處附近的位置,例如對于5門乘用車,將會有4個BLE設備分別設置在車輛兩側的4個車門的位置,而對于3門的乘用車,將會有2個BLE設備分別設置在車輛兩側的2個車門的位置。
或者,規定安裝在同側車門內部的BLE設備之間的距離應在一個數值范圍內,這個數值范圍可以是僅規定最小距離,也可以同時規定最小距離和最大距離。在這種情況下,BLE在車門內部的位置將有更靈活的選擇,在滿足所述數值范圍的前提下,前門中的BLE設備可能更靠近于車輛前方,而同時后門中的BLE設備將設置在車門拉手的位置。然而,即使如此,依然保證了每個BLE設備對應于一個車門,從而使得BLE與車門存在一一對應關系。
此外,較優的實現方式中,車輛尾部也安裝1個BLE設備,一般情況下,車輛尾部的BLE設備與車輛后備箱門形成對應關系。具體實現方式參見附圖2的示例。然而與圖2不同的是,在其他的實施例中,BLE設備信號的覆蓋區域當然可以包含車輛內部。
在上述的BLE布置方式下,采用本文所述的單點定位的位置檢測方式在算法上將更加簡單,以及由于算法的簡單可能帶來響應速度上的優勢。
另外,在上述的BLE布置方式下,也可以采用多點定位的方法。
對于一個3車門的車輛,車輛的兩側車門及車輛尾部分別設置了1個BLE設備,因此,采用三點定位方法將能夠快速的得到移動終端相對車輛的位置。
而對于一個更多車門的車輛,如通常的具有5車門的乘用車,如上文所述該車輛將具有4個(車輛尾部不設置BLE設備)或者5個BLE設備(車輛尾部設置BLE設備)。
在采用三點定位時,可以在對所有BLE設備距離的測量結果中選擇3個測量結果進行三點定位計算。例如,選擇測量距離最近(信號最強)的前3個測量結果進行定位計算。
還可采用其他預置的策略執行三點定位。例如,根據BLE在車輛布局的位置,預置多個構成三點定位的組合,例如參照圖3。預置BLE設備301、BLE設備302和BLE設備303為執行三點定位的組合1,以BLE設備301、BLE設備304和BLE設備305為執行三點定位的組合2,以BLE設備302、BLE設備303和BLE設備305為執行三點定位的組合3,以此類推,根據各個BLE設備之間的相對位置,可以建立多個組合。由于各個BLE設備的相對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可以得到所有可能的三點組合。進一步,在每個三點組合中,由于構成組合的BLE設備相對位置關系固定,或者進一步考慮到車輛結構對無線信號的影響,可以評價出各種組合環境下的無線信號質量,從而使得可以在基于某一點(作為基點)所構成多個三點組合中選擇滿足信號環境要求的組合,系統中預置這些組合,當檢測到移動終端與所述基點的距離最近時,則采用所述預置的三點組合的各點BLE距離測量值進行移動終端的位置計算。例如在上述組合實施例中采用組合2和組合3進行位置計算,并將計算結果進行矯正。顯然,通常情況下,采用兩個組合進行的位置計算將比基于一個組合完成的位置計算結果更加準確。
另一種可以應用于本發明的位置識別方式為:
由于車門間及車門相對于車輛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可以分別劃定可以對車門進行管理控制的區域,這種做法當然也可以將車輛內部劃分為一個或者多個區域。相應的,在每個區域內的每個位置都會檢測到與車輛上所有BLE設備的距離,從而在該位置上得到一個數組記錄該位置與所有BLE設備的距離;進而在每個區域都能得到區域內所有位置的數組的集合,這種數組的集合也體現了隨著位置的變化各BLE設備檢測距離的變化關系。
當這樣的數組集合被預置下來并與劃分的區域建立了對應關系后,基于移動終端實際的檢測結果,可以通過與預置的數據進行匹配從而判斷移動終端是否處于某一個區域,以便執行對應于該區域的車門控制。
在上述的實現方式中,由于當前移動終端檢測環境的變化、預置的檢測點的選擇等因素,實際檢測到與各BLE設備距離的數據不一定能夠匹配到完全一致的數組,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基于一些策略識別與當前檢測的數據最接近的預置數據,從而判斷移動終端當前處于哪個區域。
