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客運配套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鐵路客運人臉識別的遮光裝置及閘機。
背景技術:
1、具有人臉識別門禁的閘機現已廣泛應用在鐵路客運檢票處,但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由于高鐵站大多都是鋼結構一體車站,為了美觀和采光,大量采用了玻璃幕墻,太陽光照射在人臉識別門禁上會導致其識別率降低,影響旅客進站效率,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鐵路客運人臉識別的遮光裝置及閘機,可有效解決該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鐵路客運人臉識別的遮光裝置及閘機,可以將遮光裝置穩定安裝在閘機的人臉識別門禁上,且遮光罩可根據太陽光的光線變化進行移動以調整其遮擋的范圍,有效提高人臉識別門禁的識別率,繼而提高通過閘機旅客的進站效率。
2、第一方面,本方案中的鐵路客運人臉識別的遮光裝置,包括底座及滑動配合在該底座上的遮光罩,所述底座呈方形蓋狀以適配并蓋壓在人臉識別門禁的頂部,其中,所述底座的頂部開設有至少兩條相互平行的t形槽,且遮光罩的底部設置有與t形槽相適配的工字型卡塊,以使工字型卡塊的下端滑動配合在t形槽內,所述底座的側壁上還螺紋連接有第二螺栓件,第二螺栓件緊固時其末端以抵接人臉識別門禁的外壁。
3、第一方面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是:
4、進一步的,所述底座上還設置有限位單元,所述限位單元由沿t形槽方向等距離開設在底座頂面上的條形槽組成,所述遮光罩上螺紋連接有與限位單元對應的第一螺栓件,第一螺栓件緊固時其末端伸入條形槽中,可以實現在調節好遮光罩的伸出長度后,進一步利用第一螺栓件將遮光罩在底座上的位置固定。
5、進一步的,所述遮光罩呈u型設置,且其兩對稱側邊呈梯形,兩側梯形的設計可避免對人臉識別門禁的光線過度遮擋。
6、進一步的,所述遮光罩包括深色塑料板。
7、進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設置有背膠,提高底座與人臉識別門禁安裝的穩定性。
8、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栓件和/或第二螺栓件為塑料螺栓。
9、第二方面,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閘機,包括有機體及設置在機體上的人臉識別門禁,所述人臉識別門禁上安裝有第一方面中任一項方案所述的鐵路客運人臉識別的遮光裝置。
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鐵路客運人臉識別的遮光裝置及具有其的閘機,可以將遮光裝置穩定安裝在閘機的人臉識別門禁上,且遮光罩可根據太陽光的光線變化進行移動以調整其遮擋的范圍,可有效提高人臉識別門禁的識別率,繼而提高通過閘機旅客的進站效率;本實用新型通過限位單元還可以對遮光罩在底座上的位置進行固定,提高裝置的穩定性,且成本較低,實用性強。
1.一種鐵路客運人臉識別的遮光裝置,包括底座(31)及滑動配合在該底座(31)上的遮光罩(3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1)呈方形蓋狀以適配并蓋壓在人臉識別門禁(20)的頂部,其中,所述底座(31)的頂部開設有至少兩條相互平行的t形槽(33),且遮光罩(32)的底部設置有與t形槽(33)相適配的工字型卡塊(34),以使工字型卡塊(34)的下端滑動配合在t形槽(33)內,所述底座(31)的側壁上還螺紋連接有第二螺栓件(37),第二螺栓件(37)緊固時其末端以抵接人臉識別門禁(20)的外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客運人臉識別的遮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1)上還設置有限位單元,所述限位單元由沿t形槽(33)方向等距離開設在底座(31)頂面上的條形槽(35)組成,所述遮光罩(32)上螺紋連接有與限位單元對應的第一螺栓件(36),第一螺栓件(36)緊固時其末端伸入條形槽(35)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客運人臉識別的遮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罩(32)呈u型設置,且其兩對稱側邊呈梯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客運人臉識別的遮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罩(32)包括深色塑料板。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客運人臉識別的遮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1)的底部設置有背膠(38)。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鐵路客運人臉識別的遮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件(36)和/或第二螺栓件(37)為塑料螺栓。
7.一種閘機,包括有機體(10)及設置在機體(10)上的人臉識別門禁(20),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臉識別門禁(20)上安裝有如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鐵路客運人臉識別的遮光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