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GaN基發光二極管的外延片及其生長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102614閱讀:686來源:國知局
一種GaN基發光二極管的外延片及其生長方法與制造工藝

本發明涉及半導體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GaN基發光二極管的外延片及其生長方法。



背景技術:

發光二極管(英文:Light Emitting Diodes,簡稱:LED)具有體積小、顏色豐富多彩、使用壽命長等優點,是信息光電子新興產業中極具影響力的新產品,廣泛應用于照明、顯示屏、信號燈、背光源、玩具等領域。GaN是制作LED的理想材料,以GaN為代表的Ⅲ族氮化物是直接帶隙的寬禁帶半導體,具有導熱率高、發光效率高、物理化學性質穩定、能實現P型或N型摻雜的優點,GaN的多元合金InGaN和GaN構成的量子阱結構,不但發光波長可覆蓋整個可見光區域,而且具有較高的內量子效率。

現有的GaN基LED外延片包括藍寶石襯底、以及依次層疊在藍寶石襯底上的緩沖層、未摻雜的GaN層、N型GaN層、多量子阱層、P型GaN層。其中,多量子阱層包括交替層疊的InGaN量子阱層和GaN量子壘層。

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

隨著近年來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力成本的不斷提高,LED芯片廠商已經逐步朝大尺寸外延工藝(大于2英寸的外延片)發展,以提高生產效率和LED芯片產能(如6英寸外延片的芯片產能是4英寸外延片的2倍、3英寸外延片的3~4倍、2英寸外延片的8~9倍),降低生產成本。GaN和藍寶石之間存在晶格失配,造成LED外延片高密度缺陷、熱膨脹系數大,產生的應力無法充分釋放,外延片表面不平整,而大尺寸外延片相比傳統的2英寸外延片,具有更高的翹曲度,破片率較高,嚴重制約大尺寸外延技術的發展。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GaN基發光二極管的外延片及其生長方法。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GaN基發光二極管的外延片,所述外延片包括藍寶石襯底、以及依次層疊在所述藍寶石襯底上的緩沖層、未摻雜的GaN層、N型層、多量子阱層、P型層,所述外延片還包括層疊在所述未摻雜的GaN層和所述N型層之間的應力釋放層,所述應力釋放層包括交替層疊的未摻雜的AlxGa1-xN層和SiN層,0≤x<1,所述SiN層中Si組分含量按照如下任一種方式變化:保持不變、沿所述外延片的層疊方向線性增大、沿所述外延片的層疊方向線性減小、單層保持不變且沿所述外延片的層疊方向逐層增大、單層保持不變且沿所述外延片的層疊方向逐層減小、單層保持不變且沿所述外延片的層疊方向先逐層增大再逐層減小、單層保持不變且沿所述外延片的層疊方向先逐層減小再逐層增大。

可選地,所述SiN層的厚度與所述未摻雜的AlxGa1-xN層的厚度相同或者不同。

可選地,所述AlxGa1-xN層中Al組分含量保持不變或者沿所述外延片的層疊方向變化。

可選地,所述P型層包括依次層疊在所述多量子阱層上的P型電子阻擋層、P型空穴提供層、P型接觸層。

另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GaN基發光二極管的外延片的生長方法,所述生長方法包括:

提供一藍寶石襯底;

在所述藍寶石襯底上依次生長緩沖層、未摻雜的GaN層、應力釋放層、N型層、多量子阱層、P型層;

其中,所述應力釋放層包括交替層疊的未摻雜的AlxGa1-xN層和SiN層,0≤x<1,所述SiN層中Si組分含量按照如下任一種方式變化:保持不變、沿所述外延片的層疊方向線性增大、沿所述外延片的層疊方向線性減小、單層保持不變且沿所述外延片的層疊方向逐層增大、單層保持不變且沿所述外延片的層疊方向逐層減小、單層保持不變且沿所述外延片的層疊方向先逐層增大再逐層減小、單層保持不變且沿所述外延片的層疊方向先逐層減小再逐層增大。

可選地,所述SiN層的生長溫度與所述未摻雜的AlxGa1-xN層的生長溫度相同或者不同。

可選地,所述SiN層的生長壓力與所述未摻雜的AlxGa1-xN層的生長壓力相同或者不同。

可選地,所述SiN層的厚度與所述未摻雜的AlxGa1-xN層的厚度相同或者不同。

可選地,所述AlxGa1-xN層中Al組分含量保持不變或者沿所述外延片的層疊方向變化。

可選地,所述P型層包括依次層疊在所述多量子阱層上的P型電子阻擋層、P型空穴提供層、P型接觸層。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通過在未摻雜的GaN層和N型層之間設置應力釋放層,應力釋放層包括交替層疊的未摻雜的AlxGa1-xN層和SiN層,Al原子的半徑較大,Si原子的半徑較小,線性缺陷通過Al原子的伸展方向和通過Si原子的伸展方向完全不同,交替設置AlxGa1-xN層和SiN層可以不斷改變GaN和藍寶石之間晶格失配產生的線性缺陷的轉向,破壞線性缺陷延伸到多量子阱層,而且AlxGa1-xN層和SiN層交替層疊形成超晶格結構,有利于應力的釋放,改善外延片的翹曲,減小外延片的中心和邊緣之間的溫差,改善外延片的均勻性,尤其是大尺寸外延片的均勻性,推動大尺寸外延技術的發展。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GaN基發光二極管的外延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2a-圖2g是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未摻雜的AlxGa1-xN層中Al組分含量的變化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一種GaN基發光二極管的外延片的生長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一種GaN基發光二極管的外延片的生長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實施例一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GaN基發光二極管的外延片,參見圖1,該外延片包括藍寶石襯底1、以及依次層疊在藍寶石襯底1上的緩沖層2、未摻雜的GaN層3、應力釋放層4、N型層5、多量子阱層6、P型層7。