基于本方法的另一種實現方式中,對于不同的區域,系統只要設定數組的變化范圍,進而在實際進行位置識別時只需判斷實際檢測值是否在所述變化范圍內即可識別出當前移動終端所處的區域。
另一方面,如果采用多點定位的方式,則BLE在車輛中的布局方式將有更多種變化,尤其是并不需要設置與車門一一對應的BLE設備。例如,參見附圖4。如圖所示為一輛5門乘用車,該車中設置了3個BLE設備,信標401、信標402和信標403,分別設置于車輛兩側的前門位置以及車輛尾部位置。這種情況下,采用上文所述的多點定位的方法依然能夠檢測到移動終端與車輛的相對位置,識別出當前移動終端距離最近的車門,從而按照車門控制策略執行相應的操作。
當然,BLE設備也可以不設置在車門內部,例如可以設置于車輛的后視鏡內部或者其他結構處,只需滿足本發明的定位需求即可。
移動終端向網絡側發起車門控制請求。
請求中包含了移動終端的位置信息;以及車門控制請求,例如打開車門或者關閉車門。
第一中情況下,當移動終端中預置了車門控制的策略時,例如在手機的軟件APP中可以由用戶根據需求自定義或者在軟件APP提供的控制策略選項中選擇了某種控制策略,當用戶相對于車輛位置滿足于這種控制策略的條件時,在移動終端發送給網絡側的車門控制請求中還包含了基于這種控制策略的附加信息。例如,移動終端向網絡側發起了一個解鎖車門的請求(包含了位置信息和請求指令),同時,這個請求中還包含了“包括對側車門”的標記,當車輛執行這一指令時意味著除了解鎖與移動終端距離最近的車門外,假設為駕駛位的車門,還解鎖了與這個車門處于車輛對側的車門,即駕駛位車門對側的副駕駛位的車門。
在第二種情況中,當網絡側包含一個策略管理單元,用于存儲本發明所涉及的基于移動終端位置有關的車門控制策略。因此,當網絡側預置了所述的車門控制策略時,移動終端向網絡側發送的請求中可以不包含上述的附加信息,然而網絡側依然可以根據預置在網絡側的控制策略指示車輛執行相應的操作。例如,移動終端向網絡側發起了一個鎖止車門的請求,其中包含了移動終端的位置信息和請求指令。網絡側獲取了移動終端的請求后,判斷移動終端的位置,并且依據預置在網絡側的移動終端位置與控制策略之間的對應關系,查詢移動終端當前位置所可以執行的控制指令,當所述移動終端的位置處于車輛外部時,可以指示車輛對所有車門執行鎖止操作。一方面,網絡側控制策略的設計可以基于業務等需要設計的更加復雜,例如,對全部車門鎖止的操作還可以結合對車輛授權時間的因素,進一步判斷對該移動終端的車輛授權時間是否已經結束。
在第三中情況中,在移動終端APP中和網絡側分別都預置了控制策略。例如,在移動終端側可以控制,如果移動終端檢測到在車輛內部時,則禁止向網絡側發送解鎖車門的請求。另外,在上文提到的鎖止的應用場景下,如果移動終端在車輛外部時,則移動終端向網絡側發送的鎖止車門的請求中可以直接在項網絡側發送的請求信息中指明是對所有車門的操作。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當移動終端處于車輛外部,且檢測到相對于車輛的位置超出預置范圍時,自動向網絡側發送鎖止車門的請求;或者網絡側基于移動終端上報的位置信息,判斷當移動終端相對于車輛的位置超出預置范圍時,通知車輛鎖止車門。以及在又一實施例中,通過檢測移動終端所在的車內位置的不同,去判斷是否要啟動車輛,比如當智能手機處于副駕駛座位或者后排座位時,是無法啟動車輛的,當用戶處于主駕駛位置時,即可授權啟動車輛。
以上三個場景的實施例用于表明不同的系統設置環境下,移動終端與網絡側交互的信息在數據格式上將有不同。但無論移動終端向網絡側發送的數據格式如何變化,都是由移動終端與車輛的相對位置決定的,即在發送給網絡側的請求數據中包含了移動終端相對于車輛的位置信息,只是這種位置信息的表示形式不同。
在移動終端向網絡側發起車門控制請求之前或者同時,與網絡側執行用戶認證的操作。這一認證操作最終要識別當前發起認證請求的移動終端是否為合法用戶或者注冊/被認證用戶。如果移動終端通過認證,則網絡側按照移動終端上報車門控制請求執行相應的操作。
