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聚合物電池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聚合物電池,包括聚合物電芯、塑膠框和保護板,所述塑膠框套設在所述聚合物電芯的四周上,保護板設置在所述塑膠框套設有電極孔的側面上;所述聚合物電芯的一側還設有低壓注塑所得的塑膠板,緊貼塑膠板的一側設有上鋼片,所述聚合物電芯的另一側也設有相對應的下鋼片,所述上下鋼片卡固在所述塑膠框上。本實用新型不但可保證注塑封裝過程中電池表面的平整度,而且當電芯偏薄時,注塑過程中的溢膠也不會影響整體的厚度及外觀的美感。
【專利說明】一種聚合物電池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聚合物電池。
【背景技術】
[0002]鋰聚合物電池(L1-polymer,又稱高分子鋰電池):它也是鋰離子電池的一種,但是與液鋰電池(L1-1on)相比具有能量密度高、更小型化、超薄化、輕量化,以及高安全性和低成本等多種明顯優勢,是一種新型電池。在形狀上,鋰聚合物電池具有超薄化特征,可以配合各種產品的需要,制作成任何形狀與容量的電池。
[0003]與液態鋰離子電池相比,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具有可薄形化、任意面積化與任意形狀化等優點。因此可以用質量更輕的鋁塑復合薄膜制造電池外殼,從而可以提高整個電池的比容量;聚合物鋰離子電池還可以采用高分子作正極材料,其能量將會比目前的液態鋰離子電池更高。此外,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在工作電壓、充放電循環壽命等方面都比鋰離子電池有所提高。基于以上優點,聚合物鋰離子電池被譽為下一代鋰離子電池。
[0004]目前國內的聚合物電池封裝通常電芯裝膠框后直接低壓注塑,此封裝方案對于電芯厚度要求比較嚴格,聚合物電芯廠商可控的厚度公差為±0.15mm,而我們低壓注塑時允許的間隙空間為0.1mm內,所以注塑之前電芯必須分檔,薄電芯需要貼PET片增加厚度后才能進行注塑,較為麻煩;另外,如果電芯偏薄,注塑時電芯表面就會溢膠,不僅影響外觀,也影響電池厚度尺寸。
實用新型內容
[0005]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方便生產的同時既能可解決制備過程中電池表面平整度,又能對電芯也起很好防護的聚合物電池。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7]—種聚合物電池,包括聚合物電芯、塑膠框和保護板,所述塑膠框套設在所述聚合物電芯的四周上,保護板設置在所述塑膠框套設有電極孔的一側;所述聚合物電芯的一側還設有低壓注塑所得的塑膠板,緊貼塑膠板的一側設有上鋼片,所述聚合物電芯的另一側也設有相對應的下鋼片,所述上下鋼片卡固在所述塑膠框上。
[0008]較佳地,所述塑膠框由前后左右四個側壁構成,所述前側壁上與聚合物電芯的電極相對應處設有電極孔,所述左右側壁上設有與凹槽,所述上下鋼片的兩側邊向內彎折,所述彎折部相對應地卡設在所述塑膠框的凹槽內。
[0009]較佳地,所述塑膠框的后側壁還設有卡固孔,所述下鋼片的后側邊還設有與所述卡固孔相對應的卡腳。
[0010]較佳地,所述貼近聚合物電芯的兩側還設有膠質層。
[0011]較佳地,所述聚合物電芯的前側壁或后側壁還開設有溢膠槽。為了美觀,最后還可以在所述的聚合物電池外側設有商標外套。
[0012]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聚合物電芯兩側設上下鋼片,所述上下鋼片通過彎折部和卡腳固定在塑膠框上,注塑封裝過程中,兩上下兩鋼片可保證電池表面的平整度。當電芯偏薄時,注塑過程中的溢膠會流動存放在于聚合物電芯和鋼片之間,以及聚合物電芯的溢膠槽內,不會影響整體的厚度及外觀美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6]見圖1和2,一種聚合物電池,包括聚合物電芯1、塑膠框2、保護板3、塑膠板4、上鋼片5和下鋼片6。
[0017]其中,聚合物電芯I的前側壁11上設有正極和負極,其前側壁11上還開設有溢膠槽110,便于后續進行低壓注塑膠料時,多余的膠料可以流入到該溢膠槽110內,從而不會影響整體的厚度及外觀;當然該溢膠槽110也可以開設在后側壁上。
[0018]塑膠框2套設在所述聚合物電芯I的四周上,塑膠框2由前側壁21、后側壁22、左側壁23、和右側壁24四個側壁構成。前側壁21上與聚合物電芯I的電極相對應處設有電極孔210,套設后,電極孔210方便正負極與外部的鏈接。塑膠框2的左側23壁上與聚合物電芯I左側壁平行方向上設有左凹槽230,右側壁24上與聚合物電芯I右側壁平行方向上設有右凹槽240 ;上鋼片5的兩側邊向內彎折,形成左上彎折部51和右上彎折部52,左上彎折部51卡設在塑膠框2的左凹槽內230,右上彎折部52卡設在塑膠框2的右凹槽240內;下鋼片6的兩側邊向內彎折,形成左下彎折部61和右下彎折部62,左下彎折部61卡設在塑膠框2的左凹槽230內,右下彎折部62卡設在塑膠框2的右凹槽240內。為了能更牢固的將鋼片固定在塑膠框2上,上鋼片5或下鋼片6的前或后側還可以設置卡腳63,塑膠框2與卡腳63相對應處也設有卡固孔26。
[0019]當然,以上只是本實用新型的最優方式,并不限定其它方式。只要是能將鋼片固定在塑膠框上,讓鋼片和聚合物電芯之間有一定用來填充注塑膠料的空間即可。為了美觀,最后還可以在所述的聚合物電池外側設有商標外套。
[0020]上述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實施范圍,故凡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范圍之內。
[0021]本實用新型的注塑封裝方法:先將聚合物電芯與保護板點焊后進行塑膠框裝配,再在聚合物電芯正反兩面加貼成型3M膠紙,接著裝配上下鋼片,最后進行低壓注塑。注塑后,貼近聚合物電芯的側面形成塑膠板。
【權利要求】
1.一種聚合物電池,包括聚合物電芯、塑膠框和保護板,所述塑膠框套設在所述聚合物電芯的四周上,保護板設置在所述塑膠框套設有電極孔的一側;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電芯的一側還設有低壓注塑所得的塑膠板,緊貼塑膠板的一側設有上鋼片,所述聚合物電芯的另一側也設有相對應的下鋼片,所述上下鋼片卡固在所述塑膠框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膠框由前后左右四個側壁構成,所述前側壁上與聚合物電芯的電極相對應處設有電極孔,所述左右側壁上設有與凹槽,所述上下鋼片的兩側邊向內彎折,所述彎折部對應地卡設在所述塑膠框的凹槽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聚合物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膠框的后側壁還設有卡固孔,所述下鋼片的后側邊還設有與所述卡固孔相對應的卡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電芯的前側壁或后側壁還開設有溢膠槽。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電芯的兩側還設有膠質層。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聚合物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電池外側還設有商標外套。
【文檔編號】H01M10/058GK204118198SQ201420463669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5日
【發明者】劉厚德, 鄒建偉 申請人:東莞市德爾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