在本實施例中,應力釋放層包括交替層疊的未摻雜的AlxGa1-xN層和SiN層,0≤x<1。SiN層中Si組分含量按照如下任一種方式變化:保持不變(如圖2a所示)、沿外延片的層疊方向線性增大(如圖2b所示)、沿外延片的層疊方向線性減小(如圖2c所示)、單層保持不變且沿外延片的層疊方向逐層增大(如圖2d所示)、單層保持不變且沿外延片的層疊方向逐層減小(如圖2e所示)、單層保持不變且沿外延片的層疊方向先逐層增大再逐層減小(如圖2f所示)、單層保持不變且沿外延片的層疊方向先逐層減小再逐層增大(如圖2g所示)。

可選地,SiN層的厚度與未摻雜的AlxGa1-xN層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選地,AlxGa1-xN層中Al組分含量可以保持不變,也可以沿外延片的層疊方向變化。

可選地,P型層可以包括依次層疊在多量子阱層上的P型電子阻擋層、P型空穴提供層、P型接觸層。

具體地,緩沖層可以為AlN層或者GaN層,N型層可以為摻雜Si的GaN層,多量子阱層可以包括交替層疊的InGaN量子阱層和GaN量子壘層,P型電子阻擋層可以為摻雜Mg的AlGaN層,P型空穴提供層可以為摻雜Mg的GaN層,P型接觸層可以為摻雜Mg的GaN層。

本發明實施例通過在未摻雜的GaN層和N型層之間設置應力釋放層,應力釋放層包括交替層疊的未摻雜的AlxGa1-xN層和SiN層,Al原子的半徑較大,Si原子的半徑較小,線性缺陷通過Al原子的伸展方向和通過Si原子的伸展方向完全不同,交替設置AlxGa1-xN層和SiN層可以不斷改變GaN和藍寶石之間晶格失配產生的線性缺陷的轉向,破壞線性缺陷延伸到多量子阱層,而且AlxGa1-xN層和SiN層交替層疊形成超晶格結構,有利于應力的釋放,改善外延片的翹曲,減小外延片的中心和邊緣之間的溫差,改善外延片的均勻性,尤其是大尺寸外延片的均勻性,推動大尺寸外延技術的發展。另外實驗證明,SiN層中Si組分含量沿外延片的層疊方向線性增大、線性減小、逐層增大、逐層減小,先逐層增大再逐層減小或者先逐層減小再逐層增大時,不僅可以降低外延片的正向電壓,而且可以提高外延片的抗靜電能力,提高了發光二極管的光電性能。

實施例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GaN基發光二極管的外延片的生長方法,適用于生長實施例一提供的外延片,參見圖3,該生長方法包括:

步驟201:提供一藍寶石襯底。

步驟202:在藍寶石襯底上依次生長緩沖層、未摻雜的GaN層、應力釋放層、N型層、多量子阱層、P型層。

在本實施例中,應力釋放層包括交替層疊的未摻雜的AlxGa1-xN層和SiN層,0≤x<1。SiN層中Si組分含量按照如下任一種方式變化:保持不變、沿外延片的層疊方向線性增大、沿外延片的層疊方向線性減小、單層保持不變且沿外延片的層疊方向逐層增大、單層保持不變且沿外延片的層疊方向逐層減小、單層保持不變且沿外延片的層疊方向先逐層增大再逐層減小、單層保持不變且沿外延片的層疊方向先逐層減小再逐層增大。

可選地,SiN層的生長溫度與未摻雜的AlxGa1-xN層的生長溫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選地,SiN層的生長壓力與未摻雜的AlxGa1-xN層的生長壓力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選地,SiN層的厚度與未摻雜的AlxGa1-xN層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選地,AlxGa1-xN層中Al組分含量可以保持不變,也可以沿外延片的層疊方向變化。

可選地,P型層可以包括依次層疊在多量子阱層上的P型電子阻擋層、P型空穴提供層、P型接觸層。

具體地,緩沖層可以為AlN層或者GaN層,N型層可以為摻雜Si的GaN層,多量子阱層可以包括交替層疊的InGaN量子阱層和GaN量子壘層,P型電子阻擋層可以為摻雜Mg的AlGaN層,P型空穴提供層可以為摻雜Mg的GaN層,P型接觸層可以為摻雜Mg的GaN層。