網絡側的操作包括:獲取到移動終端上報的車輛識別碼以及BLE設備編碼,并且獲取到移動終端相對于車輛的位置信息(參照上下文可知,不同的定位方法將得到不同數據形式的位置信息)。當所述移動終端為被認證通過后,在云端的數據庫中查找,基于車輛識別碼或/和BLE設備編碼進行搜索查找到所對應的車輛的中央控制系統信息,從而網絡側能夠確定應當將控制指令下發給哪個中央控制系統。判斷移動終端上報的車輛識別碼以及BLE設備編碼是否為當前有效的編碼(當所述編碼會進行更新的情況下,不同時間的編碼將會不同),如果有效,則網絡側將對車門的控制指令下發到該車輛的中央控制系統,指示中央控制系統對哪個車門或哪幾個車門執行何種操作。
在實際應用中,信標將以800毫秒的間隔周期性的廣播信息,移送終端監聽到所述廣播信息后執行網絡側的用戶認證,另一方面,移動終端也將以800毫秒周期性的檢測與車輛的相對位置。在較優的實現方式中,只有當周期性檢測獲得的位置達到預置的位置條件時才會向車輛的中央控制系統下發車門的控制指令,而如果檢測結果不滿足對車門控制的預置的位置條件時,則持續的對周期性獲得的位置進行判斷,直到滿足所述位置條件為止。
基于上文所述在可以移動終端和/或網絡側分別進行設置的原因,實現方式中可以選擇,只有在移動終端檢測到位置滿足所述的位置條件時,才向網絡側發送包含實際控制指令的請求,進而網絡側獲取該請求后指示車輛的中央控制系統執行該請求;或者在另外一種實現方式中,移動終端在發起控制請求后,可以將周期性檢測到的位置信息發送到網絡側,直到網絡側判斷移動終端的當前位置滿足預置的位置條件時,才會處理移動終端發起的控制請求,指示車輛的控制系統執行相應的車門控制操作。
車門控制策略的設置與執行。
控制車門的操作由車輛中央控制系統實施。對車門的控制策略可以預置在移動終端、網絡側或者所述的中央控制系統中。
當中央控制系統接收網絡側下發的車門控制指令并在執行車門控制操作之前,會由于車輛系統設備獨立編碼的原因,中央控制系統可能需要對獲取的所述控制指令進行映射或者翻譯,變為用于實際對車門進行操作的信號。
本發明實施例優選的方案是在移動終端或者網絡側預置車門控制策略。所述的控制策略中,移動終端相對于車輛的位置成為影響因素。具體控制策略可以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或者不同車輛類型(例如貨車、三門乘用車、五門乘用車,以及商用車等)而制定,總之,在結合了移動終端相對位置信息時,所制定的策略更有利于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尤其是對于車輛安全的考慮。以下舉例幾種車門控制策略,而并非是對策略的窮舉。
1)解鎖或鎖止與移動終端距離最近的車門;
2)解鎖或鎖止包括與移動終端距離最近的車門,以及系統中預置的默認操作的車門,例如駕駛位車門;
3)檢測到移動終端的位置與最近的超出了預置的范圍時,對所有車門或者僅僅是駕駛位車門實施鎖止的操作;
4)基于移動終端相對于車輛的位置信息,解鎖距移動終端最近的兩個車門;
5)移動終端在車內時,禁止發起開門指令,而在車外時才允許發起開門指令;
6)移動終端發起鎖止的請求時,無論移動終端相對車輛的位置,均將所有車門鎖止。
網絡側下發指令,車輛中央控制系統執行車門控制操作。
在移動終端完成網絡側身份認證后,網絡側基于移動終端的車門控制請求,向車輛發送車門控制指令,指令中包括了操作動作類型(如解鎖車門),以及執行該操作動作的車門。在車門與BLE設備具備一一對應關系的情況下,網絡側可以以BLE設備編碼作為車門標識,從而向車輛中央控制系統指明要進行解鎖的車門;否則,網絡側需要根據位置檢測結果,并根據網絡側保存的BLE設備與車門位置的映射關系,根據所獲取的移動終端檢測到的與BLE設備的距離信息獲得與移動終端最近的車門的標識碼(或者參考本文所述的基于某種對車門的控制策略,下發的指令中包括了一個或者多個將要被操控的車門的標識),并向車輛發送車門的標識碼指明要進行解鎖的車門。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網絡側將移動終端上報的位置信息轉發到車輛中央控制系統,由車輛的中央控制系統按照所述位置信息參照本發明實施例中涉及的方法識別出移動終端距離最近的車門,并按照網絡側下發指令中包含的操作動作類型信息對車門進行操作。
在上述兩個實施例中,第一個實施例中,網絡側完成位置運算,向車輛下發將要操控的車門的標識,在第二個實施例中,網絡側下發移動終端與BLE設備的距離信息,由車輛執行對車門位置的計算。而在本實施例中,網絡側下發給車輛的是BLE設備的編碼,車輛的中央控制系統將要根據BLE設備與車門標識的映射關系,確定要進行操控的車門。
車輛中央控制系統獲取了網絡側的指令后,通過車輛內部通信系統,如控制器局域網絡系統(CAN總線系統),通知相應的控制單元進行車門解鎖。
網絡側對車輛識別碼和/或BLE設備編碼的管理。
采用本發明,移動終端開啟車門的條件不僅是通過網絡側的身份認證,并且,在向網絡側提交的車門控制請求中包含BLE設備的廣播信息,例如包含了車輛識別碼和/或BLE設備編碼(如上文所述,BLE設備編碼,如iBeacon信標編碼可以放在UUID中,車輛識別碼可能被置于iBeacon數據的Major或Minor中)。網絡側基于移動終端上報的車輛識別碼和/或BLE設備編碼進行驗證。無論移動終端發給網絡側的車門控制請求中表明移動終端位置的信息的方式是檢測到的與BLE的距離信息(其中包含BLE的設備標識及距離值)、或是確定的BLE設備編碼,網絡側都需要基于獲取的BLE的設備信息查找網絡側車輛信息管理單元中保存的信息,判斷是否有與移動終端上報的車輛識別碼和/或BLE設備編碼匹配的記錄,如果有則驗證通過,否則通知移動終端發生錯誤,并且不能提供授權。
例如:云平臺中包含一車輛信息管理單元,保存了設置于車輛中的BLE設備編碼,用來唯一的標識每個車輛中的每個BLE設備。當云平臺獲取到移動終端控制請求中包含的BLE設備編碼后,在車輛信息管理單元中進行查找是否有匹配的BLE設備編碼,即執行對移動終端上報的BLE設備編碼進行的有效性的認證,當在車輛信息管理單元中無法查找到與移動終端上報的BLE設備編碼匹配的記錄,則表明上報信息有誤,無法給予移動終端車門控制的授權。
具體的,基于移動終端上報信息的內容不同,如果移動終端發送的控制請求中包含了與BLE設備的距離信息,則網絡側根據上報的BLE設備編碼查找BLE設備所在車輛的位置,從而進一步根據距離信息計算出移動終端的位置信息,進而確定可以授權給移動終端控制的車門;如果移動終端發送的控制請求中只包含一個或多個BLE設備編碼而不包含距離信息,則網絡側查找車輛信息管理單元中存儲的BLE設備編碼,通過存儲的BLE設備編碼與車門標識的對應關系確定可以授權給移動終端的車門信息,如未查到,則說明BLE設備編碼失效。這一過程相當于完成了上述的BLE設備編碼有效性的驗證。如果移動上報給網絡側的控制請求中只包含一個或多個BLE設備編碼而不包含距離信息,而網絡側以BLE設備編碼的形式在車門控制指令中指示車輛進行車門操作,則網絡側要根據移動終端上報的BLE設備編碼查找已有記錄,如果沒有匹配的記錄,則不能向車輛發送車門控制指令。
進一步的,基于車輛信息管理單元的所存儲的數據,可以進一步對移動終端上報的車輛識別碼進行驗證,在已有記錄中進行查找以判斷移動終端上報的車輛識別碼是否有效。在較佳的實施例中,可以對移動終端上報的BLE設備編碼和車輛識別碼都進行上述方式的驗證,以使得認證更加安全。
因此,基于安全的考慮,網絡側可以對包括車輛識別碼或者BLE設備編碼等信息進行管理,例如動態的變更編碼。網絡側將更新后的并下發給車輛中央控制系統,使得BLE設備的廣播信息得以更新,從而避免了采用現有技術導致通過截獲并復制車輛編碼從而在沒有授權的情況下進入車輛的情況。
通常來說,當一輛車輛上包含多個信標的時候,對車輛所有信標的編碼均進行更新,而每個編碼都唯一標識了一個信標。然而,按照一定的機制部分的更新所有信標中的部分信標編碼也能夠部分的達到提高安全性的效果,但并不是本發明所優選的實施例。