本發明實施例通過在未摻雜的GaN層和N型層之間設置應力釋放層,應力釋放層包括交替層疊的未摻雜的AlxGa1-xN層和SiN層,Al原子的半徑較大,Si原子的半徑較小,線性缺陷通過Al原子的伸展方向和通過Si原子的伸展方向完全不同,交替設置AlxGa1-xN層和SiN層可以不斷改變GaN和藍寶石之間晶格失配產生的線性缺陷的轉向,破壞線性缺陷延伸到多量子阱層,而且AlxGa1-xN層和SiN層交替層疊形成超晶格結構,有利于應力的釋放,改善外延片的翹曲,減小外延片的中心和邊緣之間的溫差,改善外延片的均勻性,尤其是大尺寸外延片的均勻性,推動大尺寸外延技術的發展。另外實驗證明,SiN層中Si組分含量沿外延片的層疊方向線性增大、線性減小、逐層增大、逐層減小,先逐層增大再逐層減小或者先逐層減小再逐層增大時,不僅可以降低外延片的正向電壓,而且可以提高外延片的抗靜電能力,提高了發光二極管的光電性能。

實施例三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GaN基發光二極管的外延片的生長方法,是實施例一提供的生長方法的具體實現,實現時以高純氫(H2)或氮氣(N2)作為載氣,以三甲基鎵(TMGa)、三甲基鋁(TMAl)、三甲基銦(TMIn)和氨氣(NH3)分別作為Ga、Al、In和N源,用硅烷(SiH4)、二茂鎂(Cp2Mg)分別作為N、P型摻雜劑。

具體地,參見圖4,該生長方法包括:

步驟301:將襯底先升溫到500℃,再升溫到800℃并穩定30s,再升溫到1000℃并穩定30s,再升溫到1230℃并穩定10min,在純氫氣氣氛下進行熱處理。

需要說明的是,熱處理的目的是清潔襯底表面。

步驟302:降低溫度至630℃,沉積一層厚度為30nm的GaN層,形成緩沖層。

步驟303:先升溫到800℃并穩定30s,再升溫到1000℃并穩定30s,再升溫到1255℃并穩定300s,生長2.5μm的未摻雜的GaN層。

步驟304:在未摻雜的GaN層上生長應力釋放層。

在本實施例中,應力釋放層包括交替層疊的未摻雜的AlxGa1-xN層和SiN層,0≤x<1。SiN層中Si組分含量按照如下任一種方式變化:保持不變、沿外延片的層疊方向線性增大、沿外延片的層疊方向線性減小、單層保持不變且沿外延片的層疊方向逐層增大、單層保持不變且沿外延片的層疊方向逐層減小、單層保持不變且沿外延片的層疊方向先逐層增大再逐層減小、單層保持不變且沿外延片的層疊方向先逐層減小再逐層增大。

例如,在1295℃的溫度和200mbar的壓力下,生長厚度為10nm的AlxGa1-xN層;在1285℃的溫度和133mbar的壓力下,生長厚度為5nm的SiN層;……如此循環生長15層AlxGa1-xN層和15層SiN層。其中,AlxGa1-xN層中Al組分含量(即x)保持為0.15,SiN層中Si的流量從15ml/min逐層減小到0ml/min(SiN層中Si組分含量相應沿外延片的層疊方向線性減小)。

步驟305:在1285℃的溫度下,生長厚度為2μm的摻雜Si的GaN層,形成N型層。

步驟306:交替生長9層InGaN量子阱層和9層GaN量子壘層,形成多量子阱層。

在本實施例中,InGaN量子阱層的厚度為3nm,InGaN量子阱層的生長溫度為880℃;GaN量子壘層的厚度為12nm,GaN量子壘層的生長溫度為985℃。

步驟307:在980℃的溫度下,生長50nm的摻雜Mg的AlGaN層,形成P型電子阻擋層。

步驟308:在1090℃的溫度下,生長200nm的生長摻雜Mg的GaN層,形成P型空穴提供層。

步驟309:在1120℃的溫度下,生長10nm的生長摻雜Mg的GaN層,形成P型接觸層。

本發明實施例通過在未摻雜的GaN層和N型層之間設置應力釋放層,應力釋放層包括交替層疊的未摻雜的AlxGa1-xN層和SiN層,Al原子的半徑較大,Si原子的半徑較小,線性缺陷通過Al原子的伸展方向和通過Si原子的伸展方向完全不同,交替設置AlxGa1-xN層和SiN層可以不斷改變GaN和藍寶石之間晶格失配產生的線性缺陷的轉向,破壞線性缺陷延伸到多量子阱層,而且AlxGa1-xN層和SiN層交替層疊形成超晶格結構,有利于應力的釋放,改善外延片的翹曲,減小外延片的中心和邊緣之間的溫差,改善外延片的均勻性,尤其是大尺寸外延片的均勻性,推動大尺寸外延技術的發展。另外實驗證明,SiN層中Si組分含量沿外延片的層疊方向線性增大、線性減小、逐層增大、逐層減小,先逐層增大再逐層減小或者先逐層減小再逐層增大時,不僅可以降低外延片的正向電壓,而且可以提高外延片的抗靜電能力,提高了發光二極管的光電性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