在實際應用中,更新車輛識別碼/BLE設備編碼的機制可以是:移動終端在車輛外部,并實施鎖止車門的操作后,網絡側可以更新車輛識別碼/BLE設備編碼并下發給車輛;或者,當超出授權當前移動終端對車輛操作的時間后,更新車輛識別碼/BLE設備編碼;或者,基于預先約定的時長周期性的更新車輛識別碼/BLE設備編碼。
對于一輛車而言,新生成的BLE設備編碼要在車輛和網絡側進行同步,使得該車輛上BLE設備廣播信息中的BLE設備編碼與云端保存的BLE設備編碼相同。
另一方面,網絡側還要將新生成的BLE設備編碼下發給移動終端。當某移動終端在網絡側完成身份認證且在網絡側登記了待授權的車輛后進行,網絡側將該代授權的車輛的BLE編碼下發給該移動終端,使得該移動終端能夠識別出該代授權車輛BLE的廣播信息。
車輛識別碼/BLE設備編碼的更新方式上,可以由車輛的中央控制系統生成新的車輛識別碼/BLE設備編碼并同步至網絡側;也可以是網絡側生成新的車輛識別碼/BLE設備編碼后發送給車輛,或者是基于車輛的請求將新生成的車輛識別碼/BLE設備編碼下發給車輛。顯然,相比之下,在網絡側生成車輛識別碼/BLE設備編碼并下發給車輛是推薦的方式。
顯然,本發明中較優的實現方式是,在達到某一條件時,例如超過了對移動終端控制車輛的授權時間后,由網絡側重新生成新的編碼用來唯一的標識信標,新的信標編碼將保存在云端并下發到車載Tbox上,并在信標在廣播數據的UUID部分廣播。其中,信標的編碼可以基于一定的算法生成,而以車輛的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移動設備國際識別碼,或稱為國際移動設備標識)或/和車輛識別碼或/和芯片智能卡接口設備標識(CCID)等作為生成新編碼的參數。
然而,以上舉例僅僅是幫助理解本發明由于采用了網絡側對BLE設備廣播信息的管理和認證的過程,從而使得采用本發明結合網絡側的管理,使得在原有BLE設備編碼被竊取后也無法控制車輛,從而提高了車輛安全性。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業務的實際需要制定車輛識別碼/BLE設備編碼的更新機制。
參見附圖5,圖示為一種運行于移動終端的方法用于輔助用戶尋找或接近被授權的車輛,執行該過程的前提是用戶終端完成在網絡側的用戶認證,并且能夠檢測到車輛的BLE設備的廣播信號。以下結合iBeacon技術的特點說明本方案的實現方式。
信標周期性的進行廣播,從而移動終端周期性的檢測到iBeacon的廣播信號,如圖所示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周期為800毫秒的時間間隔。
接收到信標的廣播信號后,由移動終端檢測距最近的信標是否小于第一預置的距離,例如附圖所示的實施例的10米,即判斷移動終端與信標的距離是否屬于Far狀態;本實施例中應當以檢測到的與移動終端距離最近的信標之間的距離進行此步驟的判斷;
若距離大于10米(即Far狀態),則移動終端每間隔第一時長(如1秒)發出提示音;
否則移動終端發出間隔小于1秒的提示音。這種情況下,可以按照預置于移動終端的算法,用提示音時間間隔的長短變化表達移動終端與車輛的距離變化,即移動終端接近車輛時,移動終端發出的提示音時間間隔變短;移動終端遠離車輛時,移動終端發出的提示音時間間隔變長。
根據接收到信標的廣播信號,判斷移動終端與所有的信標的距離中,最近的距離是否小于或等于1米,即移動終端與最近的信標之間的距離是否處于Near狀態,如果是,則移動終端發出連續的提示音,提示用戶周邊不足1米的車輛即為被授權的車輛。
這種方法可以幫助用戶快速尋找到或接近可用的車輛。而當所述輔助方法應用在完成對移動終端的車門控制授權后,即網絡側通過了移動終端的認證以及通過了對移動終端車門控制請求的認證后,本方法能夠幫助用戶更快速接近被授權的車輛和車門;或者,當移動終端周圍存在多輛可用車輛,可能使得用戶無法分辨出被授權的車輛時,本方法能夠有效的引導用戶找到其中已完控制授權的車輛。
本發明實施例的移動終端包括:
接收單元,接收車輛BLE設備廣播的包含自身設備標識的廣播信息;
距離檢測單元,用于根據接收單元獲取的廣播信息計算移動終端與車輛BLE設備的距離;檢測到的距離信息的標識形式參見上文描述;
發送單元,向網絡側發送車門控制請求,所述控制請求中包含所述距離檢測單元檢測到的移動終端與車輛BLE設備的距離;
身份信息管理單元,管理移動終端的身份信息;并且,在進行車輛控制前,移動終端通過發送單元向網絡側發起身份認證請求,包含所述移動終端的身份信息。
觸發單元,按照例如iBeacon的解決方案,觸發單元用于判斷是否要處理接收單元的獲取的BLE設備的廣播信息,例如通過iBeacon的方案中在廣播信息中定義的UUID數據判斷廣播信息是否應該處理該廣播信息,如果是,則觸發距離檢測單元進行位置檢測。其具體方式可以是觸發單元中維護有效信標的列表,列表中至少存儲了有效信標的UUID,當表中存儲了與所獲取的廣播信息中的UUID一致的UUID時,則該廣播信息應當被處理。
顯然,參照上文的記載,當網絡側向移動終端下發了新的信標UUID時,觸發單元存儲該UUID,用于在收到該UUID的信標的廣播信息時能夠被識別。
如上文方法中所述,移動終端發起車門控制請求可以在移動終端與BLE設備距離滿足一定條件下進行,因此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移動終端中還包括判斷單元,用于判斷距離檢測單元檢測結果是否滿足預置的條件,如果滿足則觸發發送單元發起所述的車門控制請求。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移動終端中還可以包括決策單元,根據所述距離檢測單元的檢測結果,計算出與所述移動終端最近的BLE設備。這種情況下,發送單元獲取決策單元的的計算結果,從而移動終端通過發送單元發送的車門控制請求中能夠明確的包含所要控制的車門的標識,通過車門標識通知網絡側請求控制的車門。
本發明提供的云平臺,包括
接收單元,用于接收移動終端發送的請求;
車輛信息管理單元,用于存儲車輛及設備的相關信息,以及對授權信息。
例如,所述車輛信息管理單元,保存車輛中設置的BLE設備編碼,每個標識唯一的對應了一個BLE設備,并且與車輛的識別碼建立了聯系,從而能夠知道哪一個BLE設備被安裝于哪個車輛上;
當云平臺獲取到移動終端控制請求中包含的BLE設備編碼后,在車輛信息管理單元中進行查找。如果移動終端發送的控制請求中包含了與BLE設備的距離信息,則網絡側需要根據上報的BLE設備編碼查找BLE設備所在車輛的位置,從而進一步根據距離信息計算出移動終端的位置信息,進而確定可以授權給移動終端控制的車門;如果移動終端發送的控制請求中只包含一個或多個BLE設備編碼而不包含距離信息,則網絡側需要根據車輛信息管理單元中存儲的BLE設備編碼確定可以授權給移動終端的車門信息。這一過程相當于完成了對移動終端上報的BLE設備編碼進行的有效性的認證,即當在車輛信息管理單元中無法查找到與移動終端上報的BLE設備編碼匹配的記錄,則表明上報信息有誤,無法給予移動終端車門控制的授權。
基于網絡側與車輛信息交互方式的區別,參照上文可知,網絡側發給車輛的車門控制指令中,可以是BLE設備編碼或者車門標識碼。當網絡側發送給車輛的是車門標識時,則執行了上述的基于BLE設備編碼最終查找車門標識的過程;而當網絡側發送給車輛的是BLE設備編碼時,則當網絡側從移動終端獲取的控制請求中只包含一個或多個BLE設備編碼而不包含距離信息時,則需要單獨執行查找動作,以確定具有與移動終端上報的BLE設備編碼匹配的記錄,否則不能向車輛發送車門控制指令。
進一步的,由于車輛信息管理單元管理的車輛的諸多數據,因此,在另外的實現方式中,也對移動終端上報的車輛識別碼進行驗證,在已有記錄中進行查找以判斷移動終端上報的車輛識別碼是否有效。
在較佳的實施例中,可以對移動終端上報的BLE設備編碼和車輛識別碼都進行上述方式的驗證,以使得認證更加安全。
發送單元,至少用于與車輛進行通信,下發網絡側的控制命令,從而實現對車門的操作控制。
在另外的實施例中,網絡側還包括,身份認證單元,用于驗證移動終端的身份,使得在確認移動終端的合法性后再進行后續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